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研究

2023-01-06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突发性污染源环境污染

李 沛

(河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37)

当前,在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污染物控制在源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若能建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机制,就可以彻底清查污染物的隐蔽性。同时,还可以针对污染情况及时做好应急防范,这样就会降低很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概率。而针对环境污染,在实际监测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隐蔽性,以确保监测结果准确,但如果查不清原因,就无法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措施[1]。

1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特点

(1)针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很有可能是一直存在突然被发现,也有可能是突然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但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会对应急监测技术体系的运行有较高要求。根据以上情况,若从未发现问题,就属于应急监测技术的缺失认知的方面;而突然发生问题,就是在考验应急监测技术部门的应急性、快速反应能力,以及主动采集数据的能力。由此可以看出,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相比于常规的监测而言,没有先例,没有卷宗,也没有提前的应对方案,只是一个棘手的新问题[2]。

(2)在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中,无论是水、气、土壤在哪一个方面发生严重的污染事故,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其中,以水体和气体两种污染扩散最快,尤其是水体污染对生态环境破坏最大,而气体污染对居民的生存环境影响最快。因此,对于不可分解的未知物质,必须要进行溯源,如河道中的水污染,要结合上游的工业企业逐个追查,并在河流河道中设立独立的应急监测点,而非简单的对比采样。相对而言,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故在大气的表现最容易监测,但由于目前气体监控设备本身存在一定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气体监控设备中,就表现出应急监测数据不准确,且在长时间的检测中没有稳定的数据输出,甚至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气体监测点很快就报废,而抽气采样瓶也没有后续的维护和更换[3]。

(3)当针对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进行应急监测时,需及时将定点监测的数据上传,同时还要和布控采样应急监测系统配合运行。但由于在污染过程中,企业通常会掩盖其污染行为,所以,导致整个应急监测中很少有企业主动申报自己的污染情况。

(4)当前,为了满足环境监测工作的实际要求,以及改善监测部门的工作现状,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应急管理监测体系尤为重要。首先,在实际工作中,可从区域辖区内的重点布控工厂企业出发,并延伸到各大枝干河流河道,其中,针对个别单位的异常排放问题,应出具独立的监测汇报。此外,在土壤污染中通常会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主要是因为土壤污染本身具有扩散较慢、较差的特点,所以,导致随机采样很点难深入到污染区[4]。其次,应急监测主要源于应急采样,若整个监测体系在监测中发生异常,就应立即展开异常点的布控调查,以此为事后进一步的恢复改造计划提供数据支持。最后,在向上级单位逐层上报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监测报告本身的时效性,尤其在应急监测上,相比于常规的报告监测,应急监测报告更应当具有准确的参数以及自动分析软件,且能自动出具相关的分析结果,以降低繁琐的人工评价,从而提高应急管理监测体系的实际效率。

2 突发性环境事件应急监测体系的建立

2.1 布点与采样方法的确定

(1)在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中,首先,要考虑到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与常规的常年累积的环境污染不同,其特点就是本身具有突发性。例如,针对河道的污染情况,需要对主干河流予以监测和警报;要针对污染物在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泄露点,无论是轮船在海域的泄露,还是在陆路运输中所产生的交通事故的异常倾倒,都需要针对应急的事故点予以定点布控,同时,针对污染源的周围快速地完成溯源和搜索。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的污染区域,都要根据周围可扩散的方向进行监测[5]。

例如,在江河中,就需要考虑到上游下游的污染事故区域以及事故中心的暴发点,且根据污染源的强度,对周围的饮用水区域和农田灌溉口进行及时监测。尤其要针对居民用户的用水点、取水点,一定要以事故发生地为中心,或湖泊的出水口为检测点。而在地下水的监测中,应以事故点为中心,首先针对污染源周围区域进行打井采样,然后通过网格法辐射法,布设多个数值的监测井,以对垂直的地下水予以监测。

(2)对于大气污染,也需要以事故点为中心,并分别监测有毒性气体和无毒性气体,其中,有毒性气体的排放,一种为化工厂本身由于工艺生产线故障而引起的集中烟气排放问题,其本身就是监测的要点[6-7]。而另一种是由于生产工艺要素所造成的集聚氧气消耗,从而导致整个生产厂区的氧气浓度产生了一定幅度的下降。

(3)针对土壤环境污染进行监测,需要和地下水进行联动,并采取非单纯地针对土壤进行布控。同时,要以发现参数异常的事故点为中心进行集中采样,并通过网格化方式予以初步扩大。

(4)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针对整个环境突发事件的期间,事前、事中,事后多个阶段,都需要予以合理的布控手段,不能盲目地完成布控采样。同时,需要科学规划采样的频次,以及进行详细的现场记录等。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根据江河、湖、地下水、大气、土壤不同的污染特点予以实时汇报。此外,针对所有的信息,都要按照监测方案和相关规范制定的规则详细填写,但针对一些特殊的污染事件,要予以汇总。因此,只有在监测过程中实事求是,才能更圆满地完成监测任务。

2.2 监测项目的科学确定

(1)在监测项目中,需要考虑到已知污染物的理化性质,且根据污染物本身的特征,再设计出合适的采样方案。但在未设计出采样方案之前,必须要进行应急采样,待所有的采样完成后,再根据之前采取的样品形式予以辅助监测。但在未对污染物本身予以定性时,需考虑到其基本特性,同时,针对其产生的固定污染源,可通过询问走访调查的形式来确定监测对象[8]。

但由于污染源本身的特征,需要更多的相关人员来确定主要的监测对象,同时,也需要分析和仪表检测,尤其在无损检测中鉴定未知物品的主要成分,其中含有的主要成分可能就是环境应急监测中的重要内容。所以,在事故发生的污染点要启用最为快速、便捷的量化监测,并通过分析污染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污染物本身的特征,并分析周围可能存在的污染源。

(2)通过实验室的分析方式,可确定未知成分是什么,同时,甚至可以考虑启用大量的无损检测仪器,针对样品进行集中分析,以提升监测的科学性。如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污染源周边的生态环境急速恶化,水草枯萎,鱼类快速死亡等[9],应立即进行项目的科学监测。

(3)在实际监测过程中,要根据周边的生态反应重新规划污染物的毒性,这便于将其进行定性和归类。同时,在监测项目中还要启用更多新型式的仪器仪表,以对整个项目的不确定性参数完成理化检测,同时也可以对未知的污染成分快速定位。这样便于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尤其在较为严重的化学原料污染中,部分有机物可通过相应的药物完成分解裂解。因此,快速地确定未知成分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监测项目中一直以来存在的技术难点。

2.3 应急监测方法的选择原则

(1)对于应急方法的选择,主要是实验室的比色法。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显色原理进行监测分析,其操作过程较为简单,投入成本较低。如可通过测试棒、测试条,来测定离子和其他化合物。所以,在选择原则上,应当第一时间选择一些应急性的检测方式,如比色测试棒,就可以完成快速检测。同时,对于污染物的已确定和未确定,也应当分成两个方向[10]。其中,对于已确定的污染物,还需要对污染物的浓度进行专项检测;而对于未确定的污染物,需要邀请专家组进行定向定量咨询。

(2)针对监测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应统一出具分析报告,并且针对未知成分必须进行定点分析,如可邀请环境专家参与辅助分析。此外,在应急监测方法的选择过程中,无论是实验室分析,还是现场咨询问询,都应先确定污染源,这也是选择原则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例如,产生的一种应急性的未知污染,应在第一时间确定或分析其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且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快速反应,这是尤为重要的。

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的建议

3.1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在环境突发事件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非常需要建设相应的应急队伍,尤其是针对区域中可能随时暴发的污染事故、污染事件、安全隐患,同时,还要加强数据研究等。而对于数据异常方面,应保持常备不懈的状态。因此,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可启用更多环境工程方面的专家,以提高应急队伍的质量和效率。

3.2 设备改进方面

在设备改进方面,需考虑到设备体系的建设和创新。通常是指在增强快速检测能力的同时,也要增强对未知物的波谱分析,主要包括红外波谱、紫外波谱、同位素监测等多个方向,还包括原子镜等设备的引入,以此完成设备的改进。

3.3 智能网络方面

在智能网络方面,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实时联动上传。主要是针对实际的检测数据,要实时将数据联动上传至官网,如实际采样,在采样完成后,系统可自动向总部完成传输,实现了远程智能化的监控。由此可以看出,在实际采集数据方面,即使相关的管理人员不在数据采集现场,也可以通过智能网络实现数据的快速传输。

4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应急监测体系,但在应急监测中,还是要坚持对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压态势,并加强预防监测和排除隐患。而且,在污染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要拥有快速切断链式污染的反应能力,从而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的发生。但如果发生环境污染,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控制,以降低危害程度,争取控制污染源头,这也是应急监测体系存在的意义。同时,还要建设优质的人才队伍,引进先进的设备设施,应用智能网络,以及做出快速反应,从而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具有实际意义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体系。

猜你喜欢

突发性污染源环境污染
农村水环境污染及协同治理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及效果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陆良县档案局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档案验收指导工作
优质护理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下国家教育考试的应对策略——以甘肃省为例
试论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刍议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问题及对策
黄明表示:对环境污染犯罪,绝不能以罚代刑
台州-电镀厂老板涉嫌环境污染罪被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