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丹栽培和牡丹花茶加工制作工艺要点

2023-01-06方习海程馨

安徽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牡丹花花朵

方习海,程馨

(1.贵池区林业局,安徽 池州 247100;2.安徽瑞嘉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安徽 池州 247100)

凤丹(Paeonia ostii),又名铜陵凤丹,为毛茛科芍药属植物,落叶灌木,原产于安徽铜陵、南陵等地的特殊野生药用牡丹种,是制作牡丹花茶的最佳原料。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凤丹花瓣和花粉的化学测定结果表明,其花瓣和花粉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其中氨基酸13 种、微量元素近20 种;此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VB6、VC、VD、VE、VK)、多种糖类(木糖、L- 阿拉伯糖、葡萄糖、纤维糖、异构酶糖等)和黄酮类等。用凤丹花制作的饮品,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防癌、抗癌和降血脂作用,其中多酚类物质保留最多,抗氧化功效最好。经测定,凤丹花中含有300 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化学成分,其中所含的α- 亚麻酸、总黄酮、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各种维生素等,基本上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具有美容养颜、补气益血、降脂降压、润肺养肝等功效。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凤丹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高多在0.5~2.0 m。枝干直立而脆,圆形,从根茎处丛生数枝而成灌木状,当年生枝光滑、黄褐色,常开裂而剥落;叶互生,叶片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凤丹花枝上部常为单叶,叶片多且细长、边缘光滑,叶片无分叉或有少量分叉1~2 个,叶上面为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根系不是很发达,根肉质,粗壮;花单生枝顶,单瓣花朵,花期4月中旬;果期5~8月;果实种籽单瓣花结骨,果角5~8 个,每一果角结籽3~5 粒,种籽类圆形。外果皮始为绿色,有毛,果实8月底成熟,成熟时为蟹黄色。凤丹种子呈颗粒状,被包裹在果实里面,为黑褐色。

1.2 生态习性

凤丹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则生长不良。

2 栽培技术要点

2.1 苗木选择

选用花朵多、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强、生长势强的“凤丹”容器苗或Ⅰ级、Ⅱ级裸根实生苗造林。选用1~2年生凤丹裸根实生苗,2年生为最佳。栽植前对种苗进行分级:1年生苗,苗径0.5 cm以上、苗高不低于15 cm 为Ⅰ级苗;苗径0.3~0.5 cm、苗高10~15 cm 为Ⅱ级苗。2年生苗,苗高不低于20 cm、苗径不低于0.8 cm 为Ⅰ级苗,苗径0.6~0.8 cm 为Ⅱ级苗。苗径在0.3 cm 以下或病苗、虫苗、弱苗不要栽植;尽量选用新鲜苗,不用储藏苗,尤其是储藏后根部明显失水或又萌生新根的苗不要选用。

将Ⅰ级苗和Ⅱ级苗分开,用50%福美双800 倍液或50%多菌灵800~1 000 液浸泡10 min,晾干后栽植。栽前将过细过长的须根剪去,以栽植后根部舒展为准。对于裸根苗,短截过长的主根和侧根,并及时剪除受伤的根系、发育不正常的偏根。采用可降解容器的苗木,栽植时应对生长出容器外的根系进行修剪;采用不易降解容器的苗木,栽植时应进行脱袋处理。

2.2 栽培地选择

选择地势高、阳坡、坡度较缓、易排水的地块,以沙质壤土为好,土层厚度40 cm 以上,土壤疏松透气,pH 值6.5~8.0;交通相对便利,农用车辆能直达山场;土壤和水源未受污染,水质达到地表水3类。不能选择坡度大于35°的坡地。

所在地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超过二级标准,山场旁边无工矿或化工企业。农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不大于国家规定的风险筛选值,且按照国家规定定期监测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和重金属含量,防范食用农产品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及土壤污染风险。

2.3 整地

秋末冬初进行整地。根据立地条件进行全垦、穴垦、带状整地。平缓地块可采用全垦,坡度15°以上的地块禁止全垦方式整地。按造林密度挖穴,穴径30 cm、深度30 cm。种植行须沿等高线走向,选择种植穴配置方式包括:坡度15°以下的地块采用正方形配置和长方形配置;坡度15°~35°地块采用品字形配置。

严禁采用炼山方式清理林地。对于林地内杂草灌木丛生、不进行林地清理无法整地和造林的地块应及时进行林地清理,将清除的杂灌(草)堆积在带间或种植穴间,既防止水土流失,又让其自然腐烂分解成为有机肥。保留好山顶、山腰、山脚的原生植被,原生植被带宽度10~15 m,每隔100 m 保留一条3 m 宽的生草保护带。溪流两侧要视溪流大小、流量、横断面、河道的稳定性等情况,原生植被保护带宽度5~10 m。

2.4 造林

造林密度以1 800~2 000 株/667m2为宜,株行距(40~50)cm×80 cm。施饼肥150~200 kg/667m2、复合肥40~50 kg/667m2,并用4~5 kg/667m2多菌灵等作土壤杀菌剂。每穴还施有机肥1.0~1.5 kg,与碎土拌匀,上覆土厚10~15 cm。有机肥要求执行NY884-2012 标准。

容器苗宜在秋季落叶后至翌春萌芽前栽植,也可在梅雨季节栽植。栽植时保持苗木立直、根系舒展、深浅适当,填土一半后提苗踩实,再填土踩实,最后覆上虚土,做到“一提、二踩、三填实”。栽后及时浇1 次透水,土壤沉实后再覆土踩实,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

2.5 栽后管理

2.5.1 松土除草

每年3月、6月、10月各松土除草1 次。人工或机械全面除草,不能采用化学方式除草。松土应在苗木周围50 cm 范围内进行,深度10~15 cm,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除去苗木周边杂灌、杂草和藤蔓。开花前需深锄,开花后要浅锄。

2.5.2 施肥管理

有机肥与磷钾肥相结合。栽植后第1年,一般不需要追肥。第2年开始追肥,追2 次肥:第1 次在春分前后,施用复合肥40~50 kg/667m2;第2 次在落叶后,施用饼肥150~200 kg/667m2、复合肥40~50kg/667m2。追肥采用穴施或沟施法,严禁撒施,距离植株根部15~20 cm,施肥后及时覆土,防止养分流失和地表水污染。

2.5.3 水分管理

凤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种植地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在以下情况下仍需适量浇水:一是1~2年生小苗在土壤干旱时;二是在特别干旱的炎热夏季;三是大苗在严重干旱的年份;四是在追肥后土壤过分干旱时。浇水可用河水、坑塘水、沟渠水,严禁用含盐碱量高或污染的水浇灌。可采取喷灌、滴灌、开沟渗灌等方式进行浇水。

2.5.4 整形

1~2年生苗栽植时不用修剪,栽植3~4年生苗需先“平茬”后栽植。栽植1~2年生苗定植后可视其生长情况,在第2年秋或第3年秋进行平茬,秋季落叶后进行平茬,剪除3年生凤丹苗于地上部分5 cm、鳞芽上方10 cm 处的主干,然后堆土形成5~10 cm 的土埂,以促单株多产生粗壮新枝和新根,增加花量,提高产量。造林前3年,修剪主要是去除土芽和回缩枝,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灵活修剪;3年后,修剪主要是去除回缩枝或过密枝,根据管理水平确定单位面积的留花量。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萌动时和秋末落叶后分两次进行。

2.6 病虫害防治

2.6.1 牡丹红斑病

主要危害茎、叶。可选择50%多菌灵、70%甲基托布津等800 倍液与叶面施肥混合进行,一年至少防治4 次。2月上旬喷施1 遍多菌灵;4~5月,10~15d 交替喷施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及时清除病死株、重病株和园内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

2.6.2 根腐病

主要危害根。一旦发现病株,及时挖出烧毁,并在种植穴内撒石灰或硫磺粉进行土壤消毒。化学防治:使用40%根腐宁1 000 倍液、50%腐必治或50%多福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进行灌根。

2.6.3 立枯病

主要危害根、茎。防治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4月上旬,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和30%甲霜恶霉灵1 000 倍液交替喷洒。

2.6.4 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

主要危害根。可用50%辛硫磷乳油1 000 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500 倍液灌根防治。采取诱虫灯诱杀成虫。毒饵诱杀:使用40.7%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0.5 kg 拌入50 kg 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豆粕等)作毒饵幼虫,傍晚均匀撒施。严禁使用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2.6.5 蚜虫、红蜘蛛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喷杀。

3 牡丹花茶加工制作工艺要点

3.1 牡丹花茶采收

3.1.1 采收时间

栽植第4年开始采收牡丹花。池州地区3月底至4月初采收,早晨有露水不能采摘。花期前1 个月严禁喷打任何农药,确保牡丹花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

3.1.2 采收要求

对每株开有10 朵以上花蕾的牡丹植株进行采摘,采收时每枝采收总量控制在全株花量的30%左右。采摘花蕾初开待放,整花朵状,颜色纯正自然,花型较为完整美观,直径大于6.0 cm,花蕊、花心、花瓣完整无缺,具有牡丹花茶产品自然品质特征的花朵。颜色不纯、病虫危害、衰败花蕾的花朵不能采摘。鲜花产品洁净、无污染、无病虫害、无异味、无霉变,不含茎梗和叶。人工采摘做到轻摘轻放于专用采摘篮子里,防止挤压花朵变形;篮子摘满后放置于专用容器,并及时将采摘的花朵送到花茶加工车间进行处理。

3.2 牡丹花茶加工

3.2.1 牡丹花挑选分级装盘

将采摘的花一朵一朵进行挑选,剔除缺瓣的、开过头的、花粉少的、花朵太小的、花瓣卷曲不美观的、不符合要求的花,剪掉绿叶和茎梗,并按一级、二级、三级规格将牡丹鲜花摆在烘干容器(需用食品级不锈钢材料制作)里。

3.2.2 烘干

(1)将装有牡丹花的容器一层一层放在特制烤炉中准备烘烤。

(2)花朵定型阶段。烘炉温度保持在70~80 ℃左右,烘干时间5 h;花朵半干收水阶段,烘炉温度保持在80~90 ℃左右,烘干时间5 h;风干阶段,用100 ℃热风吹干,时间5 h。烘烤结束后,用专业水分测试仪器检查花朵是否完全干透(含水率小于5%),如果达到标准,将该层花收到成品库;如果未达到收花标准继续烘烤,直至达到能收的程度为止。

3.2.3 内包入库

(1)将烘干合格的花移至冷却车间放置30 min左右,充分冷却后,进行分拣。

(2)分捡时将花瓣不完整的、花型不完美的、颜色不正常的等不合格花朵全部剔除。合格成品花应做到花心干透、花朵不烤糊、颜色自然、花型完整美观。

(3)把合格的花朵按大小分装进不同的包装内,密封放入保鲜库贮存。

3.3 牡丹花茶质量品质要求

3.3.1 牡丹花茶感官品质要求

一级。花朵外形完整,颜色纯正自然,花型完整美观,直径大于10.0 cm。花清香绵柔持久,韵味悠长,无异味,汤色金黄,清澈明亮,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滋味鲜爽甘醇,叶底鲜活、柔软、匀整,花蕊、花心、花瓣完整无缺。

二级。花朵外形完整,颜色纯正自然,花型完整美观,直径8.0~10.0 cm。花清香绵柔持久,韵味较长,无异味,汤色金黄,清澈明亮,无肉眼可见杂质,滋味鲜爽甘醇,叶底鲜活、柔软、匀整,花蕊、花心、花瓣完整无缺。

三级。花朵外形完整,颜色纯正自然,花型较为完整美观,直径6.0~7.9 cm。香气清高,汤色淡黄偏暗,滋味醇和,叶底尚匀整。

3.3.2 卫生指标要求

产品污染物限量和农药残留限量应符合国家食品类茶类规定。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达到或超过国家食品类茶类生产标准的规定。

3.4 技术档案

生产企业和有关主管单位要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将技术资料、原始记录、监控录像和监测结果等分类归档,长期保管,以便产品溯源。

猜你喜欢

牡丹花花朵
牡丹花有多少株
死亡花朵
牡丹花的启示
今夜花朵为谁开放
牡丹花的启示
我们依赖花朵
“诗约春天”之“牡丹花开”朗诵音乐会
赏识的花朵
开放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