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空间视域下小城镇民俗旅游的发展路径
——基于一个桂西北小镇旅游业实践的思考

2023-01-06韦杨波

河池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怀远民俗旅游骑楼

韦杨波,林 丽

(河池学院 1.学报编辑部;2.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广西 河池 546300)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日趋旺盛的文化需求催生了庞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民俗旅游作为重要的旅游细分市场越来越受到各地政府和文化、旅游开发企业的青睐。规划、发展以地方民俗文化为招牌的民俗旅游,已成为工业基础薄弱地区尤其是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增强影响力、吸引力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从资源的空间分布上看,民俗旅游可分为城市民俗旅游、小城镇民俗旅游、乡村民俗旅游三大类型。当前小城镇民俗文化旅游研究领域的主要关注点,一是小城镇民俗文化的挖掘、开发与小城镇旅游经济发展的关联[1-3];二是小城镇生态保护与民俗旅游的融合、发展[4-5];三是小城镇旅游发展与民俗文化保护的互动关系[6-8]。与上述研究的取向不同,本文拟基于“文化空间”概念探讨小城镇发展民俗旅游的问题。小城镇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是该区域须拥有可供游客进行旅游消费的民俗资源。民俗,即民间风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9]1。“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为这些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10]在这一定义之中,“文化场所”又名“文化空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用来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和样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概念具有同一性——从民俗学的角度看,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民俗的具体形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来看,几乎所有的民俗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关照的对象,如国家名录“民间文学”类的“三大史诗”“四大传说”“刘三姐歌谣”等,“传统技艺类”的“壮族织锦技艺”“黎族原始制陶技艺”“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等,皆属于民俗的范畴。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的现代际遇及其引发的社会性话题来看,两者亦有同一性:基于前工业文明时代文化土壤发生、发展而来的民俗在现代社会面临消亡,民俗的现代传承问题一直是近百年来的全球性课题;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则是21世纪初以来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推行的旨在抢救、保护、研究、传承那些口耳相传、世代传承的各类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小城镇发展民俗旅游经济不可避免地遭遇如何挖掘、保护、传承地方特色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旅游资源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探讨与民俗保护、传承相关的话题,包括当代民俗与旅游发展的问题,可以引入“文化空间”这一概念。这是因为,“文化空间”概念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是一个具有启示性的指称……文化空间为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科学的范式和全新的视角。”[11]98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和保护对象,“其存在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完整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地呈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11]92。地方发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是该地具备一定的、可供游客消费的“民俗”资源,而能满足游客怀旧、好奇、追求真实等文化、心理需求的则是那些完整地、综合地、真实地、生态地、生活地呈现出来并为游客所感知的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现代化语境下,这种呈现并非自然而然而是需要科学、合理地构建,这也是本文的出发点。

一、作为文化空间的怀远民俗

本文所指的小城镇,与集镇①建制镇是人为设置的行政建制,集镇则是介于乡村与城镇之间的过渡型居民点,无行政上的含义,一般指建制市镇以外地方最基层的商业中心。不同,特指建制镇(不包括县级政府所在的城关镇)的镇区部分。作为民俗旅游空间载体的小城镇,“兼具农村和城市的特点,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聚落形态。”[12]怀远镇是广西河池市宜州区下辖的建制镇,其东距宜州区22公里,西距河池市金城江区50公里。境内有一级公里贯穿,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柳江的最大支流龙江河穿越腹地,并与龙江支流中洲河交汇于镇区(怀远社区)。截至2015年,怀远人口约35 000人[13],民族成分以壮族、汉族为主。怀远此类小城镇是乡村民俗和城市民俗的交汇地,因而其民俗文化多兼具乡村民俗和城市民俗的双重性,这种双重性也是小城镇民俗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所在。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中的“文化空间”,是一个人类学意义上的概念。人类学的文化空间,首先是一个物理空间或自然空间,即物理“场”;其次这个“场”是个文化场,“场”里有人类的文化建造或文化的认定;再次,在这个自然场、文化场中,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等,可以说,文化空间是一个有人在场的文化时空场[11]84。由此,一个时空场在满足“存在文化现象”的前提下,便可以认定为文化空间,并可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其进行大致的类型划分。

(一)以空间为主的文化空间

以空间为主的文化空间自然属性较为明显,通常表现为非常明显的物化形式(有人居住或活动的建筑、场所、地点等)。

在怀远镇区,最具特色的文化空间是怀远民居——骑楼。骑楼的形成与怀远悠久的商贸传统有关。史料记载,怀远在唐宋时即为军队治所,清代至民国时期发展成桂西北商贸重镇。20世纪30年代,有外籍人士出资对怀远街道进行改造,修建了木板结构的骑楼。骑楼是近代粤桂两地沿海经济向内陆腹地延伸、渗透的产物。与粤桂两地沿海市县骑楼建筑常见不同,桂西北地区近代修建并遗存至今的骑楼建筑稀少。河池11个县(区),除了宜州怀远,仅南丹县城关镇、都安县安阳镇尚存少量的骑楼。怀远骑楼现存320间,集中分布于长1 200米呈东西走向的老街(由文昌街、上和街、文昌街组成)两侧。在融合了明清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群中,粤东会馆、湖南会馆等商会遗址依稀可辨。除了骑楼,怀远老街还留存了部分宗教建筑,如今的怀远社区居委会办公用地,即为过去社区居民敬奉“游天得道三界真人”的三界庙旧址。宜州怀远与贺州市八步镇、容县容城镇、融安县长安镇号称广西四大古镇,以怀远老街骑楼为标志的传统民居则是最能彰显怀远之“古”的文化空间,也是目前怀远的核心人文景观。

(二)以时间为主的文化空间

以时间为主的文化空间,即“文化空间”定义中“可确定为周期性或事件性的特定时间”[16]2。通常反映某一族群的历史观、时间观,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岁时节日民俗就是典型的以时间为主的文化空间类型。岁时节日指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转换相适应,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具有某种风俗活动内容的特定时日。岁时节日的形成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有相对固定的节期,二是有特定的民俗活动[10]131。怀远的岁时节日中,端午、中秋是较具旅游吸引力的两个节俗。

怀远地处两江交汇处,水文条件优越,适合举行赛龙舟等水上运动。明清至民国时期,地方政府、民间商会已在怀远举办划龙舟比赛,吸引宜州境内乡镇及周边柳江、融水等县龙舟队伍参赛。进入21世纪,由于多方面原因,怀远端午划龙舟习俗日渐式微,但仍间或有之。赛龙舟当日,周边群众纷至沓来,河岸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中秋节并非岭南的原生节俗,其何时传入难以考证。清道光《庆远府志》记载,宜山(今宜州)中秋时家人团聚,晚餐后在天井或大门前设案台摆放月饼、水果供月,邑人相聚村(街)边唱山歌以及请“娅禁”①娅禁,即壮族民间行巫问卜的女性巫师。。怀远镇有组织的中秋供月活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2010年,怀远社区组织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中秋祭月活动。及至2021年,大型的集聚性中秋祭月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12年。期间有关部门顺势推出了“打造全国最佳赏月目的地”“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②2020年以怀远中秋祭月节活动为代表的“宜州祭月习俗”进入广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宣传口号。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在1 200米的骑楼老街,晚饭后各家各户将供品置于骑楼廊道下祭桌之上。供品中有以面粉为主料的各式月饼,有以糯米、绿豆、红枣等原料制作的八宝饭,有柚子、葡萄、西瓜、黄瓜等果蔬,有微缩的“农家大院”……供品的摆放齐整而富于变化,充分表达“花好月圆”“合家欢乐”“五谷丰登”等美好家国情怀。

(三)空间、时间综合的文化空间

时空综合文化空间是介于以空间为主和以时间为主之间的文化空间类型,其特点是不以特定的空间(地域)或特定的时间为其显著标志或特征。此类文化空间主要体现为风味小吃的现场制作和售卖。在怀远,八宝饭、马打滚、芋头糕、裹蒸粽等小吃以制作考究、口味上佳而名声在外,颇受当地民众和游客的喜爱。

例如怀远居民举办满月、婚庆等喜宴常用的甜食——八宝饭。2017年怀远八宝饭制作工艺被列入河池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入选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八宝饭制作时,以土碗为盛具,先在碗底抹上猪油备用,将绿豆沙揉扁,把切成小块的樱桃、莲子、红枣呈花瓣状摆在豆沙上,然后将有花的一面朝下压在碗底,沿碗边放入菠萝、枸杞等彩色食材,再装入蒸熟的糯米,连碗一起放入蒸锅隔水蒸煮10分钟即成。

二、怀远民俗旅游文化空间的保护、挖掘与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在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濒危的形势下,发展民俗旅游遇到的首要难题则是如何挖掘、保护与传承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文化空间(类遗产)的保护,除了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原则外,还有自己独特的保护要求和特殊原则,即完整性、真实性、生态性、生活性[11]96。宜州有关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怀远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对“文化空间”缺乏认识,相关保护理念并未得到体现和贯彻。笔者将从文化空间保护的视角,对当前怀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得失进行审视。

(一)怀远文化空间——民俗旅游资源保护现状

1.完整性保护方面

得益于刘三姐歌谣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带来政策红利,宜州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相继成立艺术和文化遗产股、刘三姐文化传承中心,负责宜州区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整理以及代表性项目的申报、保护工作。从工作成效上看,完整性是有所体现的。2010年后政府持续投入资金进行骑楼修复,修缮破损严重的街道,恢复了过去青石板路面貌。政府重点打造的中秋祭月活动,从活动开展的具体时间、程序到资金资助①从2014年起,对参加政府组织的祭月活动的而家庭户,每户补助300-500元。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和规划。在怀远饮食习俗的发掘与保护方面,八宝饭制作技艺2017年进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关部门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完整性原则的贯彻上存在明显不足,如具有百年历史的怀远风炉制作技艺濒临失传却未得到足够重视、丰富的节日习俗未能得到全面挖掘等。

2.真实性保护方面

骑楼街的商贸活动,中秋、端午等岁时节令中的祭祀和娱乐,八宝饭、风炉等制作技艺的展示,山歌、故事的演述等都是近百年来怀远本土的原生文化,有相当深广的群众传承基础。近年来,政府推动街区居民以家庭户为单位开展祭月活动,除了在活动地点、范围等方面制定一些规范,基本上遵循了自觉自愿参与为主、不干涉祭月活动具体内容与形式的指导原则。不足方面主要表现为官方“另起炉灶”主办的祭月仪式对非原生文化的生硬移植。2015年后,官方设计了一种舞台祭月仪式,其流程大致是:选出穿汉服的主祭、赞礼各1名,从祭、执事若干。在执事的引导下,主祭上香、祭酒、读祭文、焚祭文和月光纸,接着带领所有参祭者向月神行参拜礼。礼毕后由主祭主刀,将祭桌上的月饼分割成数份发给祭台上的参祭人。笔者梳理《庆远府志》《宜山县志》等地方史志,并未找到清代以来宜州乃至河池一带在中秋节举行此类祭月仪式的记录。实际上,原本仅为古代朝廷及贵族施行的中秋祭月礼仪下沉民间后,繁琐的仪式不断简化,及至现代社会,大多数人只知中秋吃月饼而不知祭月。中秋之夜怀远社区居民在自家屋檐下置祭桌,摆上月饼、八宝饭、柚子等供品,再点上几根香和蜡烛祭月,已是民间文化复兴以来桂西北地区难得一见的一种中秋节仪式场景。有关部门搭台表演的大型中秋节祭月典礼,从内容到形式均缺少地方传统的支撑。

3.生态性保护方面

自2010年怀远、宜州两级政府决定将旅游业规划为怀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以来,在环境的生态性保护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如修补老街道路、修缮骑楼,加固河堤,清理养鱼网箱,取缔、关停两江交汇处的挖沙船、沙场等。近代的怀远老街是集物流、商贸、民间工艺生产、民间祭祀活动等为一体的文化空间,其保护重点一是骑楼形貌的恢复、修缮,二是中秋节内涵和外延的发掘(或创新)——这从生态性保护的原则上看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清末至民国时期商贸活动兴盛的怀远街道,骑楼主要担负经商和居住两大功用,而如今开设商铺的骑楼的数量不足总数的十分之一,部分骑楼甚至常年无人居住,人们仅能从残破的骑楼筑窥见昔日商埠的一丝风貌。在骑楼老化、街区扩大、居民外迁及年轻人外出求学、就业等因素的催化下,骑楼的商贸、居住两大核心功能大为弱化,除了双休日、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时间段,用“门可罗雀”来形容并不为过。怀远镇昔日的辉煌建立在商贸活动活跃的基础之上,如何重新聚拢人气,再现昔日的盛景,各方主体任重道远。

4.生活性保护方面

对怀远的核心人文景观——怀远老街来说,目前有关部门对道路、骑楼立面的修缮维护,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静态保护模式,其注重对街道文化空间内的静态器物如建筑、工具、碑刻、文本等进行保护,而相对忽视了对“人”的因素即文化传承传人的保护和挖掘。从效果上看,老街面貌的改观短期内吸引了一些游客前来,但未能从根本上扭转老街居住人口持续减少、游客稀落的境况,这表明在怀远文化空间——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需要转变思路以获更大成效。

(二)怀远民俗旅游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互联网+”、汽车普及、文旅融合等时代因素的叠加效应中,中国的民俗文化旅游业迎来一波发展高潮。怀远应时以“古镇”为名片,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连年举办的中秋祭月活动中,数以万计的游人涌入怀远街区。人气的短时集聚以及官媒、自媒体的宣传报道扩大了怀远的知名度,也让地方政府看到了在怀远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潜力。

2016年,怀远古镇景区申报国家4A级景区并获批,表明怀远的旅游资源、旅游管理、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条件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平台已基本搭建。但以2016年为界,主打“古镇牌”的怀远旅游业近几年来的发展态势远不如广西境内同为国家4A级景区的贺州黄姚,桂林大圩、兴坪等古镇良好,甚至与2015年才成为国家3A级景区的南宁扬美古镇①1922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扬美是南宁市直属镇,新中国成立后,扬美从镇一级行政建制变成如今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本文在此提及仅出于比较同类旅游资源及其吸引力的需要。相比也有差距。突出问题在于其所拥有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吸引力与同类型景区相比较弱。民俗(民族)文化旅游的吸引力与民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性、区域旅游发展环境质量、区域旅游政策环境这些要素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即民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特点越突出、区域旅游发展环境质量越高、区域旅游政策环境越好,其民俗(民族)文化旅游吸引力就越大。其中,民俗(民族)文化的特性是旅游吸引力的前提和核心,可以从旅游资源的内容具有民族个性、凸显原真性,形式新颖给人奇特或震撼感,规模大、知名度高、受众广泛,具体可参与的项目丰富多样这几个方面衡量[18]。

历史上,宜州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且各民族文化交融较充分,其文化的民族个性、民族特色与周边的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地相较不甚鲜明,如宜州人引以为傲的“刘三姐”其实是华南多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刘三姐歌谣则是华南壮、汉、苗、瑶等民族歌谣文化交融的产物;端午、中秋等节俗文化也与柳州、桂林等周边地市的差别不大。因此,主打“民俗文化”的怀远旅游业缺乏震撼人心的独特民族文化景观,而一些引入的文化形式,如中秋节上着汉服祭月、办婚礼等,则是对流行一时的“汉服运动”[19]的模仿、移植,难以本地化为可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怀远古镇的核心文化景观是老街骑楼,而在广西境内的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地,骑楼则较为常见,其独特性、稀缺性并不突出。

在旅游资源的规模上,我们以广西贺州黄姚古镇、南宁扬美古镇为参照。黄姚的有形建筑遗产丰厚,特别是作为整体出现的古镇聚落环境。黄姚保存的明清民居有300多幢;完整保存的8条石板街,全部用青石板砌成,全长10多公里;此外还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20]150-151。而扬美古镇则拥有700余栋明清时期建筑。保留完好的有20多处,分布在古镇各个街巷内。镇内8条主要街道,均为石板铺砌。明清古宅、清代一条街、黄氏庄园、慕义门、魁星楼、孔庙、禁碑、古闸门、举人屋等尽显明清建筑工艺特色[21]168-170。而这样的旅游资源规模,是同为“古镇”的怀远所不具备的。

在知名度和受众方面,因网络知名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事物的实际知名度,我们通过景点名称的网络检索数据作大致判断。以上述几个古镇为例,通过“百度百科”搜索“黄姚古镇”“扬美古镇”“兴坪古镇”“大圩古镇”“怀远古镇”,获知“黄姚古镇”的浏览次数为2 032 103次,“扬美古镇”为388 016次,“兴坪古镇”为327 735次,“大圩古镇”为497 265次,“怀远古镇”为7 425次①数据抓取时间为2022年1月10日。。百度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某词汇与其对应网页的搜索、浏览次数是该词汇指称事物社会知名度、热度大小的重要指标。“怀远古镇”的浏览次数仅为7 425次,与“兴坪古镇”“大圩古镇”“扬美古镇”“黄姚古镇”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浏览次数相比差距巨大,可以看出“怀远古镇”的社会知名度较低,旅游吸引力有限。

具体可参与的项目方面——怀远老街骑楼是景区的核心景观,游客免票进入老街后,主要的游玩方式就是沿贯穿老街的青石板步行领略骑楼风貌。除了粤东会馆、湖南会馆、贵州会馆提供入室参观外,少数经营地方风味小吃、特产的骑楼商铺也允许客人进入。中秋节是怀远古镇景区近年重点打造的节俗旅游项目,这一天蜂拥而至的游客可以观看官方主办的大型祭月仪式,也可以近距离观摩镇区居民在自家门前发起的祭月活动。同为4A级景区的黄姚古镇,由于景区规模大、景点多,有关部门共规划设计了3条旅游路线(深度精华路线、红色旅游路线、无障碍路线)。游客购票进入景区后,可参与的常态化游玩项目有香酒迎客、龟蚌祈福、豆豉秀技、船头对歌、竹竿舞、进士归来、瑶鼓欢歌、鱼龙欢歌、绣球招亲等9个巡回演出活动[22],旅游项目之丰富多样远超怀远古镇。

三、怀远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讨

怀远民俗旅游发展不尽人意的主因之一在于其民俗旅游资源特性不够鲜明、突出,降低了游客旅游动机产生并将其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可能性。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行业,涉及到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环节,而民俗文化的旅游吸引力除了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特性相关,还与区域旅游发展环境质量、政策环境等因素相关。因此,探讨怀远民俗旅游发展问题,既要找出关键的制约因素,也需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探寻一条适合怀远此类小镇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的路径。

(一)基于“文化空间”理念保护民俗文化

鉴于“文化空间”概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保护方面呈现的新视角和范式意义,针对怀远文化空间保护、挖掘方面存在的不足,我们从提升怀远民俗资源旅游吸引力的角度出发,提出建构基于怀远民俗旅游发展的“文化空间”策略。

1.厘清全部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资源

文化空间应完整地、整体地而非片面、分割、单一的保护,文化空间中任何文化的缺省、破坏、湮灭都是对文化空间的严重损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类型的“文化空间”实施完整性、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但确定保护对象类型、范围、具体措施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对文化空间或文化生态保护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资源有全盘的掌握。从当前有关部门实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举措看,完整性、整体性的原则和方法有一定体现,但未能得到全面贯彻,导致一些或可进入保护目录并成为旅游资源的民俗文化被忽略掉。如前文提到的三界庙,曾一度是怀远街区民众的祭祀场所,20世纪60年代特殊时期变更为居民委员会办公用地。对于这样一个曾经承载民间信仰的场所,还有没有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进行考量必要性?广西民间信仰的三界神,据传是消灾降福的地方保护神。据《广西通志》《宜山县志》《怀远镇志》等地方志记载,清代庆远府辖治内包括今宜州、环江、罗城、忻城等地普遍存在三界公信仰[23]。而据笔者的了解,怀远老街的三界庙虽然改做他用多年,但老街一些上年纪的居民仍对三界神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也就是说三界神信仰在社区里依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类似三界庙(信仰)这样的民俗文化在怀远还有不少,以之为例,旨在说明从完善怀远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挖掘、丰富怀远民俗旅游资源这一角度出发,“摸清家底”,普查怀远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十分必要。

2.构建以地方原生文化为底色的民俗旅游空间

文化空间中的文化形态、样式应该保持真实性,即使发生文化变迁,这种变迁也应该是真实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是社区族群自然发展中主动选择的。在怀远中秋祭月活动中,举办大型祭月典礼,穿汉服祭月、办婚礼等,在主办方看来或是一种文化创新。从实际效应上看,这些“创新”一开始确实令人耳目一新,但对怀远居民原有文化行为选择的影响有限,反而因为占用过多街区空间易导致交通堵塞,影响周边商户正常经营,模仿痕迹重,缺乏地方特色引发外地游客“吐槽”,人力物力投入过大等问题而陷入难以为继的窘境。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化,在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中,适当的创新、再造是必要的,但一定要保持原生文化的底色,在此基础上探索“移植性民俗文化创建与原生文化保护耦合”[24]73-79。

3.参照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要求建设景区

2004年国家提出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目前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0多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范围涉及十几个省、市、自治区。此外各省、市、自治区也设立了自己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设立,是践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个基本原则的举措,也是开展“区域性整体保护”实践的基本方法。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意味着区域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一定资金、政策保障以及较为系统、科学的技术指导。目前宜州区仅有下枧河流域的刘三姐歌谣文化保护区被列为自治区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而身为国家4A级景区的怀远古镇景区却为非官方认证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在检视怀远古镇景区在生态性保护方面的实践时,不难发现其存在保护理念、方法不明确,资金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相关主导者在生态性保护实践方面要提出前瞻性的措施,即参照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3月1日出台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要求,制定符合景区实际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借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理念、方法实施文化生态保护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成为某一级别的文化生态保护区,而是构建一个自然、文化生态保持良好,可满足自身发展民俗旅游业的文化空间。

4.激发民众参与构建旅游文化空间的主观能动性

后工业时代的民俗虽然多处濒危、衰亡的窘境,但毕竟还是一种有生命的、活态的生活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须基于其生活属性的延续。而在民俗旅游文化空间中,社区民众则是民俗这种生活文化的主体。《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提出要实现“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目标,充分体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尊重民众主体地位的目标定位。在这4个目标中,“民众受益”应该是一个前置目标,可以认为是文化生态保护区或旅游文化空间中激发、提高民众参与构建旅游文化空间的主观能动性的核心驱动力。所谓的“受益”,应包括经济利益的获得,文化的延续、精神的愉悦等。如对老街骑楼的保护,要把“见物不见人”的静态保护模式转变为“见物又见人”的动态保护模式。骑楼修缮后,要动员、激励更多的居民住进骑楼或经商,对于响应号召者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在老建筑的保护与开发方面,黄瑶古镇和扬美古镇的经验值得参考。与怀远类似,这两个景区许多古民居也曾因为城镇化、教育、就业等原因导致人口外流而无人居住。针对这种情况,后两者采取的措施一是以优惠政策、条件吸引外部商户进驻,二是开放院门、房门,允许游客近距离参观房内设施,与房主近距离互动。在旅游收入的分配上,景区内参与门户开放的家庭均可以得到程度不同的分红。这种保护模式的实施一来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求知欲,二来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极大调动了其参与构建旅游文化空间的积极性。不少外出谋生的年轻人眼见家乡的旅游业越发红火,开始返乡返村谋生,人气聚拢效应开始呈现。

(二)大力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打造“周边游”目的地

客观地说,即使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工作卓有成效,也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怀远的旅游资源禀赋不高的局限。基于此,笔者以为,成为“周边游”目的地应是当前乃至长时期内怀远民俗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近10年来,“周边游”已成为国内出游的新趋势。在旅游业中,“周边游”这一概念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作为一种游客的出行选择,其大致特征是出游半径小、单次行程时间短、决策时间快。而周边游市场的兴起,与国家宏观经济持续改善,城市和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快速增长,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翻倍提升,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公路、铁路网络日益完善,法定假期碎片化等因素的出现和推动有关[25]。

与民俗旅游开发较早较成熟的古镇相比,怀远资源的特性并不突出,规模、知名度包括可供参与的项目均有明显短板,旅游吸引力不足,而这些不足既与民俗文化的保护、挖掘力度有关,还与区域旅游发展环境质量等因素相关。就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交通等要素而言,地处桂西北的怀远条件并不突出——如广西区内同为主打民俗旅游牌的黄瑶古镇,地处广东广西交界,是广东、港、澳游客西游广西、云贵等省区的第一站。桂林大圩、兴坪位于驰名中外的桂林漓江风景区这一黄金旅游带中,大圩、兴坪古镇虽然不是其中的热门景区或景点,但热门景区、景点带来的溢出效应也为两者引来了大量境内外游客。相形之下,怀远要发展民俗旅游,现阶段若以吸引长距离出行游客为主要目标就显得不切实际了。成为“周边游”目的地应是当前乃至长时期内怀远民俗旅游发展的现实选择。

首先,怀远古镇景区老街有300多间保存完好的骑楼,放眼整个广西这并非独一无二的存在,但在桂西北桂中一带却属罕见。而近10年来怀远中秋祭月活动连年举办,在周边地区已形成了一定影响。参与中秋祭月活动的外地(宜州以外)游客,也多来自来柳州城区、柳州市柳城县、来宾市忻城县以及河池金城江区、环江县、罗城县等周边县(区),如以怀远为中心,这些县区到怀远的距离均不超过100公里。上述情况表明,怀远古镇景区有条件成为其周边县(区)游客选择“周边游”时重点或优先考虑的目的地。

将怀远景区发展目标定位为“周边游”目的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仍然有很多“短板”需要补上。如针对景区具体可参与项目不多的问题,可在传统节俗的基础上大力、持续地挖掘并创新——围绕中秋节俗开展的文旅活动吸引不少游客的目光,也扩大了怀远的知名度,但中秋节俗一年一次,活动时间跨度短,难以形成持久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事实上,众多传统节俗中,除了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大节”,怀远民众对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节俗也很重视。若能在中秋节俗之外,结合民俗旅游开发、激活、创新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节俗,则可大大缩短一年内仅举办一个节俗活动带来的漫长空档期,增加景区具体可参与项目的数量。再如,从出行的规模来看,与传统的团游不同,“周边游”的出行规模往往是一家几口的“家庭游”。而“家庭游”中,携带孩童的比例不小。这就要求“周边游”目的地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适合孩童游玩的设施或项目——这是目前怀远景区建设忽略的地方。破解之道,除了增加投入在景区内建设相应设施或项目之外,还可以在景区周边做文章——怀远景区周边水土资源丰富,水稻、果蔬、蚕桑等的种养植业较为发达,可考虑整理、挖掘“农耕文化空间”资源,走“农文旅”的融合发展道路,让游客在充分感受民俗文化魅力的同时体验休闲农业采摘游的乐趣。

四、结语

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即使在文化趋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许多民俗文化依然在城市、乡村文化拼图中占有一席之地,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像怀远这类兼具城市、农村双重特性,拥有一定传统文化底蕴的文旅小镇,在中华大地上并不少见。在21世纪旅游业勃兴、新型城镇化建设方兴未艾、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这些普遍陷入旅游吸引力不强困境的文旅小镇纷纷高举文旅融合大旗探索民俗旅游发展之道。笔者认为,挣脱困境的举措之一是正确认识自身存在的短板,保护好现有民俗文化资源并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旅游文化空间。经过“挖掘、激活民众传统生活空间蕴藏的潜在动力,赋予文化生态保护区传统生活空间基础上新建的空间和网络关系空间以能量”[26]之后,民俗旅游业在这些文旅小镇的未来依然可期。

猜你喜欢

怀远民俗旅游骑楼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你就别装了
你就别装了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我国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南洋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穿越时空的骑楼之旅
昌平区民俗旅游持续增长
西安市智慧民俗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话说骑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