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

2023-01-06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劳动育人教育

高 峰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安徽 滁州 233100)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整个历史都是从生产劳动开始的,只有人类的生产劳动才能为人类历史产生打下坚固的基础,只有人类的生产劳动才能揭开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1]。1957年,毛泽东同志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这一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体系内容。在立德树人背景下,开展高校劳动教育既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又是巩固高校育人成果的有效途径。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一)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时代意义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劳动教育从根本上决定了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和技能水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3]。同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提出,应重视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构建,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劳动,使之在动手实践中磨砺坚韧意志,涵养正向积极的劳动价值观[4]。劳动人民是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都有赖于人们积极参加生产劳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持续发力,是提升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的有效方式,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淬练人才品格、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推进劳动教育,既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又是完善更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二)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

社会主义建设离不开劳动者的积极贡献。劳动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核心要素,脱离劳动的发展是空中楼阁,只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奋发图强、爱岗敬业、充分发挥实干精神,才能为社会发展进步注入强劲的动力。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对其进行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性意义。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浸润修养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使其在劳动过程中养成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劳动精神,从而收获劳动幸福感。通过系统的劳动教育,学生能够深化对劳动内涵的认识,明晰劳动本质内在的崇高性、平等性、创造性。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其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劳动观,纠正学生错误的劳动观念与思想。其二,增进学生与劳动人民的情感,坚定其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与决心。其三,鼓励学生知行合一地践行社会主义劳动观,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使辛勤劳动成为其必然的行为范式。其四,激发学生的劳动智慧,提升学生的劳动技术技能素养,培养和淬炼其高阶思维品质与创新创造能力。

二、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教师对劳动教育存在认识误区偏差

1.部分教师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实验实训活动等已然能够锻炼学生实践精神和创造能力,可以取代劳动教育,因此忽视劳动教育并将之置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主要在于对学生进行思维与能力培养,劳动教育固然与专业实践教学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其具有更为宽泛的内涵与外延,专业实践教学并不能替代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和习惯,能自觉抵制劳动尊卑观、不劳而获等错误思想,从而成长为高素质的现代劳动者。

2.个别教师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碎片化、不够全面,将劳动教育局限于社会实践教育、创业劳动教育等狭隘的层面,进而忽视校园劳动教育。认为学生的主要任务在于精进学业、提升专业技术技能,是否参与体力劳动则完全取决于学生自己的态度和意愿,学校没必要就此开展专项教育。在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少数教师过于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水平掌握情况,而很少对其劳动思想和行为加以关注。在这种错位的劳动教育观支配与影响下,学生很难形成科学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以至劳动教育课程结束后,教学场地脏乱无序,很少有学生主动参与打扫清理。在这种情况下,劳动教育地位慢慢被边缘化,学生的劳动思想培育、劳动精神养成逐渐流于形式,无法有效落实。

(二)学生劳动意识淡薄,尚未形成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

1.学生对劳动的态度与认识存在知行分离的情况。很多学生认为劳动重要且必要,肯定其内在价值,但却并不能将这种认知付诸实践,知行不一的状况依旧存在。在一项针对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状况的调查中表明,八成以上的学生肯定“劳动平等性”“劳动创造财富”“每个人都应该热爱劳动,积极投身劳动”等观点,但劳动意愿普遍较低。比如,针对学生自行打扫宿舍卫生的调查,仅有38.7%的学生认为舍友都积极参与了宿舍卫生的维护,并对宿舍卫生情况较满意,更多学生则认为舍友缺乏参与宿舍卫生打扫的热情,劳动重要性认知与其较低的实践行动之间形成了较大反差。由此可见,劳动育人,知行合一仍是高校劳动教育的主题。

2.部分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形成了错误的劳动观,他们追逐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对于脚踏实地、勤勤恳恳的劳动致富则不屑一顾。在这样的劳动观影响下,呈现贪图享乐、向往奢靡生活、消费理念扭曲的倾向。还有部分学生忽视或轻视体力劳动,不愿主动参与劳动实践,对劳动教育被动应付、敷衍了事[5]。

(三)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1.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存在形式化问题,缺乏系统的规划与规范的实施细则,多是在必要的时候以主题活动的方式来实施,重声势形式营造而轻实质内容设计。由于观念认识偏差、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尚未形成规范体系,无论在内容供给还是政策保障方面都无法满足劳动教育开展的需要,随意化的劳动教育只具备了教育之形,无法取得应有的教育效果[6]。

2.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不完善,缺乏充分的条件作为保障,具体实施方案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阻碍了劳动教育的长效化发展。目前,部分高校的劳动教育被划归学生管理部门管理,而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合作为劳动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各级教学单位积极参与其中,才能得以有效开展。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资源统筹优化,充分调动教学、管理、科研、后勤等各个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建设成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为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保驾护航。

三、新时代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劳动形态日趋呈现多元化、复合化特点,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也需与时俱进、因时而新,立足社会实际,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从构建劳动教育实践体系出发,通过强化师生劳动价值观、营建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完善劳动教育制度保障等措施,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推进劳动教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劳动者。

(一)强化师生价值观念引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1.在全社会培育积极的劳动文化。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存在轻视劳动、敷衍塞责、随意应付的情况,改变这样的现实状况需要从思想认识抓起,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肯干乐干实干精神,进而从根本上改变劳动教育的现状。复兴伟大中国梦有赖于社会各界仁人实打实干,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劳动生产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对于大学生而言就是要具备家国情怀,刻苦学习、努力拼搏,同时树立正向劳动意识,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与素养。高校应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学生思想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创设良好的学校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激发学生融入劳动教育的兴致和热情。同时,政府、社会也应充分发挥相应的职能,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工作营造健康向上的劳动文化,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在优秀的劳动文化陶冶和感染下稳步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参与劳动、主动劳动的意识,并付诸行动。当劳动精神与劳动文化形成全面融合深化时,高校自然也会形成良好的劳动氛围,学生的劳动自觉性、自发性才会得到有效提升。

2.营造校园劳动文化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建立与行为习惯养成有着重要的导向和引领作用,它所能发挥的隐性教育功能不容小觑。高校应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核心意义,通过主题演讲、邀请劳动楷模到校为学生讲述劳动故事等形式开展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劳动教育宣传的顺利开展;也可举办劳动主题展览、组织体验式劳动实践活动,创办劳动教育宣讲团以及利用多媒体平台来大力推动劳动文化教育宣传,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的劳动文化育人氛围。以此来深化学生对劳动内涵的认知与解读,使学生形成内在的共鸣,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劳动价值观[7]。

3.立足生活点滴,加强师生的劳动修为。教师应以身作则,围绕树立劳动精神而修身立德,努力提高自身的境界修为,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劳动榜样,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既应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应积极主动地投身劳动实践中,在劳动中发扬工匠精神,做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不断提高实践劳动的效率与质量。与此同时,要立足学生实际,强化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与指导,帮助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爱护劳动果实的习惯,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将劳动精神贯穿于众多生活细节之中。

(二)推动劳动教育课程融合,建立劳动教育课程群

劳动教育与课程有效融合,应从课程建设着手,在相关的课程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如劳动特征与价值、劳动精神与文化、劳动知识与技能等,通过建立和拓展劳动主题课程群将劳动教育落于实处。

1.应将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结合起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劳动观,帮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劳动的核心要义及其在推进社会文明演进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激励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劳动生产生活中,切实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2.应在劳动与创业等相关课程中融入劳动文化,通过向学生讲述劳动的平等性、光荣性,引导其形成健康的消费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对于学生中存在的否定劳动、贬低劳动的思想要进行及时干预,适时纠正。学生只有对劳动有正确认知,才能在择业、就业时脚踏实地,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责。

3.在专业教育中应合理激活或嵌入劳动知识,教师需要不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以“课程劳育”为原则,同步开展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固化健康的劳动思想,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进而实现素质发展与劳动素养的全面成长。在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环节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劳动知识与行为,锻炼严谨的劳动态度与工作作风。同时淬炼学生的劳动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挑战,积极实现自我价值。

(三)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劳动教育离不开实践体验,只有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才能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学生的创造性、协调性等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升。鉴于此,高校应着力建设类型多样的劳动教育共享平台,诸如劳动文化育人基地、劳动教育基地、劳动技能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地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劳动文化育人基地是以劳动文化为主题的育人场所,旨在为劳动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劳动教育基地则为学生提供体验性的劳动实践项目,可充分利用校内自助餐厅、会议中心等场所的功能,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项目;劳动技能培养基地则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通过导入劳动教育情境,制定实践目标与流程等使学生在亲身参与劳动中实现技术技能的提升。

劳动育人应秉持劳动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推进校企合作、发展产教融合等途径构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将学生带入真实化的生产劳动场景,增强对劳动的感性认识。学生在实践中激发劳动意志,发扬劳动精神,淬炼职业素养,同时获得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劳动技能,为成长为高素质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的沟通协作,鼓励企业在学校的规划建设、教育改革中发挥能动性作用,使校外实践基地的打造更加贴近社会生产实际。

(四)加强劳动教育制度建设,淬炼教师劳动教育能力

高校应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多维价值,将劳动教育真正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快劳动教育资源配置及制度体系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逐步形成劳动教育完整的规划设计、明确的职责划分、有效的师资保障及高效的管理机制,促进劳动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同时,高校要做好针对劳动教育的监督评价工作,以激励相关主体自觉积极地开展工作。高校应通过多元化路径,促进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融合,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劳动育人课程体系,使劳动教育充满生机与活力。

打造素质高、层次多元、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该团队中既要有专业教师、辅导员,也要有劳模、教授、企业精英。同时加强师资培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培养教师的工匠精神与劳动意识,淬炼教师的劳动教育技术与能力。鼓励教师在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不断寻求适合劳动教育的最佳模式与方法,发挥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