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 自有天地
——核雕艺术的现代创新发展研究
2023-01-06管洪刚
管洪刚
核雕不仅历史悠久,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核雕手工艺者在不到一寸的桃核上进行雕刻,人物、风景、房屋被雕刻得栩栩如生,正所谓方寸之间,自有天地。现代核雕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对其展开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一、核雕艺术的历史
(一)明代核雕
明初,核雕尤为盛行,文人、达官显贵将其与珍珠、黄金、玉石一同佩戴,以示其特殊地位。人们常在身上挂上核桃,以此来“驱邪”。还有文人的配饰、扇子挂件、珠子等,都会用到核桃[1]。
明清以来,我国江苏、广东、福建、山东等地的核雕较为盛行,雕刻纹样丰富,比如十八罗汉、八仙过海、关公、观世音菩萨等,都是雕刻艺术家比较喜欢的雕刻主题。明清两代,雕刻技艺繁盛,之后代代相传。目前,江苏宿迁泗阳以及苏州光福、东山等地还有不少民间艺人从事核雕工艺。明代的核雕一般多以八仙游海、凤凰戏牡丹、熊猫吃竹为主题,也有老虎爬山、双喜花篮等纹样。现在的核雕市场上,常见的是一些工艺比较简单的核雕,如罗汉头、观音、松鹤童子等,大多是成批出售。浙江专门做核雕的人很少,并且更加注重核印记,很多手工艺者常用核桃刻印作品,用刀娴熟,极其精致[2]。
明清核雕的繁荣造就了一批民间艺人,比如:明代常熟王叔远首创的以“苏东坡泛舟赤壁”为主题的核雕,名为《核舟记》,他在小小的核桃上雕刻了桅杆、门窗、人物等,形态精妙传神,每个人物只有米粒大小,眉眼之间喜、怒、哀、乐却栩栩如生,还有莲花和鸟儿,各有千秋。该核雕作品,船长不足两寸,有顶篷和窗户,人物除了苏东坡之外,还有客人、客女、艄公、书童等八人。在放大镜下可见船底刻有《赤壁赋》全文,工艺精湛。之后陈祖章作的《东坡夜游赤壁》核舟,在技艺、内涵上超越了王叔远[3]。
《逝去的记忆——鸬鹚渔夫捕鱼》 管洪刚/作
《一路连科》 管洪刚/作
(二)清代及其以后的核雕
清朝时期,我国核雕艺术已经十分繁荣,并且涌现出了很多名家。比如,具有“鬼工”支撑的仕上元以及宋风起等人。到了清末时期,核雕逐渐落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核雕艺术再次兴起,并一直延续至今。周恩来总理还曾将精美的核雕艺术作品赠送给外国友人,可见,核雕艺术在我国文化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提起核雕作品,那就不得不提起秋人,秋人又被称之为核痴,是高镂空核雕的创始人,他的作品将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笔触细腻,寓意深远,为后人创作提供了榜样和灵感。
二、核雕艺术的现代创新分析
当代,核雕艺术形式更加丰富、技法更加精湛,还有很多先进的工艺设备被引入核雕创作之中,这为核雕艺术的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下文就针对题材、技法、形式三个方面对核雕创新进行具体分析。
(一)题材的创新
核雕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在我国,核雕分为不同的门类,其中“北工”与“南工”的题材选择不同,并且寓意也不同。“北工”核雕在雕刻题材上偏好带有吉祥寓意的文化符号,如仙人、瑞兽、弥勒等,这些题材基本都与神话有关,还有一部分与宗教有关。世俗与宗教在核雕题材中的过分强调,会削弱核雕的趣味性。“南工”比较倾向于橄榄核,橄榄核一般没有寓意,并且大部分以民间故事、世俗生活为内容,其中罗汉头比较经典,从“南工”核雕中,既能够看到常见的草虫瓜果,又可以看到一些怪力鬼神。
随着时代的进步,核雕在题材和造型上也开始富于变化,工匠们在创作上突破了瓶颈,也摆脱了思想的束缚,在题材的选择上不再仅仅局限于宗教题材,而是在过去创作的基础上,开始积极地尝试创新,从而出现了更多的题材。一些雕刻家虽然年轻,但却拥有丰富的雕刻经验,他们的雕刻作品更富有创造性,并且富有丰富的故事情节,风格独树一帜。以《马拉车》这件作品为例,作品的构思巧妙,人物关系清晰,表情生动。车门、窗户等细节雕刻得精妙细致。核雕的结构纹理复杂,艺术家能够因势利导,跟随核的结构走势进行创作,营造出马拉车的祥和氛围。我国核雕历史悠久,并且富有深厚的民间文化内涵,但很多核雕艺术家也容易受到传统思想的桎梏,在新形势下,工匠们要积极开发新的创作题材。可贵的是,很多核雕工匠都在不断地提升自己,他们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文化修养更高,从而创作出更具时代特色的核雕作品。
(二)技法的创新
中国的核雕艺术正在不断蓬勃发展,越是小件的雕刻作品,雕刻难度越大,核雕的工艺也十分精湛,令人叹服。核雕艺术价值的表现技法多种多样,并且生动灵活。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作技法出现,令人耳目一新,很多核雕匠人开始引入高浮雕、透雕、镂空雕等形式进行雕刻,这些雕刻工艺效果令人惊叹。“南工”是核雕的典型代表,进行雕刻时要先保持核雕是圆形,再结合其他雕刻形式创作出精美的艺术作品。很多核雕大师敢于创新,并积极打破常规,大胆地向着三维立体空间的创作迈进,在一些核雕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大片留白的处理,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视觉效果。以《群策群力》这件作品为例,这件作品的载体是半个核桃,使用刀笔进行雕刻,刻画出细如发丝的蚁群。整件作品的布局统一完整,蚂蚁之间的互动也十分生动。轻盈生动是一件作品为人们留下的主要印象。这种敢于创新的作品,技法大胆,能够为人们营造出精巧而不失广阔的核雕世界。在技艺方面,现代核雕已近突破了元、明、清时期的技法成就,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主要是人与机器在雕刻技法方面的不断进步。很多美术院校的学生经过专业的造型艺术训练,已经逐渐加入核雕创作之中,他们的雕刻技法十分大胆,达到了更好的艺术创作效果。
《摩托模型》 管洪刚/作
(三)形式的创新
在我国,很多传统工艺都与民俗密切相关,核雕自然也不例外。核雕的起源与远古一些吉祥的符号联系密切,还与一些驱魔辟邪的思想有关。在明清时期,一些具有闲情逸致的文人,将核雕作为一种艺术的赏玩之物,这时核雕的作用主要是让人欣赏,其形式也更加贴近生活。核雕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消遣的特征,一般以船舶、阁楼为题材。核雕艺术在近代的发展比较快速,并且逐渐兴盛。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愿意去进行核雕作品形式的创新。
一方面,“意境”这一概念在我国传统美学中由来已久,创作者必须具备极高的审美情趣及艺术素养,才能够将意境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虚实关系在近代核雕造型中非常重要,虚实关系能够将空间感营造出来,凸显主次、轻重、疏密关系。当代核雕既要将中国传统美学的观念凸显出来,又要兼顾现代虚实关系,从而展现出一种全新的美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追求。
任敏华是我国的一位非常优秀的核雕艺术家,他出生于姑苏,对核雕充满热爱,不仅领悟了传统核雕的精髓,还对传统的核雕进行了创新。其代表作品为《文人八爱》,这件作品以八个人文典故为主题,表现形式书画并茂,同时结合多种雕刻技法,核面栩栩如生。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以中国画作为模板,结合虚实关系,进行了全新的布局和构思,最终形成了“人、景、情”三重结构,每件作品都是一面是浮雕,一面是微刻槽数,整体效果统一、和谐。任敏华使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为人们展现了不一样的美,其作品抽象且不容易理解。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期的核雕都会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和艺术效果,在现代核雕工艺已经从祥符属性向观赏属性转变。在当今社会,审美属性决不能只停留在过去,创新才是出路。
三、核雕艺术的发展
作为我国一项特殊的艺术形式,核雕在未来将会向着三维、立体的方向发展。核雕的发源时间不具体,但是其历史悠久,在明清时期达到高峰,经过了一段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现如今,核雕生产与创作不再以“南工”“北工”作为分界,越来越多的大型核雕基地在国内出现。很多手工艺者自发地投入核雕艺术的创作之中,全国各地的匠人们都在积极进行创新,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主动涉猎并提出新想法、新创意。在现代核雕艺术之路上,匠人们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通过对题材、技法、艺术形式的创新,推动了核雕技艺的发展,同时也使核雕艺术更加契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另外,当代核雕在创新中引入了很多先进的机械设备,工艺更加精巧,但是商品化的性质逐渐凸显,在内涵方面显得薄弱。未来的核雕作品成本会更加低廉,这虽然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匠人们依旧要坚持手工创作,要着重凸显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因为内涵才是一件艺术品的核心。
四、结语
在新的历史时期,核雕要想实现自身的发展,势必要积极创新。核雕历史悠久,在创新的过程中,匠人们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内涵与艺术形式,同时又应该有所突破,使其能够与当代人的审美更加契合。在未来,核雕的发展将会向着更加精细、立体的方向发展。作为中国雕刻艺术的主要形式,核雕艺术形式丰富、文化内涵深厚,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上将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