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学生管理工作研究

2023-01-06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管理工作大学生学校

余 尧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理工技师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大学生是应用新媒体的主要群体,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是新媒体时代的领头者,也是新媒体时代的体验者。但是,一些高校的管理者却没有跟上时代的脚步,在新媒体时代坚守着老一套的思想,没有及时更新自己的思维,更没有更新学校管理的方式。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老一套的管理方式肯定是不受欢迎的,学生需要“时尚”的管理者,需要懂他们的管理者。为了将管理工作任务量降到最低,并增加管理工作的可控性,高校要紧跟时代步伐,从中找出管理的灵感。

一、新媒体的内涵和作用

(一) 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区别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主要以数字化作为信息贮存、信息传递等工作,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电脑、手机等新型工具作为交通桥梁。总之,新媒体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集合体现,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以来的新型传播工具,并且具有极强的信息贮备能力,能够满足人类的一切学习、生活的条件[1]。

(二) 新媒体的作用

新媒体的作用与它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新媒体具有极强的便捷性。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工具,在网络上发布想传达的信息,且传达信息的速度十分快速。在5G时代下,上网者只需要把信息编辑好,通过网络发送,信息的传达可以在一秒内完成。同时,新媒体将全国甚至全球的人民都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网络,上网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其他地区的人进行交流,且交流是无障碍的,即使是语言不通的人也能够通过在线翻译器进行交流。新媒体除了可以实现交流的快速与便捷外,还给大学生们提供了庞大的学习资料库。通过上网查询,学生可以寻找到国内外顶尖的科学技术。甚至,还有专门的文章或者教学视频对这些科技进行介绍,以此,使得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更加的广泛,而不只局限于学校的内容。

二、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 没有及时更新管理手段

传统的高校大学生管理手段为辅导员跟班指导模式,了解学生的途径只有辅导员与学生交流、辅导员与班委交谈等[2]。然而,由于学生数量多,一个辅导员往往要带上百个学生,按照逐个交流的方式进行了解,很难保证信息真实性与及时性。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制定的管理制度是无法真正地达到管理目的的,这样的管理制度也难以被学生接受。在新媒体时代下,很多学校还没有意识到新型的信息技术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性。高校的管理方法还是老一套,不能与时俱进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 资源的浪费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了人力资源与学校的技术资源,高校往往具备较高水平的设备以及专业知识素养较高的教师,对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各种计算机技术也是如此[3]。然而,很多高校管理者却没有意识到资源的合理使用,将相关的技术人才以及技术设备运用到管理内。例如,在搜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情况时,由于学校的人数很多,很难通过辅导员或者班干的调查来实现最终的统计结果,并且,认识的人去询问学生的心理情况,学生也很有可能不会将内心的想法表达出来。这时,学校可以让心理指导老师制定一系列的题目,然后由计算机老师将这些题目制作为电子问卷,通过“链接”的形式发布到各班群里,由学生的自主答题,让后台的负责人将学生的答题情况汇总,以分析出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便于学校相关管理活动的开展。同时,也充分地利用到了学校的资源,让专业教师各司其职,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奉献出一份力。

(三) 给学生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

在新媒体新媒体时代,自媒体发展迅速,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的自主性增强,他们更愿意展现自我,更善于用新媒体平台来表达自已的思想和观点。网络时代的虚拟性,使得监管不能全面覆盖,所以对部分自媒体缺乏有效地限制和规范,增大了新媒体的随意性。学生在虚拟世界中可能失去自我,迷恋于虚拟世界,和周围人群缺乏交流、信任,甚至出现人格障碍。媒体的虚拟性引发了学生生活空间的虚拟化,这也给大学学生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三、新媒体时代下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管理工作的策略

(一) 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制

首先,高校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学生管理工作,把大学生的管理工作当作首要任务来抓,既要让学生成才,又要让学生成人,把课程思政融入到学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其次,规范高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从上层建筑方面理顺学生管理。最后,重视一线学生管理人员,真正做到人员只有工作分工不同,没有工作高低之分,让一线的学生管理人员更愿意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二) 合理使用大数据

1.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在大数据的使用基础上,很多学校会用到不同的学习软件[4]。例如,钉钉、云课堂、学习通等APP,通过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实现线上学习的目的,还可以让学校的管理者及时地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软件可将学生的答题情况、作业情况、上网课的时间等数据记录下来,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及学生的答题情况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教师将课堂的表现形式进行改进,并进一步地对学生提出要求以及对教学进度进行调整,尽量地让教学的步骤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2.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变化。在高校大学生管理中,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很多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也是十分繁重的,同时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显著地下降,导致了很多大学生由于心理情况发生变化而导致不好的事情发生。因此,在高校大学生的管理中,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主要工作之一是十分有必要的[5]。为了更加有效、及时地搜集到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学生们在社交平台上的发言等内容进行详细分析,以确保时刻掌握学生们的心理状况。除此之外,为了更加科学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学校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将有效的心理问答题做成问卷,让学生进行作答,以找出心理存在隐患问题的学生。

3.资助管理。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资助一直都是其中的重点与难点。很多学校评定家庭困难等级的标准以及规则还存在问题,学校也无法根据学生的三言两语就判断学生是否真的贫困[6]。并且,在很多学校的资助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例如,根据学校各个年级或者学院的贫困人数比例,学校将资助数额也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下去,然后让各个年级或者学院根据内部成员的状况进行分配。但是,在实际的评定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真正贫困的学生不好意思将贫困的“伤疤”揭露在评审员面前,而家庭较为优越的学生却争先“哭惨”。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出现,学校应该使用更加合理的评定方式。例如,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在食堂的消费水平对学生的经济状态进行分析。在后台对学生在食堂的消费进行统计与分析,将学生的消费水平进行排序,对真正有需求的学生进行资助,而不是靠学生之间的自我评定或者教师的主观判断。

4.就业指导的科学性。根据以往的就业指导方法,还有很多学校将“讲座”作为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手段,通过教师或者企业的工作者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口头上的介绍。然而,这种指导方式已不再适用。在新媒体时代下,很多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是随时在变化的,为了让学生们的选择更加合理,给学生提供更专业、科学的参考,学校应该更加合理、灵活地运用大数据技术[7]。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将该专业的学生在以往十年内的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同时,将该专业所涉及到的职业的平均工资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对该专业的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在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帮助下,对未来的职业趋势进行分析并不是一个难题。但是,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数据却是他们能否找到心仪的工作的关键。因此,在学校将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后,可以通过会表的形式,将这些分析出的结论分享出去,让学生有更为科学的参考标准,从而实现更加科学的就业指导。

5.建议的收集。为了让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同时取得更高效的工作效率,吸取经验、听取意见是必不可少的一步[8]。但是,在传统的建议收集工作中,很多高校会设立“意见箱”,通过纸质提交学生或者其他教职工的意见。然而,这样的方式不仅会让提出意见者感到麻烦,还会给学校的统计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很多学校的“意见箱”最终成为了“废箱”,对实际的管理工作并没有实际的帮助。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可以利用社交平台,建立一个专属于学校的论坛。学生们和教职工们可以在论坛上进行发言,将自己对学校的管理方式的意见表达出来,或者对学校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想法。当然,为了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论坛可以匿名发言。学校可以在论坛的后台设计一个统计系统,每天定时地将当天的意见进行统计,然后制作成表格上传到负责人手里,便于负责人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筛选出有价值的发言。

(三) 发现热点,进行教育

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网络上的舆论十分敏感。由于网络的言语发表过于自由,很多不健康的论点、价值观不正确的观点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9]。因此,为了更好地做好大学生管理工作,学校需要关注网络的新兴词汇,根据新兴词汇所包含的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价值观指导。例如,现在的新兴词汇为“内卷”。很多学生的思想跟着网络上的舆论方向变化,错误地认为“努力”就是内卷,将认真学习的同学作为“内卷王”看待,甚至将努力学习作为一种耻辱。而这种现象是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及时地对这个现象进行制止,将“内卷”进行重新定义,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看待学习。

(四) 网络安全教育

新媒体时代下,不管是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学校的管理方式都得到了更好地提升,但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很多与网络安全有关的事故也层出不穷[10]。为了保护学生们的隐私,将学生的财产以及生命安全作为重点保护对象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在高校的大学生管理工作中,管理者们还需要考虑培养大学生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让大学生们在使用网络的同时能够保护自己的隐私,避免给骗子带来可乘之机。例如,学校可以利用互联网,将与网络诈骗相关的事故进行搜集并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被害者的失误之处、诈骗者的诈骗手段等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将这些分析得到的结果分享给学生。必要时,学校还需要开展相关的活动与讲座,以引起学生们对网络安全的注重。具体如下:学校可以对新生进行网络防诈骗教育,在新生入学后,开展相应的模拟诈骗活动,让学姐学长们对本学院的新生进行培训。在活动中,学长学姐模拟骗子的手段,通过随机加新生的社交账号等模式,在网络上“套”新生的隐私,让新生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等信息。在这之后,学校需要统计新生被骗的人数,在新生迎新大会上提出此事,对“受骗”的学生进行教育、提醒,对未受骗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通过学生的具体体验,让学生对网络上的社交提高警惕,达到一定程度上的网络安全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管理工作大学生学校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学校推介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