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探析
2023-01-06陈慧华
陈慧华,韦 泽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3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故事的讲述与学习,亲自考察了许多红色文化遗址,讲述了数个红色故事,并提出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新要求。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
依托高校思政课程讲好红色故事,有利于教育引导大学生将革命前辈们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提升思想境界、道德修养的精神养料,滋养初心。作为红色故事讲解的重要载体,语言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运用语言艺术,使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手段和语言方式,能够引领大学生在学习红色故事中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相关概念界定
(一)语言艺术的内涵
相关学者对语言艺术概念进行了界定,指出“语言艺术是指在应用语言的传播活动中,在使用语言的一般原则和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语言产生使人愉悦的感受并带来良好的接受效果的方法和技巧。”[1]还有一部分学者对这一概念做出不同的界定,指出语言艺术的实质就是语言的内容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人类的审美诉求。因此,关于语言艺术的内涵,我们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认识。从工具论理论的维度来看,语言艺术是指语言作为一种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的媒介,而被语言主体运用得炉火纯青的经验之谈、智慧之思、技巧之用;从艺术性的维度来看,语言艺术是指语言被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对象而言,对审美主体产生美感体验的情感感应现象;从现实性的维度来看,语言艺术是指语言发出者通过自身的巧妙表达,将语言背后蕴藏的“信息”“观念”“价值”在潜移默化中转移至语言接收对象头脑中的某种能力。本文拟从工具论和现实性的维度使用语言艺术这个概念。
(二)红色故事的内涵
红色故事从字面上看由“红色”和“故事”两个词组成。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2]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红色作为最受喜爱的一个颜色,蕴含着许多特殊而美好的含义,其中之一是代表喜庆与欢乐,还有一种含义是象征着军队与权威。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是人们在具备一定程度现实认知的基础上,将其加工整理并进行讲述的事件。口头讲述是比较常用的表达形式,包括讲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或者凭借想象虚构出来的故事。
针对红色故事,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标准定义,学者们对于红色故事概念的界定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王岩和赵爱霞认为从广义上来讲,红色故事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国家强大、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3]张磊认为红色故事大多就是在讲述历史,通过讲述红色故事中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给人们提供榜样示范和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民众的全面发展,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红色故事是由表现优异的模范共产党员和勤劳勇敢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谱写的为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断奋斗的伟大革命故事。红色故事从产生、发展到完善,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演进过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为之艰苦奋斗的历史征程。简单来说,红色故事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故事。
二、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程吸引力
毛泽东指出:“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5]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红色故事,能够更加生动地将崇高的革命精神展现出来,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加高校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形成协同效应,坚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激活社会的“大课堂”,讲好用好新时代的“大思政课”,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千千万万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牢记红色政权是从哪里来的,始终铭记缅怀革命先烈。”[6]红色故事蕴含着中华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优质素材。在思政课中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能够使大学生在学习掌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将原本只存在于课本读物中,遥不可及的革命先辈形象,生动鲜活地展现在眼前,把注意力吸引到课程中来,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贴切地了解并学习先烈们崇高伟大的革命精神,培养崇高的革命道德情操。由此可见,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能够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平添几分活力和趣味,从而进一步增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吸引力。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思政课程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激励广大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7]在新时代,要善于把红色文化内嵌于思政课教学,发挥思政课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时代新人的主阵地作用,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有思想有温度的课。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能够将红色故事生动并“接地气”地表达出来,从而提升高校思政课程的感染力。由于高校思政课程学理性和灌输性较强,加之个别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本应该极具情怀的思政课有时变成干巴巴的文件宣讲课,无法较好地做到感染受教育者。事实上,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习近平深情回忆道,“我为什么对焦裕禄那么一往情深,就是因为我在上初中一年级时,当时宣传焦裕禄的事迹,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8]这启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能够增加教育语言的感染力,进一步提升教育效果。高校思政课程只有做到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感情充沛,才能引起广大学生的共情,进一步引起学生共鸣,从而达到“知、情、意”三者有机统一。
马克思曾说过:“语言是社会的产物,也必然要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9]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述红色故事时,要在坚持政治性与学术性的基础上,变换讲述红色故事的语言风格,把无数革命先辈为拯救国家民族危亡、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促进国家发展建设的一系列爱国实践活动,生动形象地讲述给大学生们听。要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讲清楚无数革命先辈不论环境多么困苦都勇于克服艰难险阻、始终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厚植对党的信赖”。[10]勉励大学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用伟大建党精神滋养理想信念,以期获得思政课教育对象的接受与认可,使大学生有效接受教育信息,传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和鲜明的红色基因。
(三)有利于增强高校思政课程实效性
“共产党员如果真想做宣传,就要看对象,就要想一想自己的文章、演说、谈话、写字是给什么人看、给什么人听的,否则就等于下决心不要人看,不要人听。”[11]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思维活跃,勇于质疑,敢于探究,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新时代大学生是在日益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成长发展起来的,具有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判断复杂化、成长需求综合化等特点,容易受到各种观点和思潮的影响。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能够深化大学生对红色故事的理解,激励引导大学生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汲取精神力量,时刻牢记崇高革命精神,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实际学习及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高校思政课程的实效性。
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饱含深情地对学生说:“红色基因在你们身上得到了体现。革命事业要一代一代传下去。同学们要学好革命故事,铭记在心,同时把建设现代化的知识和本领也掌握好,努力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2]在高校思政课程讲红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语言艺术,将聚焦点精细化,把一个个故事详尽具体地表述出来,有助于大学生置身于故事所展现出来的情感氛围中,夯实红色故事的认知基础,将红色故事铭记于心,大大增强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述红色故事的过程中,能够运用小故事与大叙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聚焦小故事,充分把握并讲述好故事所蕴含的时代背景、理论蕴涵、情感价值等问题。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能够进一步凸显红色故事的教育功能,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三、高校思政课程讲好红色故事的语言艺术运用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13]这对高校思政课程运用语言艺术讲好红色故事具有重要的指导性。
(一)巧妙使用语音,提高语言韵律美
语音和语义构成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语音的运用直接影响到语义表达的效果。在汉语的语音系统中,音节之间存在鲜明的边界,乐音成分较多,声调起伏变化。有效运用语言中的元辅音、声调、重音、叠词、双声等,能够将话语变得抑扬顿挫,富有节奏,表现出一定的韵律美。
巧妙使用语音具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用字句的声韵平仄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譬如高校思政课在讲述焦裕禄精神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讲解习近平总书记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来导入教学,该词节奏感极其鲜明,韵律美也无比协调,极大地提升了整首词的感染力与表现力,深切地表达了对焦裕禄的追思感怀以及执政为民作风的由衷钦佩。简而言之,在给高校大学生讲述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巧妙运用语言中的语音要素,在语言表达上更加注重音乐美的创造,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水平,激发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他们用心感悟红色故事体现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达到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教育效果。
(二)恰当运用词汇,提升语言表现力
词汇,又称语汇,其中包括一种语言中的全部词语,构成语言最基本的单位。准确恰当地运用词汇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语言的艺术美感,进一步提升语言表达的表现力。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红岩精神”时曾说过:“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凝结成‘红岩精神’。”[14]讲话中运用了“大义凛然”“高风亮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等大量词语,语言严谨,生动形象,感情真挚,具有极强的思辨性,把不同优秀革命先辈所共有的特点分类概括出来,富于一定的表现力,将一个个对大多数人们来说遥不可及的革命英雄形象生动鲜活地展现在眼前,散发着精神的光芒。
在向高校大学生讲红色故事的过程中运用生动鲜活的词汇,可以较好地传递教育工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适当运用词、词组以及成语、谚语、歇后语等语言的基本构成单位,能够讲深、讲透、讲活革命先辈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崇高品质。词汇的恰当运用,有助于大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树立爱国爱党情怀,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事业之中。
(三)灵活借助辞格,增强语言感染力
辞格就是以增强语言生命力,提高思想感情的表达效果为目的,进行修饰描绘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从作用上来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修辞方式和不同的修辞效果,因而称其为“修辞格”,简称“辞格”。按照修辞内容与表达方式的差异,辞格可以分为数十种类型,如比喻、讽喻和借代等都属于借喻类,还有包括比拟、夸张在内的拟夸类等。辞格的灵活运用,能够提高语句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语言的艺术美感。本文姑且以比喻这种使用频率较高的辞格为例,来分析辞格在运用语言艺术以讲好红色故事中所起到的作用。比喻也就是生活中最常说的打比方,就是通过把握运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同之处从而联系在一起并加以描述说明,以此来突出其中一种事物的形状特点,能够将晦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将晦涩抽象的事物变得生动具体。
灵活地运用各种辞格能够使得语言表述更加生动具体,将一些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性化的特点,增加话语的亲和力,便于受教育者的理解。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曾经就当时当地的情况进行了比喻,将全面脱贫与六盘山联系起来,将长征与现实联系在一起,形象贴切、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要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实现全面脱贫,言简意赅,发人深省。各种辞格都拥有悠久的历史,虽然其修辞格式和修辞效果各有不同,但无一例外都具有较强的审美性。这启示我们:在给高校大学生讲述红色故事的过程中恰当灵活地使用辞格,不仅能够使复杂抽象的事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学生面前,有效阐释红色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和现实意义,而且能够还原历史场景,使大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红色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价值,提高对红色精神与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