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腹股沟多功能加压固定约束装置的临床应用
2023-01-06南炜娟牛丽华
刘 娟,南炜娟,牛丽华
经股动脉穿刺是目前心脏及大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途径。但术后股动脉穿刺处易出现局部出血、皮下血肿、局部压疮、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1]。目前,传统的止血方法是人工压迫辅以局部加压包扎或盐袋压迫止血,我科护理团队设计了一种无创腹股沟多功能加压固定约束装置,申报并获得2021年新型实用专利(ZL202020449043.9)。本研究针对常规压迫止血法的缺陷进行改良创新,并就其效果与传统压迫止血法进行对比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医院胸心外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经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2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月至6月收治的12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21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2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开展;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首次行PCI治疗;④符合PCI适应证,无 PCI禁忌证;⑤具有一定的沟通、语言表达能力;⑥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②入院时有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并发症;③肾功能异常或行血液透析者;④有凝血功能障碍相关性疾病;⑤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⑥近期或既往有出血史。
1.3 止血操作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纱布绷带环绕腹股沟及腰部一周,1 kg盐袋压迫穿刺部位6~8 h,术侧肢体制动24 h。
1.3.2 观察组:采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穿刺处弹力绷带交叉固定,无创腹股沟多功能加压固定约束装置约束,术侧肢体制动20 h。
1.4 材料与结构
1.4.1 材料:纯棉布、弹力绷带及粘贴扣、活动式盐袋。
1.4.2 结构:无创腹股沟多功能加压固定约束装置包括三个部分,主体为长方形的腰带、四条固定绷带、一个跨兜。
1.4.3 使用方法:股动脉穿刺术后,将约束固定腹带置于患者髋部后方,通过约束装置内层的弹力髋部固定带、腹股沟固定带对腹股沟穿刺部位进行初步固定。将外层的约束髋部固定带以粘扣系紧,敷贴于初步固定带外层。外层髋部固定带的腹股沟区域设有内藏式的口袋。将盐袋填充于手术侧的外层约束髋部固定带的内藏式口袋内,实现对腹股沟穿刺创口的局部压迫止血。可根据需要在袋内放置冰袋,用于腹股沟处的物理降温。
1.5 观察指标
1.5.1 穿刺点并发症:统计2组患者术后24 h观察股动脉穿刺部位有无局部出血[1]、皮下血肿[2]、假性动脉瘤、静脉血栓[3-4]、压力性损伤[5-6]等并发症。
1.5.2 护理时间:护理时间为从术后返回病房开始到能够下床活动的时间。
1.5.3 舒适度:于术后6、12、24 h采用Kolcaba 舒适量表调查患者舒适度[7],该量表包括28个条目,涉及社会文化、环境、心理和生理4个维度,每个条目评分采用4级评分法(1~4分),1分表示非常不同意,2分表示不同意,3分表示同意,4分表示非常同意,反向题意义评分规则相反,总分越高表明患者的舒适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系数为0.845,内容效度CVI系数为0.830。
1.6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 10.0统计软件,2组临床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观察组平均年龄(48.6±7.3)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6.2±6.2)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
2.2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出现皮下血肿、局部出血、假性动脉瘤、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等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2.3 2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舒适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术后舒适度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PCI可尽早、充分而持续地开通心脏梗死相关动脉,有效抑制梗死区、非梗死区的结构、形态学变化,显著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8]。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AMI患者采用PCI 术进行治疗。经股动脉穿刺技术是心脏大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主要途径,术后伤口的压迫止血临床上通常采用的是纱布绷带包扎加盐袋压迫止血。这种方法易导致包扎移位或者滑脱,影响了止血效果。此外局部会出现渗血、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并发症。同时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医疗器械压力性损伤,增加了护理难度。
我科团队自主设计的一种腹股沟加压约束固定带具有以下优点:①固定牢靠,压力均衡,止血效果好;②质地柔软,透气性好,舒适度显著改善;③可根据患者的体型来调整绷带的松紧度(松紧度以通过1~2指为宜)避免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的压力性损伤;④根据需要更换冰袋进行局部消肿;⑤操作简单,缩短了护理时间。
使用后在局部出血、皮下血肿、压力性损伤、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五个维度上有明显改善;成本低廉、便于清洁消毒,可重复使用,不收取患者费用;提高心脏大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治疗的疗效,性能可靠、安全性高;实现了早期快速康复。可在各临床科室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