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文化育人的路径探索

2023-01-06李瑞萍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育人大学生态

李瑞萍

(河南科技大学 应用工程学院,河南 三门峡 472000)

0 引言

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通过打造“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文化育人体系,对文化育人体系与专业育人体系的要素进行整合,形成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1]的要求,在价值目标上高度统一。 但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强力推进,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企业文化、大学自身文化和行为文化进行深度有效融合,再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文化育人体系;围绕“立德树人”的“化成”目标,以良好的文化育人机制为保证,在“以文化人”的过程中准确把握“化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新时代深入探索文化育人路径的关键所在。

1 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生态,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生态涵养形象,形象反映和体现生态,有什么样的大学生态就会有什么样的大学形象, 透过一所大学的形象也能够看到其大学生态,支撑外在“品牌”形象的恰恰是内在文化生态。 大学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大学文化建设, 就像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样, 大学的文化生态同样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文化生态是成就人的道德、理性、 审美等社会意识和属性的重要保障, 对大学而言, 其文化生态成就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就是文化育人,它是大学的“风骨”所在。正像北京大学原校长许宏智所讲:“大学的校园文化曾经被视为大学的风骨。这种文化氛围就像一股清新的空气,培养着一代代的莘莘学子, 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铭刻上了校园文化的印记”[2]。

1.1 营造大学文化生态环境,塑造大学精神“风骨”

文化生态的概念由自然生态延展而来, 因为文化具有与自然生命一样的生态特征, 文化生态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文化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关系,而且诠释了处于这种关系中的文化生态因子通过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动态的和规律性的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环境”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的文化生态建设,首先要营造其文化生态环境,着力塑造大学精神“风骨”。

大学文化生态环境包含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是指学校发展的历史环境、现实环境、自然环境等方面, 外部环境是指整体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直接关系学校发展的文化环境。 在营造大学文化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应重视“环境”生态因子彼此作用的动态联系。首先,要将学校自身的办学历史文化与大学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术文化,实现大学历史文化环境与现实文化环境的同构。 同时, 学校不仅在内部自然环境建设上要坚持以学生学习发展为中心的理念,精心营造优美的自然环境,还要通过智慧校园、众创空间等的建设,强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环境,形成课堂内与课堂外、课程内与课程外共同作用的文化生态同构。其次,在外部文化生态环境建设上,要坚持开放的文化心态,将地域文化引入校园, 使外部环境文化与内部文化环境共同作用于大学文化生态建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积极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建设, 为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生态提供了坚实、丰富的条件保证,有利于营造开放、包容、互鉴、创新的文化风骨。

1.2 整合大学文化生态资源,优化文化育人功能

在大学的文化生态建设中, 文化资源始终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除了在营造学校文化生态环境的过程中, 深度挖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文化资源外,还必须用系统的思维方式去整合这些文化资源,才能够使其文化育人功能得以优化。 首先基于文化生态的整体性、关联性、渗透性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立德树人的文化育人功能。 有效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资源,有效激活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 通过思想政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心理健康与道德教育一体化、学风建设与学业指导相辅相成、身体素质与安全素养同构等,优化全领域、 全链条、 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文化育人功能。其次是基于教育生态学有关生命体之间、生命体与环境之间的多重互动关系,整合教育文化资源,将教与学主体间的关系置于共同的大学文化生态环境中, 整合学生和教师两个大学文化生态主体对于大学文化资源不同体验的碰撞所形成的文化资源价值,不断完善教师的文化认知结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结构,优化大学文化生态中不同主体的内省、反思、修心和教育功能,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

2 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激发“以文化人”的活力

在文化育人实践中,不断强化“破局思维”与“创新思维”统一的思想。文化育人体系与专业育人体系是两个体系,要以“破局思维”方式,按照系统理论中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理清“文化育人体系”和“专业育人体系”的关系,两者作为子系统(局部),对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系统来说,是从属关系,反映了整体决定局部、局部服从整体、“一加一大于二”的系统思想。 要以“创新思维”的方式,解读经典文化在历史上不仅以“子学”“经学”“史学”“国学” 等形态存在着, 而且还以文化形态存在着, 从而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搭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桥梁,启迪学生去深度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彰显经典文化的存在意义,激活“以文化人”的活力。

2.1 坚持“以文化人,位育中和”的文化育人观

坚持“以文化人,位育中和”的文化育人观,是以经典的文化存在形态为发端的。 《易传.贲彖传》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3]。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天文”本身包含了“天文”与“地文”(地理)。 如果说认识自然界的秩序是为了“以察时变”,那么认识人类社会的条理秩序,就应该是以文化人,通过人文教化“以化成天下”。 在“天文”与“人文”之间,孕育了中华民族“尚中贵和”的优秀传统。先哲们从宇宙自然万物的存在和演变状态中,不仅归纳、抽象出了“中”的实然状态,而且使“中”形而上,演化为“适中”“时中”“执中”等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反映了宇宙自然的秩序及规律。“中和”思想和“以文化人”思想,其优秀传统的意义正在于按照自然规律、育人规律的“执中而行”。 所以,从文化形态上认识和把握“以文化人,位育中和”的价值所在,不仅对于文化育人具有深刻意义,对于“治学理校”而言,也完全可以作为办学思想予以彰显和传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深度挖掘、继续坚持。

2.2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显而易见。 古代经典在历史中的存在形态不仅仅是经、史、子、集,其影响久远的恰恰是文化形态的存在。 正是由于文化形态的存在,其思想精华、道德精髓等,才能够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生成时代价值, 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文化不管有多少定义,归根结底是指向精神价值、存在于精神层面,而文化育人的目的也不在简单的认知层面, 而是指向精神世界的深层。 “以文化人”的目的是立德树人,而“立德树人”又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内核, 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和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依循这样的精神标识对最先进的时代精神进行的提炼和表述, 提炼归纳的过程中正是“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4]。唯有如此,才使之能够达到“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4]的目的。

中国传统经典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我们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脉,富有中国心、饱含中国情、充满中国味”[5]。 “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这里,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 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4]。 要从经典中深入挖掘,其“挖掘”本身的目的不是再现经典,而是要努力阐发其时代价值,“挖掘”本身的意义在于汲取富有时代价值、 能够弘扬时代精神的精华和精髓, 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竭源泉。

以文化人的重要目的在于“化成”,即通过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使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而“化成”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化机”,即掌握转化的时机。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其“化”的本义是说人的变化,引申为人的存在状态的变化。儒家将“化”与“教”联系起来,以“化”谈人伦教化;道家坚持“化”的本义,追求的是顺其自然的“造化”。在“化”的目的性上,儒家以合乎“礼”的伦理秩序的“成人”作为理想状态的人,而道家是以区别“假人”的返璞归真的“真人”作为“化”的目的,将人“化成”合乎“道”的理想状态的人。从教育目的上看,它们的目的都是使人成为社会发展中符合时代价值要求、 具有理想追求的人,说明了“化”的对象和“化”的唯一目的是人,这与现代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当然,要将人“化成”符合时代理想状态的人,必须以“化机”作保证,把握好转化的时机。“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6],就是说要像及时雨一样,在植物最需要滋润的时候给予它滋润, 这样才能够起到化育的作用。

2.3 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 激发文化育人活力

对于大学文化生态而言, 必然不可缺失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我们既要挖掘、提炼、整合这些文化资源, 为时代所用, 也要打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 使优秀传统文化在与大学文化环境的互动中成为教育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 有效激活文化育人的活力。一方面,我们以成就学生的道德、理性、审美等文化素养和建立文化自信为逻辑起点, 组织有关教师在研究经典的基础上,发掘、发现经典在不同时代的价值意义, 提炼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化存在价值, 诠释其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微言大义,并进行整合分类,形成了“孝亲与爱国”“礼与秩序”“安身与使命”“重义与轻利”“诗与远方”等文化专题。另一方面,开发线上课程,打造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平台,学生先在线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师生互动,教师再通过线下重点答疑解惑, 在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化过程中实现“翻转”, 克服了以往通过通识课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少、覆盖面小的局限性,再加上各种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生社团、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小组的组建,全面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活力。

3 构建实践活动课程,建立行为文化的育人机制

对于高校而言,实现文化育人的目标,必须以文化育人课程作为保证。课程是以文育人的载体,没有体系化的载体作为依托,“文化育人” 就会失去价值方向、价值规范等内在保证。文化育人所依托的是大学文化生态,文化生态的核心要素是环境和资源,课程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人的载体,是“环境”与“资源”有机统一的体现。文化育人课程体系的构建,不同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它是以实践活动课程的结构方式为主,以行为素养的完善为检验标准的,突显实践的文化意义。应通过实践活动,建立行为文化的育人机制,从而彰显文化育人的课程化价值。

3.1 构建文化育人的实践活动课程,突出实践的文化意义

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社会实践是文化发生、发展的基础,文化的核心价值更是在“认识”这种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切文化活动及其成果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广泛选择、传播、交流和运用,并为大家所认可、接受而成为社会的内容,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离开社会生活实践的需要,无论什么样式的文化都不可能存在。实践既是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和检验的标准,同时实践本身也是文化,实践的文化意义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因此,高校中的文化育人,必须突显实践的文化意义,而实践活动课程正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践需要, 以建立文化自信和培养文化自觉为目的的,是“以文化人”的综合活动课程。

文化育人的实践课程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这种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 密切联系大学生活和社会实际,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为核心,是以主题的形式对文化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 该课程不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不以知识的获得为直接目的,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因此,在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课程的过程中,一是应基于学生成长的发展和需要,按照学生的大学生活设置多个主题——政治思想生活、 学习生活、社会实践生活、师生交往生活、创新创业生活、文化娱乐生活、饮食生活、异性交往生活、寝室生活等,涵盖大学生活各个方面。二是按照课程设计的基本规范,依循课程功能目标、课程内容选择、活动方式、操作程序、反馈修正等基本要素的内在关系,进行课程设计, 体现课程的目的性、 计划性和可操作性。三是统一构建以形成文化自觉为目的、以行为表现为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四是建立以辅导员为主,辅导员与其他教师相结合的文化育人教师队伍,实施大学生活全员导师制,教师及管理人员全员参与,对学生进行全员覆盖, 为文化育人提供强大的队伍保证。五是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课程的研究活动,在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活动方式等方面,协同研究,互相交流,合作攻关,不断深化课程内容和活动方式的改革。

3.2 建立行为文化的育人机制,突出行为文化的意义

在大学的文化育人过程中, 实践活动课程依赖于大学文化生态的环境和资源。 它既是对大学文化生态中的文化资源辐射力的检验, 同时也是这些文化资源在实践活动中的延展。 大学的文化育人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不只停留在意识、理念层面,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自觉的使命担当上,实际行动是检验文化自觉的实践标尺。 因此,经由大学文化环境影响和文化资源辐射的文化育人实践课程,实际上是一种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反映的是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特定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的积淀, 体现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取向和制度的约束和导向。大学的行为文化标签,反映了大学教师和学生特定的以学术学问为核心的求真、 严谨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积淀,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通过行为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的行为文化。 高校的文化育人就是要给学生打上独特的“行为文化”烙印,其成果是学生学风、价值追求、精神风貌、人际关系等的动态体现。

我们基于对文化自觉与行为文化的系统联系,把实践活动课程的行为文化意义作为逻辑起点,用“行为文化”指导实践活动,在检验学生行为变化的过程中培育行为文化。一是建立思想政治活动规范,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通过共青团的主题活动、 班级的主题活动和学生社团的主题活动,发挥第二课堂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学生党员、 学生干部、 模范学生行为示范的影响力,促进全体学生在政治思想上同步提高。通过学生的日常思想道德上的行为表现, 检验学生的政治思想进步状态。二是建立学习生活规范,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由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帮助学生养成自主、专注、认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富有任务意识,同时建立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组织, 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协同、探索、研究等行为能力。 三是建立礼仪活动行为规范,将“礼”的秩序意义和“仪”的敬畏意义延伸到日常学习、集会、生活、交往等方方面面,强化行为标准。 四是建立劳动的行为规范,将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热爱劳动、 诚实劳动等劳动意义延伸到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社会公益活动等方面,强化劳动的行为标准,提升“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的价值意义,同时,积极倡导“奋斗的劳动姿态最美”的审美价值观。五是建立齐家与爱国相统一的行为规范,将孝亲延伸到尊老、敬老、尊长、爱幼、友群等社会生活方面,将奋斗齐家延伸到爱国奉献方面,联通“大孝尊亲”和忠于祖国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行为标准,提升学生建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目标追求。 六是建立身体和心理管理活动规范,将身体锻炼延伸到身体管理,将心理健康指向情绪资本、情绪劳动、情绪管理的具体路径,提升学生身心合一、心德合一、知行合一的综合素养。 通过有计划、有目标的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和实施,彰显实践活动中行为文化的意义, 建立行为文化的育人机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有效培育学校的行为文化,使学校文化生态中的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拓展。

4 结语

高校文化育人既涉及文化生态、 教育生态的要素选择和系统建构,又涉及实践过程中功能目标、路径选择和操作程序的系统建构,所以,文化育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各高校应不断完善文化育人体系,创新文化育人模式,拓宽文化育人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大学的文化育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育人大学生态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留白”是个大学问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