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水平测算及优化路径研究
2023-01-05郭晓曦魏鹏鹏
王 珂,郭晓曦,魏鹏鹏
(1.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财经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2.云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云南 昆明 650000;3.绍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绍兴市发展规划研究院,浙江 绍兴 312000)
工业转型升级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响应,也符合工业历史演进的历程。伴随全球经济乏力、新冠疫情冲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生态文明约束、要素成本上升、后发国家挤压等影响,工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国家相继发布《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若干政策》等文件,助力工业发展。
工业转型升级评价中,黄思宁等[1]采用指数加权移动平均法,从要素基础、现状水平、发展环境、发展潜质、结构特点方面动态监测工业转型升级水平;岳意定等[2]采用群决策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从工业发展、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资源节约、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外开放方面展开工业转型升级评价;翟璐等[3]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工业转型升级的结构优化与驱动因子、企业产品竞争力、绿色生产维度进行绩效评价;马静等[4]通过层次分析法与CRITIC法组合赋权,从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方面评价工业转型升级效果;魏修建等[5]采用因子分析改进的纵横向拉开档次法,从效率改善、质量提升、动力转换、结构优化方面评测工业转型升级能力。上述评价指标侧重略有不同,但学者均通过客观赋权或主客观结合赋权展开评价。
绍兴市传统工业产业与新兴工业产业并存,其工业高质量发展更需从创新驱动和集约高效方面构建发展动力和长效机制。因此构建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评价体系,对其综合水平和耦合协调性展开研究,提出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优化路径。
1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水平测算
1.1 样本来源与指标选取
研究选取2013—2020年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水平各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绍兴统计年鉴。在借鉴以往学者研究,结合绍兴市工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构建囊括环境保护、技术创新、效益提升、资源消耗、结构优化、产品需求等6个维度的工业转型升级评价体系。环境保护考虑环保投入、污染物排放、污染物利用;技术创新考虑创新投入、创新支出、创新机构;效益提升考虑经营风险、盈利能力、人力资本;资源消耗考虑水、电、煤、土地等主要资源消耗及综合能耗;结构优化考虑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产品需求考虑产品销售、存货周转、出口需求。结合数据可获得性等原则,最终确定28个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工业转型升级水平评价体系
评价指标中碳排放量统计年鉴未统计,结合王烨等[6]提出的电力能源消耗是工业碳排放主力军,同时借鉴蔺雪芹等[7]的计算方法,工业碳排放量根据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发布的中国区域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数据测算。绍兴市隶属华东地区,因此绍兴市工业碳排放量为华东区域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数据与绍兴市相应年份的工业及工业行业电力消耗量相乘。此外,每万名就业人员中拥有RD人员、工业用地面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少量缺失指标,采用插值法填补。
1.2 权重计算
1.2.1 数据标准化
根据表1各评价指标与综合水平关系,将数值越大则综合水平越高的指标划为正向指标(+),数值越小则综合水平越高的指标划为负向指标(-)。
正向指标转换公式为:
负向指标转换公式为:
式 中:x′ij——标 准 值;xij——原 始 数 值;maxxj——第j项指标原始数值的最大值;minxj——第j项指标原始数值的最小值。
1.2.2 指标权重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熵值法确定。熵值法能够避免主观赋权的弊端,在综合考虑数据相关关系及变异程度基础上,从数据特征出发得到指标权重,使其更加科学。
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计算第个指标的熵值:
计算第个指标的差异系数:
计算各指标权重:
计算结果见表1权重列。
1.3 水平测算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
式中:Z={HJ,CX,XY,ZY,JG,CP};HJ——环境保护;CX——技术创新;XY——效益提升;ZY——资源消耗;JG——结构优化;CP——产品需求。
2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2.1 耦合度模型
耦合度体现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中各维度间相互影响与作用的大小,代入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水平,构建如下模型:
式中:C——耦合度,取值于[0,1],越接近于1,则维度间关系越紧密,反之则关系越疏离。
2.2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为了更好地反映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中各维度间协调发展的一致性,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
式中:D——耦合协调度,取值于[0,1]。越接近于1,则维度间耦合协调水平越高;反之则耦合协调水平越低;T——协调指数。
3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实证分析
3.1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水平分析
由图1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整体来看,2013—2020年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呈震荡上行趋势,保持年均18.32%的增速。综合水平得分也由2013年的0.24上涨至2020年的0.65,除2015年和2018年外,其余年份综合水平都较上一年度有所上升。绍兴市工业发展在顺应市场、绿色改革、技术创新等领域已取得一定成果,现已进入更高质量的工业转型升级阶段。
图1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变化趋势
结合表2分析各年份中维度对综合水平的影响。2013—2014年除产品需求维度外,其余维度均对综合水平具有拉升作用,使其增速高达33.41%;2014—2015年综合水平小幅下降5.72%,产品需求、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维度下降,其余维度上升,但变化幅度均较小;2015—2016年得益于优势驱动维度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与效益提升的大幅上升,综合水平上升最为迅速,增速高达79.40%;2016—2017年环境保护与资源消耗维度水平回落,产品需求转为综合水平拉动优势维度,但上升与回落相抵,综合水平仅上浮3.81%;2017—2018年综合水平小幅下降6.99%,其中资源消耗、效益提升、产品需求维度下降,其余维度上升,但变化幅度均较小;2018—2019年综合水平上升21.61%,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效益提升成为综合水平的重要拉升维度,其余维度基本与上年持平;2019—2020年环境保护维度拉升综合水平,产品需求、技术创新维度水平回落,其余维度相对稳定,综合水平跨越发展受到制约。同时,各维度水平纵向变化中,结构优化与效益提升维度相对稳步提升,而环境保护、资源消耗、产品需求、科技创新维度波动性较大。综合各维度对综合水平影响及各维度纵向变化分析,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尚未形成稳定拉动综合水平提升的优势维度。
表2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水平指数
3.2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耦合协调分析
借鉴舒小林等[8]关于耦合协调度的划分,图2显示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整体实现由低水平严重失调转为中级协调为主的协调水平。分阶段来看,2013年耦合协调度仅为0.14,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协同目标一致性较差,处于严重失调阶段;2014—2016年耦合协调度位于0.3~0.5之间,以濒临失调为主,处于磨合发展阶段;2017年耦合协调度迅速上升,由濒临失调转为中级协调,同时以此年分界,2017—2020年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以中级协调为主,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在水平与质量上的相互带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2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耦合协调水平变化趋势
利用公式(8)~(10),变换代入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及综合水平得分,测算各维度与综合水平间的耦合协调度,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
为更好地分析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采用系统聚类的方法预处理。聚类分析未主观指定分类标准,而是依据表3耦合协调度数值特征进行科学的分类多元统计。图3平均联接(组间)谱系图将其分为三类,产品需求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聚为一类,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聚为一类,环境保护、效益提升、资源消耗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聚为一类。
结合图3聚类分析结果和表3耦合协调水平,各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整体实现由失调阶段向良好协调、优质协调为主阶段变化,呈相互促进与协调趋势。产品需求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变化幅度较大,2013—2016年处于失调衰退阶段,2017年迅速成长为优质协调,后又经历耦合协调能力波动,2020年仅达到初级协调,工业产品需求易受国际国内多方因素影响,与综合水平的促进与协调作用不稳定且近年呈下降趋势。技术创新、结构优化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以2016年为分水岭,由失调阶段转入协调发展阶段。结构优化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2019—2020年保持优质协调,两者有稳定且较高水平的促进与协调作用,而技术创新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2019年达到优质协调后,2020年降为良好协调,工业技术创新与综合水平的促进与协调作用具有波动性,需加强高水平的稳定促进与协调建设。环境保护、效益提升、资源消耗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基本呈同步震荡上行,均为2013—2014年快速由严重失调转为失调与协调临界值;2014—2015年小幅回调;2015—2016年跨越式迅速提升,环境保护、效益提升、资源消耗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分别达到优质协调、良好协调、优质协调;2016—2018年环境保护、效益提升、资源消耗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呈下降趋势,最终回调至中级协调;2018—2020年环境保护、效益提升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再次提升,重新回到优质协调,恢复与综合水平的优质促进与协调,而资源消耗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徘徊于良好协调,与综合水平的促进与协调作用略微减弱。2016—2020年环境保护、效益提升、资源消耗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在中级协调与优质协调间呈V型波动,良性促进与协调的稳定性仍需加强。从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稳定性角度综合考虑,产品需求、资源消耗、技术创新是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亟需加强优化的维度。
图3 平均联接(组间)谱系图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综合水平由2013年的较低水平震荡上行为2020年的中等水平,进入更高质量的工业转型升级阶段。2013—2020年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对其综合水平拉升作用不稳定,尚未形成稳定的拉动优势维度。
(2)2013—2020年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整体耦合协调水平历经失调阶段、磨合阶段、协调阶段,但后期以中级协调为主,各维度在水平与质量上的相互带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2013—2020年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各维度与综合水平的耦合协调度转向以良好协调、优质协调为主的阶段,呈现相互促进与协调趋势。但从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稳定性考量,产品需求、资源消耗、技术创新是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亟需加强优化的维度。
4.2 建议
4.2.1 优化工业能源供给体系
优化工业能源供给体系是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前提。
4.2.1.1 创新利用绿色能源
创新利用绿色能源上,应采取统一规划、出台政策、落实补贴等措施积极推进。各工业集聚区应加大对工业厂房顶部、工业园区边缘等闲置区域利用,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在滨海工业园区边缘寻找空旷、风向稳定、风力充足区域,适宜地开展集中或分散式风力发电建设,就近提供工业消耗供给;鼓励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在绍兴工业发展的应用尝试。
4.2.1.2 工业绿色能源设施提升保障
工业绿色能源设施提升保障上,无论是优化电网、天然气等工程,还是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项目,均需大规模城市基建建设,政府与市场结合是提供保障的关键。政府应从制度、政策、税收、补贴等方面做好工业绿色能源设施提升的引导工作,同时鼓励市场经济参与工业绿色能源设施建设,让PPP模式助力工业能源供给效率提高。
4.2.2 完善工业绿色生产管理
完善工业绿色生产管理是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
4.2.2.1 工业绿色生产审批
工业绿色生产审批上,普遍开展新增工业项目资源消耗、环境影响等绿色化水平评估工作,制定严格比对标准,落实低碳化绿色评估审批准入机制,实现新项目源头符合工业转型升级要求。
4.2.2.2 工业绿色生产监管
工业绿色生产监管上,融入智能数字化监测与预警,实施工业企业绿色发展全过程、全方位考核机制,让绿色发展成为工业企业常态化推进要点;工业绿色生产实现工业企业分类管理,支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工业高效绿色优势企业壮大,帮扶低效高碳的工业企业落实模式转变。
4.2.2.3 工业绿色生产引领
工业绿色生产引领上,创建绿色发展工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给予地皮、厂房、租金、税收、技术等优惠扶持,吸引工业转型升级达标企业入驻,以点带面,持续推进工业绿色生产。
4.2.3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产业
大力发展新兴工业产业是绍兴市工业转型升级的保障。
4.2.3.1 产业集群建设
产业集群建设上,以培育符合绍兴市工业低排放、高效率、高技术、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为中心任务,做好前期调研与规划,因地制宜地重点培育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等产业,尽快形成有绍兴特色、有纵向协作、有市场渗透新兴工业产业集群。
4.2.3.2 资源倾斜
资源倾斜上,政府要落实土地、厂房、能耗等资源对新兴工业产业的倾斜,要在新兴工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审批、行政服务等环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在新兴工业产业财政支出、税收优惠、绿色信贷、专项资金管理、知识产权质押等经济支持上做到精准高效。
4.2.3.3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上,完善自主创新激励机制,健全成果转化应用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形成企业为主、校企合作、政府支持的协同创新;重视科技人才的持续性,以补贴、教育、医疗等引进福利吸引工业科技人才绍兴就业,以培训、晋升、进修等良好的工作环境稳定工业科技人才,落实工业科技人才作为企业人员的培训师和高等院校的实践导师,将丰富人力资源转变为长线人力资本;重点攻克数字经济、工业机器人等新技术模式与工业融合应用的关键技术,为高精尖工业发展奠定核心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