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指导下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教学思考
2023-01-06吴治华
吴治华,王 娟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语言文化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对于我国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而言,其教学情况、课程设置与英语专业定位调整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前,英语专业工具性明显,人文课程进入边缘地带,这不符合我国《国标》精神,对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造成影响。因此,为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健全学生人格、扩大其事业,应思考此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在国标指导下的回归教学路径,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能力。
一 探讨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意义
对于英语专业教育而言,人文教育是题中之意,纵观我国外语教育,注重人文教育曾是一大特色优势,例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清华大学等,都十分注重英语专业学生人文修养的培育。但是,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人才竞争激烈程度加剧,外语教育理念逐渐侧重于实用化和功利化,但国标的颁布和深化,高校在国标精神的引导下纷纷开展英语专业课程回归和教学工作,其中包括农业类高校。学生受到人文课程教育的影响,能够以客观的心态和角度看待国内外文化发展,培养其批判创造力,突破狭隘格局。除此之外,英语专业人文课程的回归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实力,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重点为语言技能的训练,虽然能够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但过于单一且枯燥,而人文课程的加入能够让学生使用英语学习文化,透过英语看各国文化,进而认识世界、培养心智。而且,人文课程的落实能够从另一角度提高学生英语专业学习积极性,以求知欲为驱动力,让学生通过英语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获取人文内容,从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英语水平[1]。
二 分析农业类高校在国标指导下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难点
(一)学生方面
由于较长时间英语专业人文课程的忽视,导致该课程回归时主要会遇到以下难点:一是学生过于注重语言技能学习与训练。英语专业学生在开展学习工作时,主要以传统四项技能为主,即听说读写,翻译紧跟其后。同时,在旧的人才培养方案长期影响下,学生没有认识到英语专业文学人文课程的价值,若是直接增设人文课程,可能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不利于课程真正回归。二是缺少对本专业以外选修课程的兴趣。从当前院校英语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现状来看,西方文化、英美文学等必修课和希腊神话、圣经等选修课由英语系开设,而艺术、中国文学与文化等课程由其他学院开设,且以公选课的方式面向学生。在该情况下,英语专业学生对本专业以外的选修课程兴趣较低,且存在消极选课现象。为此,如何对人文素质类课程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成为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难点之一[2]。
(二)高校方面
虽然农业类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此类高校英语专业处境较为尴尬,这主要是因为农林院校英语专业师资力量薄弱、专业起步较晚,生源也不如其他院校,英语课程体系与专业结构设置科学合理性较差,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相较于同级本科院校,学生就业不占优势。不仅如此,从我国知名度较高的农林院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复合型、应用型、复合应用型人才是主要方向,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等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具有农贸知识、农业科技的灵活运用能力,满足当前社会人才需求。由此来看,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难点在院校方面,主要体现为:一是此类高校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缺乏独特性,与综合类大学无明显差异;二是农业院校目前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缺乏与自身办学宗旨相呼应的现象,且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三是国标实施后,需开展改革帮助英语专业适应教学方向和路线的变化[3]。以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该高校在开展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工作时,立足于院校自身特色对英语专业二年级9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英语专业学生对人文类课程的学习动机、国标和校标之间的关系、人文素质类课程的教学思路为核心进行了调查,发现院校和学生在传统英语专业教育政策的影响下过于注重技能训练,缺少人文精神和文学素养的培育。不仅如此,在该院校现有的专业必修课程中,学生对各门课程学习动机的差异性不大,且缺乏体现“广东文化遗产”相关课程,人文课程以常识性知识的传授为主,整体课程内容较为枯燥,上课方式也较为单调。
三 思考农业类高校在国标指导下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培养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农业类高校在国标指导下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教学而言,首要任务是让英语专业学生认识到人文课程的价值以及对自身英语水平提升的意义,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减少被动性和抵触心理,进而为英语专业人文性的回归奠定良好基础,为日后教学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支持。具体而言,在对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人文课程和文学类课堂学习兴趣的激发时,首先要塑造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动机,纠正其学习态度,进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奥斯伯尔将学校学习分为三种内驱力,分别是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以及附属内驱力。其中,驱动学生做出学习行为的最基本的内部动机为认知内驱力,在学生探知欲和好奇心的驱动下,学生会对某个领域的内容产生求知欲望,为了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人文课程产生学习、求知等欲望,应让学生认识到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在开展人文课程教学工作时,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让学生意识到该课程是认识人类世界、解决人生实际问题的需要,进而使学生意识到人文课程的重要性。而自我提高内驱力作为一种外部动机,能够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还因为学习成就获得相应尊重。虽然目前英语专业具有较强工具性,但作为独立的人文学科,在进行人文课程回归以及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英语专业学科特性,改变自身工具属性,尤其是依附于其他学科的现象。除此之外,英语专业学生也应认识到所学专业及学科的价值,通过英语学业成就获得尊重,而不是简单的利用英语语言技能进行人才竞争[4]。
以英语专业外国文学课程为例,高校应对其课程体系进行重构,以经典文本中的审美性和人文性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推动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心性和高尚的人格。例如,文学教育可以发挥“柔性教育的方法”,并在国标指导下体现“课程思政”要求,在原本知识传授目标、能力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价值认知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价值引领,让学生能够客观的看待世界文学和英语文学,打破文化和文学单一性,让学生通过学习感悟到“人类审美共同体”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对学生人文课程学习的兴趣,推动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的顺利回归[5]。
(二)对校标与国标进行有机整合
在外语教育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相关研究学者提出,对于外语教育改革而言,应充分发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进而保证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和相关措施的有效落实。为此,在开展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以及教学等工作时,农业类高校应以自身育人目标和实际情况为基础,向校内外语教师和有关教学管理人员将战略部署内容和外语教育政策等进行解释说明,为国标等相关政策、思路以及方针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近几年,我国教育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使得高等教育从原本的扩张性发展模式主要转变为标准化发展模式,即以提高人才质量、强化专业教学效果为核心,对于高校英语专业而言,英语专业国家标准是开展该专业相关工作的标准和条件,为此,高校应积极落实国标要求,但在国标之外,院校还应根据自身客观条件和发展目标进行特殊标准的制定。因此,农业类高校在国标精神指导下开展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和教学工作时,应在“校标”中进行自身的明确定位,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文课程体系中体现农业类高校的特色[6]。仍以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该院校以农林类学科为主,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和区域文化特点,但从问卷调研结果来看,学生对农业类课程兴趣较低,英语专业课程也没有体现出家国情怀,因此,应将重点落实在英语专业特色建设方面,并以学校发展为基础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最后开展与农业相关的社会实践鼓励学生跨学院选修特色专业,从而提高英语专业人文教育质量。
具体而言,农业类高校以农林类学科为主,在英语专业这一人文类学科的培养与教学中,其目标与全国高校同类专业的统一标准差异不大,不仅没有体现农业类大学英语专业的特色和区域文化特点,更加缺乏针对性的学校定制。因此,在开展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和教学工作时,院校应适当增设体现区域文化特点的选修课程,符合高校“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教学特色。农业类高校的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应以家国情怀为切入点,让学生懂农业、爱农村,能够将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化故事用外语讲述给全世界,推动中国农业进一步的对外发展,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首先,农业类高校应挖掘自身特点,并对院校内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英语专业特色的明确,对于校外,应对用人单位和社会宣传英语专业特点;其次,立足于学校特色发展目标以及人才培养标准,完善人文课程体系,例如,在对英语专业课程进行设置时,可以将“生态”“农业”等内容的选修课纳入到课程体系中,并鼓励学生跨学院选修学校特色专业;最后,开展与农业活动有关的培训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进而实现英语专业人文课程的顺利回归。另外,院校还可以开发优质的大学英语校本课程,如上所述,由于农业类高校生源较同级较差,英语专业学生水平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给人文课程的回归造成一定阻碍,为此,袁小英从起始阶段就根据实际需求,对教学大纲进行文化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设计,避免文化信息和文化行为传递的零碎性,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深层次的文化内容与动态调整。同时,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应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进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建设出动态开放、反映院校特色、知识与人文平衡的大学英语专业教育体系[7]。
(三)创新学习方法,充分发挥系统学习的作用
相关研究学者认为,人类生活被宗教知识、科学知识和道德知识指导着,在这三领域的知识中,既涵盖科学元素,同时也具有宗教故事和文化传统,所以,被认为是构成英语专业的知识系统。为更好推动农业类高校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在国标精神指导下的回归和教学,对相关研究资料进行调查发现,钱学森于1991年提出了“学科系统观点”,该观点认为学科系统具有三个特点,即关联性、多元化和整体性,其中,整体性位居第一,后续研究学者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对整体原理教学手段进行研究发现,该教学手段具有极强可行性。一是从整体上对学科知识结构进行把握,对各个部分进行有效学习,之后分析并掌握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最后进行整合;二是纵横联系,把握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关系;最后,根据教学对象年级高低进行学科整体理解的层次深化。因此,作为拥有独立属性的人文学科,在开展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和教学工作时,应从整体上把握其知识结构,例如,语言技能类基础课程、翻译等专业方向课程、人文和文学等专业核心课程以及教育学和经济学。与此同时,将农业类高校的特点贯穿于英语专业人文课程回归工作的始终,即英语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农业特色课程,且体现院校所在区域的经济情况和特色知识。除此之外,教师应结合校内其他专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英语专业课程内在联系的研究,并充分发挥选修课的作用,拓展学生视野,起到补充人文和专业知识的作用,例如结合历史专业,将希腊和罗马神话故事与其古代西方历史课进行对比教学,或是结合中文专业,将英美文学与其文学课进行对比教学等。在对英语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计划进行制定时,应避免重复性教学,课程前后设置应考虑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学生遗忘之前学习过的内容。若是无法进行多次独立开课,教师可以使用融合教学的方式将之前教学过的知识内容有计划融入到新课程教学内容中,进而保证课程体系的关联性和完善性,帮助学生领略到英语专业人文性的同时建设全面的知识文化体系[8]。
四 结论
综上所述,在国标精神的指导下,农业类高校应认识到自身对比综合类大学独特的特点,以此为基础完善英语专业人文课程体系,并将国标与校标进行有机整合,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能够感受到英语专业的人文属性和人文精神,不断激发学生人文课程学习兴趣,从而搭建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交流的桥梁,提高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满足当前时代下区域经济和农业英语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