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晚期肺癌并发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分析
2023-01-05王林黄瓅窦学军
王林,黄瓅,窦学军
作为目前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其并发症治疗业已不断突破。目前的研究普遍认为,肺栓塞常由各种体循环栓子脱落使肺动脉系统阻塞,最终导致发生肺循环障碍等多种病理生理综合征[1-3]。临床上,肺癌与肺栓塞部分症状类似,且常可导致误诊或漏诊情况的发生。而老年晚期肺癌常合并肺栓塞疾病,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20例老年晚期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长沙市第三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220例老年肺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18例,女性102例,年龄范围65~84岁,年龄(73.64±3.51)岁,病理类型:腺癌86例,其他(鳞状细胞癌65例,小细胞肺癌49例、肺泡癌20例),TNM分期:Ⅱ~Ⅲ期144例、Ⅳ期76例。排除标准:①排除食管癌、乳腺癌等其他胸部恶性肿瘤者;②合并严重脏器损伤者;③精神疾病者或资料不完善者。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人均符合晚期肺癌临床诊断标准,且经病理学、组织活检等检查明确;②年龄范围65~85岁;③病人或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收集资料收集病人包括临床及病理资料,具体赋值如下:①性别:男性=0,女性=1;②年龄:≥75岁=0,<75岁=1;③BMI:≥24 kg∕m2=0,<24 kg∕m2=1;④吸烟史:有=0,无=1;⑤手术史:有=0,无=1;⑥肺栓塞病史:有=0,无=1;⑦病理类型:腺癌=0,其他=1;⑧TNM分期:Ⅱ~Ⅲ期=0,Ⅳ期=1;⑨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有=0,无=1;⑩辅助化疗:有=0,无=1;⑪血红蛋白:<140 g∕L=0,≥140 g∕L=1;⑫D-二聚体:<0.4 mg∕L=0,≥0.4 mg∕L=1;⑬癌胚抗原:<5 μg∕L=0,≥5 μg∕L=1。
1.3 肺癌合并肺栓塞纳入标准肺栓塞诊断标准依据《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与预防指南(2018版)》[5]:①存在肺栓塞的危险因素;②临床症状、体征符合肺栓塞诊断;③结合心电图、胸片、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④螺旋CT肺动脉造影、核素肺V∕Q显像、磁共振肺动脉造影或肺动脉造影等任一项检查阳性可确诊。大面积的肺栓塞临床上以休克和低血压为主要表现,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小于90 mmHg或较基础值下降幅度大于40 mmHg,持续15 min以上。而次大面积的肺栓塞病人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室收缩功能减弱或临床上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而非大面积肺栓塞为不符合以上大面积和次大面积肺栓塞的标准,占所有肺栓塞的60%。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进行计量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相关因素,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发生情况纳入的老年晚期肺癌病人220例中,肺癌组158例(71.82%),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组62例(28.18%)。
2.2 单因素分析影响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相关因素两组性别、年龄、BMI、手术史、肺栓塞史、中心静脉穿刺置管、D-二聚体和癌胚抗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吸烟史、病理类型、TNM分期、辅助化疗和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影响220例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相关因素∕例(%)
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将上述单因素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数据纳入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OR95%CI分别为:吸烟史2.53(1.53,3.63)、病理类型2.93(1.81,4.21)、TNM分期2.73(1.62,3.79)、辅助化疗3.03(1.87,4.51)和血红蛋白2.75(1.63,3.82)是影响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220例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
3 讨论
肺栓塞是晚期肺癌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也是病人住院期间死亡的除癌症本身以外的第二大原因。有临床研究认为,机体血液出现高凝状态时肺癌合并肺栓塞的主要病理因素[5-6]。因此,早期认识和了解肺栓塞的危险因素,对于肺癌合并肺栓塞预后十分重要[7]。
本研究表明,吸烟史、病理类型、TNM分期、辅助化疗和血红蛋白是影响老年晚期肺癌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①吸烟史: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促进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等血管内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从而产生机体炎症级联反应[8-9]。本研究结果显示,吸烟病人肺栓塞的发生率高于不吸烟病人,两组吸烟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吸烟史能诱发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有研究发现,吸烟病人体内的高凝状态是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0-11]。②病理类型:本研究表明,腺癌伴发肺栓塞较其他类型肺癌更易出现。这可能与腺癌分泌的黏蛋白密切相关,黏蛋白的大量分泌可导致机体产生变态反应,从而加剧血液高凝状态,最终诱发肺栓塞[12]。③TNM分期:相关研究报道显示,我国晚期肺癌病人合并血栓的发生率高达57.4%,其中肺癌分期越高,发生血栓的风险越高[13]。有研究发现,晚期病人肺栓塞的发生率可增加至7倍,其发生机制可能与肿瘤分期越高,其侵袭、浸润能力越强,肿瘤的进展和转移加重了血液的高凝状态有关[14]。④辅助化疗:化疗是导致血栓形成的重要危险因素,接受化疗治疗的肺癌病人并发肺栓塞的风险明显增加[15]。有研究认为,化疗药物输注可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终使炎症细胞黏附、聚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6]。⑤血红蛋白:有学者通过对68例晚期肺癌合并肺栓塞病人血清指标进行检测,发现病人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与高血红蛋白改变血液流变学,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阻力增大,从而导致凝血异常有关[17-18]。本研究表明,血红蛋白≥140 g∕L的肺癌病人发生肺栓塞的风险高于血红蛋白正常人群,说明血红蛋白升高与静脉血栓形成有关[19]。
综上所述,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危险因素较多,尤其是长期吸烟、腺癌、TNM分期高、辅助化疗及血红蛋白升高的病人应高度警惕急性非大面积肺栓塞的发生,加强肺栓塞的早期筛查工作[20],并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