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2023-01-06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污染物污染

陈 芳

(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崂山分局,山东 青岛 2660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但城市工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固废,以及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和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等,导致城市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同时,城市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因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而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同样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并且成为全球社会性问题之一。当前,为了积极响应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呼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并不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以及对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分析力度,从而积极探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健康的生存环境,以此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1.1 大气污染

(1)我国的能源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以煤炭为主,这使得大气污染多年来呈现出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但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给城市的大气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导致我国的大气污染由单纯的煤烟型污染向煤烟和交通混合型污染转变。并且,大气污染特征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不仅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污染程度越来越高,与机动车尾气密切相关的氮氧化物的污染程度也越来越高,这使得原本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更加日趋严重[1]。因此,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也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2]。

(2)当前,大气环境污染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问题,也是人们最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但由于大气环境中的污染区域较为广泛,以及废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所以,其处理起来困难度较大,这也是城市环境污染处理的重点与难点。通常,空气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TSP),臭氧(O3)以及一氧化碳(CO)等,其中,颗粒物中的PM10和PM2.5两种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尤为突出。

(3)在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是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物的主要源头,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使矿物燃料的使用率逐步增加,而矿物燃料在焚烧后会形成大量的有害物质,其中,当颗粒物进入高空后,会成为很多有毒有害物质的载体,甚至有些颗粒物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从而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此外,随着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城市中机动车的保有量逐渐增加,而随之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持续增加,这对于城市大气环境的压力日渐加剧。同时,随着城市居民对空气的感知越来越直接且更加灵敏,导致停车场,加油站等区域的汽车尾气投诉问题,成为了城市居民对环保信访的敏感点和高发点。

1.2 水污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主要是因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其中,工业废水对水体环境污染的影响较大,这是由于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废水,而对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工业废水主要来自冶金、电镀、造纸、印染、制革等行业。在以上行业中,有些工业废水未得到有效处理,也没有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而是直接排入水环境,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水环境污染。因此,为了减少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国家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主要包括环境管理领域实施的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通常,在工业企业生产废水达标排放的基础上,会对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实施总量控制政策,这对于促进工业企业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水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等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城市居民生活污水对城市水环境质量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当前,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过快,城市基础建设跟不上城市化的发展速度,一些区域城市的污水主管网铺设较为完整,但污水支管网配套却不完善,导致一些居民生活污水不能完全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从而也没有进行有效处理而是直排环境,这也给城市水环境质量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1.3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是指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土壤且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导致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导致有害物质在土壤中逐渐积累,且通过食物链被人体吸收,最终出现危害人体健康的现象。经相关调查发现,土壤污染的源头主要有三种,即生活污染、工业污染和农业污染。同时发现,我国部分地区的地表水体受到污染,一定是重金属元素超标。因此,在环境管理领域应强化土壤污染的管控与修复,要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防控土壤环境风险为目标,以保障农产品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以此加强土壤污染防控,并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加强土壤保护,应鼓励工业企业集聚发展,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以减少土壤污染。并且,还要加强未利用地的环境管理,防范建设用地新增污染;以及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与综合利用,防止污染地下水;还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严控新增土壤污染。此外,还应建立土壤污染治理修复的全过程监管制度,并依法对土壤污染治理修复责任方实施终身责任追究。

1.4 噪声污染

在城市中,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噪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城市噪声主要来自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其中,在建筑施工噪声中,一些机械设备引起的噪声值甚至可达到80~125 DB,如果人们长期暴露在这种高噪声的工作环境中,就会导致耳聋,因此,要加强建筑噪声的监督管理和检查执法,并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而对于工业噪声污染,可采取消声、吸声、隔声等措施进行防治,从而推进城市区域重点工业的噪声源治理,以此有效改善噪声污染。当前,城市的交通噪声污染也不容忽视,可采取建设声屏障、安装降噪装置、种植绿化带等措施来减轻交通污染,可通过使用低噪路面材料,实施破损道路降噪改造工程,以及推广多空隙排水降噪沥青路面等措施进行治理。除了交通噪声、工业生产噪声等问题外,在商业服务、游戏、娱乐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也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危害,所以,也要强化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 社会生活噪声源的管理,力争从源头削减社会生活噪声污染。

2 环境管理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城市化迈入了加速的历史发展阶段,建设规模和总量在不断扩张与提高,城市经济基础明显提升,但随之带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增加,严重影响了城乡居民的正常生活。而大中城市既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地带,又是非农业人口赖以生存的重要依托地,也是城市人口生活与经济社会活动的稠密地带、资源环境保护的高压地带。但目前,由于追求经济效益所造成的城市环境严重污染,已危及到广大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所以,治理环境污染既是城市发展中最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大方向[3]。

2.1 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城市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的建设中,基础设施等建设不完善,覆盖面不全,导致城市生产生活污水不能实现100%的收集和处理,特别是一些城市非建成区的污水集中收集和处理效率都较低,其中模块和化粪池等简易收集处理方式仍占较大比重。另外,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也导致了一些城市污水会通过漏排、直排等方式进入环境,这给城市的水环境带来了严重污染。而城市非建成区的基础供热配套覆盖不全,冬季散煤取暖导致的大气污染也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非建成区的清洁取暖改造任务还是比较艰巨。

2.2 环境监管制度不完善

在环境管理领域中环境监管尤为重要,但由于当前环境监管制度不完善,存在监管漏洞,导致污染物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深入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改革,要明确职责内容和职能边界,规范执法标准体系,统一执法行为规范。同时,在不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时,还要全面提高环境监测的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以推动实现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此外,还要强化环保产业支撑,支持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治理的一体化服务模式;从源头防治污染,加强全过程管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引导企业生产和人们消费方式绿色化,推进绿色技术创新;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完善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和陆海统筹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2.3 缺少科学、可持续性的总体规划

城市化发展至今,在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城市规划目标,但缺乏一种科学、严谨、统筹、长远的整体规划,这就造成城市化的规划没有章法,从而造成城市的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例如,一些大中城市的工业区就建设在农村居民点周围的上风向处,这样就会使环境污染问题更加突出;而工业园区里的工业企业由于土地规划不合理,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了园区周边土壤被污染的情况;且现在城市里的工业产业向周围地区转移,从而导致了工业污染的平行移动,这对城市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一定危害。

2.4 环境保护氛围倡导不够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的氛围倡导不够,所以要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依法保障社会公众对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可利用各种媒体宣传规划及实施情况,确保社会公众的知情权以及扩大公众的环境参与权;要发挥出公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提高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营造全社会关注与监督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市民遵守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倡导公众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最后,还要大力推广节水器具、节电灯具、节能家电、绿色家具等;鼓励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绿色出行,倡导垃圾资源回收,以此促进城市形成节约适度、低碳排放、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模式。

3 主要污染防控措施

城镇化造成的突出环保问题已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掌握当前城市的环境状况,查明环境污染成因,要及时制定科学可行的保护措施进行预防,以促进城市环境工作更快更好地进展[4]。

3.1 加强环境监测体系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也在加快,以往传统的城市环境监测系统已不能适应当前的环境形势,因此,为了充分反映当前城市的环境质量变化,有必要建立高密度、全方位的监测体系,主要包括固定监测站、移动监测站和在线监测系统。而应用新监测系统可以保证全方位、大范围地全天候进行环境质量监测,这不仅可以反映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还可以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同时,还需要将物联网的感知、传播、智能等特点与环境监测应用综合结合,以构建高密度的环境监测系统,这样就可以实现不同地点、不同方向的监测设备可以兼容,监测数据可以得到有效处理,管理和控制能力也可以提高;还可以将大气污染源、气象、水质等方面的环境数据上报物联网大数据环境监测系统,以便于对环境污染实施及时、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

3.2 合理应用环境监测设备

环境监测技术在不同情况下采取的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比如实验室应用较多的是原子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原子吸收光谱、红外光谱、ICP、等离子体和透射光谱仪。而部分比较特殊的监测设备也在及时更新,主要包括环境水体在线监测设备、COD精密测量仪器等,且每种设备都有不同的用法,满足不同需求。此外,国外在环境监测CO、NO、COD等基础污染物的便携式仪器比较全面,便携式气相色谱仪(GC)也作为现场分析仪器,是环境应急不可或缺的监测设备。近几年,随着我国在环境监测设备方面投入的大量资金,环境监测设备的合理应用也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3.3 构建环保大数据共享处理平台

随着环境监测设备法规的不断完善,环境数据信息的总量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而城市发展规划,政府发展决策,环境治理方向等,都需要对环境数据信息进行共享,但如此海量信息的管理方式必须要具有高存储容量的大数据平台,所以,构建环保大数据平台能够在处理海量数据的同时对现有数据进行管理,并可以系统整合环保相关信息和数据,有效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环保大数据共享平台的灵活性。

3.4 采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

对于当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也要针对工业点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采取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理措施,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因此,要从以下方面做起:提高区域污染物的排放标准,督促工业企业在工业废气排放和工业废水排放的末端治理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实现深度治理污染物排放,提高治理效果,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加大深化城市面源的污染整治,提升施工扬尘防治水平,如可发挥出房屋建筑工地远程视频和扬尘在线监测系统作用;为了强化道路扬尘污染治理,还要大力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加大渣土运输车辆执法管控力度,提高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和洒水比例,以深入推进城市道路深度保洁;加强裸露土地的绿化,做好全区裸露地块监管,定期开展裸露土地核查,加快推进实施裸露地块的复绿工程;并借助空气微站、雷达走航监测等手段,查找工地扬尘、裸露土地等污染问题。

3.5 深化工业污染物治理

在加强城市污染治理措施的过程中,要实现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以加大对企业持证的排污监管力度;要加强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对于不符合现行环保管理要求的工业污染源要进行提标改造,以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强化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完成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的深度治理;加强有毒有害气体治理,以及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理。

此外,还要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加强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控制,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综合整治。如可持续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清单调查,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控制,以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源监测监控体系建设。同时,还要深化工业涂装、包装印刷和油品储运销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等。

3.6 健全环境风险防控体系

在城市环境的保护措施中,要以工业固体废物、化学品和辐射环境风险为重点,并通过适度控制风险源总量,增加处理处置能力,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保障全区域环境安全。同时,还要强化危险废物源头控制,引导企业使用低毒低害和无毒无害原料,促进企业从源头削减或避免危险废物产生,以及深入开展辐射安全风险排查,加强放射性物品转让、储存和运输过程安全监管。此外,还要加快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垃圾资源回收;健全环境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善应急指挥系统,推进环境应急领域智慧化、信息化建设。

3.7 引导居民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意识在城市环境管理中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引导居民树立起环境保护意识[5]。众所周知,绿水青山,蓝天碧水的良好居住环境是人们都向往的,因此,要培养环境意识,就要让居民关注环境保护。这样政府部门就可以通过环保公益广告,倡导居民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为环境保护尽责出力。

4 结语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城市环境保护工作必须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而环境保护监管部门更要了解当前城市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污染现状,并及时剖析形成污染的因素,且采取相应防治举措,从根源上解决城市环境的污染问题,以改善城市环境污染状况。同时,城市居民也要积极参与到环保的有关工作当中,真正地做到全民参与,从而共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美好健康城市。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污染物污染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不同取样方式下船机污染物排放结果的研究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你能找出污染物吗?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