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探析
2023-01-06马华杰王江平
马华杰,王江平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12)
0 引言
现阶段,建筑施工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设备问题、人员意识问题、管理制度与机构问题等,严重威胁着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工程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分析,然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
1 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
1.1 材料设备问题
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设备。如果材料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引发施工安全问题。其主要表现在:①在材料采购、设备租赁环节中,尚未做好建材市场的深入调研,导致材料质量参差不齐,设备性能低下。再加上很多施工单位,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忽视了材料质量、设备性能的管控,因而存在很多质量与安全问题[1]。②在材料与设备的保管中,尚未遵循相应的标准规范,从而引发质量与安全问题。如忽视材料的质检验收,未将其放置在规定的厂房中,未选派专人进行保管;忽视设备的检修、养护,未将其放置在专用场所,设备超负荷运行等,都会造成人员财产损失。③在材料与设备的使用中,存在不当操作的现象,也会引发安全问题。包括施工技术落后、机械设备陈旧、材料使用不当等,都会出现建筑结构裂缝、变形、塌陷等问题,影响施工人员的安全。
1.2 人员意识问题
人员意识问题,也是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之一,影响着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其主要表现在:①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陈旧,重视程度不足,忽视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无论是施工前期,还是施工期间,都未能将安全教育全面贯穿与落实,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安全防护能力低下[2]。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低下,缺乏完善的管理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高强的管理技能,未能主动、高效参与到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时间久之,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问题就会逐渐松懈,且形成不良的氛围环境,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3 管理制度问题
管理制度问题,是指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与防护管理制度缺失,影响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其主要表现在:①建筑施工单位仍旧沿用传统的制度体系,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无法满足现阶段的施工需求。再加上很多施工单位,过于注重进度与成本管理,对于质量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导致施工安全技术、现场环境等,都存在很大的隐患,导致安全事故较多[3]。②多数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低下,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再加上自身管理经验缺失,职业素养低下,无法实现管理制度体系的贯穿与落实。也未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管理制度体系的优化与完善,以及缺乏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无法做到风险及时预测与处理,导致安全管理流于形式与表面。
1.4 管理机构问题
管理机构问题,也是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之一,影响管理水平与效率。其主要表现在:①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项目、部门、环节较多,因此就会设立多个管理机构。而各个管理机构相互独立,彼此之间的互动联系较少,无法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互通,导致安全问题较多[4]。②建筑施工单位的管理机构,过于重视进度、成本管理,对于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部门调任,其素质较低,经验缺失,为现场施工埋下了很多的安全隐患。
2 建筑施工中建筑安全施工防范措施
2.1 建立安全规定
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安全规定,从而加强安全技术管理与安全防护,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①安全管理人员应当高度重视安全技术与防护工作,严格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制度体系,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规定。并且以书面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将其张贴在施工现场的角落,要求每一位施工人员明确与熟知,严格遵循与履行[5]。②管理人员需要将安全规定上的内容,详细、全面告知施工人员,并且定期进行现场巡查与监管。要求施工人员做好材料的放置、设备的放置、道路的规划、防护设施的安排等,保障所有施工人员安全进场,安全离开,营造文明、和谐的施工现场环境。③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相应规范规定,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防护服等。且加强入口人员的管理,禁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保障施工的有序开展。
2.2 做好施工防护
施工防护包括地面及深坑作业的防护、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从而加强安全技术与防护管理,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①在地面及基坑作业的防护中,需要先根据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设计图纸与方案的制定。然后交由监理部门进行审核,待审批通过之后才能进行技术交底与正式施工。对于基坑深度超过15m 的开挖工程,必须搭建基坑支护结构,且需要根据工程特点与施工环境展开[6]。最后做好基坑施工的通风工作,且采用轮换施工,做好人员的防护工作。②在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中,需要为施工人员准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包括安全帽、安全绳索、防护服、安全网等,且要求施工人员按照使用标准佩戴与使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在高空作业期间,必须进行定期检查与监管,尤其是各种交叉施工,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才能展开下一道工序。如果发现问题,就要立即整改,且追究责任、做好备案记录。
2.3 注重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的安全使用,也是建筑施工的安全技术与防护措施之一,必须引起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①在设备的租赁或采购中,必须严格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租赁或采购计划。然后交由监理人员审核,待审批通过后才能展开设备租赁或采购工作。在采购或租赁中,需要做好市场调研,严格审核设备的性能、规格等,保障设备的质量性能[7]。②机械设备的操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担任。因此管理人员就要严格审核操作人员的资质、能力、经验,且为其提供多元的培训深造机会,促使其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设备使用中,及时排查故障,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将设备放置在规定的地方,禁止其他人员操作。
2.4 加强技术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就是指使用先进、新型、科学的施工技术、工艺、材料、结构,从而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①建筑施工管理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然后主动引起先进的技术工艺、材料结构等,鼓励施工人员主动应用在施工中,实现施工技术的改良与创新。并且要鼓励施工人员,加互动交流,主动借鉴优秀的、先进的技术等,保障现场施工的安全高效[8]。②在技术、工艺的使用中,还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与防护,从而实现文明施工。在具体施工前,先做好施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并做好每一道工序的监督检查,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定规范作业。接下来不断改良施工技术与工艺,创新管理方法与模式,将质量控制作为管理要点,及时找出施工质量问题,然后快速消除与处理,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③材料与结构的使用中,需要先做好材料与结构的采购工作,然后进行现场质检验收,将其放置在规定的厂房中,由专人进行保管。接下来积极采用环保、绿色、可循环利用的施工材料,且必须要符合防火、防水等相关规定。最后需要进行材料与结构的定期检查,确保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使用。
2.5 改善施工环境
改善施工环境,能够为施工人员营造文明、安全、和谐的现场环境,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①安全管理人员要根据现场施工要求,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与工具,且定期进行检查、测试,保障所有防护设备正常平稳运行,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包括防雷设备、防火设施、安全通道等。②管理人员需要积极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做好自然灾害的预防。并且提前进行风险预警与处理,将各种影响降到最低。③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做好施工现场的检查管理,包括施工温度、湿度、卫生情况等。且将生产区域与生活区域隔离,做好科学的规划,配备完善的设施,提高施工人员的幸福感。④在施工现场,还要配备相应的除尘、降噪、污水处理设施,防止噪声、粉尘、污水威胁施工人员的生活生产,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于现场施工垃圾,要立即运输到现场外部,进行科学处理与填埋。⑤在施工现场设立防火防爆以及安全用电的标识语,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要求所有施工人员严格遵循。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定期检查、主动排查,禁止施工人员在现场吸烟、酗酒、追逐打闹,以及将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施工现场。在电力使用中,也需要使用符合规定的电力设备与工具,进行定期检修与保养。
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就需要做好安全技术与防护管理工作,从而保障人员与工程项目的安全,节约更多的资金资源。在今后的施工管理中,就可以通过建立安全规定;做好施工防护;注重设备管理;加强技术管理;改善施工环境五个方面,实现安全管理的贯穿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