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银杏堂大雄宝殿复原研究

2023-01-07陈勇何玢华

重庆建筑 2022年12期
关键词:大雄宝殿大殿复原

陈勇,何玢华

(1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44;2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文物管理所,重庆 409100)

1 项目概况

银杏堂建筑群位于重庆市石柱县北部河嘴乡银杏村,与梁平双桂堂齐名,并称“川东姊妹堂”。根据2012 年对银杏堂的现状测绘及2015 年修缮过程中发现大雄宝殿木构件改动较大,再结合2010 年对秦重阳老人(时年93 岁,解放前在寺内学艺)和附近村民的口述历史采访,得知原大雄宝殿和法堂均为三重檐,殿高16m 左右。在解放后土改时期,大雄宝殿和法堂作为粮仓和会议室使用,村民认为殿堂太高,冬季太冷,以及搬运东西不便,遂将第三层檐拆除。本次研究拟将银杏堂大雄宝殿恢复至光绪十九年(1893 年)时期的制式。

2 历史沿革

银杏堂原名蟠龙寺(盘龙寺),据传该寺初建于唐朝,历经宋元时期历次兵燹战祸。关于银杏堂记载的历史文献寥寥无几。其一是石柱地方志,据清乾隆《石柱直隶厅志》载:“城北银杏寺,创自前明初,厅境大刹也。殿宇深邃,僧徒众多……初名山王庙、银杏寺。乾隆间,有僧透月,著名远近,本寺住持,具启梁邑双桂堂敦清,更名银杏堂,安祥传戒,佛法大振……”清道光二十三年《补辑石柱厅新志》载:“银杏寺,在城东北二百里,创自前明万历中,厅境大刹也。殿宇深邃,僧徒繁多,每岁开坛授具足戒。”[1]其二是寺院内碑刻,据寺院清乾隆十六年(1751 年)《大乘妙法莲花经重修福德碑》载:“……究考古殿梁记,乃复辟于明之正德庚辰。有果聪和尚,为重开住持建大殿。嘉靖戊午有大舟和尚修前殿。……万历间,住持广渊和尚,有虞公陈大夫,慨捐帑赀,装修殿宇察舍,砌筑山门、垣堵。……于正殿,塑装三身大佛、二柱金龙及合堂。……山朽于乾隆庚申春,应诸檀命,免为焚献。是夏,幸诸檀同心叶志,重修后栋藏楼及厨房浴室。……于丙寅秋,重建大殿、前殿。”(图1)银杏堂大殿由果聪大和尚于明正德十六年(1520 年)复建,明嘉靖三十五年(1558 年)由大舟大和尚修前殿,明万历年间由广渊大和尚砌筑山门、垣堵,于正殿塑装三身大佛,二柱金龙及合堂。崇祯十七年、顺治元年(1644 年)明代高僧破山海明禅师受明吏、兵部之请,入寺兼任第三十五世方丈。永历四年、顺治六年(1649 年)银杏堂毁于朱容蕃兵变。

雍正初年(1723 年)由定慈大和尚复建盘龙寺。乾隆五年(1740 年)春,梁平双桂堂透月和尚来寺主持,由于清朝大兴文字狱,遂将寺名更名银杏堂。乾隆十一年(1746 年)秋,由石柱宜慰使马宗大、孔昭给印捐资,先后重修大殿,前殿。乾隆十三年(1748 年)春,重修东廊、禅堂山门(图1)。据寺院清嘉靖四年《护寺四王碑》载:“乾隆癸卯岁(1783 年),大殿火延至前殿,四天王像皆灰烬……越明年,天严成,是岁兼拴子文馆于陈秦处士家,寺僧请保……成不果镌碑,岁以原文遗失,今复屎予继序。”(图2)清嘉庆二年(1797 年)春,由大魁大和尚重修被火毁寺院,并于嘉庆四年完工。据大殿廊道石柱所刻《重修大殿方丈碑记》(光绪十九年)载:“净缘和尚者,俗姓汪氏……光绪十四年进方丈,十五年上谒刘公,毅然以重辉宝刹为己任。……是年冬,鸠工尼材,越明年,方丈告竣毕,非有志者事竟成哉!且夫一人有感,众人斯应,一善既成,众善毕举。”(图3)清光绪十六年(1890 年),由净缘大和尚重修大雄宝殿,并重获四川总督府葑地批谕。

图1 大乘妙法莲花经重修福德碑(乾隆十六年)

图2 护寺四王碑(嘉靖四年)

图3 重修大殿方丈碑记(光绪十九年)

1952 年,寺院及所有山地田产收为国家财产,归属石柱县人民政府管辖,并将此地设置为河嘴乡政府临时驻地,同时入驻的有供销、粮食、医务、学校,以及现银杏堂村村民住地和集贸市场。庙内居住的村民认为大雄宝殿和法堂室内净空太高,冬季太冷,遂降低室内空高,将原三重檐改为两重檐,同时被毁的还有明间内金柱上两根雕刻精美的木龙。2003 年,银杏堂交由某旅游开发公司管理,该公司对大雄宝殿进行翻修,并将二层檐口高度提高2m。2015 年3 月,政府再次对大雄宝殿进行专业维修,由于缺乏相关资料,亦按现状的重檐歇山屋面进行修缮。

3 现状分析

3.1 银杏堂整体环境

银杏堂建筑群位于盘龙山之麓,官渡河西侧,面向前方山形呈笔架山状。建筑群坐西北朝东南,东北方和西南方山势平缓,视野空远。盘龙山因其山形酷似盘龙的形态而得名,整个山脉共分九峰,蜿蜒数公里,官渡河顺其山脚而过,河水流到盘龙山第一峰灵鹫峰下。灵鹫峰又称龙头,总面积约三百亩,半山腰上对称有约300m2天生水塘,犹如龙的两只眼睛,而寺庙就建在水塘以上部位,即龙头顶上(图4)。

图4 银杏堂卫星图

3.2 银杏堂建筑群平面布局

银杏堂是石柱县境内规模最大的佛寺,总体布局采取院落与天井相结合的形式,占地面积46000m2,建筑面积3197.84m2(图5)。寺院倚山而建,寺前龙眼坪坝、山门(天王殿)及弥勒殿、大雄宝殿、法堂、后山形成五级台阶式中轴线,两进三重殿,12 个天井(其中3 个天井建筑已损毁,仅存建筑基础),左右厢房,整体呈中轴线对称布局。建筑构架为木结构,屋面为小青瓦,合拢瓦屋面。灰塑屋脊极具南方寺庙特色,脊饰有宝瓶式中堆、龙吻、卷草纹等纹式;正脊、垂脊和戗脊用青瓦堆砌,微微向上翘起,形成轻扬的弧线,丰富了建筑的轮廓线。

图5 银杏堂总平面图

3.3 大雄宝殿现状分析

大雄宝殿为银杏堂的主要建筑,位于中轴线第三级台基上,台基高1.67m,共9 级台阶。大殿明间为抬梁式木构架,次间两侧为穿斗式排架,殿内为彻上露明造,建筑通高13.61m(至正脊上皮),重檐歇山屋顶,青瓦屋面,建筑面积318.97m2。

3.3.1 平面布置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五间。通面阔20.6m,其中明间面阔6.2m,左右次间面阔5.5m,两侧廊道面阔1.7m。通进深14.57m,前檐廊深2.6m,后檐廊深2.1m,中部梁架深9.57m。由明间十根、次间十八根、廊道八根共三十六根柱子构成。通过现状勘察,大殿阶条石、角柱石、柱础石和条石挡墙均保存较好,未见后期人为改动痕迹。从现状遗存分析,平面布置应为清晚期形式。

3.3.2 梁架结构

大雄宝殿构架由明间两榀木抬梁和次间两榀穿斗式排架组成,因明间为抬梁式构架,跨度大,支撑点少,木柱直径略大于其它柱子,为410mm。明间前后檐采用双步梁支撑结构,双步梁上设驼峰支撑下金檩,上有单步梁连接金柱和瓜柱,使结构更加稳定;中间为穿斗抬梁结合式构架,五架梁插于前后石金柱上;下有随梁枋,上立瓜柱支撑三架梁。穿斗抬梁结合式构架赢得了较大的使用空间,两侧次间为穿斗式木构架,柱距1.8~2.0m。前檐廊柱为石质,明间柱础为石质圆雕狮子吼,廊柱四周刻有清光绪时期重建银杏堂捐款人名。两侧山墙、后墙均有方型漏窗。

在2015 年修缮前及修缮过程中,笔者对大殿进行了详细的勘察测绘,发现其大木构架有明显的改动痕迹。如图6 所示,该位置为明间北侧内金柱,柱径420mm,该柱所示位置切口明显,其上直接放置Φ250 木柱连接,无任何墩接措施,可见后期改造较为随意。同样,图7 木柱均有切口。图8 和图9 分别为大殿西北侧和西南侧重檐角金柱,同样存在切口且高低一致,老角梁与重檐角金柱连接仅用扒钉固定,并未开凿榫口。图10、图11 为北侧次间木穿斗排架,可见排架木柱上有明显切口,切口高度由中间向两侧递减,将所有切口连接起来,正好形成“人”字形,如此有规律的断面切口,说明大殿前期受到过降低处理,为人为改建的有力佐证。通过上述勘察结果发现,银杏堂大雄宝殿在2015 年之前受到过较大改动。

图6 明间北侧内金柱

图7 北侧山墙面木排架拼接

图8 大殿西北侧重檐角金柱

图9 大殿西南侧重檐角金柱

图10 大殿北次间排架切口局部

图11 大殿北次间排架图

3.3.3 屋顶形式

大雄宝殿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小青瓦屋面。正脊、垂脊、戗脊和中堆均为水泥砂浆制作,而传统工艺为灰塑屋脊,可见屋脊为后期制作,屋脊样式改动较大。

4 与重庆地区同时期、同类型建筑特征对比分析

关于银杏堂大雄宝殿三重檐的建筑结构形式,通过查阅史料、文献、碑刻、传记,发现均无记载和描述。根据建筑复原“同一地域、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原则,本文选择与银杏堂合称为“川东二堂”的双桂堂大雄宝殿作为参考,进行对比分析,原因有三:一是银杏堂与双桂堂相距较近,直线距离约68km;二是两者同属禅宗曹溪派临济宗,在建筑文化、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等方面应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三是两者在历史形成过程中渊源深厚。据银杏堂清乾隆木质碑文载:“……即如石邑银杏寺者,明末初建古南宾之遗刹也。……乾隆三年间,陈秦二姓并阖郡绅士耆再三礼请梁邑双桂堂上透下月老和尚,主院拥锡,来慈慨然以……”(图12)《嘉庆年重修碑记》载:“……八年间,于双桂谨迎绪辉飞锡,接居和尚位。”(图13)这两处碑记虽未明确银杏堂大雄宝殿的制式,但给出了两条信息:一是乾隆三年透月和尚从梁平双桂堂来银杏堂当过住持;二是嘉庆时期的住持绪辉也来自双桂堂。可见清中晚期在渝东南区域两寺交流频繁。而双桂堂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 年),由禅宗破山大师创建,破山大师在创建双桂堂之前,正好在蟠龙寺(现银杏堂)。据《破山海明禅师语录》记载:“师蟠龙解制,与徐公说法,以酬为法恳求之愿也,蟠龙则有牟吏部尚书郎秉素,奉差金陵,遇朝宗和尚告以天童衣钵,正在破山。……阖放讲武,累世谈兵,虽当大乱之际,无敢侵梁万之疆,安居在阵,云阐化亦如治世。末后双桂……”[2]1642 年破山禅师受明吏、兵部之请,入寺(银杏堂)兼任第三十五世方丈八年。南明永历六年(1648 年)寺院遭遇兵变,兵部尚书吕大器从石柱取道入黔,请大师随同前往云南,大师未从,入梁平,而后建福国寺(今双桂堂)。因此,参考梁平双桂堂大雄宝殿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二者建筑形制上的共同特征,为银杏堂大雄宝殿三重檐的复原提供依据。

图12 清乾隆木质碑文

图13 嘉庆年重修碑记

4.1 特征对比分析

对银杏堂大雄宝殿与双桂堂大雄宝殿建筑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如表1 所示。

表1 建筑特征对比

通过对银杏堂大雄宝殿现状与双桂堂大雄宝殿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共同点:

(1)在重建时期上,两殿年代较近。银杏堂大殿重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 年),双桂堂大殿重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 年),重建时间相差4 年。而双桂堂大雄宝殿重建历时5 年,正好能接上银杏堂大殿的重建时间,鉴于两地相距较近且交流甚深,笔者大胆推测,银杏堂大殿重建时的石作、木作、瓦作、灰塑或有参与重建双桂堂大殿的工人参与;

(2)在建筑用材上,两殿均大量使用石柱。双桂堂大雄宝殿一层檐柱金柱全为石质,共计46 根,而银杏堂大殿回廊亦全为石柱,共计10 根;

(3)在建筑风格上,屋面均为小青瓦,灰塑屋脊贴瓷片做法。

4.2 制式对比分析

银杏堂与双桂堂大雄宝殿平立剖面对比如图14—图16 所示。

图14 一层平面图

图15 正立面图

图16 明间剖面图

通过对比可知,银杏堂大殿为三开间五进深带回廊两重檐歇山顶建筑,正立面二层檐口通过廊步架童柱出挑。而双桂堂大殿为五开间六进深带回廊三重檐建筑,每层檐口通过檐柱、外金柱、内金柱挑出,形成三重檐。若银杏堂大殿为两重檐建筑,二层檐口通过外金柱出挑,结构更为合理。而重庆地区的三重檐建筑涞滩二佛寺下殿和南岸区大佛寺五佛殿亦是通过童柱出挑形成三重檐,如图17、图18 所示。

图17 涞滩二佛寺下殿明间剖面图

图18 南岸区大佛寺五佛殿明间剖面图

5 大雄宝殿复原分析

5.1 平面分析

古建筑面宽与进深,在清代以前并无明确规定,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面宽、进深以斗科攒数而定”[3]。而银杏堂大殿并无斗栱,且南方地区并未完全按照清《工程做法则例》实施,川东地区做法随意性较强。通过现场踏勘及双桂堂大雄宝殿关于面宽与进深的对比(表2),笔者认为在解放后的降层处理中,并未对原大雄宝殿的面宽与进深进行改变,因此,大雄宝殿的三重檐将在原柱网的基础上进行。

表2 面阔进深对比

5.2 结构分析

对于银杏堂大雄宝殿的三重檐结构的复原,现有建筑遗存及同类型建筑特征对比,可以作为复原其建筑结构构成形态的依据。古建筑结构主要由三大要素组成:一是结构尺寸。包括构成梁架结构的总尺寸,如开间、进深、柱高、举架等;二是结构形式。重庆地区古建筑大木结构包括穿斗式、抬梁式以及两种结构混合而成的插梁式;三是屋顶形式。屋顶形式也是决定大木结构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歇山建筑的收山、庑殿建筑的推山等[4]。因此,各构件的细部尺寸不在复原的范围之内。

5.2.1 建筑高度与举架

在建筑开间、进深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房屋总高度取决于建筑的檐柱高度和屋面举架,而檐柱的高度一般又取决于房屋明间面阔宽度。古建筑柱子(檐柱)的高度与明间面宽具有一定比例关系,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可见,檐柱柱高与明间面宽比例为8:10,而川东地区的大式建筑檐柱柱高与明间面宽比例在8:10~9.5:10 之间。通过对比,银杏堂大雄宝殿柱高与面宽的比值为0.87,双桂堂大雄宝殿柱高与面宽的比值为0.88,两殿极为接近(表3)。再结合围廊石檐柱并无改动后的榫口,笔者推测,现银杏堂大殿廊步架及一层檐口高度保留了大殿降层前的形制及高度,在复原研究过程中,对此不做改动。在对两殿的各层檐高对比过程中可看出:银杏堂大雄宝殿(现状)与双桂堂大雄宝殿的一二层檐比值非常接近,三层檐呈逐步减小的趋势。若参照双桂堂大雄宝殿各层檐口高度的比例关系,则银杏堂大雄宝殿的各檐口高度为一层檐高:二层檐高:三层檐高=5:2.25:1.9(表4)。

表3 柱高面宽对比

表4 各层檐高对比

关于举架,通过两殿对比分析(表5、表6)可知,银杏堂大殿与双桂堂大殿一层檐举架相当,而银杏堂大殿顶层举架则大于双桂堂大殿,可见在后期修缮过程中,银杏堂为改善大殿在前期降层上带来的视觉效果而局部提高了建筑高度。

表5 银杏堂大殿举架

表6 双桂堂大殿举架

5.2.2 大木结构

在银杏堂大殿的降层过程中,保留了主要的大木结构形式。建筑明间为抬梁式木构架,次间山墙出则为穿斗式木构架,而大殿廊步架则采用了插梁式构造方式,以便承接二层出挑童柱。所以,银杏堂大殿在木构架形式上为“抬梁+穿斗+插梁”混合式形制。

从前述建筑高度分析中可以得出,一层檐口及廊步架形式保持不变,利用廊步架童柱与外金柱和内金柱之间插梁上置童柱形成二层檐,檐高取2.25m,举架参照双桂堂大殿二层檐举架取0.59。这样,原大殿顶层由十五檩变为十一檩。两内金柱间抬梁保留原有形制,参考双桂堂三层举架数据,檐步举架、下金步举架、中金步举架、上金步举架、脊步举架分别取0.58、0.59、0.59、0.59、0.60。结构复原如图19、图20 所示。

图19 大殿明间横剖面复原示意图

图20 大殿明间纵剖面复原示意图

5.2.3 建筑外观

(1)外檐柱

通过前文分析,银杏堂大雄宝殿檐柱及一重檐檐口未作改变,本次复原研究中沿用原有样式。

(2)墙体及门窗

通过现状勘察,银杏堂大雄宝殿一层山墙和后檐墙为青砖墙,以上则为竹编墙白灰抹面。本次复原过程中,一层墙体保持不变,其余均按竹编墙白灰抹面恢复。关于门窗,继续沿用现有花格门窗。

(3)屋顶

寺院大殿屋顶多采用歇山形式,如前文所提及的涞滩二佛寺下殿、南岸区大佛寺五佛殿均为三重檐歇山顶屋面。根据现状勘察及口述历史的调研,在降层改造过程中并未对屋顶形式进行改变。所以,在复原银杏堂大殿建筑外观时,仍采用重檐歇山顶形式。

(4)屋顶装饰

通过银杏堂大殿与双桂堂大殿的外观对比,两殿在屋顶装饰的形制、工艺和用材上基本相同,如小青瓦屋面、贴瓷片的脊饰,木质封檐板、博封板等。

综上所述,银杏堂大殿外观复原如图21所示。

图21 大殿正立面复原示意图

6 结语

银杏堂作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寺院建筑群历史悠久,建筑保存完好,是重庆市宗教建筑、文物、艺术方面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旅游价值。对银杏堂大雄宝殿的复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成果可为后期大雄宝殿的复原提供图文资料和研究思路,呈现大殿在降层改造前的原貌,重现其清晚期的原貌。在本次复原研究过程中,由于缺乏直接的数据支撑,而只是根据现有建筑柱网、开间、进深、檐柱高及建筑遗存木构架遗留下来的痕迹,并结合梁平双桂堂大雄宝殿的对比分析进行复原尝试,难免存在疏漏之处,后续研究可结合相关数据进一步深化。

猜你喜欢

大雄宝殿大殿复原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辽宁朝阳佑顺寺大雄宝殿保护探究
完璧归赵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故宫三大殿之火
故宫三大殿探秘
从佛寺建筑看中国人的宇宙观
寺庙尚未完成
松涛吟唱的诗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