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群众路线:伟大奋斗的宝贵经验

2023-01-08韩岩杉

知与行 2022年3期
关键词:群众历史

韩岩杉

(海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口 570228)

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什么是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呢?它包含两方面的意义:它认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1]217。群众路线作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现实体现,在党的领导下不仅是人民群众实现自我解放的道路,还成了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本文旨在追溯群众路线的百年历程,从中感悟群众路线所留下的宝贵经验,并阐发其所带来的重要启示,以期对我党进一步做好群众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一、群众路线的发展节点和形成历程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去探索适合于我国发展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随着时代的需要而不断地发生改变,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

(一)群众路线的首次提出——《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我党不仅在认识上明确了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还从实践上把握住了人民群众这一庞大的变革力量。党的一大要求部署好人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党的二大提出“到群众中去”,党的三大更加重视农民问题,党的四大“力求深入群众”……每一次会议都呈现出了党对“群众工作”更加深刻的认识,直到1929年“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才被首次提出。

1929年9月28日,面对军阀混战、帝国主义间矛盾不断尖锐,中央代表周恩来传达指示信至红军第四军前委。在信中,周恩来直指军阀混战中忽视群众的严重错误,要求前委要及时发动群众斗争,争取人民群众的支持,并对红军的根本任务及前途进行统筹。“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2]865,在对红军第四军争取人民群众的工作进行部署的过程中,周恩来要求他们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去,了解人民群众的斗争情况,帮助人民群众从生活斗争发展为政治斗争直至武装斗争的实现。针对群众工作中的筹款情况,周恩来认为要经过“群众路线”去筹集资金;针对军队组织和训练的资金问题,周恩来认为要经过“群众路线”去没收财产;针对红军所需用品的问题,周恩来认为要通过“群众路线”去解决,从而建立起党和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在这封信中,周恩来说明了党、军队与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历史上的首次运用,为“群众路线”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依托人民群众力量的中国共产党在1931—1945年十四年抗战中成功解决战场后方的问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共产党必定会推翻违背群众利益的国民党的统治,摘下解放战争胜利的甜美果实。

(二)群众路线首次纳入《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49年对中国来说,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正是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重要阶段,但在这个阶段上,中国必须要通过发挥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力量,才能为社会转型作好准备,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

1956年,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在会上肯定了党取得的优异成绩,对七大以来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所积累下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基于当前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相应的部署。周恩来在报告中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从中可知,党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去部署发展国民经济的总体计划的,围绕着职工、农民物质生活问题和人民群众文化、健康生活水平问题来提高国家经济建设的水平和质量,致力于团结人民群众的所有力量来调动一切的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除了在经济建设上的计划部署之外,会议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的修改报告,“党章草案总纲,着重地指出了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传统,并且指出这个任务由于党成了执政的党而又有更加重大的意义”[1]216-217。“群众路线”首次载入党章意味着党的发展路线的正式确立,意味着党的群众工作步入一个新的阶段,意味着党对群众路线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视与认可。

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11“新民主主义理论”就是党在这个阶段的实践理论,党从多个方面去调动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上的积极性,在农业生产上,党通过“农业合作化组织”鼓励人民群众积极生产;在工会工作上,党通过规章制度来密切增强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在制度建设上,群众信访制度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建起了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种种措施的落实、种种制度的建立,是党倾听人民群众诉求的真实表现,是党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现实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性质在当代社会的鲜活展现。

(三)群众路线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重要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

“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3]。因此,只有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行动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历史,只有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动机才能够发挥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肯定了国民经济的恢复速度,借此提出党在新时期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会议指出:“我们党所提出的新时期的总任务……这是全国人民最为关心的大事。”会议围绕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建设作出了相关论断,提出要永远废止专案机构审查干部的方式,认为只有加强民主集中制才能够“使党的统一领导和各个生产组织的有效指挥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真正做到“三不主义”,并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进民主走向法治化、制度化,从而确保国家机关始终忠于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意味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开始,也意味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在这期间,外来思潮的冲击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了新挑战,为应对思想问题党推进了群众路线的发展工作。1992年,党的十四大强调反腐败斗争与人民群众的密切关系;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联系群众是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各届会议中的关于群众路线的论述无不说明了党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四)群众路线首次纳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411这个绝大多数人指的就是人民群众,而这个运动在我国则具体表现在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体现在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脉联系上。

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中,党对国家制度及治理体系的优势进行梳理,对人民在党的形成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并正式提出“群众路线”是我党发展建设的显著优势。在党的历届会议中这是第一次把“群众路线”看作党的制度优势,这体现了党对“群众路线”政治地位的肯定,这表明了党在未来工作部署中坚决走好“群众路线”的政治决心。党的权力由人民群众赋予,党的建设目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在面对新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只有不断地调整和提升“群众路线”的丰富内涵,才能使其更能适应新时代带来的变化,从而更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新需要。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统筹部署将人民群众与各项制度的推进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这就为“群众路线”赋予了新时代的内涵,创新了“群众路线”新时代的工作模式,是“群众路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产生的新意义。

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党的政治建设才得以稳固;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党的经济发展才得以高效增长;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奋斗目标才得以真正实现。只有毫不动摇地走好群众路线,我党才能掌握人民群众在实践发展中的强大力量,才能带领着人民群众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二、回归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感悟群众路线历史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就是我们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参天大树之根本。”[4]党和人民的事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从马克思主义中汲取养分是党持续前进的必要举措。回望群众路线的百年实践,总结党在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对进一步发展群众路线起着重要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主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驳斥了绝对批判脱离人民群众去论证历史任务的做法,认为要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去探究历史的真正面目,提出“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活动’”[5]285的重要论述,论证了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作为主体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人民群众面对的是“三座大山”所带来的恶劣环境,生活苦不堪言,根本利益无从保障,实践活动勉强维持。“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146维持人民群众的生命才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照常进行,因此,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就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首要任务。我党认为,要先解决土地问题才能释放出人民群众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力量,为此,党通过推动土地革命将大量的土地归还到人民群众的手中,切实地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现实难题,恢复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也缓解了我党在革命期间的粮食供给问题。在改革开放时期,党中央推动了农村生产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相继开放了五个经济特区。这些举措从多个方面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实践力量,创新了人民群众实践活动方式,推动了农业、工业、贸易等多重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实践力量的发挥,党的政策就只能是政策,没有办法变成现实的效益,物质资料和精神文化的发展也只会停滞不前。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生产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避免脱离人民群众,避免发生使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严重错误。

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群众力量的发挥,党只有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人民群众才会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对社会和历史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党从唯物史观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从而把握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力量,对党的事业的兴旺发达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列宁在驳斥民粹派攻击唯物史观时提出,马克思从未孤立地看待个人在历史当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个人是从属于某个阶级的,每个不同的阶级都代表着某个群体的利益,斗争是阶级维护自身利益的产物,阶级斗争的结果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特别强调人民群众在阶级斗争中对历史的推动作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5]287这就可以理解为,历史活动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的手里紧握着历史发展的罗盘,而那些违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阶级将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抗,从而带来社会变革。而“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2]11,这个物质基础就是人民群众。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通过宣传工作鼓励了一大批青年投入到军队中来,壮大了武装力量,增加了取胜的机会。在解放战争期间,人民群众向我党施以援手,不仅为军队提供粮食,亦经常保护被国民党特务追捕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三座大山后,他们还帮助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群众遵循三大纲领的要求,将私有变成公有,将部分生产资料上交国家,帮助党推动经济的发展,实现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型。新时代的中国大开国门,党鼓励人民群众走出去和引进来,为社会主义社会进入高级阶段的发展作好准备。只有在人民群众通过实践活动为社会变革作好物质准备时,我国才能够顺利地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我党在推动社会变革时,不仅要坚决地站在人民群众的根本立场上,还要毫不犹豫地在实际行动中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我党能够顺利完成变革,切实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是我党能够夺取、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重要条件。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社会的物质生产和交往形式,探究市民社会的起源及发展过程,把握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客观联系,从中探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民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其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文明的生产活动过程就是马克思所研究的历史本身。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5]295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在自身需要的驱使下不断催生更为优质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实践活动就构成了历史的具体内容,历史是对人民群众在不同阶段交往和生产过程的描写,是人民群众力量的发展历程。共产党员除了党员这层政治身份外,还是人民群众的重要部分,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群众,是人民群众的杰出代表。在我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书写了从革命时期夺取无产阶级政权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实现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这些历史逻辑是从人民群众活动内容中所抽象出来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历史的主要来源。我党从一开始帮助人民群众摆脱“三座大山”的压迫,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打开国门,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是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所推动的工作。马克思指出,历史的发展必定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历史的具体内容是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目的的现实活动。人民群众只会维护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违背人民群众意愿的政党迟早会被推翻,中国共产党作为人民群众的阶级代表,必须始终为人民群众而服务,只有这样,我党才能够把握住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磅礴力量。

作为具有马克思主义性质的中国共产党要始终遵循唯物史观所揭示的客观规律,明确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作为创造者的重要角色,把握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社会发展方向的客观真理,否则党将行差踏错,步入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歧途。

三、汲取群众路线重要经验,走向坚持群众路线的光明未来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将在中国历史上画下色彩浓厚的一笔。它的到来,不仅代表着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非凡意义,还代表着党进行“群众路线”探索、建设的重要节点。面对新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只有从过去的历史经验中汲取营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够规避潜在风险、作出正确决断,并取得新阶段的新胜利。

(一)以史为鉴,准确定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人们之所以有历史,是因为他们必须生产自己的生命,而且必须用一定的方式来进行”[2]160,人民群众在历史进程中承担了创造主体这一重要角色,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都依赖于人民群众实践力量的发挥。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既是我党在革命时期留下的宝贵经验,也是党在改革开放时期所依赖的重要法宝。

人民群众是物质生产的劳动主体。国家依赖于人民群众的勤恳劳动得以解决生存资料的生产问题,依赖于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得以积累维持日常运行的社会财富,依赖于人民群众的艰苦劳动得以推动国家的发展建设。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国家,也没有社会,只有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才能够准确地把握好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的创造主体。拥有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民群众是承担精神文明创造活动的主体力量,实践生活是精神文化最好的生成来源。例如,具有国家级文物之称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因张择端以精妙的画法记录了北宋末期人民的生活状况而闻名于世的,它通过艺术的形式反映出当时人民群众的市井生活,及国家发展的真实写照,是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的创作表现。作为生活在社会当中的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主要来源,他们的现实生活就是创造精神文明的重要宝库。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实践主体。马克思多次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是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的,没有人民群众就没有国家和社会的产生。人民群众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变革、发展、建设都离不开他们。这就要求我党要时刻注重人民群众在推进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地发挥人民群众的推动社会历史的有效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6]回顾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百年进程,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才有了我党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因此,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百年经验留给我党的重要启示,必须要做到始终如一的贯彻执行。

(二)以史为理,创新联系人民群众的方式方法

马克思认为革命的成功离不开彻底的理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10。只有倾听人民群众的声音,才能够真正地了解人民群众,才能够把握住人民群众的根本,才能知人民群众之所想,解人民群众之所困,圆人民群众之所愿。党的群众路线从革命时期的群众信访制度发展为新时代的网络群众路线,为党在新阶段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经验,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成了党部署工作的重要步骤。

一要以优良作风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保障。工作作风是影响党的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则是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对推进党的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树立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规章制度和教育培育必不可少。党组织可以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工作条例上规范党员队伍的工作作风,从监察制度上监督党员队伍的工作方式,从惩戒制度上约束党员队伍的工作风气。党组织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来培育党员队伍形成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优良作风,从理论学习上教导党员队伍认识到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从实践活动上提高党员队伍的人民群众意识,从教育考核上培养党员队伍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素质。从作风建设入手,让“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始终成为党的优良作风。

二要以党员干部为载体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主体。“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7]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举措,党员干部是建立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是党中央派去人民群众之中的“宣抚史”。党员干部要积极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走进社区、走进座谈会、走进人群,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为人民群众解答对政策的困惑,为人民群众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为人民群众反映合理的正当需求。党可以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作为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检验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而了解党员干部是否在工作中做到了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要以拓宽沟通渠道为方法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策略。网络的应用为党联系人民群众打通了更为便捷的渠道,党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设置一个专门联系人民群众的官方网站,将这个网站链接到不同的政府部门,人民群众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及时地将问题、需求反映到各个部门,缩短与各部门联系的环节,确保能够准确接收人民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手机第三方应用程序(APP)的应用也是扩宽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渠道之一,可以设计一个具有传达及接收信息功能的APP,人民群众可通过这个APP了解党的动态及相关决策,也可以在这个APP上联系人民代表反映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8]只有准确接收、真正倾听到人民群众给党带来的信息、呼声,党才能够正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才能够真正地做到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

(三)以史为镜,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要

要“使他们相信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利益的代表者,而且也是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的代表者,是全民族的代表者”[9]。这是党实现长期执政地位的必要条件,这是党获取人民群众支持的重要前提,这是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一是以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为核心。良好的物质生活水平是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毛泽东同志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革命,是为了“使中国大多数穷苦人民享有经济幸福”[10]。邓小平同志之所以要推行改革开放,也是为了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党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提出,同样是为了把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向更高水平,从而使人民群众过上小康生活,让人民群众享有高质量的物质生活。

二是以推动人民群众精神文明建设为基础。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党的建设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也是检验党的工作的重要标准。党要做到以点带面,从各个城市入手直至乡镇,推动每座城市把精神文明建设做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工作。党要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着力点,拓宽人民群众享有精神文明活动的路径,扩大优质文化产品的供给力度,让人民群众实现“精神富裕”。

三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需要为抓手。人民群众的需求随着条件的变好而不断提高,从“吃饱饭”到“美好生活”,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11]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衣食住行发展为幼、学、劳、病、老、住、弱等多方面的需要,这既是对党之前工作的认可,也是对党提出的新考验。

新时代新阶段,党不仅要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还要从实际行动上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事事以人民群众为先,处处以人民群众为首,成为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圆梦人。

结语

纵观我党的伟大奋斗史,群众路线始终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从首次提出到党的八大上首次纳入《中国共产党党章》,直至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其纳入党的领导制度体系,这一步步都象征着群众路线的发展和进步。回归马克思主义著作文本,可以看到群众路线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党认识群众路线上所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只有坚持群众路线,争取群众,才能真正让人民当家做主,成为自己的主人。[12]以此作为走好群众路线的重要基础,才能确保党能够把握好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开创出群众路线的光明未来。

猜你喜欢

群众历史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