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织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方法论述

2023-01-06郑文娟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调查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郑文娟

(布雷博(南京)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

环境管理体系是从政府、社会、采购方的角度提出的共同要求,能有效预防与控制环境污染,以及提高资源与能源的利用效率。进入21世纪以来,在企业全球化协作、产业分工精细化的背景下,环境管理体系成为企业或其他组织的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织建立该体系的基础就是要将环境因素辨识清楚。基于以上原因,本文重点阐述了环境管理体系控制的主要内容,以及如何实施,并对组织管理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1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在企业或其他组织的发展过程中,要考虑到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其中,具有重大环境影响为是否只要作业就会发生?这是必须要考虑到的;但光考虑到这一点还不够,按照标准来说,还需要考虑到可能具有重大影响,也可以理解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重要环境影响,而在某种条件到来的时候,这种影响就可能会发生。因此,就要考虑到三种状态、三种时态[1]。

1.1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1)正常状态本文不展开陈述,企业可以根据各自的正常状态进行评价。

(2)异常状态主要是指一些长期运行的设备在停机或开动的时候,可能因为没有进入到正常状态,就会产生一些不期望的环境影响。

(3)紧急状态是指当某种条件出现的时候,通常出现的是一些不期望的条件,比如,火灾出现,大量的化学品泄漏,就会产生严重的环境影响;甚至一些自然灾害出现了,本来环境影响不大,但洪水来了,很多低洼的区域就进水了,而企业恰恰就在低洼的地方放了很多有毒有害的化学品,这样就会使洪水的下游部分全部受到污染。

所以,考虑可能具有重大影响内容的时候,企业一定要考虑到这三种状态,即在正常的情况之外,当异常情况或紧急情况出现的时候,还会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产生。

1.2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1)过去:是指一些环境影响虽然已经过去了,但至今仍然还存有一定的环境影响,比如,10年前受到污染的土地,不能认为污染的情况现在不存在了,很有可能污染源还在土壤里,甚至极有可能通过土壤的污染已影响到了地下水。因此,企业在识别环境因素的时候,还要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

(2)现在:企业在识别当前现存的环境因素的时候,还要关注到以下几方面的环境影响。

①关注向大气排放的污染物;

②关注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且无论什么途径向水体排放的污染物均要考虑到;

③关注各种废弃物的管理,如生产用的边角料、生活废物、医疗废物等,这些废物的管理标准都要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

④关注土地的污染,如有些企业既不排放废水,也不排放废气,而是把所有的废弃物都堆放在自己的厂里,那也要考虑到下雨时污染物会不会随着雨水渗到地下,从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⑤关注原材料和自然资源的使用,主要是指生产型的企业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所以,一定要珍惜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能源、水、电等,均需节约使用;

⑥关注当地和社区有关的环境影响问题,比如噪声,噪声是社区比较关注的问题,其对环境的影响是指只要噪声存在,环境就会受到一定影响,反之,就没有。而当前在环境管理体系中比较关注的是,企业产生的噪声会对当地环境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3)将来:企业在辨识环境因素的时候,还应考虑到将来的环境影响。

2 环境因素识别方法

常用的识别方法是环境因素调查表法,主要是由管理部门将调查表发放到基层,而各基层单位自行填写,这是普遍采用的环境因素调查方法[2]。

2.1 环境因素调查表法

在实际的调查环节,要将环境调查表发到各个生产车间、各个管理部门,其填内容主要包括不同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中可能出现的环境因素,而对于以上内容在填写前,一定要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例如:环境因素的名称,可填写锅炉烟尘的排放,这就是一个环境因素,但其环境影响要写清楚,即影响什么?污染空气。还有一个内容就是排放量或使用量。其中,排放量可以根据上面填写的锅炉烟尘排放,这也是一个环境因素,排放量有多大?每天排放多少烟尘?是一吨还是两吨?就需要根据锅炉大小计算;使用量填写的内容是对于能源或原材料的使用,而作为环境因素填写可以是一个钢板的消耗,使用量是多少?假设工厂车间是汽车冲压车间,每年生产10万辆汽车,每辆汽车多少吨?用消耗多少钢板乘以数量,就能得出一年的使用量,要从这个角度统计消耗多少资源,从而对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调查表的信息量较大,环境影响之后就是使用量和排放量,然后是排放状态:正常、异常、紧急状态,这就需要单独列出每种状态的情形,同时列清楚现有的控制措施。因此,各个组织和部门都要填写这样的表,表格需要深入到每个班组,让班组根据自己班组的活动,认真填写各种环境因素。

2.1.1 分类调查

通常,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是普遍调查方法中属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该体系能统筹各种活动过程中的环境因素,所以,要把需要填写的环境因素都填上去。此外,普遍调查方法也是环境因素识别的一个基础性方法,可以采用。但仅有普遍调查还不够,这主要是因为各车间、各班组根据不同情况识别的环境因素,往往带来的问题没有条理性。因此,要在普遍调查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开展分类调查,具体的分类情况如下:

(1)与排放标准有关的环境因素的调查表:主要包括环境因素类别、大气污染物排放、排放口数量、排放口的污染因子。如锅炉烟尘排放,其污染因子就是烟尘。在实际填写过程,是根据工艺过程所使用的原材料,来确定厂房烟囱排放口的污染因子。同时,还要计算出排放量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或进行必要的检测,监测排放浓度,对照标准。其中,对照标准主要包含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等。此外,还要进一步明确造成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控制措施,要将水、大气、土壤或其他方面所有与排放标准有关的因素,都要详细填写,这样与排放标准有关的环境因素调查就完成了。上述普遍调查是基础,还要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类,如排放口数量、排放的污染物、遵照各自的标准、对照标准是否都达标,并且,还要将控制措施列出,并持续巩固实施,如果未达标,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上这些内容就是和排放标准有关的环境因素调查。

(2)废弃物的产生和处置情况的环境因素调查表:产生几种废弃物,其中有几种危险废物,有多少是一般废物,去向,如何处置,均需做好分类。

(3)化学品使用登记表:公司使用的化学品种类、使用量都需要调查,有多少进入到产品里,有多少没有进入到产品里,比如清洗,挥发,也可能造成污染。此外,哪些属于易燃易爆、哪些属于有毒、哪些属于反应性、哪些属于剧毒,在调查摸底后,均需采取措施控制。

(4)能源消耗统计表:主要是指使用的各种能源,包括电、柴油、天然气、蒸汽等都要填写清楚;用途是什么?使用量多少?与产品之间的关系,也均需列举,可以换算成每万件或者每件所消耗的能源。

(5)主要原材料消耗统计表:主要原材料即一定是主要使用的原材料,无论从哪个维度去评判都具有主要性,如可以是在生产过程中占公司原材料成本比较高的,前三或前五。并且,还要对以上内容进行系统分析,看看原材料利用率如何,单件、万件都可以,消耗多少原材料,还可以与同行进行比较。

(6)产品环境因素调查表:主要内容为不同的产品类别,环境因素是什么,与标准相比,与同行相比较。

(7)潜在的环境因素调查表:平时不发生环境影响,一旦有触发条件或条件成熟,就会产生重要环境影响,如火灾、爆炸等,或发生自然灾害后所产生的环境影响,以上这些内容都可以列在潜在的环境因素调查表里面。

(8)使用的产品以及服务过程中的环境因素调查表:主要是指企业在为客户组织产品生产以及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环境影响因素。该项内容在填写前,需要管理者实际调查、归类。

2.1.2 易出错的分类

上述所讲的就是关于环境因素分类调查,工作量很大,应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负责自己和自身职能相关的环境因素的调查。除此之外,还要重点说明在环境因素调查中容易出错的分类:

(1)在能源消耗方面的环境因素调查:不能只填写一项电能的消耗,应进一步填写其他相关的内容,要像识别排放类的环境因素一样。同时,要将能源消耗的环境因素细化,细化到把主要的耗能设备,都要列出清单。在填写过程中,企业可自行规定30 kw或50 kw以上功率的设备为主要耗能设备,目标值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规定,并列出主要耗能设备清单,而且,还要分析这些设备的用电情况,使用是否合理,是否能发挥效能。

例如,一台机床,经常会存在半负荷或者三分之一负荷、五分之一负荷的情况,说明其功率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锅炉的使用也需要分析,维持同样的温度需要消耗多少天然气、煤炭或电,与产出对比,就能发现主要耗能设备运行的合理性,进而定下标准。这些内容都需要相关部门认真填写和跟踪,还包括公用工程设备,车间使用需要多少量,开机容量与车间工况是否匹配。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耗能设备的合理性是识别环境因素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但很多企业在识别过程中都忽略了这一点,往往在能源消耗部分就只填写一个电能的消耗,如果消耗在什么地方不清楚,其判定控制手段也就无效。而且,还要抓住主要的耗能设备,企业不能把所有的耗电行为都识别成环境因素,如随手关灯,如果没有把主要耗能设备搞清楚,关多少灯可能也节省不了多少电,所以,在能源消耗方面的环境因素调查首先就是要调查耗能设备[2]。

(2)在能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是为了明确企业在能源管理方面是否有计量、有考核,如果各个车间没有计量和考核,没有成本核算,这对能源管理来说就是不足之处。此外,在能源消耗的调查分析方面有很多具体内容,如历年的消耗量统计,每单位产品、每件、每万件或者每万元产值能源的消耗量,与同行业消耗水平的对比;主要耗能设备的功率和负荷率是否还有节省的可能性,都要认真调查清楚,这也是为建立环境管理体系打下良好基础。

(3)需要改进的工艺与设备:对于淘汰的工艺与设备,环境因素识别也需要关注,对一些落后的设备,要及时淘汰,如果资金上有可能性,要及时更新设备,以提高效率。

(4)在原材料使用方面的环境因素调查:①分析原材料定额,在同行业处于什么位置,可以直接比较出来;②主要原材料利用率,比如做橡胶管,橡胶使用率,硫化后扔掉了多少,利用率能达到多少,都需要计算出来,可作为衡量公司管理水平的依据;③主要工序的废品损失:好的材料,做成了废品,这是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从质量上也要考核;④辅助材料的消耗,与主要材料的消耗相对应,胶、清洗剂等,要关注消耗量有多大,有没有回用的可能性;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表格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原材料年用量、每件产品的平均消耗量、主要原材料利用率,上述指标与同行业比较、各工序废品损失、正常消耗的统计与分析、废弃物可回收利用的调查分析,利用率等需要做统计。

以上叙述的是调查表方法进行的环境因素识别,此外还有物料衡量法,该方法适合衡量有害化学品物质的排放,原材料的利用率,采购多少橡胶,出去多少成品,剩下的都报废;产品生命周期法:适合产品的环境因素识别;过程输入输出法:适合生产过程及物流过程环境因素识别;职能分析法:适合管理职能环境因素识别[3]。

3 环境因素评价方法

众多环境因素识别出来后,对于如何评价出重要环境因素,有以下方法。

3.1 是非判断法

对不同类型的环境因素要提出不同的判断标准,如污染型的重要环境因素,需要判断与法规的符合程度,如果不符合标准,那一定是重要环境因素;另外,还要看其的环境影响程度,以及产生环境影响的频次,这些都是在环境因素评价过程中可采用的原则。

对于污染类的环境因素用是非判断法来判断,有几条规则:

(1)凡是违反法规要求的,比如排放超标就是重要环境因素;

(2)当地政府或客户特别关注的,如二氧化硫的排放,COD的控制,这也是重要环境因素;

(3)法规明令禁止使用的材料,但公司在用,也是重要环境因素,如氟利昂;

(4)有法规要求严格管理的,也可以定位重要环境因素,如危险化学品;

(5)在异常状态下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如危险废物也可以定位重要环境因素;

符合以上条件,可以定为重要,这叫是非判断法。对能源也可以规定,比如能源的价值、节约的可能性等。

3.2 打分法

将企业所关注的几方面列成不同的分值,将分值相乘或相加,在得出总分超出一定数值后,可认为是重要环境因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产生环境影响的概率:发生的概率,发生的频次,每天都发生的,分值就可以高一点。其中,频次因子的打分:每天发生一次打5分,每月发生一次打2分;

(2)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环境影响非常严重的打5分,较严重打3分,不严重打1分;

(3)环境影响的范围是指:环境影响产生之后是跨地区的影响,还是周边的影响,要设置不同的分值;

(4)相关方关注的程度:社会极为关注,有毒有害的化学品,5分,一般不太关注的就1分。

通过将以上几方面因子相乘,可作为一个总数,当大于某一个数值时,可规定为重要环境因素。由于这些数字只是人为定性的结果,所以只反映了一个程度,而不是一个真正的数学计算,可以理解为是将无法或很难定量的东西定量化。但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重要环境因素评价出来后都要请专家进行分析研究,评判采取的方法,以及得到的结果是否合理,且在使用过程中还可能会出现哪些问题,比如,在异常紧急状态下产生的重大环境影响,就不可以用频次的概念,而频次少也不能忽略,因此,在使用以上方法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尤其是重要环境因素是组织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环境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而体系的其他管理要素都是围绕其开展管理活动,但如何有效、充分识别并客观评价环境因素,是组织开展环境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也是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因此,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运用上述办法力争做到全面辨识、管控。

猜你喜欢

调查表环境因素环境影响
空间环境因素对西北地区电离层空间特征影响
静压法沉桩对周边环境影响及质量控制
RANTES及其受体CCR5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在昆明汉族T2DM发生中的交互作用
水产养殖中有毒有害污染物残留及其环境影响
高超声速热化学非平衡对气动热环境影响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读者调查表
文化环境影响下的儿童行为探析
免耕播种实践及其对小麦生产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