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2023-01-05王艳
王艳
摘 要:古诗词包罗万象、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热爱。文章先分析了古诗词教学的意义,然后指出了当前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育人价值
当前,有些教师仍采用硬性灌输的方法开展古诗词教学,在教学中片面重视背诵、释义,这种教学方法难以发挥古诗词独特的育人价值,也无法展现古诗词的深刻内涵和深远意境。为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古诗词的内涵展示出来,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水平。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1.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古诗词具有篇幅短小、语言凝练、内容丰富的特点。为深入理解古诗词,学生需要结合诗词展开联想,把握诗词意境,体会诗词的言外之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能够得到大幅度提升。另外,在梳理诗词大意、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时,教师可以补充诗词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包含了多种类型,其中很多诗词都融合了景色描写,把色彩美、画面美、意境美融于一体,具有较强的审美功能,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接受美的熏陶,提升鉴赏美的能力。古诗词鉴赏需要围绕“诗”“画”“情”“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能够感受诗词中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感悟人生哲理,提升审美能力。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缺乏背景剖析
古诗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低、中、高学段均有涉及。然而,很多教师在古詩词教学方面存在教学理念功利性强、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古诗词是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创作的,承载了诗人的人生经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而有些教师认为诗词背景在考试中涉及较少,因此有所忽略,脱离古诗词的社会背景开展教学,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内涵,只能从表面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无法进行深层次的解读。
2. 缺乏审美鉴别
古诗词能够将意境美与艺术美融合起来,呈现出充满审美意蕴的色彩和画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当前,有些教师忽略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展,课堂教学方法单一,片面关注诗词的意思解释,对意象和意境剖析不足,使学生无法深入体会古诗词的美感。另外,还有部分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难以进行联想和想象,只能按照教材内容逐字、逐句地读,对古诗词内容不求甚解,无法体会古诗词的独特魅力,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的审美价值。
3. 缺乏情感引导
学生对古诗词情感的感知能力和体悟能力非常重要,只有全面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与诗人产生共鸣,才能真正理解古诗词内涵,陶冶情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包含了咏史诗、咏物诗、爱国诗、送别诗等多种类型,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有些教师对古诗词情感的分析不足,难以带领学生感知诗情。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路径
1. 解析古诗词创作背景,引导学生感知
在教学古诗词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分析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诗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让学生全面感受古诗词中的思想意境。例如,在教学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以下统称“教材”)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解析古诗的创作背景。一方面,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思想观念、创作灵感;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他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簿,后遭人诬陷而罢官,从此便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在《登鹳雀楼》中,诗人登高望远,形象地概括了万里河山,画面宽广辽远,“欲穷千里目”表达了无止境探求的愿望,“更上一层楼”展现了无限进取的人生态度。解析古诗的创作背景,能够加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所感所想,深入理解古诗。
2. 开展古诗词审美鉴赏,提升审美能力
古诗词短小精悍、韵律和谐,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为了增强学生对古诗词审美意蕴的理解,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古诗词中描绘的场景,加强对意象和意境的深度解析,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美、体验美,沉浸于古诗词的意境中。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村居》这首诗时,教师可以从古诗意境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呈现出乡村环境、乡村生活的美。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没有乡村生活的经历,对农家的炊烟、河堤等场景比较陌生,难以深入体验诗中描绘的场景,不理解乡村美在何处。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古诗的情境,将图片和视频结合起来展现诗中的画面,用画面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在《村居》中,小草在地下冒出,鸟儿在空中飞翔,杨柳长出嫩嫩的叶子,农房里冒出袅袅炊烟,孩童一起放着风筝……这美好的春光让人陶醉,这静谧祥和的农村景象令人向往。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古诗词学习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古诗词,从古诗词中获得美的体验,提升审美能力。通过展示相关情境,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乡村景色,从诗人的视角出发,体验美好的乡村环境,并沉浸其中。
3. 感知古诗词情感内涵,发展学生素养
在古诗词教学中,体会诗人情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小学阶段,有些古诗词表达了思乡之情,有些古诗词展现了纯真的友情。在古诗词的情感表达上,有些委婉含蓄,有些直抒胸臆。教师需要结合古诗词的情感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情感,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例如,在教学教材二年级下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时,诗人借景抒情,用与众不同的西湖美景寄托情感,对友人林子方的依依惜别之情跃然纸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表面写六月西湖的美丽景色,实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诗句凝练含蓄、意蕴生动。诗人将情感融入美景中,对景色的描写十分生动,语言磅礴大气,具有较强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前两句直接陈述了西湖六月美景与平时不同,没有描绘具体的景色,为“虚”,后两句展示的景色具体形象,为“实”。整首诗虚实结合,情感的表达蜿蜒曲折。另外,诗人把柔美的荷花写得非常壮观,展现了刚柔相济的美感。在古代,人们擅长含蓄、委婉地表达情感,诗人在创作诗词时也常寄情于景,这是古诗词在表达情感时的突出特点。
四、结束语
古诗词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还存在缺乏背景剖析、审美鉴别、情感引导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优化古诗词教学方法,加强对古诗词创作背景的解析,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古诗词中的语言美和画面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对诗人情感的剖析,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海燕. 探究小学古文教学的读、解、诵[J].亚太教育,2022(14).
[2]刘修方.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有效性策略浅析[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5).
[3]庄明雅.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J].亚太教育,2022(10).
[4]沈凤.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索[J]. 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1(10).
[5]冯亚平.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探析[J]. 数据,2021(6).
[6]张平军. 关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