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丝不苟”
2023-01-06石保青
做人与处世 2022年18期
石保青
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就
31岁时,易中天以高中学历直接考取了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文心雕龙》研究专家吴林伯教授。有一次上课,吴教授突然问:“《典论·论文》是谁写的?”几个学生不禁面面相觑,这也算问题?不会埋着什么雷吧?结果,大家都不回答。吴教授有点生气地说:“这也不知道?”班长扛不住了,就答道:“曹丕吧?”吴教授说:“曹丕就曹丕,吧什么?”班长顿时脸红脖子粗,大家都忍着不笑。
吴教授又问:“《文赋》呢?”这回班长直接答道:“陆機。”吴教授再问:“哪个朝代的?”班长答:“晋。”吴教授再问:“西晋还是东晋?”从此,易中天和同学们都不敢笼统说汉、晋、宋,得准确地说西汉东汉、西晋东晋、北宋南宋。易中天说:“什么叫一丝不苟?这就是。其实更应该说‘半丝不苟,因为西晋仅存在半个世纪,是一个短命王朝。西晋那根丝,也只是半根丝。”
易中天做毕业论文时,向吴教授报告他的论文选题是《〈文心雕龙〉美学思想论稿》。吴教授说:“在你做研究和正式写论文之前,必须把《文心雕龙》五十篇背下来,要当面给我背得滚瓜烂熟。”吴教授还让易中天买来毛笔宣纸,一丝不苟,将《文心雕龙》五十篇不折不扣地抄录一遍,还不准打标点符号,要将手稿带到老师那里现场用朱笔断句。笨功夫往往最见效果,直到现在,易中天还能大段大段地背诵《文心雕龙》。
多少年过去了,易中天仍然怀念这段独特的学习经历,他说:“做吴教授的学生,真不容易。好在,特别重要的是我从吴教授那里学到了一丝不苟、半丝不苟的精神,这对我后来的学术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大伟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