APP下载

牢固树立和运用正确党史观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2023-01-08

中共党史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史观党史历史

沈 路 涛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正确党史观”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这是我们党作出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是百年党史的“极简精华版”,是以正确党史观看待百年党史的集大成者,是党史工作者学党史、写党史、用党史的根本遵循。学决议、学党史、学理论,至关重要的是要掌握其中所蕴含的正确党史观。只有学好第三个历史决议,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才能运用正确党史观去看待党的百年历史、研究党的百年历史、撰写党的百年历史、宣传党的百年历史,让正史真正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才能凝聚全党全社会力量朝着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一、正确党史观是怎么提出来的

历史观,顾名思义就是对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我们党自从诞生以来就高度重视、善于学习研究自身的历史。革命先驱李大钊接触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后,提出“新历史观及本着新历史观编成的历史”(1)《李大钊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5页。。他所指的新历史观就是唯物史观,日后为中国共产党人党史观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在我们党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成熟程度和觉悟程度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认识自身历史的党史观也相应经历了日渐成熟的发展过程。

建党初期是我们党的党史观孕育形成的自发阶段。我们党诞生之初,党内的许多革命家们就开始注意运用新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来总结党的历史,撰写党的历史,宣传党的历史,以此吸引争取各方仁人志士的加入和国内国际社会的支持。像蔡和森1926年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瞿秋白1929年至1930年撰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李立三1930年撰写的《党史报告》等,曾被称为党史研究的开山之作。此外,王稼祥、王若飞、张闻天、华岗、恽代英等都曾撰写出版过各种党史革命史著作。这些早期党史革命史作品,蕴含着相关革命家对党的历史的观点和看法,对后来者研究党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笔者之所以称这一时期是党史观孕育形成的自发阶段,就在于这些革命家都是站在个人角度主动记录党的发展历程,作品中对党的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往往是朴素的,属于自发地运用唯物史观来看待和分析党的历史;就在于这些革命家个人对于党的历史的掌握是局部的、有限的,作品中对党的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往往是不全面的,很难真正反映党史发展的主流本质;就在于这些革命家只是凭着个人主观认识去看待党史,作品中对党的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往往是感性的,并没有系统发掘和掌握党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就在于这些革命家撰写党史作品不属于组织行为,作品中对党的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往往是没有权威性的,不能代表党中央对这些历史问题的观点;就在于这些革命家撰写的党史作品发表出版前并没有经过中央认可,作品中对党的历史的看法和认识往往是不成熟不准确的,并不一定是全党的共识。遵义会议虽然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却没有从思想路线的高度对党的历史问题作过明确结论。而当时以王明为代表的、以教条主义为主要形态的主观主义仍然在党内有着不小影响。

1945年出台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改变了革命家个人撰写党史的风气,开启了依据党的历史决议撰写党史的新阶段,标志着正确党史观进入形成发展的自觉阶段。1942年,为了指导高级干部整风学习,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作《如何研究中共党史》报告,首次提出将整个党的发展过程作为党史的研究对象,以全面的历史的方法研究党史,把党的历史搞清楚,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把党的路线政策的历史发展搞清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这篇关于党史研究理论与方法问题的重要文献,对以后正确党史观的自觉形成与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1944年,中央专门成立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着手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于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第一个历史决议重点总结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这十年的历史,对这十年党内若干历史问题,尤其是从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期间中央的领导路线问题,作出正式结论。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对自己的重大历史问题作出系统总结并在党内形成统一认识。

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中央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但当时社会上特别是党内对于如何看待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历史,尤其是关于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如何评价毛泽东思想等历史问题,思想认识还不一致,存在不同的声音。为统一党内思想认识,中央1979年11月启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工作,并于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第二个历史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28年党的历史,对新中国成立以后32年历史作了基本估计,对这32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作出了正确的总结,实事求是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充分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伟大意义,在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历史任务。

这两个历史决议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进程中产生的重要历史文献,尽管它们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任务有所差异,但都是在重大转折时刻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系统总结,对党的历史问题作出的基本结论,是坚持唯物史观、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看待党史、评价党史的重要依据,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经典之作,也是我们党史学习研究和宣传教育的基本遵循。

之所以说从出台第一个历史决议开始,我们党进入了正确党史观形成发展的自觉阶段,理由如下:一是有历史决议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提供根本遵循。两个历史决议集中全党智慧,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系统总结,对党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作出基本结论并达成全党共识。二是有指导思想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提供理论指引。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对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掌握得更加准确到位,对自身历史的看法和认识由感性阶段逐渐发展到理性阶段,为全党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规律提供了科学指南。三是有专门力量为我们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党逐步培养起一支专门的党史研究队伍,建立起专门的党史研究机构,开设了专门的党史学科,并严格遵循党的两个历史决议,围绕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的研究不断深入,党史研究逐步科学化、专业化、系统化。四是有权威正史为我们认识党的历史提供基准范例。党史工作者自觉坚持唯物史观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遵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研究成果推进党史撰写工作,继党成立30年之际发表经毛泽东、刘少奇亲自审阅定稿的《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之后,经中央审定出版发行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简史》(2001年版)等系列党史权威著作。社会上还涌现出很多高校、研究机构和党史专家个人撰写的、体现正确党史观的党史著作和读物,为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树立正确党史观提供了实践榜样。

党的十八大以后,“正确党史观”命题的提出和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出台,彰显了百年大党的高度历史自信和历史自觉,标志着我们党树立和运用正确党史观进入了日臻完善成熟的自主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党的历史,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等座谈会和大会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大会上发表讲话,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宣传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到地方考察70余次,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瞻仰对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圣地、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有的是专程去瞻仰革命旧址和纪念场所,主要的基本上都走到了。习近平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在全党全社会树立正确党史观,推动全党全国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正确学习和认识党的历史、铭记党的历史,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真正做到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真正坚定历史自信。习近平关于党的历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既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评价和结论,也为我们科学认识党史、运用党史提供了科学观点和方法论。

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讲话,首次提出“正确党史观”的重大命题并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要树立正确党史观。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他强调,要坚持以我们党关于历史问题的两个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和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既不能因为成就而回避失误和曲折,也不能因为探索中的失误和曲折而否定成就;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如何在新时代更好地树立和运用正确党史观?这是习近平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建党百年之际,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央决定制定新的历史决议,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这对推动全党进一步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因此,2021年3月,中央成立由习近平担任组长的起草组,着手制定第三个历史决议。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第三个历史决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对党的百年奋斗的新认识新看法,注重运用党史基本著作和党史界学术研究成熟成果,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述新判断。例如,将党的百年历史首次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对四个历史时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新的定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作了新的判断,将伟大建党精神、“两个确立”等新观点新表述首次写入党的决议,等等。正如决议中阐述的那样,全党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从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践行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之后,习近平又多次对树立和运用正确党史观提出明确要求。在2021年底中央政治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上,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唯物史观、正确党史观,在党和国家历史问题上正本清源,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仍然需要党郑重、全面、权威地对党的历史作出科学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推进党史总结、学习、教育、宣传,让正确党史观更深入、更广泛地树立起来,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随着“正确党史观”命题的提出和第三个历史决议的出台,随着党史教育的不断深化,全党全社会正在深入、广泛地自主树立起正确党史观。其一,关于正确党史观的认识更加深刻。习近平提出“正确党史观”这个重要命题,在如何正确对待党的历史上率先垂范,把党史观问题放到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高度去认识,放到推动全党增长智慧、增进团结、增加信心、增强斗志的高度去认识,在全党引起了广泛认同和共鸣。其二,关于正确党史观的内涵更加丰富。从建党到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历史上的重大是非问题,两个历史决议的基本论述和结论至今仍然适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和经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30周年、40周年纪念大会都作了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就党的历史提出一系列新认识新观点新看法新评价,进一步充实和丰富了正确党史观的内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新作出的第三个历史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可以说是正确党史观的集大成者,为我们怎么看待百年党史、怎么学习百年党史、怎么运用百年党史提供了科学指南。其三,关于正确党史观的教育更加深入。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次在全党范围内集中开展以学习党史为主题的专题教育,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写了党史简明读本《中国共产党简史》(2021年版),同时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四史”教育,并推动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常态化机制。不只是在党内而且在全社会通过学习教育来理解和掌握正确党史观,目的就是要让全党全社会自主牢固树立和运用正确党史观。其四,关于正确党史观的意识更加增强。党的百年辉煌成就激发了全党全社会的历史自豪感,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彰显出前所未有的历史自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在如何正确对待党的历史的问题上展现出强烈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正确党史观正在前所未有地深入人心,坚持正确党史观、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越来越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内在的一种自主意识和修养。

在建党101周年之际,经党中央审定并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写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这是首部依照第三个历史决议所蕴含的正确党史观撰写而成的党史权威著作。相信随着学习贯彻第三个历史决议的不断推进,会有越来越多新的党史著作问世,正确党史观将会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更深入、更广泛地自主树立起来,推动权威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浩然正气激起全党全社会的共鸣,充沛正能量赢得全党全社会的共振。

二、为什么要树立正确党史观

党史观,简而言之就是从什么样的视角来“观党史”,就是我们读党史、学党史、写党史、用党史时的立场、观点、态度和方法。大到全党、小到个人,在党史观问题上必须鲜明、正确,这不仅关系到如何看待和理解党的历史,也关系到如何认识和维护党的形象和价值,直接影响到党的自信水平和社会信任程度,影响到党的现实和未来。

第一,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历史是客观的、具体的,而人们讨论历史、研究历史、撰写历史时,必然会带有这样或那样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中国共产党作为肩负重大政治使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史的政治性是不言而喻的。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待党的历史,关系着党心聚散、民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命运。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共垮台、苏联解体,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否定苏联历史,在苏共和苏联内部引发了严重的思想混乱、政治混乱,最终变成一盘散沙并导致整个党和国家分崩离析。与苏共做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党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后,注意深刻汲取历史教训,同时没有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采取完全否定态度,而是坚持全面正确估计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全面客观评价,把毛泽东思想和作为“文化大革命”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加以科学区分,强调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的错误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所犯的错误,强调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从而有力保证了我们党团结一致向前看,共同凝聚力量为推进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就鲜明提出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因为对两个时期的评价绝不仅仅是历史问题、理论问题,而是关系党和国家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2)《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第113页。。我们党在历史发展的关键节点正确认识党的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为全党认识现实、走向未来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和思想保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为更好凝聚全党共识和力量,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以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为依据,准确把握党的历史方位的发展变化,深刻认识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教训,科学看待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清醒的政治头脑,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中央已有的历史结论保持一致,确保全党全社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团结一心、齐心协力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第二,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问题。“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鲜明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红线,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习近平深刻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无不凝结着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历史发展潮流中认识历史规律的思想精髓,无不反映着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总结历史经验中掌握历史主动的智慧结晶。抗战胜利前夕,我们党全面正确总结从成立到抗战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所犯错误带来的沉痛教训,探索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道路,进而形成并确立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创立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总结和运用历史经验,在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生动实践中回答了一系列时代命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正是由于正确认识党的历史,探索蕴含其中的历史规律,我们党才能够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实践中的成败得失,在思考回答历史任务和时代课题中不断提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系统化的创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标志着我们党对自身历史认识和理论探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更加准确地把握党的发展历程中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更加深入地理解党的创新理论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意识、高度历史自觉、强烈历史担当,更加真切地体悟党的创新理论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从而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理论自信,增强掌握和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性。

第三,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关系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重大实践问题。历史是现实的过去,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历史认识往往为现实实践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正确党史观是认识党的全部历史的金钥匙,也是科学指引我们从历史深处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这一伟大实践的方法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每一项重大抉择的作出、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制定,都是以准确把握历史规律、科学总结经验得失为前提的,都经历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保证了最终的政策策略都是正确的选择。例如在遭受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后,我们党召开遵义会议认真总结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又如在经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后,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从根本上冲破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了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从而拉开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伟大实践的大幕。历史有力证明,树立正确党史观,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党的历史,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为我们党正确认识现实、改造现实,更好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历史依据和实践启示。当前,我们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依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许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需要应对。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面对艰巨繁重的任务,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战胜风险挑战的智慧和力量,把党的百年奋斗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贯通起来,更好地认清历史责任、担当历史使命、增强历史自信,把历史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第四,树立正确党史观是关系国家安全执政安全的重大意识形态问题。党史观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关键领域。“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拿党史、新中国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当前,在全党全国上下喜迎二十大的浓厚氛围下,主流意识形态基调鲜明、声势响亮,干部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要看到,党史领域保持积极向上态势的同时,也还有一些噪音杂音不时出现:有的抹黑党史,采用一些道听途说的情节,把党史丑化成一部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整人史”“阴谋史”;有的解构党史,引用境外党史人物传记、“独家回忆录”和“解密档案”,对党的历史主流观点拆解消解甚至偷梁换柱;有的诋毁党史,炒作党史上一些战争、政治运动、自然灾害等死亡人数,放大党史事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企图用所谓“合理推论”质疑甚至颠覆党史中已经得出的结论;有的篡改党史,编造党史、新中国史上的反动人物、叛徒汉奸的历史“功绩”,为一些党史敏感人物甚至敌对分子树碑立传、“美化翻案”;有的戏说党史,戏说党的领袖和重要历史人物,用恶搞、调侃方式把严肃的党史娱乐化、庸俗化;等等。这些问题充分说明,虚无党的历史、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损毁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以来一直是西方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重要内容,是他们进行意识形态攻击的主要手段。这迫切需要我们树立正确党史观,始终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坚持有立有破、立破并举,用正确党史观去辨析、抵制、批驳错误观点,切实回答干部群众在一些党史问题上的疑问和关切,特别是要把立正史、树正气作为最有效的关键之招和长远之策,让正能量充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

三、什么是正确党史观

正确党史观,就是以科学的、辩证的、系统的观点、态度和方法,对党的历史进行科学理性认识,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党史领域的坚持和运用。正确党史观主要体现在党的三个历史决议中,这是党中央就党的历史作出的正式决议,是关于党的历史最权威的正式结论,是正确党史观的集中表达;体现在党的领导人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中,特别是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体现在党的重要文件和文献中,特别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央全会决定决议以及中央举办的有关党史人物、事件、会议的纪念座谈会文献等;体现在权威的党史正史著作中,这是党史工作部门按照中央要求组织力量依照历史决议撰写的、采纳党内各方面意见并经过中央审定同意出版的党史著作。从这四个方面可以归纳出正确党史观的内涵特征,主要有以下七点:

第一,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基础,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必要前提。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早在1920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就提出了“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的问题(3)《李大钊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6页。。用唯物史观还是用唯心史观来看待党史,是党史观正确与否的分水岭。将唯物史观作为正确党史观的理论基础,就在于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由此科学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第一次把认识历史、研究历史引上真正科学的轨道。而唯心史观往往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完全由个人偶然性意识所支配,并把这种偶然性归结于神秘的天命或个别伟大人物的意志,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正是因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深刻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这三大规律,我们党才科学回答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革命向何处去的历史拷问,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时代课题。今天树立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党史观,就是要科学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真谛,不断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坚持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观点认识党史、分析党史,深刻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加自觉地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起来,切实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人民创造历史,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根本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习近平深刻指出:“如何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是社会历史观的重大问题,同历史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相对立,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第一次彻底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4)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刻阐述人民创造历史的党史观,强调“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139页。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党的历史由谁创造、党的伟业何以兴旺发达,深刻回答了共产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基本道理。无论是井冈山时期“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还是长征路上沿途散发“打土豪、分田地”传单,无论是抗战时期呼吁“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坚固长城”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胜利是小车推出来的”,无论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行土地改革、改革开放新时期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还是新时代开展脱贫攻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党发动的是人民力量,维护的是人民利益,为的是普天下劳苦大众都过上好日子,从而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历史。“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在100多年的风雨同行中,党和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人民始终是我们党发展壮大的根基所在、攻坚克难的底气所在、创造伟业的依靠所在。今天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党史观,就是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立群众观点,深刻认识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深刻认识党的奋斗就是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人民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一边,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实际行动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坚持人民创造历史的党史观,要深刻理解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的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党的领导离开人民群众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民群众离开党的领导就会失去主心骨成为一盘散沙;深刻理解英雄人物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英雄人物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和杰出代表,可以给予历史发展进程以重大影响;深刻理解人民领袖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认识到领袖是适应历史发展客观需要从人民中产生的,又用智慧和人格魅力凝聚人民推动历史发展,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就是维护党的权威、维护党和人民的事业。

第三,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鲜明党性原则,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政治要求。早在2010年7月,习近平就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史姓党”,强调党史研究是一门具有鲜明党性的科学,党史工作必须遵循党性原则。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善于用党性原则看党史,善于从党史中锤炼党性。用党性原则看党史,指的就是树立具有鲜明党性原则的党史观,要求我们旗帜鲜明讲政治,始终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站在党的立场上来认识我们的党、理解党的历史,在对待党的历史问题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从党史中锤炼党性,要求我们以党史先进人物为榜样,继承优良传统、锤炼作风品行,始终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这是我们党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入学习这100年的历史,才能知道我们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多么来之不易,才能知道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才能深刻领悟党领导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何其艰辛、何其辉煌,才能深刻体会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根本性变革。今天树立彰显鲜明党性原则的党史观,就是要坚持“党史姓党”,始终牢记党的历史使命,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增进对党的感情和情怀,强化对党的忠诚,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特别是要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党的事业全局的高度研究党史、宣传党史、运用党史,更好地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在对党的百年历程的学思践悟中,不断增进对“两个确立”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到思想和行动的方方面面。

第四,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主旨要义。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我们学党史、用党史须臾不可背离的中轴线。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实事求是看待党史上的一些重大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之所以反复强调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是因为党史发展的脉络盘根错节、细节浩如烟海,只有从中找到最关键的线索、最核心的要素、最内在的本质,才能廓清迷雾、拨云见日,更好地认识人间大道、把握历史规律。树立正确党史观,就要以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和主流本质为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更好地认清历史发展的趋向,充分认识党建立的不朽功勋、作出的伟大贡献。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出现两种倾向:一是防止把支流看作主流。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进道路上难免会遭遇这样那样的失误和曲折,并不是说我们可以回避掉这些失误和曲折,而是必须认识到这些失误和曲折在百年党史中是局部的、暂时的,是支流,党取得的成就和作出的贡献是主要的、巨大的,是主流。二是防止用细节代替本质。对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确保微观和宏观的有机统一,避免用片面代替整体、用枝节代替主干,造成对历史的误读误判。与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的要求相背离、相对立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一些人打着“反思历史”“寻求真相”的旗号,刻意裁剪历史、断章取义,用个案、支流来掩盖历史的本质和主流,甚至抹黑革命领袖和英雄模范,全盘否定他们的历史贡献,其实质是通过歪曲解构历史的手段来攻击我主流历史观、价值观,消解我们党执政的历史根基、思想根基、人民根基。今天树立把握主题主线、反映主流本质的党史观,就是要以我们党的三个历史决议和党中央有关精神为依据,充分认识党的历史主题和历史任务,充分认识党的奋斗历程、辉煌成就、伟大贡献,善于区分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失误和曲折,科学评价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和批驳否定党的领导、攻击社会主义制度的错误言论,更好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第五,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尊重规律是贯穿党全部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条基本线索。习近平强调,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基础之上;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这些重要论述鲜明体现了我们党对待历史实事求是的严谨态度和思维方法,为我们全面客观辩证地认识党史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和重要问题提供了科学指导。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党史,就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研读纷繁复杂的史料,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全面、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秉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评价党史现象、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用矛盾对立统一的关系认识党的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这其中,掌握真实的史料是首要前提,但如果仅仅满足于占有一大堆党史资料,而不对掌握的材料进行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和研究,就认识不清历史的本来面目。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需要我们坚持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党史现象、党史事件和党史人物放在特定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不离开对历史条件、历史过程的全面认识,不忽略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偶然性的关系,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去否定当时的历史,从而真正找到历史背后的规律,挖掘出党史中可资借鉴的道理。今天树立实事求是、尊重规律的党史观,就是要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学习党史、研究党史、掌握党史,特别是党史工作者要用手中的笔,实事求是全面记载和反映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全面深入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准确反映党的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党史研究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第六,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以大历史观审视党的历史,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科学方法。历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把历史放在更长时段、更广范围里去观察,以站位的大格局、大视野去探寻历史的大逻辑、大趋势,才能看清楚历史的来龙去脉、把握住历史的发展潮流。习近平十分重视历史思维,经常从历史的维度、站在历史活动主体的高度,来认识和思考党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特别强调要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习近平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宽广的历史视野、深邃的历史眼光、厚重的历史情怀,为我们学习感悟百年党史,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方法。用大历史观看党的历史,应该把党的百年奋斗史放在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历史长河中去考量,放在中国近现代史的起伏跌宕中去考量,放在500年的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去考量,放在整个人类文明演进历史中去考量。从更长时间、更广空间看待党的历史、分析党史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看清历史发展趋势,增强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正是有了这样的大历史观,我们党在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都找准了历史方位,看清了历史潮流,析透了面临的形势,先后作出“抗战将经过三个阶段”“‘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政策策略,为我们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今天树立以大历史观审视自身的党史观,就是要坚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从更加宏阔的视野来认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来认识我们党作出的历史贡献,来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历史方位,以历史规律的揭示、历史智慧的汲取、历史潮流的昭示,引导人们牢记历史、珍惜当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加坚定、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

第七,正确党史观必须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这是正确认识党的历史的功能意义。“述往思来,向史而新。”中华民族一直就有鉴往知来的优良传统。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思想和方法。习近平强调,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习近平的重要论述,讲明了党史的政治功能、讲全了党史的教育作用、讲透了党史的实践意义,说到底就是2021年党史学习教育所强调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16个字。坚持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那样,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学习党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也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回避今天的问题,而是为了不忘本来、面向未来,教育全党、更好前行。今天树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党史观,就是要把历史、现实、未来连通起来,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取得的辉煌成就、积累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探寻党和人民事业不断成功的根本保证、党始终掌握历史主动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原因、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途径,坚持用党领导人民取得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激励人,用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人,用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宝贵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中出现的失误和教训警示人,用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革命精神教育人,更好用党史激发精气神、汇聚正能量、照鉴新航程、开创新业绩。

作为学习研究宣传党史的基本力量,塑造正确党史观是党史工作者认识历史、把握实践、推进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我们理应在树立和运用正确党史观方面在全党全社会走在前、作表率。一是在学习领悟中树立正确党史观。要学好三个历史决议,掌握如何看待党史问题的“定盘星”;学好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学好历次党代会和党的其他重要文件、文献,正确认识和评价党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学好党史的基本知识、具体史实,系统把握党的历史发展脉络和规律。这“四学”是全面系统、准确及时地理解和掌握正确党史观的思想理论源头。二是在坚定立场中坚持正确党史观。要强化政治认同,在党史问题上以中央的结论为结论、以中央的精神为精神、以中央的评判为评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政治站位,练就敏锐的政治眼光,任何时候都能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立场和态度;增强政治能力,着力提高在党史问题上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用正确党史观去分析和处理具体的党史问题。三是在深入理解中运用正确党史观。要把正确党史观贯彻落实到党史资料征集整理中去,抓好党的各个历史时期重要文献的编辑和党史材料的挖掘、收集、整理;贯彻落实到党史基本著作的撰写中去,写出真正有影响力、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党史权威著作;贯彻落实到党史研究课题和文章中去,就党史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出一批高质量党史研究成果。四是在宣传阐释中传播正确党史观。要多发声音、多出精品,利用各种文艺和多媒体形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当好正确党史观的把关人,认真审读、审看各类党史题材作品,严格把好党史作品的政治关和史实关。五是在舆论斗争中捍卫正确党史观。要用正确党史观主动引导、正面引导、精准引导,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抵制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各种错误倾向和观点,让正确党史观牢牢占领舆论主战场,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

猜你喜欢

史观党史历史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深蓝要办“重建中华史观公投”
浅谈新史观与唯物史观的关系
新历史
全球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