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价值、困境与策略研究※
2023-01-07徐宏
徐 宏
(凯里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随着国民文化教育水平提升,人们对旅游活动的文化内涵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家庭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家庭游、亲子游、夏令营、冬令营等“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研学旅游形式倍受青睐。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研学旅游发展,如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民休闲旅游纲要(2013—2020)》提出要“逐步实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鼓励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寓教于游的课外实践活动”;2014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研学旅行服务规范》行业标准;教育部利用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开展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项目,并于2017年和 2018年公布了两批共 551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及40个研学营地名单。此后,许多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将研学旅游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逐步推进研学旅游工作试点,研学旅游实践在全国各地迅速展开。
当前,我国研学旅游开发主要集中于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自然风景等少数资源,研学旅游产品相对单一,特色不突出,不能充分满足旅游市场需求,探索研学旅游产品多元化发展路径非常必要。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社会经济较为落后,但传统乡土文化保存较好,尤其是广大民族村寨,往往是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与田园风光的有机结合体,具备多重社会文化价值,是开展研学旅游的理想场域。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既是满足游客多元化、深层次旅游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民族村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深入探究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的价值功能、制约因素与优化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有学者认为西方研学旅游起源于美国早期的营地教育[1],多数学者认同其源于16、17世纪欧洲地区的大游学(Grand Tour)[2]。西方研学旅游存在许多类似的概念,包括研学旅游(Study Tours)、修学旅游(Creative Tourism)、教育旅游(Educational Tourism)、研学旅行(Study Travel)等,从内在动机与外部特征来看区别不大。Ritchie将其概括为参与旅游活动的旅游者(过夜游客和远足游客)将“学”作为主要或次要的旅游活动,包括:普通教育旅游、成人教育旅游、国际和国内大学及学校学生的旅行[3]。西方研学旅游相关研究起步较早,成果丰硕,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一是研学旅游内涵特征研究,如Pitman等人指出,研学旅游的有目的性学习体验、合适的学习内容以及领队的引导作用是其显著特征[4];二是研学旅游产品开发研究,如Holdnak与Holland将研学旅游项目分为基于一般学习课程的旅游项目和基于技能学习的旅游项目,并指导许多景区设计了教育旅游项目[5];三是研学旅游动机与行为研究,如Ritchie认为大学生研学旅行一般分为生理性、文化性、社会性、心理性和幻想性五种动机类型[3];四是研学旅游组织实施研究,如Martin 和 Sewers提出研学旅游实施细则[6];五是研学旅游影响研究,Carr与Axelsen认为跨国性研学旅游对旅游目的地国家产生巨大社会经济效益[7],Sie 等人认为研学旅游对解决老龄化等社会问题具有积极作用[8]。
近几年国家对中小学研学旅游扶持政策出台后,各地研学旅游实践蓬勃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首先是研学旅游概念辨析。研学旅游在认知层面上属于教育范畴,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则属于旅游活动范畴[9]。广义上的研学旅游是指以学习知识为目的进行的专项旅游活动,游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非学生群体[10]。狭义上的研学旅游特指由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的,以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培养人格为主要目的的校外考察活动[11]。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参与主体是否限定为在校学生,共同点是都以文化教育为主要旅游动机。其次是研学旅游的教育功能研究。研学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于教育功能的实现,研学旅游通过情境唤起、经验学习、优势行动价值带来参与者知识增量、态度改变与行为改变[2]。而且,研学旅游具有教育性、目标性、情境性、互动性、全域性特征,摒弃传统的“以教代学”教学模式,使学习过程与真实场景相连,更注重个性体验和自主探究,教育效果更佳[9]。此外还有宋瑞[12]、袁晶[13]、王昆欣[14]从不同视角阐释研学旅游的教育价值。再次,研学旅游动机与消费行为研究。求知与培养兴趣能力、陶冶情操与健全人格、愉悦身心与开阔视野是中学生研学三种主要旅游动机[15],目的地印象、相关群体意见、自身服从性和行为可行性等因素影响国内中学生旅游目的地选择[16],而来华留学生则更多考虑留学方式、费用和区域综合环境等因素[17]。最后,研学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从研学旅游者、研学旅游产品和研学旅行社角度不断优化内在运行机制非常重要。针对当前研学旅游市场存在的主体定位不清、产品质量不高、专业人才缺乏以及监督管理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从政策规范、市场模式、产品开发以及人才培养方面着力改善。
研学旅游开发过程中还需重视“真实性”问题。一部分学者关注到乡村研学旅游开发,如张阳等人提出传统村落是重要的研学旅游资源,并从研学教育、研学群体、研学活动空间、研学设施、研学保障角度构建传统村落遗产研学系统[18]。其余研究多为个案分析,如吴清等人对回龙镇黎槎村、赤水塘村、澄湖村、槎塘村四个古村落研学旅行开发进行梳理[19]。可见,当前乡村研学旅游研究以个案分析为主,缺乏系统性归纳总结,尤其是对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缺少系统专题研究。我国中西部地区民族村寨众多,民族传统文化浓郁,研学价值独特,深入探究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 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的价值意义
2.1 民族村寨具备满足游客研学需求的独特价值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追求愉悦的异文化体验,文化性是旅游的本质属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旅游过程可以视为一次学习经历,只是这种学习的效果是在追求愉悦的“外衣”下潜移默化地实现的。而研学旅游则是将这种“隐性”的学习动机“显性”化,并加以“强化”,使教育学习成为旅游活动的主题和主线。研学旅游有着传统教育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课堂学习往往只涉及认知性学习,而旅游除了认知性学习之外还经常伴随态度、情感与行为的改变。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身处其中”,特定情境下的“唤起效应”更容易激发学习动机,通过“分离、交互、返回、再卷入”系列过程取得更好学习效果。白长虹等人认为,旅游提供离开惯常环境的全新情境对唤起学习、探索意愿有较强促进作用,研学活动开展应该尽量选择那些对参与者而言较为新奇和陌生的环境[2]。民族村寨内涵丰富、价值多元,且对广大从小生活在城市、城镇的中小学学生群体而言较为新奇陌生,甚至多数成年旅游者也对其文化内涵知之甚少,因此,民族村寨是开展研学旅游的理想场域,具备满足游客研学需求的独特价值。
民族村寨大多位置偏僻,地形复杂,少数民族群众在与自然环境长期抗争过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加之历史上长时间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联系较少,受市场化、城镇化、现代化影响较晚,影响程度较浅,民族村寨往往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最集中、最完整的区域。民族村寨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生活单元,其民族传统文化往往自成体系,既包括信仰、崇拜、道德、神话、寓言、传说、谚语、故事、古歌、文学等精神文化,又包括种植、养殖、狩猎、采掘、渔业、手工、制造等生产文化,还包括族群、家庭、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礼仪、建筑、饮食、服饰、戏剧、歌舞、体育等社会文化。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民族文化综合体,民族村寨的物质载体、精神信仰、社会生活、自然生态可以构成复合性旅游吸引力,满足游客多元研学旅游需求。而且,民族村寨在封闭恶劣自然环境下孕育的勤劳勇敢、敬天爱人、邻里互助、尊重自然、崇尚精神生活等朴素文化,对当今社会略显自私、功利、浮躁、冷漠的城市人群具有独特“疗养”价值。
2.2 研学旅游开发是促进民族村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
民族村寨传统农业经济效益较低,导致大量青年人口离开农村、流向城市,进而造成民族村寨空巢化、空心化、衰落化等一系列问题,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激活其内生发展动力。随着我国旅游业发展与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升级,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也从早期的观光旅游发展到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研学教育、康体养生等多种旅游形态。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既是迎合当前文化旅游需求日益旺盛的必要举措,也是立足自身实际寻求乡村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研学旅游开发,带动民族村寨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传统手工业、文创等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入,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传统民族文化通过研学旅游开发产生效益,当地民众意识到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价值,通过注重其保护传承,促进民族村寨文化振兴;研学旅游开发使大量外出务工的乡贤精英、年轻人群返乡就业创业,既为研学旅游开发提供主体力量,也为民族村寨有效治理提供人力基础;与此同时,研学旅游开发还能促进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完善与人居环境提升,在增加村民经济收益的同时提升其生活品质,促进民族村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协同进步。
2.3 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40余年,我国社会经济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衡、收入差距拉大等问题,尤其是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变得更为突出。通过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借以实现城市反哺乡村、东部反哺西部、非民族地区反哺民族地区,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首先,外来游客到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带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相对缩小贫富收入差距,实现经济反哺;其次,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凸显,不仅促进其有效发展传承,而且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碰撞,相互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文化交融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再次,旅游常被誉为“民间外交”,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促进不同民族群众之间交流交往,进而消除隔阂、增进了解、建立友谊,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进步;最后,民族村寨通过研学旅游开发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在满足外来游客研学需求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明确自身发展定位,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利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建设目标。由此可见,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不仅涉及直接的经济反哺效应,更是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社会交往、政治融入的系统工程,研学旅游开发为地处“边缘”地带的广大民族村寨提供了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契机,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3 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3.1 研学旅游概念认识不清
当前社会各界对研学旅游的思想认识尚未统一,尤其是对研学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理解存在明显分歧。政府层面及相关政策制定多从狭义角度加以理解,“研学旅行”将参与对象限定为中小学学生群体,出游动机更强调其教育性,从其英文表述“school students study tour”可知,这种提法有极其特殊的时空背景和意义诉求,蕴含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之深意[20];而业界往往坚持实践理性,早在政府扶持研学旅行政策出台之前,修学旅游、教育旅游、文化旅游、亲子游、夏令营、冬令营等研学性质旅游实践蓬勃发展,其参与对象不限于中小学生,旅游动机也并非强调直接的教育性;学界对研学旅游的认识虽有广义、狭义之分,但多数学者紧跟政府政策导向,多从狭义视角研究学生群体研学旅游开发,对广义研学旅游开发关注较少。可见,社会各界对研学旅游的概念内涵认识不一,政产学研难以形成发展合力,影响研学旅游实践开发。民族村寨作为一种非传统型研学旅游资源,社会各界对其研学价值了解不足,既难以打造成“狭义”角度的中小学生研学基地,也难以被视为“广义”角度的大众型研学旅游目的地。
3.2 研学旅游开发主体混乱
我国研学旅游开发刚刚起步,开发模式尚不成熟,既缺乏成功经验借鉴,又缺乏专业开发主体,研学旅游市场犹如一块“唐僧肉”引起各方关注。学校、旅行社、互联网平台以及部分旅游企业、旅游景区都涉足研学旅游业务,但是由于发展定位不清、分工不明,各参与主体相互之间缺少协调合作,导致研学旅游产品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甚至产生恶性竞争,造成研学旅游市场混乱。民族村寨往往社会经济较为落后,缺乏专业性研学旅游开发主体,内外部各种利益主体无组织、无秩序介入,加剧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混乱,影响其可持续发展。
3.3 研学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够
民族村寨各类文化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缺少相关发展规划,对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导致研学旅游项目简单停留在房屋建筑、歌舞表演、农事耕作等参观游览方面,研学效果有限。加之缺少专业研学导师组织与研学课程指引,使得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主题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与一般乡村旅游、民族村寨观光旅游无异,甚至有人质疑所谓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是炒作概念。认识偏差与实践误区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困境。
3.4 研学旅游市场需求分析不足
马波指出:“如果把学生研学视为普通的旅游市场之一,并施以一般性商业化操作,就难免偏离其学校教育的根本属性;同样,如果不能把它从传统教育体系中区别出来——包含目的、方式、方法等全方位的改变,则会流于形式,沦为画蛇添足和劳民伤财。”[20]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好“游”与“学”的关系,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是研学旅游开发的关键。然而,多数民族村寨仍秉持传统的“资源本位”旅游开发思维,缺乏对市场需求的深入系统分析,缺乏必要的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导致研学旅游产品单一化、同质化、低端化,偏离旅游市场需求。资源本位的研学旅游开发模式不仅未能发挥民族村寨文化资源优势,而且造成资源浪费与破坏,影响民族村寨研学旅游长远发展。
4 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策略
4.1 实践理性理解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内涵
针对当前对研学旅游的广义与狭义不同认识,应从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实际加以理解。狭义的研学旅游将受众群体局限为中小学生群体,市场规模较小,出游频率较低,消费能力较弱,营利空间较小。因此,单纯针对学生群体的研学旅游开发不符合民族村寨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广义的研学旅游将目标对象不限于中小学生,而是囊括有研学需求的所有人群,不仅市场规模更大,而且迎合了当前旅游者文化教育水平提升对深度文化体验需求增长的趋势,市场需求旺盛,营利空间更大。民族村寨文化内涵丰富,研学价值多元,从实践理性角度出发,应从广义视域理解研学旅游内涵并采取多元化开发策略。既要利用其民族文化、风土人情、农事活动、自然生态等优势资源开发针对中小学学生群体的通识型研学旅游项目,更要深挖文化内涵,利用其精神信仰、节庆习俗、传统工艺、族群结构等特色资源开发针对大众游客的主题型研学旅游产品。例如地处贵州省雷山县巴拉河流域的季刀苗寨,原本是只开发针对中小学生的夏令营项目,后来发现许多成年人对当地苗族文化也很感兴趣,便开发出苗族文化探秘系列研学项目,深受市场欢迎。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多元化开发路径既是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发挥其民族文化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
4.2 多方合作构建研学旅游开发主体力量
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研学旅游的核心吸引物,当地群众是民族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和传播者,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支持、参与、配合。然而,受制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自身经营管理能力,当地居民往往很难有效组织起研学旅游开发,因此需要外部市场力量介入。另一方面,旅行社、学校、旅游部门、文化部门、教育部门、社会公众等也是影响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应着力构建外来旅游企业主导、当地居民主体参与、社会机构协同监督的研学旅游开发机制。政府部门应将研学旅游纳入地区旅游业发展整体规划,做好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宣传营销,为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提供宏观指引;外来投资企业应利用自身资金技术、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优势,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引领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做大做强研学旅游品牌;当地居民应利用其地脉、文脉、人脉优势,在龙头旅游企业组织下积极参与,在为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注入活力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旅行社、学校及各类教育机构往往是连接旅游市场与旅游产品的重要桥梁,既要为供求双方提供信息反馈服务,还应提供相应技术指导,尤其要着力推进当前亟须的研学课程开发与研学导师培养工作;社会公众也应关注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关心民族文化传承与研学教育发展,为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只有当地村民、外来企业、地方政府与其他相关社会力量协同参与,才能为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提供有效主体力量。例如,地处贵州省雷山县的郎德上寨被誉为“露天苗族博物馆”,先后被评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在研学旅游开发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多元主体合作经营路径。地方政府与景区管委会提出研学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引进贵州黔方研学旅行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研学产品开发、研学旅行执行、研学导师组织等专业工作,当地居民则将蜡染、扎染、苗族刺绣、古法造纸、银饰锻造技艺等非遗项目进行活态展示,三方协同合作、各展所长,研学旅游开发取得巨大成功。
4.3 市场导向引领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
针对当前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层次较浅、产品单一、特色不突出等问题,首先要打破传统的“资源本位”旅游开发思维,树立市场导向思维。要对研学旅游市场进行细分,进而结合自身实际选择目标市场,并采取措施进行目标市场定位,将研学产品与品牌形象传达到目标市场。其次,要深入分析目标市场需求,把握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市场旅游动机,打造研学教育功能突出的产品体系,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设施与旅游服务。再次,要遵循研学旅游发展相关规律。如白长虹认为研学活动的情境唤起作用与研学活动过程中的经验学习是保证教育功能实现的关键,而新奇陌生的环境能够起到更好地唤起效果,亲身经历与事后反思是经验学习的重要环节[2]。据此规律,民族村寨在研学旅游开发过程中需把握以下三点:一是要营造不同于惯常环境的文化氛围,突出地方特色,激发研学旅游者的好奇探秘兴趣;二是要丰富体验活动内容,增加交流互动环节,让研学旅游者参与其中,沉浸其中,通过耳濡目染受到教化;三是要强化追思回忆内容设计,引导游客拍照留念,关注游客意见反馈,开发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后反思与分享环节提升研学效果。除此之外,当今社会市场营销工作已从满足市场需求发展到创造市场需求阶段,这就要求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要有前瞻性,以特色产品与优质服务引领市场需求。
4.4 因地制宜打造民族村寨研学旅游主题
当前研学旅游开发如火如荼,市场竞争激烈,主题特色与品牌效应成为影响研学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村寨往往是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田园风光等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体,但其研学旅游主题不宜面面俱到,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选择最具优势的主题进行研学旅游开发。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当地民族村寨众多,文化表现形式趋同,在研学旅游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引导当地民族村寨进行差异性主题定位。如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被誉为“中国第一苗寨”,苗族传统文化原生淳朴且整体保存完好,其研学旅游开发主打苗族传统习俗文化主题;雷山县郎德上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苗族传统房屋建筑、吊脚楼、芦笙堂、风雨桥等保存完善,其研学旅游开发主打苗族传统建筑文化主题;丹寨县卡拉村是贵州省“鸟笼编织艺术之乡”,鸟笼编织传统工艺历史悠久,产业规模较大,其研学旅游开发主打苗族传统手工艺主题;从江县加车村地处月亮山腹地,传统农业生产生活方式保存完好,有中国最美梯田“加榜梯田”加持,其研学旅游开发主打苗族传统农耕文化主题;雷山县季刀苗寨位于苗岭山脉巴拉河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其研学旅游开发主打自然山水主题。另外,各民族村寨在研学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突出自身特色,又要强化协同合作,达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效果,以旅游“叠加效应”树立民族地区研学旅游品牌,实现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溢出效应”。
4.5 内外兼修优化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策略
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不仅应关注研学旅游者教化问题,更应该关注研学旅游产业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问题。首先,要遵循现代旅游业发展规律,根据研学旅游市场需求,深挖民族村寨文化内涵,将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研学功能突出的旅游产品;其次,考虑到游客的休闲娱乐与舒适性需求,在追求研学旅游产品特色化同时还应不断提升接待服务水平,改变民族村寨食宿接待设施低端简陋留不住游客现状;再次,加强宣传营销,尤其是利用当前流行的新媒体、自媒体宣传民族村寨的文化内涵与研学价值,逐步树立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品牌;最后,积极开展旅游公关,强调研学旅游开发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重要价值,以其公益属性感召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帮助,与学校、旅行社、第三方服务平台及其他社会组织建立合作关系,群策群力促进民族村寨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5 结语
民族村寨大多社会经济较为落后,但是民族传统文化保存完好,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具备满足游客研学需求的独特价值。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但其面临的发展困境也十分严峻。本文从宏观视域研究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将目标对象扩大为有研学需求的所有人群,先从学理角度分析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的价值意义,再从实践角度分析其制约因素与优化策略,既为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又为民族地区旅游发展提供创新思路。然而,民族村寨研学旅游开发是一篇大文章,本文只提出初步开发思路,至于研学目标制定、研学内容选取、研学过程设计、研学效果评估、研学课程打造、研学导师培育等具体内容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