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以人为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2023-01-05张文梅
张文梅
摘 要: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文章立足“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通过创建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运用合作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思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参与感不强,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被忽视。因此,学生的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果不显著。文章立足“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出了改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可行策略。
一、“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涵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即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自身价值的理念。教育理念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教育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教师教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的根本利益为价值诉求,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教师需要从关注教学结果向关注学生整体发展转变,让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主动思考。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1. 运用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学习基础存在差异。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六年级上册《草原》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谈一谈心中草原的景象。考虑到并非所有学生都去过草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现实经验的不同将其交叉分组,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想象,并引导各组学生摘抄课文中描写草原的句子,借鉴其中的表现手法,合作写出新的文章。通過这种生生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交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2. 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思考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薄弱。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仍以《草原》这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联想学过的与本篇课文主题相关的课文或者古诗词。学生可能会想到教材二年级上册的《敕勒歌》,主动与同学讨论草原壮丽的风光,产生对草原的向往之情。学生提前了解与草原相关的风土人情,在课堂学习时就会有积极表达的意愿,不再被动地学习,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 制订合适的阅读目标
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好时机,教师应该把“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融入阅读目标中,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制订阅读目标和阅读书单。
例如,一、二年级学生识字比较少,拼音不熟练,这个阶段可以以绘本阅读为主,如绘本《团圆》《猜猜我有多爱你》《明天要远足》等;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制订文学名著书单,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稻草人》等。由于小学生自制能力差、认知能力不足,教师可以定期组织读书讨论会,让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不足,并针对学生阅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制订合适的阅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 转换教学视角,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教师在课堂中要据此从多元角度展开教学,使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探究、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教材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围绕文中“你在棚架上看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你到竹子林、高粱地里听声音,在叭叭的声响里,一夜可以多出半节。”的描写,为学生播放“高粱”生长的视频,让学生想象高粱生长的情境,然后让他们以“高粱”的视角展开想象,以此来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夏天庄稼地里的图片,让学生想象夏天的景象,并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探究的能力。
教师遵循“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符合小学生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让其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茜. 谈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1).
[2]韦小军.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21(5).
[3]院武先. 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探究[J]. 名师在线,2020(16).
[4]沈瑾.“以人为本”理念下语文教学管理探析[J].作家天地,2021(18).
[5]杨璐羽.“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J]. 智力,20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