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精准服务推进县域城市“拴心留人”

2023-01-07郭亮

浙江共产党员 2022年5期
关键词:兰溪政策人才

郭亮

近年来,人才支撑不足问题愈发成为县域城市赶超发展的掣肘,金华兰溪市从为人才提供“全周期”精准服务出发,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能级,营造一流生态,实现“拴心留人”。2020年以来,兰溪流动人口增加5.44万,新引进大学生1.2万人,教育、卫健系统人才流失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政策迭代提速,用“真金白银”提升人才“获得感”。“聚兰工程”精准发力。围绕产业人才引进难题,由市委人才办牵头对国资房源、公办学校、医疗站点等公共服务资源进行统筹,对32家人才单位政策进行归集,广泛听取人才呼声,制定出台“聚兰工程”十条意见,进一步覆盖高职生、中级职称和高级技师等产业中坚力量,人才住房、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关键小事”得到全面保障。“保障企业用工政策”暖心给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兰溪各行业一线劳动岗位招工难、留人难问题更加凸显,为破解企业“用工难”问题,兰溪补充出台“保障企业用工若干意见”,首次打破学历限制,面向产业一线人才、外来务工人员提供购房补助、招工奖励、过节礼包、畅游兰溪等政策,辖内重点企业普工购买国资房源,与医生、教师、金融人才享受同等优惠补助,最大限度做好企业员工“引留”工作,夯实产业基础。“行知引才落户工程”精准聚力。针对外省、外市户籍大学生引进难扎根难问题,升级出台“行知引才落户工程”,对来兰发展的金华高校毕业生,在生活补助、实习实训补助和购(租)房补助等人才政策方面提档一级,本科毕业生按研究生政策予以支持。2021年,共兑现人才津补贴2100万元,推出人才半价房让利1100万元,教育、卫健人才激励专项投入2400万元。

数字引领赋能,用“科学高效”提升人才“幸福感”。搭建数字平台实现集成通办。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利用省平台数据优势,深度衔接“浙里人才管家”,构建人才码、津补贴申领、招聘招考、揭榜挂帅、优惠服务等应用场景,增设兰溪招考、青兰之约等地方特色板块,推进人才服务线上迁移。全面实现人才办事“无纸化”,人才资格认定“数据化”,人才政策享受“智能化”,申请审批流程“可视化”,人才服务“一码集成、一键通办”。发布服务标准实现科学规范。为实现人才服务标准化,编发全省首部人才服务地方标准,明确12家主管部门在参与人才服务过程中的“标准时限”“规定动作”和“服务热度”,杜绝“脸难看、事难办”现象,建立服务评价闭环和质效改进提升机制,通过信访处置、定期回访和样本调查进行查漏拾遗,推动政策自我革新,从制度层面实现人才服务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人才工作质效。深化联审联办实现服务提效。深入推进人才创业创新全周期“一件事”改革,特别聚焦政策申请审批材料多、链程长等痛点问题,打通部门各项供给关键环节,打造咨询、受理、办结、兑付“一站式”联办模式,精简部门审批冗余环节9项,申请审结用时缩短2/3,人才满意度达到99.33%。

青兰之约拴心,用“真情实意”提升人才“归属感”。织密人才联谊“服务网”。首创青年人才婚恋交友专班,由组织部长担当班长,总工会、团市委、妇联、教育卫健等十部门协同联动,统筹开展全市青年人才婚恋交友工作,推进青年人才集聚。同时,引导社会力量“加盟”,成立110家“青兰之约”服务联盟点,为青年人才在兰活动提供专属优惠保障。串起人才联谊“社交圈”。以全省首家“青春党支部”为引领,创新打造“青兰之约”线上平台,建设“人才俱乐部”活动基地,打造“青兰之约”社交服务矩阵。建立“一人一档”信息系统,取景智能车间、美丽乡村、非遗工坊,组织人才走进畲乡观舞、梅山赏月,感受古村探奇、智能造物,展示当下兰溪社会活力,促进青年人才结交好友,扎根兰溪。打造人才联谊“定制款”。结合人才多元需求,精心策划集体婚礼、乡村游、文化趴等特色活动,定向推出盘毂动力“青兰之约·毂动人生”、浙江锂威“青兰之约·夏日来电”等企业专场,鼓励政企联动、双城互动,努力让外来优秀人才“飘萍扎根”,在兰携手,奋斗精进。2020年以来,共组织“青兰之约”系列活动76场,连续两年举办青年人才集体婚礼,累计帮助4000余名在兰人才交友,促成300余人解决“人生大事”。

猜你喜欢

兰溪政策人才
政策
政策
人才云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助企政策
政策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