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进展与发展对策

2023-01-06马丽花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14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

马丽花

(忻州市生态环境局东部区域监测技术保障中心,山西 忻州 034000)

生态环境保护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为人类的生活、工作提供良好的空气,适宜的气候。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等,是促进人类发展与进步的巨大助动力。做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最重要的手段就是生态环境监测,它能够对生活环境中土壤酸碱度、水的浓度、空气质量等做到准确的监测,提前掌握现存生态系统的具体状态,让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合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当今,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工业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和影响,一些偏远地区的居民依然会对山体进行砍伐,依然会对河流带来巨大的污染,这些都使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弥补的破坏,因为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生态环境的内部系统平衡打破,直接影响着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2]。因此,面对当前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来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提升,更加准确快速地找到环境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正确的方法处理问题,优化环境、保护环境。

1 生态环境监测概述

1.1 生态环境监测概念

化工园区的生产有风险,要进行风险识别和监测,建筑施工过程有误差,要进行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监测,生态环境的监测也如同以上两者,不难理解[3]。简单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对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进行监测,借助科学技术和、科技设备以及自动化、智能化的仪器,对空空气质量、有害气体的浓度、水中的污染源、水的清澈度以及土地被破坏程度等进行监测,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资源,通过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对现阶段环境现状有一个清晰的了解,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利于环境保护工作人员采取对应措施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促进环境的优化。当然,还可以将环境监测报告作为参考,以此对未来的环境发展方向进行规划和管理,更好地促进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1.2 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目前,国家出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长远发展的角度,强制性要求企业内部配备环境监测设备,要求做好污水排放和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但是很多企业在没有国家强制要求下,不会自愿购买相关设备,不会自觉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这说明我国许多企业还没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关系的复合生态系统,只有维持好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生态环境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环境监测工作也并不单单是国家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政府和企业合理配合下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4]。

1.2.1 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做好环境监测,能得到环境发展过程中动态化的数据,可以更好地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科学技术,客观地评判和分析环境质量状况。通过监测情况反映出目前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为环境管理提供基本依据,为环境的保护指明参考性方向[5]。目前,我国仍有许多城市和企业的环境监测工作做得不到位,相关监督部门缺乏对这些企业的监管,使得环境监测工作被忽视,成了可有可无的内容。这也导致了国家各地区环境监测水平良莠不齐,监测的能力、方法和措施都有所不同。一部分企业为了应付环境监管部门,使用较为低廉的设备,并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也不能对环境保护起到任何作用,敷衍了事,并没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政策落到实处。

1.2.2 有利于对企业进行环保监督

环境监测相当于一种监督,它能够不断深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促进企业发展的转型和升级。通过环境监测,可以掌握自然资源的利用率,了解资源被破坏的程度,环境监测力度的提升,可以更好地保护稀有动植物,为生态环境的科学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6]。

1.2.3 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做好环境监测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让土地资源、水资源符合发展标准,促进资源的可重复利用、可持续利用,良好的维护生态平衡。通过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发现被破坏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等,为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环保指标,其在整个环境保护中具有支撑的作用。环境监测可以更加快速有力地改变我国环境污染问题,对整体生态环境起到了宏观调控的作用,使得各项资源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开发和利用,利于资源的可持续、绿色发展,更好地促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7]。

2 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进展

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出台了很多政策,力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物种类长期发展,促进生物种类的繁衍和增多,还要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生活环境。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已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监测的关注,力求建立完善良好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并在40年后实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2012年开始政府加强了对环境监测的管理和监督,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环境的保护。自“十四五”以来,国家在经济地位、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没有忽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一直为创造美好环境提供坚实的后盾和力量[8]。整体上看,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国生态环境监测主要跨越了三个阶段,具体如下:

2.1 有效记录环境发展史

第一个阶段就是20世纪70年代到2012年之间,这40年来,我国一直在向西方不断学习探索。这个时期,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还未形成体系,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都比西方差了一大截,对于环境保护方面,地位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自从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慢慢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环境监测体系也初具雏形。在这一阶段,我国不断引进西方先进的监测技术,学习西方的监测方法,不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和关注程度,所以这一阶段形成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前期预热,很多专家学者对此非常感兴趣,形成了较为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不断培养了更多环保的人才。

2.2 支撑考核排名

有了前期的热切探讨和深入分析,我国政策水平和政策热度迅速提升,来到了空前高潮的环境保护第二阶段。国家和政府不断发表深化和改革文件,促进监测设备的升级,扩大监测范围,提高监测人员的监测技术和能力。在国家指导文件的推动下,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逐渐规范化,且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了很多专业化的生态环境监测团队,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监测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时间长,现有的监测人员不能完成超负荷的工作内容,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而且更多的监测人员投入到了具体的实践工作中,理论研究的热度慢慢降了下来,导致这一阶段科研成果的贡献较少。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城市之间产生了考核排名,例如对空气质量监测来说,A城市达到合格目标,B城市随之也在努力提高本市的空气质量目标,如此排名导致许多城市监测的内容较为单一,在某些方面做到了极致,但缺乏全面性,而且对应的技术体系和规则也没有配套改进。

2.3 利用大数据“智慧”监测

自从我国步入新时代以来,环境监测工作也随之由第二阶段转向第三阶段,环境政策强调的内容也从“环境质量好不好”“哪个城市做得好”转变为“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够促进生态环境变好”。自“十四五”以来,我国更加重视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保证生存环境的美好。国家对于环境污染防治要求更高,不仅要做到准确监测,还要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决策建议,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我国生态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已成体系,虽然没有出台专门的环境监测法律,但是通过法规对具体的监测内容和管理也制定了相关标准,相应的环境保护法律也制约着监测部门的工作,督促其工作水平的持续提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监测能力的提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进步与发展,通过计算机终端、5G技术的运行,打造自动化监测平台和系统,对监测设备进行优化和管理,建立强大的互联网监测体系,促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完善,能够对我国空气、水、土壤、生物等各项生态环境组成部分做到有效监测。

3 优化生态环境监测的主要措施

3.1 建设生态环境网络监测系统

目前,我国已初步实现了“云平台”的“智慧”监测,建设这个巨大的互联网政策体系,有利于提高生态环境各项指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促进环境监测网络的发展与完善。从政府角度来讲,还能大大提升政府在企业之中的公信力,让更多企业可以规范自身行为,做好环境监测工作,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发展。生态环境网络监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1 加强监测系统的精细化管理

目前,生态环境监测所使用的设备大多是以互联网技术和通信设备为基础,通过大数据、云平台的形式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许多企业也在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力求降低成本、做好环保,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在智慧监测的支持下,加强监测系统信息化管理更为必要,这样可以大大提升监测的精准度,降低了重复监测的成本,提高监测效率。

3.1.2 提高快速识别污染技术

生态环境的监测其实就是对生态环境中存在的污染源进行监测,只有快速识别才能尽快处理、尽快恢复。尤其是当前生态环境较为复杂,各环境资源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在同一个系统中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例如工业排放的废水进入河流后会带来水资源的污染,但同时将污染的水作为农业灌溉的资源注入耕地后,又会造成对土壤资源的污染。所以提高污染识别技术迫在眉睫,也是做好治理和监测保护的第一步。

3.2 完善在线监测技术,推进数据共享

环境问题日益国际化,环境保护工作已经与国家的权益以及外交密不可分。我国要掌握环境监测的主动权,在维护国家权益和外交活动中争取更多的发言权,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我国的环境外交能力。还要充分发掘“大数据”的作用和潜力,推进环境、气象、交通及科研监测数据的融合共享。通过实践建立多元数据获取的运行规范和共享机制,实现各级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实现全面信息化,不断提升监测预报预警和保障水平,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成天地一体、陆海统筹、信息共享、上下协同的环境监测网络。

3.3 建设“互联网+”智慧环保感知体系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突破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为保护环境带来了便利的条件,逐步实现“智慧”环保。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遥感技术不断更新升级,在整体科学设备中,这一技术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但它发挥的作用依然很高。采用低成本、高能力的遥感技术能够对整体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呈现三维立体环境分布图,体现环境各个要素及其特征。

3.3.1 互联网+大气环境的感知

当前,在国家环境管理局的支持下,我国不断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网,对日常生活的城市空气、郊区、农村、工业园区的区域空气、汽车、工业建设排放存在于空中的温室气体,以及酸雨、沙尘天气都在实施监测。完善“互联网+”大气环境多元感知体系,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地获取大气环境信息,客观反映大气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准确预警各类潜在的环境问题,及时响应突发环境事件,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奠定大气环境保护基础,成为“互联网+”智慧环保的重要支撑[9]。

3.3.2 互联网+水环境的感知

到2020年,我国实现了严重污染水体大幅减少的目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全国大的河流水质都有所提高。要完善“互联网+”水环境多元感知体系,实现水环境感知网络全覆盖。因为饮用水源地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对饮用水源地开展环境质量监测至关重要。通过监测网的监测项目,提供常规指标,促进感知效率。还要安装在线水污染物自动监测设备,这样能有效对水体污染物进行监测和预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或避免重大水体污染事件的爆发,有利于保护水质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4 结语

做好生态环境的监测是保护环境的必要手段之一,在当今科技的支持下,我们更应该不断优化监测策略、提高监测手段、加强监测范围。这样才能够提前做好对污染的防治工作,及时掌握生态资源的平衡状态,科学把握生态环境的良好程度,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监测
环境保护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