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研究*
2023-01-06闫红梅
闫红梅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这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乡村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强调加强政党组织和纪律的重要性。马克思指出:“工人的一个成功因素就是他们的人数;但是只有当工人通过组织而联合起来并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2]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在争取政权的斗争中,除了组织而外,没有别的武器。”[3]他们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组织力的概念,但强调政党的组织性、纪律性,强调发动和组织群众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为理解我们党组织力的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工人阶级具有的强大的组织力量, 1929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使用了党的“组织力”这个概念,强调以尽可能组织、发动和领导群众来巩固党的无产阶级基础。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强调政治组织力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可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强调的组织力,指的是工人阶级组织起来的力量以及中国共产党组织工农等革命群众的力量[4]。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提出:“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这是第一次以党的中央文件的形式提出“组织力”的概念。党的十九大报告还指出:“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5]“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的提出,是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创新,为党的组织力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要求。
据此,本文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内涵,可以概括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了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运用自身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凝聚思想共识,领导乡村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的综合能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应包括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力;为乡村振兴凝神聚力的思想引领力;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群众组织力和领导乡村治理的社会号召力。
二、乡村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影响因素
(一)组织建构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基层党组织要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领导力,需要不断优化党的组织建构。党的组织建构包括组织设置和党员结构两个方面。
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状况是决定组织力强弱的直接因素。目前,在某些自然村中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健全。由于城镇化进程导致自然村庄减少或者被合并,农村基层党组织也相应进行了较大范围的合并调整,合并调整后的基层党组织覆盖的区域变大,在一些自然村落分布比较分散的地方,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致使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覆盖力度相对不足。另外,在一些地方的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也存在基层党组织设置不健全的现象。随着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在农村社会的不断深化,个体、私营、民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各类协会、中介机构、志愿服务团体等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两新”组织在农民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基层党组织在这些“两新”组织中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相对不足,直接影响着“两新”组织是否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蓬勃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结构主要包括党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性别结构。目前,许多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党员结构不够合理的问题,这与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有关,他们成年累月不回家乡,致使当地的基层党组织长期发展不到年轻党员,而现有的党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还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缺少受过良好教育的年轻人,更缺少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党员。因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年龄、学历结构不合理,往往会出现一些党员对党的政策理解不够深刻、不够全面,且缺乏贯彻执行的魄力和改革创新的能力等问题。农村女性党员数量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沟通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的结构会直接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二)农村文化状况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家园,是增强国家认同和社会认同的强大力量。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脉,乡村文化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
长期以来,乡村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村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乡村传统的礼仪习俗、乡规民约等伦理道德维系着乡村社会的秩序。然而,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的发展,农村社会急剧转型,乡村文化日渐衰微,熟人社会的“乡约”“村规”不断消解,传统乡村社会的价值体系遭遇解构,传统价值理念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指引力日趋下降。农村社会出现了一些村民道德“滑坡”、信仰迷失,理想缺失等现象。
费孝通先生指出:“社会问题起于文化失调”[6],如果旧的文化价值体系遭到解构,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确立,反映在社会心理上就会出现不适和失序,在社会行为上往往会增加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增加乡村治理的难度。我国传统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农村社会的许多传统价值观念与小农经济社会条件下有限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农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必然与现实生活出现冲突和失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时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实发展状况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因此,农村集体经济状况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强弱有很大关联。
实践证明,农村基层党建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具有内在的双向共生关系,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可以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更好的发展,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又会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领导力。例如河南省临颍县的南街村、河北省晋州市的周家庄、湖北省嘉鱼县的官桥八组都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发展村集体经济,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南街村村级集体资产达12亿元,周家庄近20亿元,官桥八组一个生产队更是达到25亿元。南街村年上缴税金为6 100万元,周家庄为2 960万元,官桥八组更是达1.98亿元。”[7]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掌握的资源多,就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那么党员的威信就高,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就强。
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进入重要机遇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但需要注意的是,截止到2020年底,纳入统计登记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54万个,其中没有集体经营性收入的12.1万个,占22.4%;有集体经营性收入但低于10万元的24万个,占44.5%[8]。这说明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迫切需要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实现农民增收,缩小贫富差距,解决治理难题,促进社会和谐,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
(四)乡村治理主体结构影响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
近年来,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共同体逐步构建和完善。然而,农村社会空心化和人口流动问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村民和 “两新”组织主体功能的发挥。
一是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影响了其对家乡村庄公共事务参与的积极性。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3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亿人,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亿人,比上年增加208万人,增长1.6%[9]。具有开拓意识和奋斗精神的青壮年农民大量外出务工,他们在城市工作或者已在城市安家,务工所得的经济收入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土地经营的收入,这使得他们对家乡村庄的公共事务保持淡漠的态度。加之他们远离家乡,回家乡的时间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他们参与家乡公共事务的热情和频次。
二是留守村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随着农村精英人口的大量外流,农村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留守农村的人员绝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和儿童。农村留守老人大多数年龄大、身体健康状况不佳;留守妇女既要照顾老人、抚养子女,又要从事农业体力劳动,甚至还承受着两地分居的婚姻压力,在生活中往往力不从心。现实的生活状况使得农村留守群体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时,对涉及自身直接利益的事物较为关心,对其他社会公共事务较为冷漠,致使其在乡村治理中主体功能发挥不充分,甚至“缺位”。
三是农村“两新”组织发展不充分,参与乡村治理能力不足。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和新型社会组织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能够及时地反映农村各类经济主体的利益诉求,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能够较好地发挥社会功能。然而,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两新”组织规模较小、资金有限、人才缺乏、资源不足,无论是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还是在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方面都不能充分发挥其主体功能。
三、乡村治理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路径
(一)优化组织建构,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应从基层党组织自身内部的组织建设入手,既要优化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又要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基层党组织的“两个覆盖”。党的基层组织覆盖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在纵向上要“延伸到底”,党的基层组织应从乡镇延伸至行政村,再延伸至最基层的自然村、村民小组一级,直接与农民群众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横向上要“横向到边”,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回应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结构的多元化趋势,党的基层组织在对农村社区全覆盖的基础上,还应覆盖到农村各类个体、私营、民营等新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各类群众团队等新社会组织中。提升党在农村基层的组织覆盖面,可以采取网格化治理,实现基层党组织由点到线再到网的组织覆盖。对于企业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只要条件成熟,就应单独成立党支部;对暂不具备单独设置条件的,也应组建联合党支部。在实现组织覆盖的同时,还应该嵌入工作覆盖。按照“党建+”的模式,将基层党组织建设嵌入到农村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环境保护等治理领域,在领导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工作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二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首先,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结构。完善的组织结构是组织功能发挥的基础。要改善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注重农村党员队伍后备军的培育,注重把农村优秀青年如致富能手、专业技术人员、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等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要改善农村党员的学历结构,以政策保障吸引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等高学历人才返乡创业就业,把优秀分子吸收进党的队伍。改善农村党员的性别结构,增加基层党组织中优秀女性党员的数额,发挥女性党员在亲和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方面的独特优势。其次,提高基层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基层党员应提升马克主义理论素养,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综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
(二)凝聚乡村优秀文化核心价值,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引领力
一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把握农村工作意识形态领导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重要的稳定器,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基层党组织要在领导乡村振兴的进程中,以农民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为基础,增进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同时要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有针对性地对农民群众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培育文明乡风和优良家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升基层党组织思想引领力。
二是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蕴含的思想智慧,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物质层面,应加强对古村落和文化遗址的挖掘和保护,这些文化遗址是乡村文化珍贵的记忆,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乡愁”,是乡村治理中无形的凝聚力。在精神层面,应推进农民群体传统文化意识向现代公民意识的升级转化,例如推进农民传统的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个人追求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社会理想转变。通过推动优秀传统乡村文化转化和发展,增强其对现实社会的解释力,以凝聚价值共识,坚定文化自信。
(三)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群众组织力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基层党建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的现实基础。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领导功能。农村富不富,全靠党支部!集体强不强,就看领头羊!基层党组织应发挥好资源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领导农村经济改革发展。基层党组织大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带领农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好地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就一定能够得到农民群众的坚定支持和拥护,这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群众组织力最牢固的根基。
二是基层党组织要落实好服务功能。目前还有许多农村地区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如农田水利、村庄道路、公共文化设施等发展滞后,制约着集体经济的发展,如果单靠农民自身是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和支持下,由基层党组织去推动建设。另外,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基层党组织还可以为其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和规划建议等指导和服务。基层党组织要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关系,增强其群众组织力。
(四)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是将新乡贤纳入乡村多元共治体系。新乡贤是改革开放以后涌现出来的一个群体,一般是指生于农村,有城市工作经历,事业有所成就,拥有一定社会资源,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愿意回乡建设农村,有使命感、有威望、有品德、有知识的人。首先,应当完善政策体系助力新乡贤回归家乡,形成城市与乡村人才双向流动的良性循环。其次,应当完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机制,将新乡贤纳入村两委会组织,或聘任新乡贤为顾问,保障新乡贤参与乡村公共事务的合法性地位,还应完善村级事务民主决策和民主协商程序,充分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二是积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在多元共治的治理体系中,离不开农民主体对村庄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这就需要培育农民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一种现代公民意识,包括参与意识、规则意识、民主意识、协商意识和公共道德等现代精神。公共精神作为多元治理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有助于形成乡村治理的有效合力,也有助于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农民公共精神的培育是激发农民乡村治理主体意识的智力支撑,也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社会号召力的内生动力。
三是以党建引领农村“两新”组织发展。首先,基层党组织应加大农村“两新”组织人才支持力度。人才是“两新”组织发展的关键,应贯彻党管人才的原则,拓宽人才来源,培育高学历农村社会工作者队伍,为农村“两新”组织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党和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拓宽资金来源,促进农村新型社会组织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提高其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再次,要加强农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完善其组织设置,保证党建活动场所,规范党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加强党群联系,引导农村“两新”组织的发展方向,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
组织力是政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方向和目标任务,关乎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和长期执政,也是引领乡村善治目标实现的核心要素。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应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物质基础、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将中国共产党强大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