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疫病防制的现状及对策
2023-01-06孙嘉鹏
陈 金,孙嘉鹏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 276400)
羊肉营养丰富、需求量不断上涨,使得现阶段肉羊饲养模式也出现转变,向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养殖规模的扩大使得肉羊养殖密度增加、成本上涨,一旦发生疫病,通过密集传染、交叉感染的方式,对养殖效益产生巨大的影响。针对当前肉羊疫病传播范围广、危害严重、扩展速度快等特征,在运用综合防制技术时应加强羊群疫病监测,事先做好疫苗注射,通过科学养殖手段,降低疫病产生、传播的可能,推进肉羊养殖产业的平稳、有序发展。
1 肉羊养殖业现状给防疫工作带来的影响
一是饲养管理水平低影响到防疫效果。大多数羊羊养殖单位设施相对简单,大多为棚养,而标准化的羊场、羊圈建设率相对较低,有的地区甚至不足10%。大多数基层农民采用传统放牧方式,舍饲比例不到20%,这一比例相当低。大多数农民普遍有广泛的管理。即使采取了一些防疫措施,如定期接种口蹄疫,效果也不显著。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或疫情,必然会引发许多实际问题,如养羊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养羊户养殖积极性严重受挫[1]。二是自由放养模式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首先,自由放养模式难以采用现代饲养技术,防疫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养殖利润水平很低。其次,散养模式下养羊的整体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疾病复杂多样,给防控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盈利水平。加之农民的短期行为,整体防疫工作无法有效到位。此外,如果饲料质量差、营养不均衡,肉羊的抗病能力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给防疫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近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封沙,退耕还林,许多牧场由放牧转为饲养。由于饲料成本高或供给不足,肉羊在旱季很难获得优质饲料。饲料营养严重失衡,当地多数养殖户对饲料营养不重视,导致肉羊养殖防疫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2 疫病防制措施
2.1 免疫接种
羊群免疫疫苗的注射可以有效地防止疫病的传播和发生。羊养殖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免疫制度。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疫情特点和养殖场实际情况,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免疫程序,严格遵守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如果肉羊的抗体水平仍处于较低状态,就要在第一时间进行疫苗再接种,促进抗体水平达到理想状态。按照肉羊的生长状态、年龄、品种、环境条件等选择药物用量、种类,依照免疫药物的技术应用规范进行注射。
2.2 紧急接种
在免疫接种技术中,还包括紧急接种技术。该项技术通常在羊群饲养的特殊情况下进行,即羊群出现疫病情况。在一些羊群中发生疫病等特殊情况时,动监所或者相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紧急疫苗接种工作。在发现羊群发生疫病时,要及时开展紧急接种工作程序,以免其他健康的羊受到感染。为防止疫病的扩散,首先要设置好免疫带,对阴性带菌羊进行接种,并对这些羊进行隔离检查,对出现多次免疫不成功的羊再次隔离观察,层层筛选淘汰,最终保障羊群的健康。
2.3 卫生消毒防护
羊舍是肉羊活动的主要场所,由于羊舍通常处于封闭的屋棚内,因此,光照不足、环境普遍阴暗潮湿,需要对羊舍进行定期、不定期消毒,保证饲养环境清洁。在开展卫生消毒防护工作时,一方面先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更换消毒衣物[2]。同时,在引进其他地区的种羊时,应经过检疫合格后再允许进入羊舍;另一方面,要保证羊群饲养环境整洁,预防病虫、细菌滋生,提升羊群养殖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对已死的羊和羊粪便也要做好严格彻底地处理。对病死的羊进行解剖后并对其进行无公害处理,操作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工作服饰不能弄混,还要及时进行消毒,同时对解剖场地也要进行彻底地消毒处理。
2.4 驱虫管理
寄生虫感染是肉羊疫病的主要来源,由于羊群属于规模化养殖,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现阶段以寄生虫为主要传染源的疫病种类多样,患病个体的表现也不尽相同。为此,应加强驱虫管理,通过预防性治理降低羊群患病率。在天气良好、温度适宜的天气应注意通风。每天都要对羊群进行详细地观察和相应地检查,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处理。在实际驱虫工作中应结合羊群种类、年龄等确定驱虫药物种类,通常情况下,与其他用药途径配合,全面提升驱虫效果,逐步降低羊群疫病的患病率、传染率。
3 结语
在肉羊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把控羊肉品质、价格尤为重要。在肉羊养殖过程中,不仅要树立科学养殖观念,运用现代养殖技术指导日常管理工作,同时,也应强化疫病预防与治理工作,通过定期注射疫苗、规范使用疫病治理药物、对养殖点进行定期消毒、科学喂养等方式提升肉羊品质,全方位控制疫病产生、影响,维护养殖单位、养殖户肉羊饲养经济效益,控制养殖风险,为我国羊养殖产业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