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次北固山下》的意蕴再解读

2023-01-05舒才友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行舟北固山意蕴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继续入选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被编入了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在本课的预习环节,教材设计了这样的一段预习引导语: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华文明史册上优秀的诗歌灿若繁星。朗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从而激发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且明确提出在预习的时候要做到“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情感”。应当说这样的描写与要求,沿袭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古代诗歌教学的基本要求,同时也进一步强调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能够走入诗歌,要能够激活情感——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要想真正做到“想象诗中情景,体会诗人情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在诗歌学习时,在大脑当中构建出诗歌文字所描述出来的意境,然后站在诗人的角度,尝试将自己的双眼变成湿润的双眼,只有这样才能够将诗人的情感真正体会出来。

对于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这首诗而言,教学的挑战性更大,其直接原因在于这首诗的作者并不为学生所熟知(实际上对于这首诗的考证,历史上尚存一些争议),相对于其他初中学生能够朗朗上口的诗歌而言,这首诗对于初中学生也是相对陌生的,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首诗以及诗的作者没有丰富的前概念,那么在这首诗歌解读的时候,自然也就会存在着更大的挑战。要化解这一挑战,只能依靠语文教师自身,只有对这首诗进行深入的解读,并把握其中的意蕴,那么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才不至于以己昏昏,而试图使生昭昭。

显然这也不是一个轻松的任务,作为语文教师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既要基于诗作又要超越诗作。这里所说的超越,既包括更多资料的占有,也包括更多逻辑的发现,还包括一些创新观点的提出。总而言之,只有实现从《次北固山下》意蕴的传统认识,走向创新解读,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更好的体会诗歌意境的情景。

一、《次北固山下》意蕴的传统认识

《次北固山下》进入教材并非首次,这意味着对这首诗的解读是相对成熟的,又或者说对于这首诗已经形成了比较传统的认识。对这些传统认识的继承,显然是教学的基础。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是不是因为有了传统认识,那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就应当忽视呢?答案显然并非如此,笔者以为在解读这首诗的时候,必须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去梳理相关的传统认识,以让这些认识能够与自身的教学经验更好的契合在一起,更好的成为进一步解读此诗的基础。

通常认为,《次北固山下》所写的是因为古代交通不发达,所以远离家乡的人会久不得归,于是就会产生思乡之情,因此可以将这首诗的主题归结为“乡愁”,当然也可以描写为“羁旅情思”。应当说这样的解释是有其道理的,因为诗中有这样的描写“客路千山外,行舟绿水前”,这里所说的“客路”与“行舟”,就是指诗人要走的路以及出走的方式。我国古代人要想出远门,行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没有鞍马劳顿,也没有风尘仆仆,李白在其《赠汪伦》中就说“李白乘舟将欲行”,由此可见,古代采用行舟的方式出行是很重要也非常普遍的。

除了这样的描写之外,还有另外一些描写,比如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如旧年”,这里是对季节与时间的描写。从这两句的描写来看,无论是“海日”还是“江春”,无论是“残夜”还是“旧年”,都给人一种出门在外看到外面的景色,但是却想到家中年月的感觉。因此从这两句描写来看,说这首诗写的是“乡愁”主题,说的是“羁旅情思”,也是说得通的。

至于最令人称赞的颈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两句被明代著名诗词分析家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这句话看起来写的是潮与风,但是从这两句可以读出当作者身在客路的时候,看到时光交替、岁月如梭,必然会有油然而生的思乡之情。所以由此认为诗人在借景抒情,自然也是成立的。这里所借之景,当然是指诗中所描写的长江下游地区的春色,这个区域的春色与其他区域不同,由于更多的是平原地带,所以给人以开阔之感,在这样的感觉当中再去看秀丽的早春景色,就能解读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当然也可以看出作者在对山水表示热爱的同时,也有隐藏在内心的乡思与乡愁。这里所思者,当然是家里的亲人,所愁者,当然是内心生成的思乡、思人之愁。

所以从这些分析来看,说《次北固山下》讲的是思乡之愁,无论从内容上来看,还是从逻辑上来看,都有其成立的道理。而当这种认识成为历来的認识时,自然也就具有了传统的意蕴。

二、《次北固山下》意蕴的创新解读

当然,无论是多么经典的文学作品,总会出现不同的解读。这从文学解析的角度来看,是合乎情理的,也是能够被接受的。文学作品的解读原本就强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西方也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之说,这些说法都反映出文学作品解读的基本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在寻求创新解读的时候,不能为创新而创新,无论是新的观点的提出还是论证,都必须强调在“标新立异”的同时能够“自圆其说”。

相对于对《次北固山下》的传统认识而言,也有一些不同的观点,比如说袁正勇在2010年就提出:《次北固山下》一诗是诗人游江南时见到的与中原截然不同的奇异风光和美景,表现诗人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与所谓的乡愁、羁旅情思关系不大,多为后人误读。[1]这一观点源自于其在《解读〈次北固山下〉》一文“摘要”中的概括。对于这一观点,笔者以为如果换一个视角来解读,也有其合理的逻辑。实际上在笔者看到袁正勇先生的文章之前,也曾有过类似的想法。这里的基本原因在于: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由于作者留在世上的诗作并不多,作者王湾本人也几乎看不到其它存世的作品,因此想真正站到作者的角度来解读这首诗,并且期望获得唯一的解读结果,还是存在一定困难的。可是换一个角度,也就可以认为对这首诗的解读有一个更加宽泛的空间,这从理论可能性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在上面一点传统解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进行创新解读。

如果认为这首诗写的不是乡愁,不是羁旅情思,认为这首诗写的是开阔的眼界、博大的胸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那么其合理性又表现在什么方面呢?这里不妨重新来解读这首诗。当然在这种情形之下,要防止在解读的时候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如果不能冲破这一束缚,那解读的创新性也就不能体现出来。

对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又作‘青山下)”。要知道古今中外在外谋生或从官的人非常之多,在夜深人静之时可能会有思乡的情怀,但是这种情感不可能贯穿在外的始终,因此“客路”与“行舟”完全可以作为客观描述来解读,毕竟,一个在外谋生的人通过“行舟”的方式而行走在“客路”之上,又何尝不可呢?更何况,无论是在客路之上,还是在行舟之时,在诗人的眼里所看到的都是“青山”与“绿水”,可以说入眼的都是美好的风景,这自然能够给诗人带来美好的感受,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认为诗人带着愉悦的感情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在逻辑上自然是讲得通的。

对于经典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句,自然也可以解读出积极向上的意蕴。实际上对于很多的读者来说,在初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都会对这一句感到非常惊叹,而今天的原因就是这句所描写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让人感觉到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而且如果不先入为主的给学生传递乡愁的理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在大脑中构建出相应的表象,那么在学生大脑中出现的就是一幅美丽的风景:随着舟行之水涨潮而渐满,映入双眼的是宽阔的水面,在这种情况下,把船的帆儿高高悬起,并且顺风而行……试想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多么的开阔进而生发积极上进之情。

其后,虽然“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写到“残夜”与“旧年”,然而大家作诗,常常都会通过相互映衬的写法,来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更何况在这一句里,“残夜”之处有“海日”,“旧年”当中有“江春”,当从这两句当中看到旭日在江上冉冉升起,春天的气息映入旧年的时候,为什么内心当中不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感情呢?这在逻辑上依然是讲得通的。据考证,诗人王湾的家乡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当他来到北固山(地处镇江),看到浓浓春意的江南的时候,这对于诗人而言是非常惊奇的。如同课文所强调的“体会诗人情感”那样,这个时候可以想象诗人的内心是无比愉悦的,只要站到作者的角度,即使是初中学生也能够构想出诗中所描写的美好的场景,然后内心感觉到无比的愉悦。但是在这一句当中,有“生”和“入”这两个字,应当说这两个字的意蕴是非常丰富的,但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物体被人格化滞后,人们就能够从中读到美好的情思与向上的意志。正如袁正勇先生所说,“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所描写的正是时光交替中的生命生长。

最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虽然有“乡书何处达”的疑问,但是也有“归雁洛阳边”的回答,可以说正是作者内心既产生的问题,同时又给了自己一个回答。这一问一答当中,偶尔产生的一缕乡愁,也被归向洛阳的大雁所冲淡。更何况换一个角度讲,也可以认定此时作者并不是突然产生了思乡之情,更有可能的是作者想借助于飞向洛阳的归雁,用乡书将自己的好心情带回去。相比较而言,后面这一解读与原来的大意更能够衔接,从而让整首诗所表达出来的意蕴更加完整与和谐。

三、《次北固山下》意蕴的解读反思

很显然,上述两种的解读与传统的解读大为不同,甚至可以认为截然相反。这两种不同的解读,意蕴完全相反,但是又符合各自的逻辑,可以说是相映成趣。如此迥异的两种解读能否同时并存呢?这是一个考验解读者智慧的问题。

实际上也可以认为这并不是矛盾,因为在解读一首诗歌的时候,出现多元解读原本就是正常的。问题在于每一种解读是否有着内在的逻辑,如果从逻辑上讲的通,所解读出的结果与诗歌的描写能够相吻合,那么自然就有其合理之处。站在教学的角度,看本文上述两种解读,这种看似对立的解读结果,其实可以成为引领学生解讀文本的重要契机。

之所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契机,是因为在这两种解读当中,可以让学生自然形成对比学习的方法。在教学当中有必要向学生追问:为什么同样的诗作却可以解读出不同的结果?应该来讲这种问题,在其他的文本教学当中很难有提出的时机,唯有本文因为机缘巧合,因为作者的生活背景不详,因为作者的写作动机无法唯一确定,因此才有了更大的解读空间。又比如说,让学生在两种不同的解读当中去比较首联和尾联,也有可能让学生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即“乡愁”与“积极向上”这两种不同的感觉,不可能同时出现。因此这种解读结果只能在相匹配的情境当中才能出现,才能自洽。

向媛老师评价《次北固山下》,说其今日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唐代名篇之一,当今的选本很少有不选它的。但回顾这一诗作在明代前的命运,却未必如现今般青云直上。其同时认为诗歌作品传播本身,也是民众接受的过程,《次北固山下》经典意义就在这一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2]对于这样的判定,一直以为对于这首诗而言是非常恰切的,在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对这首诗的理解,让后来者对这首诗的解读空间变得更加宽阔。

参考文献:

[1]袁正勇.解读《次北固山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409-410.

[2]向媛.王湾《次北固山下》的接受与传播[J].文学教育,2012(6):40-41.

舒才友,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行舟北固山意蕴
我的老表张行舟
施宛林
——江南烟雨行舟海报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陆上行舟:赫尔佐格谈电影》
霜雪千年北固山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论秦观词的感伤意蕴
《马嵬》(其二)颔联意蕴辨
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在镇江北固山北侧斜坡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