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
2023-01-06杨琳琳郭文洁
杨琳琳,郭文洁
(沈阳工学院 113000)
1 引言
糖尿病是代谢复杂的疾病,具有遗传异质性、多因素的不确定性等特点,中、老龄犬群体发病率较高。机体持续的高血糖状态会引起水、电解质、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代谢紊乱,引起机体各组织器官的慢性恶化和功能障碍,并伴有各种并发症[1]。临床上以频繁排尿、大量饮水、身体变瘦及糖尿为典型特征。严重的情况会出现酮症酸中毒,甚至死亡。
1.1 糖尿病的分类
1.1.1 自发性糖尿病
这种类型的症状是由遗传、胰腺损伤、对靶细胞感应性降低等因素引起。当疾病出现时,胰岛素β-细胞被主动免疫破坏,使分泌胰岛素能力降低或完全没有,犬血糖会处于升高水平导致糖尿病的发生[2]。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发病原因主要与遗传等因素有关,该类型不常见。一般来说,体重过重的犬,以及患有血压高、血脂高症、心血管病的犬,胰岛素对机体敏感性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在葡萄糖的作用下不能分泌,从而成为该类型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升高。
1.1.2 继发性糖尿病
继发性糖尿病是犬糖尿病的重要类型,这种类型主要是由于犬患有胰腺炎、血色素沉着病等疾病,导致胰岛内分泌功能下降,引起犬糖尿病的发生[3]。处于发情阶段以及怀孕阶段的犬,胰岛素对机体的敏感性有所降低,导致孕酮升高,也有可能继发糖尿病。
1.2 发病原因
胰岛素是体内唯一有降血糖作用的激素,如果它们分泌不足或功能受损时,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受到限制,肌肉和脂肪组织减少对糖的利用,肝脏糖异生过度活跃,出现高血糖、糖尿[4]。
相关研究表明,犬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与人类潜在的自身免疫Ⅰ型糖尿病的发展很相似。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包括β细胞功能基因异常、线粒体DNA突变及胰岛素作用的基因异常导致机体分泌过多的生长激素、雌激素等。所以说遗传因素占很大一部分原因。胰腺损伤也可导致该病。糖尿病的发生与季节因素有着明显的影响,糖尿病大多都发生于冬季。
1.3 临床症状
犬糖尿病前期临床症状不易发现,发病较缓慢。发病症状通常表现为大量饮水、饭量增加及体重减轻。随着疾病的发展,动物可能会发展成白内障和肾脏类疾病。如果不加以控制或不加以治疗,由于体内酮的大量积累,会使犬产生特殊的芳香气味,这就是酮症酸中毒。糖尿病影响犬如何代谢饮食中的营养物质,最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无法控制血糖。
2 预防措施
大多数患有糖尿病的犬需要注射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水平,很多主人会担心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胰岛素注射的操作,但是在适当的指导下这个操作还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为了我们忠实的朋友及家人负责,要认真地学习怎样操作,并且必须每天坚持,不能半途而废。一些营养因素对糖尿病的管理也很重要。对于肥胖的犬要控制饮食,并且也要减肥,减肥可以改善动物体内的能量平衡,喂食时间很重要。少食多餐可以防止摄入大量的葡萄糖或高能量的食物,从而可以减轻犬的身体压力。多带宠物出去运动,尽量制定一个合理的锻炼计划,为了爱犬的身体健康要一直坚持。在运动的同时,也可选择口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这样可以增强血糖耐受性,改善胰岛素的分泌情况。饮食的营养成分对治疗犬糖尿病至关重要。选择一些含糖量较低、脂肪较低、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可以减少胰岛素的依赖来控制血糖水平,所以人类吃的食物尽量不要给它们吃,从这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出主人的饮食习惯。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和添加膳食纤维的食物可以多吃对排便有很好的效果,而且可以增加饱腹感,对减肥也很有好处,使宠物变得更加健康。绝育后的母犬及去势后的公犬很容易长胖,所以宠物主人要多加以重视,不是越胖越好,要合理控制饮食和体重。并且小型犬的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所以也要加以重视,定期做检查测血糖等。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犬需做好日常的血糖监测,主人可以更好地观察犬的血糖变化。一旦发生变化,也可及时地治疗和处理,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可避免发生死亡。
3 结语
大多数主人喜欢给予爱犬好的生活品质和好的生活质量,对待它们就如同家人一样,长期食用高糖食物会给宠物带来负担。这样会使它们的血糖一直处于很高的水平,导致胰岛负荷变重,引起胰岛细胞受损,可能会引发糖尿病,合理的控制饮食非常重要。糖尿病是一种难治性的代谢病,宠物主人与兽医工作者们关注的比较密切,所以了解发病原因及其预防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