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建议

2023-01-06胡晓勇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环境影响人员评价

舒 波,晏 培,胡晓勇

(湖南中环领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深入。为进一步提升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实现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目标,应该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视,合理分析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在掌握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化建议,保证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能得到彻底解决,切实达到绿色环保的目的。

1 环保新形势下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我国发展规划科学性的增强

一直以来,政府始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在日常工作期间,除了要保证经济发展规划得到深入落实之外,也要严格依照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对环境变化问题的重视,科学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开展这一工作,相关部门在工作期间,能及时发现战略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在综合多方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办法,保证经济发展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能得到有效协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合理开展,不仅有利于环境保护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也能为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的深入推进打下良好基础[1]。

1.2 有利于资源浪费问题的规避

新时期下,我国经济建设进程在稳步发展的同时,经济改革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深入,经济结构得到了全面调整,优化力度加大。但与此同时,资源浪费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大量的资源浪费使得国家资源、资金出现了无效投资的情况,很多资源无法被合理使用,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阻碍了经济建设的有序开展。而通过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将这一问题遏制在根源,能帮助政府部门系统分析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入规划科学调研,以便因为规划内容不合理而影响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能得以解决,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我国部分地区在发展建设期间,虽然经济水平持续提升,但正因为对经济建设的过分追求,使得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问题越积越多。若想改变现状,政府部门必须加强治理,在资金以及资源方面大力投入[2]。但在此过程中,无疑会增加资金资源的消耗,会对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造成干扰。因此,应该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的开展,通过系统化的分析,并在综合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出评价,完善和改进地方发展规划,保证地区经济水平可以综合提升,让各类资源得到合理分配。

2 环保新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面临的挑战分析

当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开展期间,虽然已经改变了以往的理念和模式,但由于受到的干扰因素婆娑,导致这一工作的的实施面临很多挑战,具体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

2.1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市场缺乏规范性

当前,大部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开展过程中,主要由相关机构完成,虽然政府已经制定了相应的规范和标准,但在工作开展期间,依旧有很多不良行为出现,最终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工作效率和质量偏低。在环境影响评价期间,由于部分机构资质欠缺,从事评价工作的人员水平不高,所采用的评价方式较为滞后,致使评价质量受到影响,降低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平和效果的提升,不利于环境保护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评价期间,部分机构为获取更大利益,经常会采取降低价格的方式,不愿意花费太多资金以及人力在评价工作上,致使环境影响评价的价值无法充分展现出来,降低了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水平偏低

现阶段,在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应用的技术水平不高,采取的方式方法单一、滞后,部分人员不能理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内涵,对这一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致使评价缺乏有效性。基于环保新形势下,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极为关注,同时加强了对环保型项目的建设,如若采取传统的方式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本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对简政放权政策的理解不全面,使得下放的权力较大,加快了工作节奏,而相关部门并没有加强对基层的监管,承载力不到位,导致相关配套指导措施无法深入落实,致使不同区域对环境保护项目的侧重点不同,评价尺度差异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不健全、不规范有很大关联,必须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科学性的增强,减少问题的出现[3]。

2.3 评价工作缺乏侧重点

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评价职责与边界划分不清楚的现象经常存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以及要素较多,工作期间要拟的文件繁琐,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投入的人力、物力颇多,文件内容要涵盖自然环境因素、规划大纲等。但因为时间和精力有限,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如若在污染防治监管方案等方面“浅尝辄止”,必然会导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缺乏侧重点,对后期评价工作的开展影响较大。在对企业环境进行评价过程中,应该将评价工作侧重点凸显出来,严格依照国家下发的文件规定进行。

2.4 环境影响评价人员水平亟待提升

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要有水平高且能力强的人员支撑,并且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也要高。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阶段,必须着力提升评价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大重视程度。然而结合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果来看,对评价人员的管理不合理、不规范之处颇多,人员对经济效益的关注度高,不能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评价方法、形式的优化方面[4]。同时,机构没有给予人员素质和技能应有的关注,无法着力提升评价人员的专业水平、能力,导致评价人员对先进技术掌握不成熟,现代化设备操作流程不熟练。在工作期间,部分评价人员思想意识薄弱,不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没有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埋下了较大隐患。

3 环保新形势下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质量的建议

面对现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面临的各类挑战,为了能积极应对,提升评价工作有效性,应该深入分析,掌握影响评价工作的各类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办法,保证问题在高效解决的同时,环境评影响评价工作能顺利进行。

3.1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市场环境的优化

为有效解决当前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市场紊乱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在工作期间,需要加强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并有效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同时强化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如果发现机构存在恶意降价等不法行为,应该加大打击力度,做好相应的整治工作,以便环境影响评价市场能更为和谐。在技术方面,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清除一些评价业务水平不高、评价措施不合理、业务不熟练的机构,加强惩治力度,严格依照国家现行法规办事,如若情节严重,要追究相应法律责任。同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该着力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审核工作,在短时间内做好整改,减少问题的出现。

3.2 强化对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

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期间,所应用到的数据资料非常多,而若想获取更多资料,提高评价有效性,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应该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包括大数据技术等,可以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支持。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高效收集各类数据信息,能扩大环境评价指标及内容,保证评价工作开展更为精准高效。在评价期间,可以结合收集到的各类信息资源,有依据地制定评价方案,结合工作内容和要求,以便工作的开展能顺利有序。同时强化对当前先进评价软件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的利用,提升评价效果。现阶段,国外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成功经验较多,所应用的技术也比较先进,所以我国在开展这一工作时,应该强化对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借鉴,加强对评价技术的优化和完善,结合本地区及政策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创新和改进,全面优化评价技术,确保评价的合理性、高效性,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能朝着高效且科学的方向迈进。

3.3 建立健全科学的公众参与机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不仅会对当前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也关系到社会的未来发展,所以在开展这一工作期间,必须加强重视,不仅要合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积极优化评价机构市场环境,也要建立完善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机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开展与公众密切相关,只有构建完善的公众参与机制,才能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让环评工作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在对听证人员选择过程中,需要本着客观、公平的原则,全面创新公众参与形式,加强对互联网等先进技术的运用,丰富公众参与内容和渠道,同时保证公众参与的各项权益,能将立法作为前提,维护公众参与的利益和权利。在工作程序方面,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和流程展开,强化对公众参与评价渠道的拓宽,积极吸纳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以便公众权利能得到正确行使[5]。

3.4 加强对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重视

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一直学习国外成功的管理经验,使得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大提升,在综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切实做到取长补短,在借鉴中创新和发展。为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能更为规范和标准,在工作期间,应该加强对制度的改善和创新,结合各个地区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优化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机制。同时,各地区的管理层应该制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标准和规范,将工作重点放在升级革新环境影响评价上,建立公平且公正的管理体系,将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腐败等问题彻底解决,一旦在工作中发现此类问题,必须取消相关资格,并在思想上加强教育,让其能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的发展现状不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落实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制定过程中,需要保证灵活性,增强制度的实用性,环评机构要严格依照环评制度,充分落实,促进评价质量的提高。在环评工作期间,要结合本地区的发展情况以及标准,有侧重点地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加以开展,如果评价内容与本地区的发展情况不吻合,务必及时修改,以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与审批部门的要求相适应。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职责需要严格落实,全面简化环境影响评价要件,突出重点内容。如果是一些对环境影响评价不大的要件可以通过备案的方式加以管理,促进工作效率和效果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坚决不能出现违法操作的行为,包括未批先建等,一旦发现这种行为,一定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作出惩罚,将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减少形式化现象的存在,不仅要对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也要将监管作为重点工作,对以往以批代管的陋习全面改进。如果环境影响评价存在不确定性或者需要长时间积累,需要将事后评价做好,并对整个工作环节进行跟踪和管控[6]。

3.5 强化监管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审批权

在开展评价工作期间,环境审批部门很难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合理开展各项工作,致使环境评价存在不合理性,无法达到公平、公正的评价标准。并且,环境影响评价人员数量较少,再加上专业水平和技能偏低,使得评价效果和质量无法达到要求。为提升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有效性,减少问题的出现,应该结合环保新形势,加大审查力度,一旦发现有不规范行为出现,必须及时命令整改。在组织开展审查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要深入分析特定项目,对项目开展的可行性做出正确判断,能站在客观的角度,合理制定评价方案,坚决不能出现主观评价的情况。在项目实施阶段,要开展取样调研等工作,以便后续常规性检测与环保验收工作的开展能更为准确,可以有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作为支持。

3.6 全面提升评价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基于所面临的环保新形势,为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应该加强对评价人员水平和素质的提升。评价人员的素质和专业能力与最终评价的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评价工作的开展才会有序顺利。现阶段,评价单位水平良莠不齐,部分单位工作人员基础知识薄弱,无法对行业特点精准把握,致使评价工作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应该加强对相关人员水平的提高,加大对评价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岗前培训,从专业技术能力、责任意识等层面着手,合理制定培训内容,提高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评价人员要主动掌握新技术以及新设备,在评价中应用最前沿的手段和技术。同时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能在工作中发挥自身职能,做好各个环节的评价工作,提高环境影响评价水准。为确保环评工作能达到预期效果,应该科学配置各项资源,加强对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减少后期出现问题的概率。在评价时,若发现问题,务必及时整改,促进环境影响评价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组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期间,应该全面提升评价人员工作责任心,制定合理的待遇政策,吸引更多人员参与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于发达国家的环评经验,要主动学习和借鉴,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并在依照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环评机构在工作阶段,还要积极与政府部门交流沟通,从整体的角度上促进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工作潜能的提高[7]。

4 结语

综合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开展期间,面临的阻碍和困难较多,因此,基于环保新形势下,应该加强对环境评价机制的完善和更新,尽可能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需求。同时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包括大数据技术等,精准收集各个地区的数据信息,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引导社会公众主动参与到评价工作中,确保问题在彻底解决的同时,评价质量和水平也能整体提高。

猜你喜欢

环境影响人员评价
针刺治疗术后肠梗阻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让刑满释放人员找到家的感觉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