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与预防对策研究
2023-01-06柳海燕
柳海燕
(东阿县环境监控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环境监测实验室是将所在地环境作为监测对象的实验室,通过采取合理的物理、化学或者是生物手段,来检查环境中的相关污染物及与污染物相关的物质,将其收集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对收集的到的环境样本中污染组成物进行分析,并检定和测试。在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来开展相关分析工作,而这些化学药剂中含有较多的有毒成分,并且会与污染物中的相关物质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长期通过化学药剂的方式来分析污染物,使得实验室内长期充盈着大量的有毒气体,造成实验室内部污染较为严重,并且这些有毒的气体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随着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相关实验室日渐增多,并且实验室内部的污染问题明显突出[1]。在该背景下,如何做好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预防及应对策略都是值得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就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环境污染及应对策略做出综述,为后续应对和预防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指明方向,具体如下。
1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污染源
1.1 废气
实验室内每天会进行大量的化学实验,这些实验都会用到大量的化学药剂,这些化学药剂在使用的过程中,其自身会存在挥发作用,并且在与污染物相关物质接触之后,会产生有害气体,一些气体无色无味,极难被察觉出来,并且实验室本身就是比较封闭的空间,这就使得实验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大量有害的气体留存在实验室内,这些有害气体在实验室内空气中肆意挥发,会随着实验室研究人员走动的干扰遍布到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甚至飘向室外,对实验室外的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恶劣影响,一切废气不仅会对周围植物造成严重的影响,还会导致实验室上空的空气出现污染,对飞禽造成影响[2]。为了减少实验室废气的排放污染,现阶段的实验室都会采取通风橱来过滤空气,以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虽然通过通风橱能够有效的改善实验室的气体污染状况,但是对于一些有机溶剂或者是毒性较大的气体处理依旧乏力。
1.2 废液
废液是实验室中最为常见的污染源之一,这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息息相关,工作人员会对收集到的样品一一检查、分析。在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便会产生大量的废水。从废液的来源看,大多都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完相关实验之后多余的液体检测样本,这是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完成一项实验操作之后,需要对盛放实验样本的器皿进行清洁,以保证下一次实验不受影响[3]。一般情况而言,每个实验室在完成相关实验之后,都会产生较多的废液,这些废液的构成成分较为复杂,并且一些废液中残留着有害的微生物较多,如果没有做好废液的处理工作,直接将其倒入下水道中,会对实验室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不仅会导致实验室周围的植物枯萎、死亡,甚至还会浸入地下,最终造成当地的地下水受到污染,会对当地的水产以及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实验室废液的处理处置是当前必须要引起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
1.3 废渣
废渣的构成成分十分复杂,一般而言,在实验室中若是产生了废气和废液,那么就一定会存在废渣,废渣是一种顽固性且复杂的污染物,此类污染物的处理难度较大。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在采集固态样品的过程中,通常会采集较多的样本,用来应对实验过程中出现差错或异常实验数据情况下需要复测的问题,那些实验室中采集的多余备份样品大多会成为废弃样品,最终成为实验室废渣。实验室中需要采购大量的化学药品试剂,一些试剂有效期内未消耗完,超过了保质期,化学试剂失效,这些失效的化学试剂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废渣。还有一部分的废渣为实验时使用过的器皿,一些实验在进行的过程中,不慎摔破器皿,不仅会造成大量的废液、废水,还使得这部分被污染的器皿成为废渣[4]。不仅如此,在实验室研究人员开展相关实验的过程中,受到化学分析的影响,一些受检样本随着化学反应从而生成一些固态的分析生成物,这部分固体分析生成物中,一些难以降解有害物质,是当前值得重视的污染物。总而言之,在实验室中产生的一切无用或者是被污染的废弃固态物质都被称之为废渣,废渣是一种不容小觑的污染源。
2 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原因
2.1 致污因素
大多数实验室监测的项目名目繁多,这就表示实验室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实验药品和化学试剂等来满足实验室的工作需求,这些药品和化学试剂等本身就是导致实验室室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反之,若是实验室中需要检测的项目类别较少,那么实验室所需的药品及化学试剂需求量自然减少,只有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大幅度的预防及管控实验室环境的污染。但是由于现阶段环境污染较为严重,且污染类型多种多样,使得实验室的相关实验类型较多,并且实验室所需求的试剂及药品种类名目繁多,当药品和化学试剂等到达实验室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将其放置在统一的存放处,若是某种试剂并没有频繁的使用,使的这些试剂在保存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被工作人员所忽略,使其大量的挥发,这是化学试剂本身造成的污染[5]。并且此类化学试剂在对于污染物样本共同参与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废气,这就导致废气、废液大量出现,都会加大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2.2 缺乏对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视
实验室内部环境污染是当前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导致环境污染的原因层出不穷,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便是实验室内相关工作人员对于环境污染未引起足够多的重视。其一,实验室研究人员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相关知识储备欠缺,没有将环境污染的危害牢记。在实验室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时,仅仅只是为了自身工作的方便,并没有严格遵循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来进行操作,在日常工作中,随意的摆放实验药品、化学试剂及实验器皿,这些不经意间的行为都会造成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加剧。其二,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对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完善,实验相关管理工作松懈,使得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缺少专业的处理处置,没有将监管工作落实到位,如此一来,同样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加剧。
2.3 资金不足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环保,各个地区的环保部门纷纷意识到预防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只有将地区的环境污染有效的改善,才能够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不仅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当地受到污染的种类,还能够对周边环境的保护起到重要的促进。随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各个地区的环保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然而因为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前期的预算工作没有做好,使得实验室在完成建设之后运行所需预算资金所剩无几,实验室后期运行不具备强大的资金储备,实验室使用的仪器依旧停留在古老阶段,这些没有及时更新换代的实验仪器,其自身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大幅度降低,并且还会影响实验数据的真实性。除此之外,药品及化学试剂的购进、检测分析等内容并没有纳入环境监测实验室建设的预算内,同时严重的忽略了实验室废水、废气及废渣的排放问题,由于投入到实验室的相关资金比较匮乏,这就导致实验室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时难以解决[6]。
3 预防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策略
3.1 引起重视,制定相关技术规范
环境监测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实验室环境污染问题,尤其是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全身心的投入管理工作,认认真真的研究实验室站点环境监测工作的特点,以及实验室的工作重点,结合实验室本身的实际情况,探索并制定出一套可行性高的预防及处置策略。对实验室环境污染有所缓解及预防的相关举措,需要将其记录,并在工作中严格按照此方法进行,通过不断的实践,检测出该方式的最终可行性,以便于后续更好的将其推行下去。对于有加重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人员或行为,则需要立即责令停止,并进行思想教育,使其明白该行为对于实验室环境污染的危害。除此之外,还需要有效的整合实验室现有人力,结合实验室现目前的工作实际状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并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使其实验室分析人员在进行相关实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切勿与其背道而驰,以此来规避实验室环境污染的一切人为因素。为了调动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彼此之间做好监督工作,可通过授课,对在监测实验中相关操作和化学试剂不当使用可能造成污染影响进行专项培训,使实验室每一位工作人员明白操作不规范对于环境污染的巨大危害,同时能够将保护环境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培训完成之后,可以采取适度的奖惩制度,使工作人员之间能够相互监督,并且将安全和环保的实验理念牢记于心。
3.2 优化、改进分析方法
从众多环境监测实验室污染物的构成来看,实验室中排放的污染物与实验室内使用的样本、药和化学试剂中的有害物质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可知,将实验室内现运用的分析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此技术基础上做好优化工作,对其进行改进,如此一来,不仅能够达到最终的实验目的,还能够大幅度的减少药品及化学试剂的使用。同时经过优化后的方法,不仅能够减少药剂的使用,还能够对收集的样本进行优化,采取适量的受检样本,改进后的分析方法,能够减少样本的使用量,从而大幅度的减少样本的有害物质含量,在实验室环境污染预防及缓解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实验过程中,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采样、分析流程不妥等,都导致实验室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而科学、合理的采样及分析,能够大幅度的预防环境污染[7]。实验室样本收集工作人员在工作进行中,需要提前对所采样的样本进行初步的判定,并对相关企业的整体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充分的调查,结合自身过硬的业务能力,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而制定出科学、详细的采样方案。在正式采样前,采样工作人员需要运用自身的工作经验,判断所采集的样本的实际危害性,并计算好需要采集的样本量,以满足实验需求。同时需要摒弃传统的分析方法,在其基础上进行优化,以此来达到环境监测实验室降低污染排放目的的实现。
3.3 跟踪监督管理
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必须具备较高的严谨性,需要工作人员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相关实验项目时,不仅需要严格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标准方法,还要严格遵守实验室相关规章制度完成实验项目。为了减少实验室环境污染中存在的人为因素,实验室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强化对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实验项目进行追踪,包括其分析环节,最终结果等,进行密切的关注。通过对实验项目的监督,不仅能够提醒实验人员的工作,还能够促进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与此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仪器,对实验室内的各个区域、实验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的监管,使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实验分析,不仅能够规避风险事件,还能够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减低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
3.4 科学处理实验室废弃物
要做好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预防,那么就必须做好实验室的废弃物处理监测工作。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强化对实验室废物的处理。其一,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及环保标准的明文规定,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等分门别类的处理处置,实验室管理人员做好实验室废弃物的综合防治工作。在执行相关的工作的过程中,切忌钻牛角尖,需要从多方面各个击破,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进行处理,使得废物的处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并需要重点关注废物处理相关标准,使实验项目中产生出来的废物在经过专项、科学的处理之后,完全的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其二,除了规范好工作人员操作、做好废物的排放分类等,还需要借助相关技术来完成实验室废弃物的处理。对于实验室中一些无毒的气体、有机溶剂等,可以借助科学的技术方式,将其收集,并提纯,实现二次利用,既节约了相关资源,又响应了国家的环保理念。对于一些有毒有害且实验室无法处理的废弃物,可以先将其进行分门别类,做好废物的归纳储存和废弃物的密封工作,最后将其交由有资质的相关部门进行无害化的处理。
3.5 增加实验室污染治理资金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随着污染物种类的增多,需要对其实验室内部相关仪器、环境等进行改善,这些改善的环节均需要相关部门加大对实验室的资金支持。想要全面落实实验室内环境污染的预防工作,那么增加资金支持是一项必要的条件。地区的环保部门应当以身作则,在为建立实验室所需投入的资金预算时,需要充分的落实建设工作、物品药剂、污染物处理等预算,如此一来,才能够保证建设的环境监测实验室具备相对完整的污染处理系统。实验室的管理人员在投入资金购买设备时,需严格的控制采购的设备相关性能,不能贪图便宜,而采购较为老式的设备,不仅会使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受到影响,并且老式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者问题,还会增加实验室的经济支出[8]。
4 结语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污染不仅会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还会对实验室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由此可见,治理实验室环境污染的重要性。在现阶段的实验室中,通常产生的都是以废气、废液和废渣组成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在处理时非常棘手,因此在污染物处理时,可以将其分门别类,按照污染物的不同性质划分,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同时做好实验室设备及分析方法的优化,以此来减少进行实验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实验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重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认真制定出现相关规章制度,使整个实验室运行有条不紊,工作人员有章可依。将实验室预防相关污染措施全面落实到位,以此来提升实验室环境的整体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