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的融合发展与美学创新探究

2023-01-06李墨芬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24期
关键词:融合发展融媒体

摘要: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式微,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融媒体视域下,新兴传媒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双向推动了微纪录片相关产业的发展,朝着有更大包容性的“融视频”方向转变,并在整个发展与创新过程中,不断吸收各式各样的艺术形式与体裁为己所用,探索全新的视听体验升级手法,并不断通过多平台的合作取得共赢。文章研究认为,在微纪录片的美学创新上,更多是以用户导向为主,与现在的融媒体发展策略与方向不谋而合。在传播策略上,微纪录片更加灵活多样,采用了可以组合拆分的积木式叙事方式、追求影像平权的互动性建构、能凸显出人格魅力的故事表达方式等去中心化的手法。立足于移动化、碎片性、及时性的视听融合新生态,微纪录片可以更加积极地探索融媒体视域下的融合发展与美学创新,不断由单一走向融合,实现横屏与竖屏、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转换,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形态的变革与价值的体现。

关键词:融媒体;微纪录片;融合发展;美学创新;融视频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186-04

在以前的认知中,纪录片发展过程中的新特征主要来自流通过程中的电子媒介,它可以较为全面地记录受访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全新关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媒技术发展浪潮日渐高涨,人们接触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丰富,网络文化也开始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这对传统纪录片造成了较大冲击,催动着其改变与革新,不断融合现有文化传播方式,并根据受众审美观念的改变进行美学创新。

当前,现代化媒体中,微电影、微广告等相关的“微文化产品”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越来越热衷于通过微传播渠道获取信息,以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由此进一步催生媒介生态形成以微表达为主的快节奏、图像化、浅阅读的传播格局。

由于人们在多媒体世界中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信息也越来越杂乱,所以在整个媒体信息传播过程中,受众的注意力反而成为最为珍贵的资源。微纪录片的发展与创新必须根据用户目前的阅读习惯逐渐调整,充分尊重用户碎片化、及时性、片段式的信息获取习惯,如此才能进一步促进微纪录片在融媒体视域下的发展与创新[1]。

本文主要探究融媒体视域下的微纪录片,从产业格局、美学、样貌以及发展途径等多方面入手,进行系统整理,总结出融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的发展与创新策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迎来了新的征程——融媒体。融媒体在传统传播媒介、平台以及渠道融合的基础之上,通过数字化的信息整合方式,以新媒体的媒介手段为基础,不断创新出新的大数据智能化算法,同时汇聚并结合基于媒介产品的相关内容结构、视觉元素、听觉内容、生存土壤以及创作形态等,通过信息技术的不断融合与内容的推陈出新,取得从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就目前的纪录片发展情况而言,“融合化”已成为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纪录片的融合化,即在原有纪录片的基础之上,以最新的技术手段为驱动核心,通过对多样化素材的不断融合与二次创造,结合当下流行的视听手法與表现形式,实现由传统纪录片向现代化流行纪录片的概念转型,从而成功转换纪录片类型的范式。这种新型的融合化纪录片蕴藏的思想理念以及视听的融合表达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和突破,尤其在情境互动方面,呈现出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2]。

在融媒体视域下,纪录片“融合化”的出现使得传统的纪录片必须革新技术,不断拓展相应的形式以及渠道,具体表现为纪录片传播理念的转变,以及整体表现手法与方式的变革。

在融媒体时代大背景下,纪录片的主要制作主体应当将融合思维充分运用到制作过程中,对原有的微型纪录片进行整个语境的更迭,在原有的形态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互动与融合,让微纪录片的“融合化”得到进一步的转化和发展;在不夸大、虚构的基础之上,微型纪录片应当积极应用新型的技术,为纪录片的视听效果以及传媒语言赋能,让精炼的文本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同时具备多元化的视听效果以及传媒效应,从而达到聚合式的突破性创新。

除此之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传媒技术进入大众视野。在微型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可以充分利用3D技术、5G高速网络、人工智能等来打造新型的智能化视听盛宴,丰富微纪录片的形式与内容,让观众体验到更加多元化的感官刺激。在整个数字化产业的运行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跨平台的网络联动等机制,让纪录片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从而达到传播效率提升、纪录片价值增益的效果。

(一)微纪录片的“融视频化”转向

在融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媒体表现形式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相关的媒介产品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开始出现竖屏视框、移动伴随、图文互嵌及解说字幕表意等各具特色的视频形式。

在微纪录片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媒介语言,比如融合利用图片、动画、影像、音效解说等各式各样的资源,从而给予微纪录片更多的创造性,满足快节奏时代人们个性化、移动化、场景化的视听需求。

因此,在融合思维的影响下,微纪录片也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从《此画怎讲》《美术里的中国》到《解码中华文化基因》,明显感受到传统纪录片的叙述形式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只是程式化、工业化的情节叙述,而是在每一集的内容中只讲述一种事物,比如一个字、一幅画、一件珍品,将这些要向世人展示的素材与文字进行充分的融合,再以不同的角度展现,可以有效提升观赏者的视听体验。

因此微纪录片的融合发展对于其传播力与吸引力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是通过不断融合现代化的元素、形式、形态提升微纪录片拥趸数量的重要途径。

(二)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的运用提高视听体验

技术发展对融媒体时代微纪录片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也直接指导着微纪录片创作理念的改变。在传统微纪录片的构建过程中,没有过多关注立体化、形象化,采用的技术手段也较为单一,导致最终的传播效果无法满足现实需求。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部分微纪录片的创作者开始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MG动画、数码手绘、智能图像修复等先进的传媒技术,这样可以复原较为久远的传统影像画面,让这些影视画面有更好的视觉冲击效果,增强观看者的体验感,让其能够沉浸在创作者构建的意境之中。

比如文物题材的微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对于现代化先进技术就有比较深入的运用,更加注重数字化呈现与智能化还原,将拟人化的技术手法与国宝相结合,使得沉寂在博物馆的冰冷文物有了鲜活的生命力。例如“太阳神鸟”金箔、三星堆青铜神树等,可以对其进行拟人化展现,赋予其独特的生命力,这样才能让这些文物有更多的生气,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吸引更多的人能够主动走入博物馆中。

受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文物,加深印象,有效地打破人们传统印象中古董的破旧感与静态感,别样地展现自新石器时代开始到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百十件国宝背后的生动故事,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

《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二季运用了融媒体的声音处理技术以及电影中的一些表现手法,使得微纪录片的展现有了电影级别的震撼力,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沉浸在所讲的故事情节之中,有利于微纪录片的进一步推广。

总而言之,在微纪录片的整体构建过程之中,形态从扁平化走向立体化、从二维走向三维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场景还原处理,可以极大地增强微纪录片的表现力,带给观看者全新的观看体验,从更多的角度刺激观看者深入思考,不断丰富观看者的审美感受。

一直以来,媒体的发展通常都是以一对多的形式来传递信息,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多对多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形式。随着信息传递工具的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分享机会,因此传统的信息接收双方的界限已经变得越来越模糊,普通用户对于相关信息的传播参与度也会越来越高,甚至可以自由创作,有了更加广阔的传播平台。

在互联网发展基础上,去中心化的互联网多元文化形式已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集中化控制型文化形式。因此,在微纪录片的美学创新中,应该充分重视文化形式的改变,将去中心化的美学潮流与微纪录片相融合,深入思考现有的用户结构以及底层逻辑,更加注重用户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感与参与感,激发用户的表达欲望,让其能够从使用者转变为创作者,将思维活跃的年轻用户培养成纪录片的创作主力军。如此,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微纪录片固有的传播形式,以社群为基础,进行多样化的群体传播[3]。

所以,通过对当下用户进行个性化、细分化的区分,可以有效把握用户的心理以及观看行为、收视体验等指标,为融媒体视域下微纪录片的融合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把握当下人们碎片化阅读的习惯,以用户的具体需求为美学风格创新的唯一导向,这样才符合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审美趋势,使微纪录片朝多元化、平民化与故事化的方向转变。

(一)设定既能组合又可拆分的结构

微纪录片与日常的电影、电视不同,它的体量相较后者而言更小,所以在微紀录片中不能再像传统电影一般进行相应的叙事,线性的叙事框架已然不再适用于微纪录片的结构,需要采用一种全新的去中心化、反传统的创新结构,这样才能通过不同的角度描述具体事物,从一个较小的事物入手,可以借用电影预告的形式剪辑,仅仅只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段历史进行具体的剖析。

微纪录片《从长安到罗马》中就有较为具体的体现,每一集的内容都是一个独立的章节。将东西方文明交流过程中涉及的文化分为五个重要的板块,每一个板块又根据其重要程度的不同有相应的二级类别,再以时间线的形式呈现整个历史进程中的特殊人物以及故事,让观众能够从整体上了解丝绸之路的发展轨迹。

和传统纪录片采用的传播方式相比,《从长安到罗马》更多考虑到电视栏目播出具备的特殊性。部分栏目的时长限制较少,所以剪辑纪录片时可以将每一集的时间延长,满足部分观众的观看欲望;但也有部分栏目的播出时长较短,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将整个纪录片分割成多个单元,尽量缩短每一集的时间,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让微纪录片能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传播。

由此可见,微纪录片通过这种程式化、工业化的产品形态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既能让微纪录片以单集的形式出现,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将所有的单集纪录片连接成一个完整的篇目,满足现代化融媒体的传播需求。

(二)在进行故事化表达时展现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大众文化在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普通人的生活状况,不再如以往一般仅仅关注社会精英阶层的日常故事,所以在微纪录片的内容选材方面,要将“去中心化、去精英化”的新型风格元素运用到实际内容表达上,比如故事化内容书写、戏剧化情节表演、调侃语调表达、戏仿性段落构建方式等,并在日常的选材中,融合传统文化、历史事件、时政新闻等,并赋予纪录片中没有生命的物体独特的人格魅力,使其拟人化,以便于人们理解与感悟。

腾讯视频自制微纪录片《此画怎讲》在这一方面就把握得十分到位,它通过真人演绎的方式展现名画中的内容与故事情景,以场景重构、动画拼贴的手法解构我国古代名画中的人物,再结合现代的流行元素,比如街舞、摇滚乐、网络用语等,使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也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将现代人熟知的流行元素加入微纪录片中,可以帮助微纪录片实现社会面传播,容易被人们接受。

在这部微纪录片中,每一集的主题也与传统纪录片有着较大区别,通常都是以热门词句来呈现,如“乘风破浪的妈妈”“著名隐士智斗人工智能”等,这种庄严中暗含一丝诙谐的语句十分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认知,可以更大范围地普及我国的名画。但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坚守“不虚构”的原则,尽可能少用旁白、纪实等传统方式来展现,一定要充分利用观众喜欢听故事、玩游戏的心态,才能进一步促进微纪录片的广泛传播。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外界知识的获取上更加依赖于碎片化的时间,所以手机逐渐成为融媒体时代创作与传播视频的主要工具。一种全新的“视觉文化”逐渐形成,这种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越来越注重视频带来的愉悦感与体验感,要起到美化生活的作用。

在新媒体大环境下,微纪录片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其传播渠道以及整体的生态环境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整体的内容创作更加注重及时性与浅阅读性。因此,这种新的审美浪潮正在逐渐取代传统以文字和语言为主的审美范式,让受众能够体验到立体化的感官享受。

所以微纪录片的创作一定要充分注重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发展趋势,顺应从单一走向融合的现代化产业变革,把握目前以移动端为主体的传播途径与技术,在内容制作上融合更多的现代化流行元素。同时,还应该紧随国家战略,将去中心化的创作理念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一)重视移动终端的改变,开始由“横”到“竖”

在目前的微纪录片传播中,手机已经成为其主要的传播设备,它符合目前人们所在的移动性场景,实现交互式传播与个性化表达,所以微纪录片的传播机制也要实现相应的改变,由传统的横屏转变为竖屏,不断丰富观看者的视听体验。

在观看微纪录片的过程中,与横屏影像不同,竖屏通常采用9∶16的屏幕比例。在景别选用上,也以近景、特写等小景别为主,通过对人物表情及动作的具体刻画,带动观众深入体验人物的内心情感,使微纪录片中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更短,让观众有更鲜明的私人观看体验。

当微纪录片取得一定的口碑后,由于其时长较短,审美又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所以很容易实现裂变式的传播,人们通常会主动在社交媒体上进行分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微纪录片的创新可以更加完美地迎合目前人们碎片化的观看习惯,满足现代人的视频观看需求,使视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代替传统文字、语音的重要分享工具,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需求。

(二)微纪录片的美学革新偏向融合

在日常认知中,人们对于微纪录片的重视点普遍都在“微”字上,所以往往会导致许多创作者创作出的作品过于单薄,故事与背景也较为单一,在进行具体的传播时无法找到有效的途径与渠道[4]。但是在融媒体发展背景下,微纪录片相较于传统纪录片而言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变,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姿态实现美学上的自我创新,不断丰富微纪录片的表达形式与风格。

在制作过程中,始终以用户体验为导向,创造出符合现代社会全新生态环境的微纪录片。同时结合目前各个媒体传播平台,构建更加灵活多变的传播途径,使其能够跨过多种传播媒介在不同类型的终端上展现与传播,符合多场景运用的现代化审美理念。

微纪录片《解放中华文化基因》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多种文化艺术的融合。其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将画面、声音、文字、图片等多种元素进行了融合,用现代化的网络语言与网络形式进行美学展示,充分运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昆曲、风筝、人物画等元素,让观者能够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并将其翻译成各种语言,通过全媒体的形式实现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文化输出作用。

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需要改变传统的单一传播理念,学习以融为美的传播思维与创作理念,才能更好地进行微视频的美学创新,不断丰富现有的传播形式与渠道,提高微纪录片的生产质量与数量,使中华文化能够实现有效的输出。

(三)完善微纪录片生产链

从制作水平来看,虽然我国的纪录片制作内容精良,不少团队投入大量心血,但在纪录片的类型化生产、工业化生产、产业运作,以及商品化、市场化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纪录片行业要想实现大发展,不仅需要资金的支持和人才的力量,还需要做好流程控制、成本和质量控制,并且掌握产业链的各个核心环节。纪录片行业主要对接国内外各种优势资源,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双管齐下,多屏分发,同时扩张,多头并进。创意环节建立纪录片生产数据平台,生产环节细分化,大量制作公司也将投入专业化生产,音响、音效、画面等齐头并进,多方合作,拓展传播渠道并与多平台形成合作,打造完整传播链条。

在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产业链的完善离不开互联网平台,尤其是传播环节,各制作方应当积极打造网络纪录片传播渠道,注重推广宣发。纪录片生产专业化还需要各个环节的各自壮大,再依次承接,工业化进程只是一个起点,未来纪录片生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纪录片生产链的开发与拓展以及相关行业标准的设立是未来纪录片研究的另一重点和难点。

(四) 拓展传播渠道,纪录片走进院线时代

融媒体时代,纪录片的传播由单一频道播出发展到网络平台再到院线推广等多渠道播出,观众能从多平台了解最新的纪录片资讯。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在纪录频道收获显微,收视率不高,却在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爆红,收获一大批受众,随即团队又将《我在故宫修文物》推上院线。由此可见,通过网络媒体平台的传播,纪录片为观众构建了一个即时互动性很强的平台,并且以其题材内容的多样化获得了成功。然而在融媒体环境下,纪录片不仅能实时传播还能实现商业变现,国产纪录片产量大幅增加,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国产纪录片市场逐渐破冰见暖。

在融媒体视域下,媒体的表达与传播形式不断发生着相应的改变,越来越多新的视听表达形式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涌现,其中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微纪录片的融合发展与美学创新成为目前新媒体发展的重要关注对象之一。

融媒体视域下的微纪录片将各式各样的传播形态与现代化的网络媒体语言融为一体,改变传统纪录片中的叙事风格,以竖屏的形式呈现相应内容,尝试通过碎片化、组合式的结构构建来满足现代人的观看需求,使微纪录片的传播能够更快更广,并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重要工具。

只有通过不断的打磨,纪录片才能够更加深入地挖掘事件与人物,呈现时才会更加完整。而纪录片作为一种即时影像,其与传统电影与电视不同,本身就极度缺乏故事发展的脉络,也经常会因为缺乏现实意义而不被人们认可,因此如何真正做到去中心化,是每一个微纪录片从业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微纪录片在融媒体视域下實现融合发展与美学创新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梁红,姜涛,张方,等.媒体融合背景下纪录片的创新与国际传播:“智慧融媒体系列研讨活动之纪录片发展创新”纪要[J].电视研究,2018(3):40-42.

[2] 常江,胡颖.保罗·莱文森:媒介进化引导着文明的进步:媒介生态学的隐喻和想象[J].新闻界,2019(2):6.

[3] 陈立莉.电视纪录片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创作及创新探究[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2(14):180-181.

[4] 戚平.传承,创新与发展:融媒体时代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几个问题思考[J].新闻文化建设,2021(10):109-111.

作者简介 李墨芬,本科,记者,研究方向:纪录片创作。

猜你喜欢

融合发展融媒体
传统媒体在融媒体时代内容增值策略分析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校园文化视角下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有线电视技术与宽带技术融合发展途径之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