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路径探析*

2023-01-06张晓艳

菏泽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区域人才经济

张晓艳,李 莉

(菏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菏泽 274000)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实践课题,应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创新为核心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技术和人才是创新的重要支撑,高校作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理应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地方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融入地方,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源起

柯林·卢卡斯曾说:“社会塑造了大学,大学也要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大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发展起来,并逐渐具备相应职能。大学在中世纪诞生时,其职能是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知识传授,很少与外部社会发生联系。19世纪初,德国为提升竞争力而加快文化的发展,时任教育部长的威廉·洪堡提出“研究与教学相统一”的大学理念,由此形成了大学的科学研究职能。1862年美国总统林肯签署《莫里尔法案》,开展为地方高校赠地活动,自此地方高校便开始走出校门,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当时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最为著名的是威斯康星大学,其校长范·海斯提出著名的威斯康星思想,认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主要职能。这开创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使大学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较好地实现了大学的社会价值。因此,大学职能的不断丰富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规律。

20世纪,随着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的实践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深入开展,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有关理论研究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其中早期最为全面、系统论述的是舒尔茨(Schultz)的人力资本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通过一系列研究,首次从理论上论证了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是高于物力资本的投资收益率,从而明确了教育在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之后,丹尼森从微观角度对于人力资本在经济中的贡献度进行了定量分析,卢卡斯和罗默等人创立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明确了通过增加劳动力资本积累,教育可以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

资本主义国家地方高校实施服务区域经济实践活动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社会条件和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有很大差别,其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我们所坚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本不同,所以,对于他们研究成果我们不能采用“拿来主义”的方法,但是他们的研究方法及理论成果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我国对于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研究起步较晚,随着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规模扩大,受教育人数增多,对于教育与经济相互关系的量化研究也进入快车道,这些研究为进一步探讨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

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地方高校在坚守其内在规律、保持其稳定性的同时,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自己的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及发展模式,主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一)地方高校助力区域人才素质提升

劳动者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素质是区域经济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在新发展阶段,区域经济为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提升各层次劳动者及人才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众多基层劳动者不仅应掌握一定技能,且须内涵工匠精神,求真务实,专注于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区域发展迫切需要大批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拥有相关实操技术的技能人才,也急需补充一批理论功底深厚、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具有探索精神的科研骨干。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其基本职能是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在充分调研地方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拥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一定技术技能、具有创新意识且视野开阔的复合型人才,满足区域经济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同时,地方高校还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为区域内劳动者提供在职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其理论素养、提升专业技能,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

(二)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研和其他社会服务

地方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门类齐全、人才荟萃、知识资源丰富,是科学研究创新的策源地,而且扎根地方,了解区域内的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所需要技术的结构与层次,可以实现科研创新与区域经济需求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地方高校通过科技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排忧解难,为区域的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的人文社会学科尽管不能直接服务于企业产业生产活动,但可以根据学科特征对地方特色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凝练、提升,形成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使区域群众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增强凝聚力,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获取发展资源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入普及教育发展阶段,高校逐步走出“象牙塔”,从封闭式的教书转向开放式育人,科学研究从个人兴趣或纵向申请课题为主进行理论研究,转向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进行横向课题研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差异,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种类、规格及技术的水平、层次各不相同,所以,地方高校应立足当地,采用差异化培养的发展战略以满足区域经济多样化发展需求,在服务地方的过程中为自身发展创造条件。一方面,地方高校能够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找准自身定位,打造特色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拓展自身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开展社会服务,全方位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赢得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资金资助、资源支撑[1],增强自身实力,激发创新能力,提升发展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不确定因素增多,面对复杂的内外部形势,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某些地方高校发展存在许多问题,制约其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一)在办学定位上,体现区域特色不足

“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就是找准自己的定位。”[2]科学而准确的办学定位可以为地方高校指明发展方向,能够使其在解放自己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发展质量。我国的许多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期望像传统高等教育一样培养精英人才,有些地方院校即使迫于形势压力进行相应的转型改革,办学定位也是倾向于教学科研并重,真正认同应用技术型办学定位的很少,许多地方高校名义上转型为服务地方的应用型大学,但行动上依然超出自身整体实力,盲目追求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排名,置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动能转换对人才、技能的特殊需求于不顾。在2016年启动的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许多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为提高自身的排名,在“迎评”工作中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研究评估指标,然后根据指标有针对性地做文章,比如将学科布局和建设作为地方高校发展中的核心内容,却不顾及学科内涵建设,势必导致这些地方高校不能准确定位,制约他们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二)常规人才培养目标下的专业课程设置使人才供需吻合度低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型人才是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旧动能转换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量的增大,培养的人才数量迅速增多,但是,人才供给的质量、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匹配度低,区域经济发展所需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得不到满足。与此同时,地方高校毕业生存在就业难、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出现人才供求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很好对接区域经济需求。不仅人才培养方案不是校企联合制定或未充分征询企业意见和建议,而且学科专业设置也没有立足区域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需要,不能打造区域品牌,而是求新、求热、求大、求全,致使专业设置雷同,地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另外,应用型课程体系尚未完全搭建,地方高校依然沿用传统的学术型课程体系,应用性、实践性不强,与市场需求匹配度不高。

(三)地方高校科学研究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低

首先,地方高校科研选题重基础轻应用,缺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配合,创新度低。地方高校科研课题很少有针对地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新工艺技术、新产品或创新商业模式的应用型课题,课题成果绝大多数以论文形式展现,形成产品的成果很少,根本无法满足区域内企业行业转型升级对科学技术的需求。这种状况的出现与地方高校的学术评价取向有关,高校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主要以课题和论文数量、层级为依据,对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效果重视不够,导致教师社会服务意识、科研转化意识不强。

其次,许多地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不健全。不仅产学研机构不健全,而且科研队伍分散,没有形成合作发展机制,缺乏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和团队,不能实现企业和高校的有效链接,企业与高校沟通较少,信任度不够,也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

再次,地方高校开展服务区域经济活动的激励措施不到位。虽然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给科技部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已经明确规定科研成果奖励标准,但是,在实际申请时,不仅程序复杂且奖励数额与发明人的期望值差距太大,与其科研过程中付出的物质、精力、时间不成正比,实际应用时发明人还要承担一定风险,这势必影响教师开展服务活动的积极性。

(四)高校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地方高校真正向应用型转型需要制度领航与保障。没有制度的护卫,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必将遇到许多可知的与不可知的阻碍。地方高校要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以实现转型目标,就应该建立与之相配套的高校治理体制机制,并在动态体系中不断完善。目前,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不健全、地方高校治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从宏观角度讲,新型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不健全。虽然,国家对于地方高校转型改革的顶层设计总体上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但是,教育问题是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以及企业行业等一系列利益相关者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教育规划才能顺利实施,开花结果。目前,协调各方关系、实施顶层设计的新型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并没有有效构建起来,致使高等教育改革在推进过程中问题重重,遇到诸多阻碍。

其次,地方高校办学主体地位缺失。教育管理体制规定教育系统的管理权力主要集中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地方高校也无一例外。面对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区域经济多层次的特殊需求,地方高校在服从上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安排和命令时,不能依据当地企业行业发展需要来设置学科专业、招收录取学生,培养当地急需的人才;教师聘任与引进也由于人事制度的原因,地方高校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较强实践经验的教师很难成行。

再次,第三方评价缺位。我国高等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体系日渐成熟,但是对于评价新建的及处于向应用型转化的地方高校的新型评估体系尚未形成,现在仍用过去评价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方案来评价这类高校,势必造成评价指标与办学方向不匹配,评价结果如教学环境、师生比例、大学排名等不能真实反映这类高校的办学水平与质量,影响他们在全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地位及声誉,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地方高校办学的积极性。

四、提升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思路与对策

(一)准确定位,主动服务区域经济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高等教育要开辟新的境界就必须践行新发展理念,明晰办学定位,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大学”和“如何建设这样的大学”。就本质而言,绝大多数地方高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的,因此,地方高校在定位上必须强化“地方性”“应用性”。地方高校的比较优势在于其地方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地理风貌、地缘优势、资源禀赋、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有很大差异,地方高校在明确办学定位时应该与地方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在对自身主客观条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掘利用地方特有的办学资源,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的战略,进行科学定位,为地方培养大量的适用人才是其发展目标及方向的切入点和立足点[3]。只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尽可能凸显区域“唯一性”,最终实现“不可取代性”,才能更好地取得社会、政府的支持,获得更多的办学资源,从而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学科专业、课程体系与产业、岗位对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技术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不同区域对应用型人才所掌握的技术、技能的层次、规格要求差异很大,为实现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有效对接,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区域实际进行学科专业设置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首先,制定科学、具有区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充分理解应用型人才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广泛地社会调查研究,确定区域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特点及生源特征,依据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邀请地方相关企业行业专家、技术人员对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充实、完善。

其次,构建与区域产业结构对接、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一方面,对现有学科专业进行重新评估与整合,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4]:对现有优势学科专业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进行整改、提升,加强内涵建设以适应区域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需要;对于优势不突出、特色不鲜明,且同质化严重,招生人数不足或者就业不理想,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专业加快淘汰,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在充分市场调查基础上增设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需专业:新时代,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而产生的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创意产业对人才、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新的人才、科技、服务需求,地方高校应设置新的学科专业,或打造专业集群。同时,地方高校学科专业设置要有预见性、前瞻性,既立足区域经济当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又要着力满足长远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应根据企业产业行业发展对学科专业设立常态评价、动态调整机制,确保专业设置的社会生存空间和后续发展。

再次,加强课程建设。科学的专业体系的落实离不开课程这一知识载体,地方高校应设计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一方面,为增强课程与产业、岗位的吻合度,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可以建设模块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大胆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积极融入当代专业发展前沿的内容,提高实践教学的比例,增强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实训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实训、实习,在各种活动中提升能力。另一方面,增设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人文素养教育厚植大学生的知识底蕴,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大学生的岗位迁移能力以适应未来千变万化的工作需要,使他们在未来工作中由技工上升为工匠。

(三)科研与产业行业对接,提升科研服务地方能力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两翼,科研既可以促进教学又能够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的泰斗潘懋元先生曾指出“我国的高等教育研究从一开始就以行而有所交叉的轨道发展:一条以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为主;另一条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开展应用性、开发性研究。”[5]地方高校应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动能转换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应用性科研活动。

首先,增强服务意识。高校的科学研究有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之分,地方高校的科研受其服务地方的主要职能及诸多因素制约,应强化应用性科学研究。地方高校必须强化服务意识,应用型科学研究项目既服务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又应具有预见性、前瞻性,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其次,组建科研团队。在校内学科科研团队的基础上,注重把学校邻近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人员及区域内企业、行业、其他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组织起来,一起打造实力强、分工协作的综合科研团队群。科研团队应坚持问题导向,在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把握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重点的基础上,深入到基层,实地调查区域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以及科技诉求,这样就可以“将从业者遇到的实际问题转换成研究问题”,并尽可能用科学合理的路径研究实际问题,以保持研究的高水平和科学性[6]。

再次,建立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估体系。科学、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直接影响教师的科研方向和科研动力。把横向研究项目及转化应用效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的同时,学校应匹配一定数额经费,这样教师真正感受到科研价值以后将投入更多时间、精力从事应用性科研,从而促使学校建立起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有地方高校特色的科研评价体系。

(四)进一步完善地方高校治理体系

随着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不断增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成为促进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加强宏观引导。为使科学合理的制度引航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2017年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这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构建崭新教育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应以此为抓手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比如,为避免地方高校办学同质化,政府可以通过设立法律法规或条例,明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在法律上的等值地位,确立各层次、各类型高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享有同等的待遇,引导激励各高校在各自领域发挥特长,注重特色建设,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真正厘清政府、市场、社会的边界,实现“管办评”分离。

其次,扩大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真正落实高校办学主体地位,应适当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允许地方高校根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发展水平及对人才和技术需求的层次和标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师岗位设置和教师聘任、招生录取等,使地方高校在遵循高等教育内部规律的同时遵循高等教育外部规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再次,完善高校评价体系。各层次、各类型高校的历史底蕴、软硬件方面的整体水平以及社会功能不同,应该在坚持质量第一的评价思想主导下,根据各类型大学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评价指导。评估地方应用型高校时可以采用服务单位、第三方评价模式;评价主体除政府外应引入服务企业、社会团体等;评估的核心指标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对接程度及实际贡献度相契合;评价时频由原来短期一次性评价转变为中长期的周期性评价,形成有进有退的动态管理体制。

猜你喜欢

区域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分割区域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区域发展篇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