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简讯

2023-01-06

中国氯碱 2022年1期

2021 年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19.1%

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12日发布的2021年12月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叠加原油等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影响,工业品价格有所回落。

2021年12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0.3%,环比下降1.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4.2%,环比下降1.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上涨23.8%,环比下降2.1%。

从环比看,PPI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1.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6%,降幅比上月扩大1.5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涨0.4%转为持平。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价格继续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8.3%,降幅扩大3.4个百分点;煤炭加工价格下降15.4%,降幅扩大7.0个百分点。冬季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需求偏弱,价格有所下降,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4.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1.4%。国际原油、有色金属价格走低,带动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降。石油开采价格下降8.3%,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价格下降4.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2.1%;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1.4%。另外,进口液化天然气价格上涨,影响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5.3%;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扩大,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3.0%。

从同比看,PPI上涨10.3%,涨幅比上月回落2.6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3.4%,涨幅回落3.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1.0%,涨幅与上月相同。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7个,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价格涨幅回落的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上涨66.8%,回落22.0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45.6%,回落22.9个百分点;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业上涨36.4%,回落16.7个百分点;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增长23.8%;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1.4%,回落9.6个百分点;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上涨20.0%,回落6.5个百分点。价格涨幅扩大的有: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上涨12.5%,扩大1.6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上涨4.8%,扩大2.4个百分点;食品制造业上涨4.2%,扩大0.7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上涨8.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1.0%。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19.1%。

上海发布产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

近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产业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

《规划》具体目标包括:相比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5%,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200家以上绿色制造示范单位;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9%以上等。

《规划》提出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一是应对气候变化,实施工业碳达峰行动。推进重点行业降碳,包括大力推进石化化工产业升级,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推动炼油向精细化工及化工新材料延伸。

二是优化结构布局,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加快钢铁、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实施绿色化升级改造,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南北转型,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盘活低效土地资源。

三是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大力提升能效水平。包括实施清洁生产水平提升工程,削减大气、水、土壤等污染物排放,推进化工、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清洁生产全覆盖。

此外《规划》还提出推动循环发展,提高综合利用能级;健全绿色制造体系,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数字转型,赋能绿色低碳发展;丰富低碳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等。

山西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近日出炉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山西省化工园区认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简称《通知》)。《通知》提到,山西省化工园区认定应同时满足15个条件。包括设立手续完备,有明确的面积和四至范围;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等工作,安全风险等级不得为A级或B级,并按规定开展跟踪评价评估工作;编制产业规划和总体规划;制定适应区域特点、当地实际以及符合《山西省化工项目安全准入条件(试行)》要求的“禁限控”目录等。

《通知》还提到,要按照《山西省化工园区认定评分标准》,对园区的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细化赋分,认定园区总评分应在60分及以上。

乌海市招商引资多个湖北有机硅企业

近日,“2021内蒙古乌海市(宜昌)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乌海市各相关部门与湖北兴发集团、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宜昌泽美新材料有限公司、宜昌兴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硅元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湖北隆盛四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就有机硅及其下游产业项目进行座谈交流。

会上,乌海市政府副市长郝喜红与宜昌兴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宜昌泽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北汇富纳米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投资框架协议。

目前,兴发集团在内蒙古乌海市经济开发区乌达工业园区正建设有“有机硅新材料一体化循环项目”,其中40万t/a有机硅单体装置拟于2023年6月建成投产,配套5万t/a草甘膦装置拟于2022年6月建成投产,配套30万t/a烧碱装置择机建设。

兴发集团现拥有有机硅单体产能36万t/a,通过自建、并购和招商引资等方式形成了8万t/a110硅橡胶、7万t/a107硅橡胶、3万t/a密封胶、2.5万t/a特种硅油、2万t/a白炭黑等有机硅下游配套产品规模。

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84消毒液加班加点生产全力保障防疫物资市场供应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2022年1月15日,第三轮全员核酸筛查已经启动,疫情防控“奥密克戎”阻击战正处于关键时期,形势复杂、任务繁重。在这个全民战“疫”的特殊时期,84消毒液已经成为重要的防疫物资。天津渤化化工发展有限公司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市国资两委和渤化集团党委的号召,坚决扛起国有企业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统一部署、立即行动,迅速调整生产方案,全力生产以次氯酸钠为主要原料的84消毒液,有力保障了防疫物资的市场供应。

在公司领导的统一指挥下,氯碱中心全面压实责任,细化生产方案,组织力量在接近-10℃的严寒天气之下全力投入到84消毒液的生产及灌装工作中,面对恶劣天气和艰巨的生产任务,他们精诚协作、干劲十足、加班加点,脸吹疼了揉一揉,手冻僵了搓一搓,脚冻麻了跺一跺,身体冻僵了就靠意志去战斗,为疫情防控抢时间抢产量,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渤化人的使命和担当。1月14日17时许,第一批包装好的84消毒液正式装车发往市场,缓解市场抗疫物资不足的压力,为打赢“奥密克戎”阻击战提供有力的物资保障。

当前,天津市抗击新冠疫情的战役仍在进行中,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一丝懈怠和放松。渤化发展全体职工将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市国资两委和渤化集团党委的部署要求,秉承着“战新冠、保试车”的坚决态度,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和试车投产最前沿,既当指挥官,又当突击队,落实好关键时期的每一项细小工作,全力保障防疫物资供应,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国企力量!

中盐常化获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A级)评定证书

近日,中盐常化公司获得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A级)评定证书,成为集团公司及金坛地区首家通过AAA级认证的企业。AAA级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最高级别,截至2021年底,全国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A级)贯标认证的企业仅55家。

中盐常化公司拥有ERP、OA、DCS、SIS、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平台、无人值守、“智慧常化”APP等系统,信息化应用涉及产、供、销、存、财等公司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2021年底,公司与时俱进,加快转型升级,启动了工业大数据平台(一期)建设,目前已基本建成,实现了生产关键数据的实时共享,公司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两化融合是一个长期逐步优化的过程,中盐常化通过对标智能制造先进单位,特别是对标英飞凌等世界一流企业后,深知自身数字化转型还面临多重挑战,尤其信息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融合深度不够、信息化管理规范性及严肃性不够等,今后,公司将在数据采集和治理、数据挖掘和展示、数据变现和创新等方面花大力气、下狠功夫,通过强化信息化建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中盐常化全资子公司—常州新东化工发展有限公司于2021年12月10日,也顺利通过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AA级)评定,成为集团公司首家通过贯标认证的企业。

东岳集团万吨高端PVDF项目近日开工

2021年12月31日,东岳集团新建年产万吨高端PVDF项目开工奠基,这是国内单套规模最大的万吨高端PVDF项目。该项目是东岳集团年产5.5万t高端PVDF项目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工现场,与北方凛冽严寒形成明显对比的,是建设工地激情澎湃的东岳人创业豪情。

据了解,本次东岳万吨PVDF项目的主打产品是面向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新型动力电池级PVDF产品,是公司继涂料级PVDF、水处理膜级PVDF、太阳能背板膜级PVDF后又一自主生产重拳头产品,可用于锂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行业。

该新建项目预计2022年10月建成投产。投产后可实现10 000 t/a的动力锂离子电池用PVDF树脂配套生产,与东岳现有的PVDF生产装置,形成25 000 t/a的PVDF树脂生产规模。产品涵盖所有主流产品牌号,实现锂电、光伏、涂料、水处理等产品各领域的全面覆盖,有效配套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旺盛需求,缓解原材料供应的巨大压力,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此举旨在持续巩固东岳在国内市场上的头部企业地位。

巨化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获立项公示

近日,2021年度(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公示,巨化集团承担的“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材料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位列其中。

“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材料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是巨化“十四五”时期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项目之一,是巨化氟化工产业向终端化、高端化、专业化延伸的标志性成果。项目建成投产后,将为我国大数据中心绿色低碳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实现关键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为“数字中国”建设以及我省数字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数据中心被称为“耗能大户”。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随着国家对数据中心能源的管控以及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芯片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传统的风能已经渐渐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据预测,到2030年全国所有数据中心用电量将突破4 000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将升至3.7%。为此,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技术已逐渐成为解决数据中心散热问题的最优选择,不仅可以大幅度降低数据中心用能,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节约空间,满足大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

“浸没式液冷技术可将数据中心的PUE(电源使用效率)降到1.1甚至更低,可为国家数据中心每年至少节电1 000亿kW·h,约等于三峡电站全年的发电量,节约标煤3 100万t,减排二氧化碳0.85亿t。”据浙江创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雷志刚介绍,巨化浸没式冷却液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无腐蚀、低挥发、热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巨化氟化工产业链高端化产品,其系列产品适用于许多高端领域,已经通过第三方测试、流动模拟测试、基材兼容性测试和单机运行测试,主要性能指标与国外垄断产品相当。

目前,浙江创氟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5 000 t/a浸没式冷却液项目一期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巨化将全力做好产业化生产装置的落地和投产工作。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套数据中心液冷热管理材料产业示范生产装置。

生态环境部要求2022年要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生态环境部日前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时强调,要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2022年1月7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提出,2022年,中国生态环境保护要重点抓好几项重点任务,包括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监管、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执法和风险防范、确保核与辐射安全、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等。

在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生态环境部提出,要多措并举助力经济平稳运行,积极主动服务“六稳”“六保”。在严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的基础上,做好重大项目环评审批服务。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研究制定“两高”行业环评管理规范性文件,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等。

2021年中国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2年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此外,2022年还要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例行督察。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十四五”各项规划的陆续出台,各地在制定相关政策、安排分解任务目标时,必须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发展和保护,把握好工作节奏,突出工作重点。在工作推进中,要做到更加坚持问题导向,更加坚持依法监管,更加坚持指导帮扶,更加坚持改革创新。

首个国家层面水安全保障五年规划公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近日印发《“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这是国家层面首次编制实施的水安全保障五年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依据。

规划提出,到2025年,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河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抓好8个方面重点任务。一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按照“严管控、抓重点、建机制”的思路,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推动水资源利用方式进一步向节约集约转变,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加强重大水资源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按照“强骨干、增调配、成网络”的思路,立足流域整体和水资源空间配置,抓紧推进一批跨流域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强化大中小微供水工程协调配套,加快形成以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配水通道为纲、以区域河湖水系连通和供水灌溉工程为目、以重点水源工程为结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三是加强防洪薄弱环节建设,提高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按照“消隐患、提标准、控风险”的思路,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堤防、控制性枢纽和蓄滞洪区等工程建设,提升防洪工程标准,完善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四是加强水土保持和河湖整治,提高水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按照“严保护、重治理、提质量”的思路,发挥河湖长制作用,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加大重点河湖保护和综合治理力度,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恢复水清岸绿的水生态体系,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五是加强农业农村水利建设,提高乡村振兴水利保障能力。按照“保底线、提效能、促振兴”的思路,加大农业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向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倾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乡村振兴水利保障水平。六是加强智慧水利建设,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按照“强感知、增智慧、促应用”的思路,加强水安全感知能力建设,畅通水利信息网,强化水利网络安全保障,推进水利工程智能化改造,加快水利数字化转型,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慧水利体系。七是加强水利重点领域改革,提高水利创新发展能力。按照“重创新、破障碍、激活力”的思路,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协同作用,推动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水利改革发展瓶颈。八是加强水利管理,提高水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全面加强水利法规制度建设,强化涉水事务监管,推进科技人才创新和水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新版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近日印发

近日,商务部、海关总署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消耗臭氧层物质管理条例》《货物进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公布《进口许可证管理货物目录(2022年)》,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其中涉及多类化工产品。

《目录》中涉及消耗臭氧层物质、化工设备、金属冶炼设备、工程机械、起重运输设备、造纸设备、电力电气设备、食品加工及包装设备、农业机械、印刷机械、纺织机械、硒鼓、X射线管等14大类产品。其中消耗臭氧层物质有65种,分别是三氯氟甲烷、二氯二氟甲烷、一氯三氟甲烷、三氯三氟乙烷、二氯四氟乙烷、一氯五氟乙烷、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1,1,1-三氯乙烷/甲基氯仿、溴氯二氟甲烷、溴三氟甲烷等烷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