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彭磊电影中色彩美学的表达
2023-01-06刘若宇
刘若宇
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彭磊,新裤子乐队主唱兼吉他手、插画师、电影导演。出身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他不仅作为国内知名乐队新裤子的灵魂人物创作词曲,更为乐队歌曲《爱情催泪弹》《我爱你》《我们是自动的》制作MV,营造出一套独特的乐队美学。彭磊的艺术创作并不局限于摇滚圈的音乐专辑和音乐录影带,2006年创作动画电影《北海怪兽》,2007年执导电影《熊猫奶糖》,2008年执导短片《野人也有爱》,2010年执导短片《有猫的房间》。2012年更是凭借执导电影《乐队》获得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最佳导演奖”。三度入围“CIFF中国独立影像展”,导演彭磊的影像风格与邪典电影如出一辙,剧情逻辑匮乏,情节转折荒诞,镜头随心所欲,演员表演生硬,充满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更是把色彩这种视觉世界里生命和情感的象征[1],作为影片重要的视觉语言形态和造型元素,营造氛围,串联情节,表达情绪。本文试图以怀旧、邪典、后现代几个角度,阐述其影片一以贯之的色彩美学。
一、怀旧的色彩美学
彭磊的短片《野人也有爱》集中体现了他的怀旧情结和对复古回潮美学的追求。影片讲述尿壶厂设计师小丁与女友的故事,生活在小镇的他们,日常约会只有赶集露天买换衣服、看奇怪的画展、在简陋的disco舞厅跳舞、在破旧的饭店吃饭。女友娇娇不再满足于如此乏味的约会,执意离开小丁去往北京。情场失意的小丁,事业却得意起来,喜提外国人价值七百万的订单。他去往北京试图挽回感情,却发现娇娇已经入职一家自称两室一厅的日本设计师开办的不正经发廊。万般沮丧的他下单电视购物里的电裤衩,一阵抽搐之后,变成野人,狂奔在街道上、人群中。影片围绕廊坊的小镇与北京胡同两个场景展开。在小镇场景片段中,浓郁的红绿对比色组成了廊坊厂房和供销社的场景空间色彩。小丁工作的厂房园区里,薄荷绿半墙喷漆和红锈色铁门充斥着画面,这种不符合当今时代的过期配色彰显尿壶厂的破败和不合时宜。当小丁与女友走进形似供销社的商店约会购物时,影片的时空更被拉回八十年代。墙上悬挂着陈旧落灰的广告,挂着正红色土味广告语横幅,靠墙的木质柜子与玻璃展示柜时刻提醒着观众这是在商店之中,但商店里摆放的物品统统带着怀旧复古的一抹红色,偏向上世纪的国货的包装设计和刻意追求的摆放陈列效果为这间小镇里的商店塑造了独特的时空环境(图1)。
图1 《野人也有爱》中的商店
红绿强烈对比的场景色彩在长片《乐队》之中再次被运用。在这部从女孩怡文的视角和经历出发,讲述她与一支年轻乐队之间发生的种种交汇、碰撞、纠葛的电影之中,女孩怡文与朋友游荡在北京街头,走进一家名为“能猫商店”的街边小店。这家小店的场景色彩与装修风格酷似《野人也有爱》里的商店,如出一辙的复古供销社装潢,薄荷绿半墙喷漆的店面里,最中央是被三片玻璃围绕的柜台,繁体宋体字“服务处”被贴在玻璃上,商店内摆放的物品也以复古摆件家居为主。薄荷绿这一常出现于上世纪医院、商店、办事处的色彩,使“能猫商店”拥有独特的环境氛围,商店中陈设贩卖的商品只有红蓝绿三色的复古运动服,犹如校服一般的服装设计也体现着彭磊信奉的复古回潮美学(图2)。
图2 《乐队》中的能猫商店
彭磊导演的电影几乎全部在北京拍摄,北京、北京站、北京胡同这些独特的时空地理环境营造了电影的怀旧质感,与复古夸张的室内场景色彩相反,这些场景被他用一种苍茫留白的色彩描绘出来。
《野人也有爱》中来到北京的娇娇走进胡同,是颜色单一的景观。《有猫的房间》里,少女独身走过白塔公园,天安门广场,单调的色彩搭配透露其内心的孤独乏闷。《乐队》对于北京的描绘更富细节。摄影机下的北京永远由灰蒙蒙的天和枯黄的植被组成,偶尔拍摄红棕色的砖块砌成的墙、墙上褪色的涂鸦以及地上堆积的尘土垃圾。女孩在迷笛音乐学校学习时,教室是毛坯房一般惨白的墙面,单一色调的场景色彩与窗外的枯树都昭示着女孩心中的空虚难解(图3)。
图3 《乐队》中走在什刹海的冰面上
营造压抑氛围的色彩语言在女孩怡文和乐队成员中野阳一起走在什刹海的冰面上时更显淋漓。镜头从在他们背后跟拍逐渐转移到前方,两人沉默不语,只在冰面上走着。画面是被白雾茫茫笼罩的北京和苍白的冰面,唯一的色彩是两人的着装,没有人物对白,画外音是两人的内心对话。苍白单调的环境之下,似乎两人的灵魂在进行对话。在这样贫瘠萧瑟,精神得不到寄托的地方,他们迷茫,向往着国外,幼稚地以为会找到一个文化丰饶能包容他们的地方开始创作。
另一处大量使用白色的外景,是女孩怡文坐在朋友自行车后座。两人穿越枯黄的草地、空旷的街道,停在路边。背景是水塔、树木,北方的荒芜,她们走进冬季干枯的草坪,蹲着寻找像“叶子”的叶子。整个片段充满了彭磊对于自己所在摇滚圈子的自嘲,学不到国外摇滚的精神内核,反倒把象征的陋习模仿得透彻。
或使用浓郁强烈对比,或单调到苍凉的色彩,色彩进入到电影剧作结构之中并形成电影的运动视觉节奏,同影片中戏剧结构的起承转合、情节发展的跌宕起伏、人物情绪的高亢与压抑产生密切关联, 从而形成一种色彩的结构和节奏[1]。色彩是彭磊营造氛围,串联情节,表达情绪的重要手段。
二、邪典的色彩美学
身为七零后,彭磊极力致敬复刻他所汲取精神养分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邪典电影,常用以指称充斥凶杀、恐怖、暴力、色情、科幻和喜剧等元素,拥有多种元素杂合,风格低廉、粗俗、做作、夸张的电影[2]。这种电影作为亚文化自成体系,在小圈子内被支持者喜爱推崇,引领时尚。彭磊的首部影片《北海怪兽》是受邪典电影影响,极大运用色彩表现邪典色彩的体现。
这是一部跨越媒介,混合2d的剪纸动画、3d的粘土和DV实景拍摄的独立科幻片。故事发生在车水马龙的繁华大都市北京,街头巷尾经常能够看到的艺术青年塔南,整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却还对生活有着诸多的不满和抱怨。某日,外星人决定侵略地球,他们派出了一名先遣兵来探探风头,而这名先遣兵恰好进入了塔南的大脑。李家奇则是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外星人的阴谋没能够逃脱他的预测,与此同时,李家奇亦发现了有关北京古代怪兽的传说。李家奇遇见了因为受到外星人控制而变得疯疯癫癫的塔南,帮助他取出了脑中的外星人使其恢复了神志,之后,李家奇异想天开,决定利用古代怪兽展开和外星人的激烈交战。此时两人并不知道的是,塔南的家族隐藏了一个与此有关的惊人秘密。本片受导演蒂姆·波顿《僵尸新娘》的影响,在缺乏科幻思维和想象力的中国,彭磊作为先锋艺术青年率先尝试科幻片,结合擅长的停格动画和模型制作,用黏土动画体现外星人,用模型体现飞碟、外星怪物和主角北海怪兽。
其后,这种对邪典美学的推崇一直出现在彭磊的作品里。《野人也有爱》之中,彭磊反复使用快速推拉镜头为影片增添了诙谐的质感。多次借由粉、绿、紫、蓝配色夸张,闪爆眼球的电裤衩电视广告作转场,光怪陆离的色彩美学冲击着观众,成为影片色彩结构的一部分。彭磊更是大胆地在影片中穿插了同名歌曲《野人也有爱》的MV,新裤子乐队成员们带着长假发,穿着常出现在金属乐手身上的紧身裤与皮衣,穿梭在北京胡同与故宫博物馆门口,恶搞《无地自容》和《梦回唐朝》,调侃与他们所属的朋克流派势不两立的金属,跳脱的剪切彰显着彭磊电影的邪典魅力。
对于一部电影是否具有邪典性,史丹利五认为在于其恶搞味甚浓的桥段,扑朔迷离的角色关系,没有起承转合的故事线,气氛抽离诡异……而且这种不合常规的创作逻辑,可以追溯到超现实主义风潮,表现出虚幻、即兴、不确定,接近梦或意识流的状态[2]。这种邪典性描述是对彭磊电影的贴切评价,彭磊的第二部长片《熊猫奶糖》制作过程十分简单随意,新裤子乐队在每个城市演出后挑选一名台下的观众作演员临时拍摄一些片段,所有的片段组合起来成为电影。影片讲述一个同性恋女孩和一个只喜欢男孩的女孩各自进行着自己的恋爱旅行,并最终走到一起。现实主义的描写了新一代八零后青年混乱的恋爱过程,他们个性鲜明与众不同,又盲目地喜爱另类潮流。本片对恋爱对象性别选择进行了一番研究,也展现了新一代文艺青年不同的风貌。
尽管彭磊此后的创作偏向了现实主义题材,邪典美学却延续着。《乐队》中热爱摇滚的女孩怡文极度崇拜科特·柯本,在房间里贴满他的海报,并用中国传统礼节给这位外国摇滚乐手上香,海报里的科特·柯本眼睛科幻片般随她移动。暖光灯的映照之下,女孩怡文对科特·柯本吐露心声,窗外原本现实的街景突然出现一架超现实的飞碟,似乎在致敬竹内铁郎的《摇滚狂人》。海报里科特·柯本的眼睛发出蓝光,飞碟上的柯本也降落到她的房间,蓝色在这里象征科技感、未来感和诡异感。女孩与外国人科特·柯本需要借由翻译机进行语言的转译与交流,连翻译机屏幕的反光也被设置成蓝色,彰显这一情节片段的超前与未来。女孩请来身着黄色道袍的道士驱魔,黄色与蓝色对抗,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色彩与科特·柯本这一国外精神力量碰撞,道士对这种超现实局面束手无策,遗憾离场。
影片最后突然跨越媒介进入了动画次元,一辆地铁穿梭在夜幕之中,乘客眼含泪光注视着窗外的世界,烟花绽放在北京天际线之中,这一场景又过渡到真实的烟花,原本要离开北京上大学的女孩从北京站转身,回到了曾和乐队成员一起排练的鼓楼6号排练室,坐在角落的音响上发呆。尽管运用了夸张的色彩和镜头语言表达年轻一代内心的波澜,但导演最终传达的还是年轻一代在外来文化的影响和自身文化的根基之中的挣扎与迷失。
邪典电影为人诟病的是它的粗俗、无聊和怪异,与以往电影艺术所追求的精致、高雅、美好完全相反。“将糟烂视为有趣,正经当作造作”[2],这种对于邪典电影的评价甚至可以写照彭磊本人,他的艺术创作常用反叛的态度去消解堂而皇之的大道理,追求恶搞、粗俗的趣味。
三、后现代的色彩美学
在《乐队》中,彭磊选择女性高中生作为主角,这与美国理论家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所研究的后现代主义文化不谋而合,在后现代主义文化之中,女性在亚文化体系当中的身份发生变化,由通过附属角色进入故事体系转变为拥有独立的位置和存在价值,即“反叛女孩”,她们不再只是男性追逐的目标或工具。《乐队》由身着整套红色校服的怡文走进电梯回到家中开场,鲜艳的红色作为校服在中国有特殊的意涵,也透露着怡文高中生的身份。她换上黄色的文化衫和皮衣,人物服装色彩的更替象征着身份的转换,从红色校服被包裹统一化的学生身份转换到自我。黄色是色彩中最明亮最能发光的色彩,用于现代时装常表现出人的聪明才智的青春[3],黄色文化衫上印着的Johnny Ramone是朋克乐队The Ramones的主唱,也是彭磊与新裤子乐队的偶像,他们乐队早期不止翻唱The Ramones的歌曲,更写出《你是我的雷蒙斯》《你就是我的明星》《我不想模仿你》等歌曲致敬偶像。从《北海怪兽》里的模型、粘土人,《乐队》里的摇滚元素文化衫,再到每部电影里都会出现的猫,彭磊常在作品中彰显个人爱好。为了进一步塑造乐队女孩怡文的形象,出现在片中作为道具的Hofner牌吉他被设置成粉色,人的服装色调、个人居室环境装饰色调往往象征一个人的内在气质[3]。尽管常出入live house等在夜晚分外喧闹躁动的场合,也进入全是男性同学的音乐学校学习乐器,闯入了男性主导的乐队世界,回到家中的女孩仍然有颗少女的心。抽卷烟,想要买偶像科特·柯本的骨灰,在“上劲儿”后写歌,用脚踢柜子录kick,用手拍桌面合奏,用电脑的麦克风录音,简陋的条件却写出了歌曲《After party》,并被唱片公司的经纪人挖掘签约。
作为跨界导演,彭磊的影片中少不了对于自己熟悉的工作环境—live house的呈现。在他的镜头下,愚公移山和Mao live house各具特色,但都用分切频繁的镜头和五颜六色的舞台灯光布景透露着混乱。彭磊为不同的乐队风格加装了不同的色彩美学,演奏车库风格的大傻瓜乐队登场时,Live house是蓝色的灯光和雾气,他们唱起涅槃的中文版《少年心气》,在台上打滚,砸琴致敬恶搞涅槃,舞台色彩丰富到可称混乱。随后,后朋克风格的重塑雕像的权利上台,色彩简练规整起来。而排练状态时的live house则失去绚丽灯光成为黑色单调的场景,暗示乐队绚烂生活背后真实的情况。或许导演彭磊的电影总摆脱不了MV感,但这位新裤子成员的电影题材总和摇滚乐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一种圈内人的姿态拍摄着摇滚电影。
《北海怪兽》围绕无所事事的文艺青年塔南,《熊猫奶糖》关照同性恋群体,《野人也有爱》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展现出魔幻年代,新社会把人变成野人的故事,主旨呼吁人人平等,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爱。《有猫的房间》讲述少女和猫一起生活又和一个猫头男人相遇。《在房间里跳舞》也继续探讨年轻人与社会间的关系,讲述北漂女孩在网络和现实中结识了几个朋友,但朋友最后都在感情和工作上欺骗伤害了这个女孩。女孩在生日那天变成猫怪,把所有朋友都杀死了。纵观彭磊导演的题材选择,不难发现他的后现代主义倾向。他拒绝表露高深的思想境界,拒绝向观众传递具有深长意味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批判传统叙事模式,拒绝使用视听语言里的传统套路,热衷使用杂糅的元素和类型,也并不反对借鉴文本,反而常有对于经典的改造、抄袭与拼贴。他也热衷于表现所谓的低级趣味,拒绝所谓的高雅文化,并乐于揭露其背后虚伪的面目。
正如彭磊所言,他拍摄电影“只为自己理想服务”,飞碟、外星人、怪兽、北京站、猫、乐队,突如其来的尴尬蹦迪和乐队演奏,大胆的色彩运用,彭磊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组成了他独特的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