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元素融入城乡规划原理课程的路径探析
2023-01-06廖清华
廖 清 华
(铜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这一论述表明,不仅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在其他各门课程中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下文以铜陵学院建筑学专业核心课程城乡规划原理为例,探索建筑学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引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的具体路径,以达到提升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标。在培养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
一、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教师①。可见,专业课是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抓好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重视挖掘专业课的思想政治元素。高等院校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同时,也要把立德树人摆在重要的位置,实现专业和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通过专业课思政教学,将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
城乡规划原理是铜陵学院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程来讲,其课程思政建设显得更加重要。同时,城乡规划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很强且知识更新迅速的课程,涉及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建筑学、建筑防火规范、景观学、生态学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内容。因此,将思政元素引入城乡规划原理的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城市规划原理的课程建设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全面培养建筑学应用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
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问题是需要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城乡规划原理在实际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一)城乡规划原理教学目标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设立课程及课程思政双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
城乡规划原理是建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共48学时,3学分,面向建筑学专业本科三年级开设。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城市规划体系组成、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内容以及详细规划的编制方法与内容,初步建立城乡规划学的基本知识结构,并为四年级的建筑设计课程和城市设计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2.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1]为此,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确立为:通过国家建筑法律法规讲解、现实案例分享与公众利益的维护,对学生进行城乡规划领域的工程伦理教育;通过行业内院士事迹和著名人物的先进事迹的讲解,培养学生在城乡规划与建筑领域的大国工匠精神;通过对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规划与建设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案例介绍,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对专业的热爱。
(二)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将思想政治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举止产生影响[2]。课程思政既是教育理念的呈现,也是囊括思想政治教育在内的教育方法,还是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3]。因此,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教学既要加强在课堂教学环节的思政渗透,还要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教学大纲、教案、讲义和试卷等教学文件的编写中[4-5]。
三、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元素提取
根据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大纲中的教学内容,着重从工程伦理教育、大国工匠和家国情怀3个方面来提取课程思政元素。
(一)工程伦理教育元素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人文关怀缺乏和千城一面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工程伦理教育缺失。高校片面重视对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强调工程技术的重要性,但对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的培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不够重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因此,将工程伦理教育纳入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是培养建筑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教学中,应重点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观念。在讲解城乡规划法、城市总体规划、日照间距和城市人均指标等知识时,通过讨论如何通过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来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等问题,帮助学生认识到建筑师和规划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技术来维护城市的公共利益,以此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大国工匠元素
大国工匠是指拥有高技能的工程人才,其核心要素是爱岗敬业,具有专注力,富有创新精神,甘于奉献。大国工匠是中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支撑,他们身上具有的宝贵品质正是建筑师和规划师需要培养与塑造的。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在授课时可以将行业内院士与名人工匠的故事讲授给学生,为学生展示榜样的力量。如在讲城市总体规划时,可以融入中山陵设计者吕彦直强忍病痛主持绘制“规划首都都市两区(中央政府区、京市区)图案”,并在弥留之际仍告诫同事继承其建设祖国之遗志的事迹,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甘于奉献的精神。
(三)家国情怀元素
在中国城乡规划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很多具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楷模:抗日战争时期,梁思成和林徽因夫妇为保护中国古建筑,走遍山西每一寸土地,绘制大量珍贵古建筑图纸;建国初期,两院院士吴良镛放弃在美国优渥的生活,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天安门广场的规划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工作;当代,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从业60年,主持设计了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澳门大学横琴校区等具有国际影响的标志建筑,如今已耄耋之年仍奋战在工作一线。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四、城乡规划原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路径
在城乡规划原理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将思政元素同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思政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可采取以下5个步骤。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政素养
只有教师自身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较高的道德水平,才能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主要来源于以下两方面。
1.课程思政教学培训
授课教师参加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定期组织的培训班,观摩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进行思政案例交流,听取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的思政讲座。通过参加上述教研活动,授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内涵的认识更加深刻,政治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
2.挖掘课程思政资源
授课教师发动教学团队利用暑假,认真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教学设计,巧妙地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时常浏览当下的时政信息,将优秀的思政案例及时编入思政素材库,融入课堂教学中。
(二)教案、课件制作和试卷改革
组建城乡规划原理专业教学团队,负责研究制定课程思政的各项标准。在撰写城乡规划原理教案时,不仅要备课程,还要备思政,明确城乡规划原理的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不生搬硬套。制作课件时,做到素材丰富多样,贴合时政,对当下发生的时事能够快速反应,并及时在课堂中体现。城乡规划原理试卷不仅要考核专业知识,还要考核思政知识,以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重视程度。
(三)改革教学内容,实行模块化教学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内容庞杂,既涉及建筑、规划、实施和管理的内容,同时还涉及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和市政工程等内容。知识相互交错,给学生的印象是结构松散、主线不明且重点不突出,甚至有一种理不出头绪的感觉[7]。因此,有必要抓住课程主线,实行模块化教学。城乡规划课程主要由5个知识模块组成: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影响城市规划要素及其分析方法、各类空间规划、专项规划以及规划实施管理,这5个模块彼此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大纲编排与教学设计组织上,需要同时兼顾模块化教学和课程前后内容的衔接。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不同模块占用的学时应有所偏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去分析和思考划分模块的依据以及各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可以清晰地把握课程的脉络,构建专业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
针对5个模块各自的不同特点,分别设计不同的思政内容,既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牵强附会。要区别不同教学模块的思政案例类型,如城市规划中的思政元素要以家国情怀为主,各类空间规划、影响城市规划要素及其分析方法和各类空间规划模块中的思政元素要以大国工匠精神为主,规划实施与管理模块中的思政元素则以工程伦理教育为主。
(四)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线上教学中使用图片、音频和视频,对学生思政教育有更好的效果。教师通过细致的调查与研究了解现阶段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社会热点、国际政治和民生经济中发掘思政元素,并将其与课程知识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对思政内容的接受度。
(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现校企合作
教学团队积极联系甲方单位和设计院,邀请规划专家和一线设计人员作为城市规划课程的兼职教师,定期来学校授课或开设专题讲座。讲解实际项目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以及国内外设计研究院竞标案例,将新成果补充到教学活动中。同时,在教学中播放与专业相关的工程实践视频,如何镜堂院士规划设计上海世博园中国馆的视频,客观反映中国在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中取得的伟大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兼职教师能从用人单位的角度对学生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合理建议,以便于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案,更好地培养应用型人才。
城乡规划原理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明确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构建课程和思政双核心教学模式。通过提取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合理的组织在一起,可加深对学生德育的培养。专业与思政协同育人可让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准确高效地学习专业知识。
注 释:
①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专业课程是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高校教师的80%是专业教师,课程的80%是专业课程,学生学习时间的80%是专业学习。多年的调查表明,80%的大学生认为,对自己成长影响最深的是专业课和专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