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花黄精栽培技术

2023-01-06叶永青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黄精多菌灵块茎

叶永青

(祁门县林业局,安徽 黄山 245600)

1 多花黄精生物学特性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为多年生草本,根状茎肥厚,通常连珠状或结节成块,少有近圆柱形,直径1~2 cm。茎高50~100 cm,通常具10~15枚叶。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少有镰状弯曲。花序具(1~)2~7(~14)花,伞形,总花梗长1~4(~6)cm,花梗长0.5~1.5(~3)cm;苞片微小,位于花梗中部以下,或不存在;花被黄绿色,全长18~25 mm,裂片长约3 mm;花丝长3~4 mm,两侧扁或稍扁,具乳头状突起至具短绵毛,顶端稍膨大乃至具囊状突起,花药长3.5~4 mm;子房长3~6 mm,花柱长12~15 mm。浆果黑色,直径约1 cm,具3~9 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

多花黄精喜温,耐阴,耐寒,稍耐旱,怕涝,忌高温和强光照;喜生于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潮湿荫蔽且上层光照充足的林下、灌丛中、茶叶地和水田边,或潮湿的山坡、石缝中。

2 种苗培育

2.1 实生苗培育

2.1.1 种子采收与处理

9月上中旬,多花黄精浆果果实由青色变青黑色时即可采收。将采回后的果实放在阴凉处,喷水淋湿,上盖一层遮阳网,让其逐渐变软,待85%以上的果皮变软后,即可水洗取种,晾干砂藏。

2.1.2 种子催芽

根据多花黄精种子量,在室内靠墙或大棚内靠边,选10~15 m2,先在地上铺一层约10 cm 厚的砂,再将1 份种子与3 份砂(砂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湿消毒)混装至种子袋,按照一层湿砂(厚度10 cm)、一层种子袋摆放。种子袋放置最多不超过5 层,最上层种子袋上覆盖15 cm 厚的湿砂,最后盖一层遮阳网保温保湿催芽。

2.1.3 播种

冬季12月或翌年2月上旬,多花黄精种子有少量萌动时,从种子袋内取出种子,带砂播种。将砂藏催芽的多花黄精种子撒播在大棚内的苗床上,上覆2 cm 厚混合基质(珍珠岩∶蛭石∶泥炭=1∶1∶2),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消毒,做好出苗前保温、保湿和管理工作。

2.1.4 苗期管理

播种后到3月底,约15%的多花黄精种子发芽出土,此期要控制好棚内温湿度。6月底前,种子出苗约达30 %,此时应加强棚内多花黄精苗床除草、水肥和温湿度管控。5月中旬后,每15 d 喷施1 次5 ‰的叶面肥。6月后,可用5 ‰的叶面肥浇灌多花黄精苗,施肥3~4 次。6~8月,因温度高、湿度大、多花黄精苗可能会发生叶斑病和蚜虫等,要做好幼苗的病虫害防控工作。每15 d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氯氰菊酯的混合液1 500 倍液喷施防控。

经过精心管理和培育,第2年底多花黄精苗高达15 cm 以上,每株叶片5 片以上,地下块茎平均≥1.2 cm×1.0 cm,产苗量(Ⅰ级、Ⅱ级)可超过120 000~200 000 株/667m2,其中Ⅰ级苗高≥25 cm,叶片7 片以上,地下块茎≥1.5 cm×1.2 cm,苗量约占总产苗量的50%以上,即可出圃栽植。

2.2 种茎苗培育

选择生长健壮、顶芽明显、无病虫害的2~3年生多花黄精块茎作为种茎。每节带1~2 个芽和1 段老茎作为1 个种茎栽植。栽前伤口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杀菌处理,晾干后栽植。

3 多花黄精苗栽植与管理

3.1 种植

3.1.1 时间

3~5月或9~11月。多花黄精种子苗、野生苗和种茎均可种植。

3.1.2 密度

田地多花黄精栽植株行距25 cm×30 cm,5 000~5 300 株/667m2;林地田地多花黄精栽植株行距30 cm×30 cm,4 500 株/667m2(土地利用率60%~65%)。

3.1.3 栽植

用小锄头在苗床上按株行距挖穴,将多花黄精种子苗根(种茎芽向上)放入穴中,覆土3~4 cm厚,以盖住苗根或块茎为好,压紧并浇1 次透水。

3.2 生长季节管理

3.2.1 除草与间种

4~5月除草2~3 次。除草要做到“除草、除小、除了”。 6月初,可在多花黄精行间种植玉米、高粱等植物,为多花黄精遮阴。间种玉米密度:在多花黄精苗床两边分别种植2 行玉米,玉米株间距离为80~100 cm。

3.2.2 施肥

结合除草沟施复混肥(有机肥∶复合肥=2∶1),每株15~20 g,施后用土盖住肥料。

3.2.3 覆盖

苗地除草或施肥后,用稻壳(锯木屑)覆盖,厚度2 cm 以上。覆盖后夏天可减少草害,降低地温,保持土壤水分;冬天可保持地温,防止冻害。

3.3 兽害、病虫害防控

3.3.1 兽害防控

要防止猪、羊等家畜进入多花黄精种植地损坏多花黄精苗。

3.3.2 病害防控

(1)叶斑病。4~6月发病,先在受害叶叶尖出现椭圆形或不规则形、外缘呈棕褐色、中间淡白色的病斑,随后向下蔓延,使叶片枯焦而死。防治方法:多花黄精叶长齐后,喷等量式波尔多液防治,每7~10 d 喷洒1 次,连喷3~4 次。

(2)根腐病。雨后高温高湿,根部腐烂,营养不能供应,整株死掉。防治方法:可用铜制剂或甲霜噁霉灵喷雾预防,发病时用甲霜噁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防控。

(3)地老虎、蛴螬。用90%敌百虫晶体1 000 倍液浇灌防治。

3.4 疏花摘蕾

疏花摘蕾能促进多花黄精营养生长,有利于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向根茎转移、积累,提高块茎产量。如不准备采收多花黄精种子,可于每年5月下旬6月中旬分2 次摘除多花黄精花蕾或花序。

4 预期效益

4.1 种子收入

正常年份,多花黄精种植后第2~4年,鲜果产量可达0.05 kg/株,按4 000 株/667m2计算,可产鲜果200 kg,鲜果市场价格约15 元/kg,收入约3 000元/667m2,3年收入近万元。

4.2 块茎收入

4年生多花黄精鲜块茎产量可达2 500 kg/667m2,按现价20 元/kg 计,收入5 万元,去除支出成本,纯收入为4 万多元,经济效益可观。

猜你喜欢

黄精多菌灵块茎
遮阴处理对白及块茎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
环境与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休眠与萌发的影响研究
马铃薯块茎蛾幼虫对9个马铃薯品种的选择为害性分析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蔬菜中多菌灵的不确定度评定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多菌灵的残留现状研究进展
啤酒中的“多菌灵”会致癌,它真的有那么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