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设计与演练评估分析

2023-01-06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演练应急事故

王 琼

(贵州楚天环境检测咨询有限公司,贵州 贵阳 550081)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生态环境文明建设,增强城市环境承载力,提升生态环境应急能力,争当生态环境领域闯新路、开新局、抢新机、出新绩的排头兵。为贯彻落实有关环境风险防范工作的决策部署,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科学有序应对突发环境事件,强化各级、各部门的应急联动、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已成为“练兵”的重要途径。

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实质及目的

突发环境应急演练依据组织形式可划分为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实质和目的因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或者说不同的演练组织形式达到的目的不同。首先桌面推演可以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锻炼指挥决策和协同配合能力,主要是为了让参与演练的相关职能部门了解本单位在突发环境事件中的具体职责以及熟悉应急响应流程。而实战演练的重点在于“练兵”,检验队伍的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检验指挥机构的综合协调能力和应急物资保障能力[1]。

目前全国大多数地方举行的突发环境事件联合应急演练基本上是采用了桌面推演加实战演练这种组织形式,桌面推演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和响应流程,实战演练检验了应急响应速度和应急处置能力,这两种形式的组合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起到了全方位检验政府对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的效果,这也是目前应急演练采用的最多的形式之一,其目的主要体现在:一是针对四支应急队伍进行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及水平。四支环境应急队伍分别是应急管理队伍、环境应急监测队伍、应急专家队伍和抢险救援队伍。二是根据当地应急预案的要求,设立应急小组,对各个应急小组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强化参演各部门及区域间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联动能力,完善环境应急协调配合机制,全面提高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快速反应和现场突发情况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针对不同的事故类型,应采用哪些技术处置手段和管理调度处置手段进行演练,一旦遇到同类型事故可以迅速投入抢险救援,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四是对应急事故信息报告程序进行严格演练。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事故信息报告是整个应急处置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这也是实际工作中最有可能问责的环节,促使企事业单位所有参与人员熟悉事故信息报告的内容和程序是应急演练的重要目的之一[2]。

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前期组织

2.1 组建演练筹备工作组,制定演练计划

由当地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牵头成立筹备工作组,主要成员单位有环境应急中心、环境监测单位、生态环境监察单位、环境管理部门以及外围技术支持单位(技术指导单位和影视拍摄单位)。演练计划要在认真分析当地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明确演练的目的以及期望达到的效果,明确完善的应急处置流程以及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确定演练的规模、演练地点等[3]。

2.2 选定事故类型及演练场地

根据演练所在地主要产业结构和主要特征污染物,选定污染事故类型,让演练对当地应急处置实战具备指导性。演练选址和事件规模设置要合理,场地选择要考虑有一定的容量,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方便观摩学习。

2.3 精心设定演练事故情景

根据演练所在地主要污染事故类型,结合地理条件和当地环境应急资源,精心设定应急演练事故情景。演练事件类型、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性及影响范围、已造成的损失与后续发展预测等情景设定要符合实际,情景设定一 般为企业突发性应急事件,包括开展先期自救、安全救援、污染控制救援和应急联动等内容。

2.4 编写环境应急演练方案和演练脚本

根据设定的演练事故情景,编制应急演练方案和脚本。根据当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当地行政机构设置和应急管理规定,编写环境应急演练工作方案,用于指导当地环境应急处置成员单位开展工作。应急演练脚本要完整,包括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善后处置等内容。演练过程要按照接警、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监测、应急处置、情况报告、应急联动、善后处置等方面进行。演练组织开展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时传递现场情况信息,实现事故现场与指挥机构之间的视频会商[4]。同时,演练现场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环境应急专家的作用,根据事态发展增加应急专家提出的污染控制、事故处置方案等情景。

2.5 召开演练协调会

考虑到应急演练队伍和资源的顺利调度,演练协调会由当地政府组织,当地所有应急处置成员单位全部参会,对各个单位的职责分工进行交代,让各个成员单位做好应急队伍和物资准备。

2.6 应急演练彩排

要充分认识到应急演练彩排对应急处置实战的指导性远比正式演练更重要。应急演练彩排是技术指导单位的一项重点工作,这项工作将决定演练的质量,同时也对提升当地环境应急管理水平有很大帮助。彩排主要是结合实战对各个应急处置成员单位的职责及任务进行演习,让成员单位充分理解自己在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任务。彩排主要是对成员单位按照实战到达顺序、车辆编号、各个单位将在现场开展哪些处置工作进行演练。总导演对错误的做法或者不到位的做法进行现场纠正。

彩排也是为正式演练紧凑、有序进行做准备。彩排工作一般在正式应急演练的前一天进行。

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的实施

目前大多数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采用政府与属地企业联合举行的方式,于企业事故发生的地方开展先期处置,当地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参与处置。在企业先期处置阶段,主要由企业自身的救援队伍和消防、医疗救护中心等开展营救伤员工作,控制事态的发展。生态环境部门主要开展污染源排查、会同应急专家制定污染处置方案、开展环境应急监测、评估污染程度、确定污染扩散路径、信息发布与应急终止建议等工作。

演练实施过程中,演练信息传送要迅速、准确,事件分析、研判要精准细致,信息报告及时,现场对演练背景、进程等解说清晰正确。演练应急响应程序参照各级政府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执行,应急预案启动程序要符合规定,根据事态发展响应启动、升级和终止等程序,要求指挥机构和人员设置合理。

正式演练要按照当地政府确定的时间和前期选好的演练地点,按照彩排的内容有序开展。所有参加演练的成员单位必须准时到达,为确保准时,彩排和正式演练相关成员单位均实行签到制度。

演练开始时间以参演单位全部到达、观摩人员到达和主要领导到达时间为准。

特别要注意演练的技术合理性和程序合法性。事故类型注意分为大气污染事故、水环境污染事故和土壤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演练的重点是人员疏散、切断污染源和稀释大气污染浓度等;水环境污染事故是切断污染源、饮水安全、处置受污染水体直至达标等;土壤污染是查找和切断污染源、修复土壤等。事故报告程序的演练一定要结合当地政府的管理要求严格进行[5]。

演练结束后,一般安排参加和观摩演练的主要领导慰问参演队伍,同时上级环境应急管理部门会对本次应急演练进行点评。

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设计实务工作要点

近年来,由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导致的突发环境事件频发不断,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引发突发环境事件成为很多大型综合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情景设置背景。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工作要点。

4.1 情景设计

演练的情景设计为由企业安全事故导致环境污染,如工厂易发生火灾的区域因管理不善发生火灾甚至爆炸,导致企业易挥发、有毒性的危险化学品泄漏,在消防部门安全救援的过程中,部分泄漏原料随着消防水进入雨水沟,流入周边水体,造成了周边大气、土壤、水环境的污染。体现经企业先期处置、省市县(区)三级联动,应急管理、应急监测、应急专家和专业救援四支应急保障队伍共同协作下,事故得到有效控制的过程。

4.2 紧急联动,各部门积极配合

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按照流程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安全救援、医疗救护、应急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等各部门要积极配合,在演练的设计中充分体现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组、群众疏散组、应急救援组、环境监测组、伤员救治组、宣传舆论组,明确各小组组长单位及责任人,明确其工作任务,在演过程中做到急而不乱,有条不紊地实施演练的各个环节。

4.3 反应迅速,措施有力

在应急指挥部的指导协调下,应急救援力量为防止事态扩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要果断、迅速拦截污染物,及时疏散周边人群,通过开挖临时事故池或者寻找应急空间设施,将污水等及时拦截,控制污染源,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4.4 制定方案,及时监测

环境监测在环境应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应急演练中要充分对应急监测队伍“练兵”,加强应急锻炼,提高环境监测应急能力,从监测布点、采样技术规范、检测时效、数据分析、应急监测设备等方面展现环境应急监测能力。

4.5 维护稳定,正面引导

在演练中,要充分展示事故的舆论控制,全面掌握事故相关情况,及时发布突发事件相关信息。通过报纸、网络、微博等进行舆论正面引导,关注舆情动态,对事故进行正确、客观的报道,避免造成群众恐慌。

5 突发环境事件演练评估

主要从演练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对整个应急演练的组织实施开展演练评估。在演练准备阶段,主要对演练组织、计划方案、演练动员等方面进行评估。演练组织方面,目标是否有针对性,演练原则定位是否合理,是否着眼实战、讲求实效;组织机构方面,组织机构是否完善,是否按照“策划、保障、实施、评估”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是否明确;计划方案方面,演练是否符合应急预案规定,规模、形式、时间、地点等规划是否合理,设定的演练情景对事件分类、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性、影响范围、已经造成的损失和后续发展预测及其他环境条件等复杂性和难易程度是否符合实际,演练公告和宣传是否及时,信息是否明确[6]。

在演练实施阶段,主要对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置、演练保障、舆论引导等方面进行评估。信息分析研判在演练过程中是否有所体现,信息传递是否按“初报-续保-终报”的流程进行快速、准确的传递。应急响应是否按规定启动了应急预案,根据事态发展分级响应是否迅速、准确。应急处置措施和应急行动方案是否和实际情况相符合,是否能满足应急处置要求。演练保障方面,是否有足够的应急物资等。

在演练评估的方式上,建议应尽量采取客观的指标评估,避免以领导讲评总结代替量化的评估。各地市级及以上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演练评分评估细则,对组织演练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定量化评估。

猜你喜欢

演练应急事故
学中文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废弃泄漏事故
小恍惚 大事故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A卷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Dijkstra算法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