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墙的高度与教育者的躬身
2023-01-06鸡西市跃进小学李崇利
鸡西市跃进小学 李崇利
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本蕴教育。文化墙在每个学校都很常见,教育者也大都以此为切入点,致力营造每一面墙壁,使之直接或间接地对教育者的办学理念进行诠释。尽管笔者所在学校文化墙只有一米五高,但是它受到师生的欢迎,也得到了来校参观考察的专家、领导的肯定。文化墙的建设经历了师生的几番讨论,更是教育者遵循躬下身来办教育的思想结果。
“躬下身来办教育”并不是一句空泛的口号,而是要不断调整躬身的角度让践行具有实效性。以文化墙高度来说,我们发现,学校的走廊是学生除了教室外活动最多的空间,每天上下学以及课间的轻松时刻学生都要经过这里,但文化墙的高度却富含深意,时时体现出是否以学生为中心,是否真正躬下身来办教育。笔者发现,许多学校文化墙是在一米五高的墙裙以上的位置,不便于小学生观赏、学习,这给予我们深深的启发与思考。
在决策思维上,躬身的角度需要低一点。在文化墙建设之前,学校围绕着“献策——墙裙文化建设”这一主题,分别开展了“班级学生想法表达会”“学年学生意见交流会”“学生代表建议优化会”,在逐层的研讨中,班长、中队委为组织者,校领导为旁听者,教师为记录者。我们以参与者的身份把学生零散的意见进行分类整理,并根据这些意见,提出具有思考力的话题,如:“墙裙文化有哪些表现形式?”“多长时间更换一次比较合理?”“每次更换是否需要确立主题?”等。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们集思广益、思维律动,分别制定出了“文化展示版块化”“版块更换主题化”“展示难度梯度化”等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教育者的躬身程度比学生低一点,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有了绽放点,让文化墙的表现有了生命力,也让文化墙的背后有了难忘的故事。
在鉴赏品位上,教育者躬身的角度需要高一点。学校里的每名学生都是文化墙的创建者。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责任感,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版块设计团队,并为每一个团队配备了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职责是:要对每一份作品进行复审,在尊重小作者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作品的表现力;要参与团队的设计过程,给出合理化建议,提高作品的审美和艺术感染力。教育者的品位比学生高一点,是一种源于学生又高于学生的思维带动,也是一种使学生与智者同行的心理体验。
在视觉高度上,教育者躬身的角度需要与学生等同。在文化墙的建设中,我们着眼于细节,结合小学生的身高和视角特点,将文化墙的高度定位在以学生平视90度为标准,向下倾斜15~40度的区间中,这是学生眼睛观察事物最清晰、最舒服的角度。把学生的关注力凝聚在平视的高度,他们无须费力抬头就能将“美”尽收眼底。这样,一面面墙壁,一条条走廊在学生的眼中成为了“诉说的画”“劝导的诗”,学生们经过走廊时,脚步更轻了,声音更小了,他们在寻找榜样、享受艺术、接受洗礼。这些随处可见的视觉冲击,为学生们的童年留下了珍贵的记忆。
为什么一定要躬下身来办教育?原因有三。第一,躬下身来办教育,让教书不再是“一味的灌输”。使教师放下权威走下讲台,以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学生一起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经历困难的突破过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用优秀的学习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态度,凸显教与学的最佳效果。第二,躬下身来办教育,让育人不再是“变式的惩戒”。事实表明,学校用规章和准则制约出来的学生,表面上可能很听话,但内心大多充满了惶恐与盲从。教育的本质之一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困难中表现出的自强,在挫折中表现出的自信,在言行中表现出的自律……所以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育者要试着躬下身来,与学生倾心对话,问一问“你是怎么想的”,给他们足够的平等和合理的建议,为学生创造坚持自己,反思正误,修正行为的宽松、健康的认知环境,充分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使他们感受成长的快乐。第三,躬下身来办教育,让文化不再是“美丽的装饰”。躬身办教育是把自己当成学生,感同身受地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创造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的文化环境。使榜样引导、活动激励、环境熏陶的作用最大化,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迸发激情、获得经验、分享快乐、传承文化。
那么,何谓躬下身来办教育?它不仅仅是一种服务的态度,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体现,是教育者转换视角,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当前的小学教育多是成人以自己的视角和想法规划出来的样子,而忽视了受教育者是学生,是儿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年龄差距导致教育者努力给出的,并不是受教育者所完全需求的结果。所以社会上不断地出现“素质教育”“双减”等一系列为学生健康成长助力的呼声。静定深思,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教育者躬下身来办教育。校园无小事,处处皆教育。透过文化墙的微视角看校园文化,我们会发现,“躬下身来办教育”方法需要系列化、系统化。
从微观上看,学校是人类传承文明的有效途径,它承载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使命。所以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教育者“躬下身来”用轻柔的双手触摸学生的心灵深处。如:在各个班级的黑板一角,让学生用稚嫩的笔触,书写彰显风格的班风班训,学生抬头可见,清晰明了,时刻的警醒成为了无声的行为准则;还可以在每层教学楼和每个班级都设置图书角,触手可及的图书和高度恰当的座椅,为热爱读书的学生提供“补氧”乐园;在学校的操场边缘建造涂鸦墙,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尽情挥洒,创造力和表现力得到极大程度的表现和释放;设备齐全的功能室墙上粘贴着“文明公约”,大门不限时地开放,让学生自主探索、尽情实践;心理健康咨询室向学生敞开,学生的情绪随时可以得到宣泄和疏导;体育馆在周末时间仍然正常使用,为健康打卡,体育锻炼的热情不会被时间束缚和间断;洗手间的“水滴有情,滴滴珍贵”,草地上的“小草依依,脚下留情”,图书室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每一个举措、每一条标语都是校园文化最别样的风景。看!教育者在不经意间地躬身,为学生实现的却是有意地指导和引领。
从宏观上讲,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要切合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学生的思维视角,吻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校园文化在体现学校理念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特别是对学生的发展给予充足的伸展空间,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校园文化的背后,紧密开展的应该是以学生兴趣为核心的校本系列活动。如:开设校本活动课,课程可以涵盖思维训练课、生活实践课、音乐技能课、艺术活动课、体育运动课等各大领域。其内容可以从刺绣到烙画,传承非遗;从珠编到陶艺,培养创新意识;学习围棋、沙画、合唱、舞蹈等;进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技能的训练;参与诗社、英语沙龙等活动获得知识;通过机器人编程、无人机操控等课程探索科学奥秘;更有烹饪这样生活的体验……学生们打破年级、班级界线,以自己的兴趣为核心自主选修,以“走读”为形式跳出固有的模式,组建新的课堂,再生思维增长点。校本活动课程着眼于小学生所固有的“好玩、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以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美育为牵动,让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往、动手实践等综合能力在学校有限的空间里,得到最充分地提升和发展。再如: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课”,鼓励学生参观“自来水公司”,参加“作品义卖”,争当“交通协管员”,采访矿工,记录《最美历史》等。让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广泛接触社会,学会观察生活,提升情感体验,产生对生活美的正确理解,提升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创造美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活动课程中形成的作品就是校园文化的优质资源,一幅幅学生动手绘制的美术图画,一句句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至理名言,一排排精致编织的手工作品,一张张凸显特色并闪烁着幸福喜悦的活动照片,这些源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素材,被有序地摆放在走廊文化墙的各个位置,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实现了“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教育功能,更体现了躬身教育者对学生细腻无声的爱。
“躬下身来办教育”不仅是结果输出时的喜悦,更是系列化教育过程凝集成的意义。试想,我们以“历史文化”“品行道德”“哲理思想”“节日民俗”为主题,让学生在系列文化的搜集和整理中,学习知识、理解生活、掌握技能、端正价值观,这样“躬身”做的校园文化,一定会更具生命力。《学记》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师终身的必修课,教育者的“躬身”就是以平等和尊重的姿态与学生交流、同频思考,交换信任与爱戴。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论”。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作为小学教育管理者,我们要不断思考,如何让学生接受最好的文化教育,以什么形式来进行文化教育,传递怎样的文化才能形成教育?直视这一系列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躬下身来办教育,把自己当成学生,以学生的视角审视教育,这样带着成人的教育思想,重回童年,一定可以帮助学生,遇见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