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文嚼字之方言里的生僻字

2023-01-06云南电网曲靖供电局阮松萍

农电管理 2022年8期
关键词:包菜芫荽垄沟

■ 云南电网曲靖供电局 阮松萍

“时间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有些我们曾经认为根本没有的,后来发现它确确实实存在,有些我们深信不疑的,后来却明白根本就没有。”源自《北京爱情故事》里的这句话中,时间教会我的是不断学习和自省。作为新闻从业者,老是跟文字打交道,故鉴于工作需要及增长学识的考虑,遇到不认识的字我总是会格外留意并查询一番。

而对于方言这种特殊的文化存在,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既然方言是地方性语言,那多半存在于言语之间,是没有这样的字存在的。但现实啪啪打脸。那些我一度认为根本没有的方言用词,现在发现,它居然确确实实存在。汗颜之余,愈发让我感受到了中国汉字之博大精深。

最先,让我深感古人智慧的是潽(pū)字。此字特别形象、生动。它的意思是水、泡沫等沸腾后咕嘟冒泡,从锅或碗口溢出。遇着这种情况,生活里,云南人就会大喊“你的面条赶紧加冷水,不然潽出来了。”或者提醒你“快关火,汤都要潽出来了。”说来真是丢脸,此前我一直以为它有音无字,所以自顾自地改成了“溢出来”之类的普通话用词。

说起方言,大多数人大多时候也是能听懂的。要是听不懂或者你的谈话对象是个外省人,那你就得解释一番,或把这个方言中的字用普通话表达出来。

你就说那让很多人又爱又恨的香菜,滇西话都喊它芫荽(yánsui)。外出求学、工作,与人交谈时怕人家不理解什么是芫荽,说起此菜我都称呼其为香菜。香菜这个通用名果然不辱使命,字也简单、好写、好认,故全程交流属实无碍。

墒,读shāng,也是家乡的一个方言用语。常用的意思是耕地时开出的垄沟(后来学习后发现,其也可指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一种农具)。在滇西,你要是遇到老乡扛着锄头去干活,问他去干嘛,他可能就会回你“去垒烤烟墒”“挖包谷墒去”等之类的话。因为以前不识此字,也怕跟别人解释起来麻烦,言谈之间我就会自然地用“垄沟”之类的大白话去代替它。

在农村,你要是看到哪家的菜地或者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种得好,你就可以立马夸赞他“你家的青菜耪(pǎng,用锄翻松土地的意思)得太好了!”“你家这块稻田真是耪得好!”

有时你还会遇到农户在田埂边休息,身旁是一大箩青草之类的重物。要走但不便起身,他蹲到矮处,拿起背绳,就会请你帮他搊(chōu,方言,手扶住或一端用力向上使物体立起或翻倒)一下背篮。后来才发现,这是个多音字,另一音读作zǒu,本意是执持,一种扇子的名称,即摺叠扇。

前两天,我老公公让我把洗后晾得有点蔫的包菜放入泡菜坛里让其发酵,三两天后即可用于制作美味酸菜面、酸菜鱼、红豆酸菜等。一开罐,里面长了薄薄一层白醭(bú)。我用不沾油的小勺舀出它后,按照曾经从长辈处习得的经验,往泡菜坛里滴了几滴白酒后才放入包菜,坛沿处加清水,用扣碗密封。

醭,形声。“酉”指“发酵物”,“菐”意为“外皮”“外衣”。“酉”与“菐”联合起来表示酒、 酱、醋等因败坏而生的白霉。亦泛指一切东西受潮而表面出现霉斑。组词后它也有另外的意思,比如,擀面时撒在案板上的防粘的面粉,可称其为醭面。

最近跟朋友提及自己的无知,为了宽慰我,她说起了苏东坡年少时的故事。相传早年间苏东坡特别喜好读书,但年轻自负,自题大门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你苏东坡虽有才,但都“识遍”和“读尽”了?一位老者想验上一验,便拿出几本书来考考。可这一考便考倒了苏东坡。人世间的学问哪是有止境的,于是苏东坡随即在对联上加了四个字,上联改为“发奋识遍天下字”,下联改为“立志读尽人间书。”

朋友是真朋友,这番勉励吾记于心。那咱就追随东坡先生的步伐,继续识字之旅吧。就拿这些存活在方言里的古字来说,不管你认不认得它,它都一直在那里。虽然很多字笔画极为烦琐,但认识后,追根溯源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更有趣的是埋藏在其间的各地的风俗人情和祖祖辈辈的那些故事,以及我们在人世间的美好记忆!

猜你喜欢

包菜芫荽垄沟
“资深配角”芫荽
垄沟种植及其施肥优化对旱地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芫荽种植技术
吃包菜可以养胃?
液态地膜在玉米种植中的应用与推广前景
皱 纹
“资深配角”芫荽
生活趣事
“资深配角”芫荽
国内首个果味包菜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