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图书编辑综合能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3-01-06刘策
摘要:面对新媒体时代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编辑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从而推动出版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文章从七个方面阐述了编辑需要提升的综合能力,包括政治敏锐力、选题策划能力、学术能力、业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协调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通过分析提升这七大能力的重要性及意义,探讨了如何进行自我提升的策略与途径,得出编辑须积极迎接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改变旧的工作方式方法,学习新媒体技术,将新媒体丰富的信息来源和技术方法应用到日常工作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助力工作进步。编辑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可为出版行业推出更优质的图书,促进国家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图书编辑;新媒体时代;综合能力;提升;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24-0234-04
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明确,到2035 年,我国将建成出版强国,出版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优质内容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出版服务大局、服务人民能力凸显,出版业实力、影响力、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出版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出版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的作用更加彰显。
出版精品力作是党和国家对出版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出版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是承担文化使命的重要标识,更是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1]。编辑是出版行业的重要人才支撑,是出版行业的第一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2]。因此,无论传统媒体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编辑都担负着文化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在《编辑出版学名词》中,新媒体指的是利用数字、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媒体等。
新媒体时代到来,给传统的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很大的机遇和挑战。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编辑的工作环境,注入了新的活力,突破了传统媒介的闭塞,消除了出版社、传播媒介以及受众之间的无形障碍,使出版社与作者、读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新媒体产品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在文字、图像、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的结合方面,新媒体人突破了传统只能做纸媒介质的思想,给现代读者带来了视觉、听觉等多方位的新体验。但是,这种新的媒体形式来得太快,给传统出版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和挑战。传统出版行业的编辑在掌握新媒体技术、做新媒体产品方面需要学习更多的新东西,在处理作者稿件、宣传推广方面也要结合新媒体技术,作出一些新的改变。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编辑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顺应时代发展,推动出版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编辑自身的综合能力主要包括政治敏锐力、选题策划能力、学术能力、业务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协调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几个方面。
(一)政治敏锐力
出版工作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工作,政治导向是其生命线。因此,编辑的政治素养是所有职业素养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最重要的。编辑的政治素养关系到图书内容导向的正确性,不容大意。编辑要保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对书稿中提到的政治方面的内容加以甄别。科技类图书涉及的政治内容不多,大多出现在介绍研究背景及其发展历程章节,有些细节较隐蔽,编辑须时刻警惕注意。因此,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养,具备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把关能力,坚持正确出版导向,避免出现政治方面的问题[3]。
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力,编辑应当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时事大事,了解世界形势,尤其是科技图书编辑在这方面比较薄弱,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时刻关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注意历史、地理等知识积累,提高政治鉴别力,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特别要注意的是,一些容易忽视的地图插图,可能出现有损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造成恶劣的政治、社会影响,所以一定要谨慎处理。
(二)选题策划能力
作为策划编辑,应具备基本的专业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及时关注本行业动态、学科发展动态、行业新成果等,跟随时代热点积极策划新选题,并找到合适的专家、作者约稿。
科技类图书出版社经过多年的积累,一般拥有相对稳定、高水平的作者队伍,其主要来自本行业的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及机关单位等,因此社内选题大部分是与出版社相关学科的选题。有经验的编辑须经常关注作者团队的研究成果,敏锐地发现其中可以挖掘的选题,联系作者约稿,并协助作者创作,帮助作者和出版社出版精品图书。
新媒体时代,策划编辑可利用新媒体技术、新媒体途径进行广泛的信息收集,围绕热点问题做项目策划,也可组织专题专栏,做一些线上活动的策划等[4]。编辑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了解不同的读者用户需求,及时与用户互动,提高本社或者本栏目的关注度和用户活跃度,收集和分析用户反馈,为后续的活动和选题策划提供素材和依据。另外,策劃编辑在原有类型选题策划的基础上可拓展一些新的具备新媒体传播特点的图书、数字出版物等。
(三)学术能力
要想做好编辑工作,编辑就必须具备基本的行业知识、学术能力、与业界专家交流的能力,这样才能赢得作者的尊重,愿意交付稿件,最终出版代表学术界高水平的论著,同时为出版社赢得行业地位打好基础。这就要求编辑努力做一名学者型编辑,既精通编辑出版业务,又在相关行业领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无障碍地与业界学者沟通交流。
学者型编辑是专业出版社最需要的编辑类型,是学术专著出版工作的需要。专业出版社的编辑如果不具备基本的学术知识和行业知识,那么对专家学者的稿件就无从下手,选题有无出版价值、有何种行业竞争力,如何处理该行业专著或教材,这些都会出问题,最终结果就是难以胜任该专业出版社的工作。因此,身在专业出版社或学术期刊社,编辑都要具备学者型编辑所需的学术能力。
编辑的学术能力培养是近年来各大出版社十分重视的部分,尤其是对青年编辑的培养上,出版社积极鼓励编辑出去学习,参加行业内各类讲座、论坛。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行业大会大幅减少,但是线上讲座有增多的趋势,这更加方便编辑在学术能力方面的学习,用简单便捷的方式就可接触到行业专家的讲座,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省金钱,还能得到更多的行业资讯。因此,这种线上讲座的方式,也是新媒体时代编辑学术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业务能力
编辑在具备基本的政治敏锐力、选题策划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基础上,最重要、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案头工作,也就是对书稿的字斟句酌、编辑加工、规范格式等。在开展编辑加工工作中,编辑须具备丰富的流程工作经验和深厚的文字功底,一字一句地通读和修改书稿。编辑具备的基本业务能力包括熟悉出版规范和出版流程、过硬的文字功底等方面。
1.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出版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行各业均要受到相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约束。图书出版行业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出版管理条例》《音像制品管理条例》《印刷业管理条例》《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等。还有一些国家标准,如《标点符号用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等。这些基本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等均指导和约束着编辑工作,编辑应熟练掌握,才能避免出现错误。另外,出版社也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及上级部委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须遵守上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
2.熟悉出版流程
图书出版工作流程很多,包括选题策划、立项、签合同、审图、审稿、排版、校对、印刷等,最重要的是图书出版流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三审三校”制度和责任编辑制度,这是图书出版最基本的制度,编辑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省略和忽视。一个成熟的责任编辑,会了解每个环节重点检查的内容以及容易出现的漏洞,在该环节进行时重点关注某项检查事项。如三审重点关注的内容不同,缺一不可;三校重点关注的内容也不同,一次都不可省略,如果不够还可以加校次,以保证图书质量。
新媒体时代,编辑可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各项流程的效率,如可先进行电子稿编辑加工,初步修改一些段落格式、标题格式等问题,统查统搜一些错误用法等,然后利用黑马、方正等软件消灭一些基本的错别字和硬伤,将错误降到最低,再进行真正的编辑加工,这样就能给编辑后续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纸稿上也就不会那么乱了。
3.过硬的文字功底
不管是传统纸媒时代,还是新媒体时代,编辑最基本的素养就是过硬的文字功底。对语言文字、标点符号用法及句子成分的熟练掌握,是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这就要求编辑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夯实语言文字功底,熟练掌握各类语言文字规范及技巧,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以避免出现文字硬伤差错为基本要求,严格对待每一本图书。
科技类图书的作者都是专家学者,科研能力很强,但是文字处理能力不一定强,意思表达上往往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科技类图书编辑帮助作者梳理文字、润色内容,反复推敲作者的文意,更加准确地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因此,编辑经常需要来回反复修改,联系作者确认文意,才能打造出一本精品力作,为行业内的其他研究者提供参考及思路。尤其是对待本科和高职的教材,编辑更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
(五)学习创新能力
1.学习能力
科技类图书编辑首先应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并对专业领域的科技发展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专业类稿件。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各行各业新技术、新成果层出不穷,编辑不能只停留在以往积攒的知识领域,应经常学习并参加各类行业大会,听取行业专家的学术讲座,了解行业动态,储备新知识,为图书出版打好学术基础。除了积极获取本行业的新知识外,编辑还须做到涉猎专业领域广,拓展自己的视野,尝试了解其他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选题领域。
另外,在出版行業,也须常学常新,积极参加出版行业的各种培训,巩固已有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每年出版协会等机构会组织各种培训讲座,培训内容面向编辑出版日常工作,从不同角度进行培训,如针对标点符号等具体编辑内容,或针对出版营销板块,或针对数字出版板块,这些培训课程均有实例演示,对编辑的日常工作非常有帮助。新媒体时代,获取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编辑要有从复杂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通过学习这些有用信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2.创新能力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图书出版社面临着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机遇和挑战。编辑应积极应对融媒体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转变传统的工作思路,探索新的工作模式,从而推动出版业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5]。编辑不应执着于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路,应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了解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如掌握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微博、抖音等新的传播媒介的传播技巧技术,为传统图书的推广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在新媒体平台,编辑要转换思维,敢于创新,善于利用新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广泛搜集整理书稿素材,提高创新能力,打造优质的精品图书。
编辑的创新能力还体现在选题策划、内容设计、营销宣传等环节,编辑在工作中须积极思考,如何高效保质地完成一本图书的出版。如打破传统科技图书中内容结构的设计,创新运用大众读物广泛采用的页面设计等,或者在书中加入一些多媒体的内容,如教材每章节后附上课件二维码等,供用书的学生和教师实时通过手机看到课件或者有声、视频讲解等。编辑的创新能力还体现在图书的选题策划和营销推广阶段,策划图书时不按定式思维,提出一些符合大众想法、结合新技术的想法,策划出非传统图书,或者新颖的数字出版物,并在宣传推广时拓宽渠道,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直播方式宣传,以及在天猫、京东等平台积极参与618大促、双11大促活动,促进图书销售。
(六)协调管理能力
一本好书并不是一个编辑就能独立完成的。从选题策划到图书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不同的人参与进来,而责任编辑就是这个桥梁,负责各个环节的协调安排工作。从作者约稿阶段到“三审三校”阶段,直至图书出版、宣传推广阶段,都需要责任编辑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1.协调好作者工作
科技类图书内容比较专业,相对来说较难,因此作者一般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才能写出高水平、高质量的图书。但是,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比较忙,科研任务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去认真打磨一本书,因此需要编辑在商定好选题后,经常与作者沟通协调,给作者团队一些写稿建议,提前介入图书写作工作,帮助作者团队成稿,这能为以后的编辑出版工作提前打好基础,减少后续工作量。这样做可以赢得作者的信任,也是为了稳固作者队伍,为出版社和编辑积累作者资源[6]。与作者沟通协调是编辑出版中每个阶段都需要编辑做好的工作,因此一定要重视方式方法,树立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协调处理好作者工作,对一个编辑的后续新选题有很大的帮助,作者信任编辑,才能有图书出版就想到编辑,是一个良性循环。
编辑在审稿过程中,避免不了多次与作者沟通,协商处理解决稿件中存在的问题。编辑是站在出版的角度,作者或许有一些不符合出版规范的地方,但又不愿意妥协,这时就要求编辑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用自己的专业性说服作者,让作者信任出版社,要避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惹怒作者,给双方造成不愉快的局面,给编辑带来负面影响,影响出版社的形象。编辑还要与作者及时沟通,组稿、审稿、出版后均要及时沟通稿件情况或图书销售情况,作者也很关心自己的作品是否得到大众的喜爱,从而更有动力撰写下一本著作。读者有任何反馈,编辑都要及时联系作者,告知作者在下次重印或者再版时修改,完善图书著作的内容。
2.审校流程协调工作
在图书出版流程中,编辑要做到全流程管理。编辑是连接各个部门的桥梁,包括作者、“三审三校”人员、排版人员、图书设计人员、印务人员、发行人员等,均需要编辑在各个环节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才能保证图书顺利出版。因此,编辑应具备统筹协调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在图书选题策划阶段,编辑要联系作者约稿、联系设计人员定好书稿内容及风格;在编辑出版阶段,编辑要参与审校环节,处理稿件文字细节问题,协调排版校对人员工作,处理校样,联系作者修改等工作;在封面和内文体例设计方面,要就自己和作者的想法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与印务人员沟通印刷工艺,统筹安排,共同设计出美观大方的效果;在宣传推广阶段,编辑要与发行人员沟通,商议以何种方式宣传图书,融媒体时代,图书宣传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图书内容和受众群体,可以综合多种新技术新方法,依托新平台,寻找新资源,进行高效的宣传推广。因此,一个优秀的编辑想要顺利高效地出版一本优质的图书,各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花心思去沟通协调,保证每项工作顺利高效开展,最终整个图书出版流程才能顺利高效。
(七)营销能力
一个优秀的编辑,不仅要在图书出版前期做好设计,保证图书质量,还要在图书出版后进行广泛的宣传推广,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在信息丰富的新媒体时代,出版社编辑应是全能型编辑,是多面手,要在纷杂的信息中筛选有效的信息,从而对自己负责的图书做好定位,精准定位读者群体,抓住读者眼球,了解读者想要的是什么,然后从不同途径配合发行部门宣传推广图书。
新媒体时代,跨界营销成为图书出版业新的运营策略,这就需要出版社在跨界营销中科学制定图书跨界营销方案,推送丰富的营销内容,树立出版社的品牌形象,重视用户与作者和出版社的互动,才能拓宽营销渠道,取得品效合一的效果[7]。图书的跨界营销,首先要找对营销平台,确定好读者群体,制定好相应的营销方案,全方位出击。传统图书的营销平台大多是传统纸媒、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将图书书讯、书评放在平台上,相关行业需要的读者自然就会购买。但科技类图书受众本来就很少,行业内的信息平台也不多,因此科技类图书在营销方面还须加大力度,拓展更多渠道,发掘新的读者。编辑作为除了作者外最了解图书的人,应深入挖掘图书中的卖点,从与发行部门人员不同的角度出发,构建新的传播途径。
以测绘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一套系列教材为例,出版社编辑和发行部门在不同方面发力,共同做宣传推广工作,最终发行量很大。分析其中的原因有:一是本套圖书是社会热点题材,与国家政策及规划相关;二是通过不同途径宣传推广,如在各大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媒体等刊登书讯、书评等宣传材料,在事件相关时间点做网络直播,推出相关系列图书;三是通过本社书店小程序、京东、天猫、抖音等电商店铺采取满减大促及捆绑销售等手段销售;四是作者方介入宣传推广,在作者方的学术圈及相关行业的QQ群、微信公众号等相关读者均会关注的领域发宣传文章,邀请作者方写书评等。以上就是各部门相互配合、各种途径相融合的结果,成功售出大量图书,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图书编辑肩负着传播国家文化成果的重要使命,科技类图书出版社出版的科技专著对国家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意义重大,因此科技类图书编辑在新媒体时代应与时俱进,积极作出改变,学习新媒体理论技术,顺应时代发展,创新工作模式,提升自身素养,提高工作能力,推出更多高质量的图书,为国家出版事业、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苏雨恒.编辑的基本素养与精品力作的生产[J].中国编辑,2019(12):4-8.
[2] 申灵敏.文化强国战略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9.
[3] 刘涛.融合出版背景下科技图书编辑核心素养探析[J].科技传播,2021,13(9):71-73.
[4] 王宇杰.新媒体背景下提升编辑素养的策略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24):157-159.
[5] 石伟丽.融媒体时代图书编辑转型发展策略探究[J].学报编辑论丛,2021(1):499-502.
[6] 王运.关于科技图书编辑做好作者工作的思考[J].今传媒,2021(12):77-79.
[7] 吴昕.新媒体时代图书“两微一抖”跨界营销探析[J].新闻爱好者,2022(4):76-78.
作者简介 刘策,硕士,编辑,研究方向:科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