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研究

2023-01-05

河南社会科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黄河文化教育

文 静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7)

习近平总书记在《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在我国5000多年文明史上,黄河流域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高度肯定了黄河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黄河文化的教育和传承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深入了解把握教育传承现状,找出其存在问题,构建教育传承体系,是关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事业。

一、新时代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多年发展,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正朝着重视高质量发展、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化支撑必不可少,文化支撑则需要以树立和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1],不仅突显了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的时代意义和价值,也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找到了理论依据。

第一,黄河文化是提升民族自信的重要文化根源。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解决“自信心”问题。历史上,黄河流域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形成世界上唯一不中断的中华文明。黄河文化表现出包容开放的特征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使它不仅善于学习和吸纳周边文化,还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经历百年动荡,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沉重打击。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才开始再次走向繁荣。新时代,从中华民族“根和魂”的黄河文化中汲取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文化上的民族特色,是确保文化上民族自信的重要手段。

第二,黄河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精神力量的支撑。几千年来,黄河流域人民在创造了丰富的黄河文化的同时,也铸造了以刚健自强、大公无私、开放包容、尚实重质、开拓创新等为代表的黄河文化精神。弘扬黄河文化,传承好黄河文化精神,使黄河文化成为鼓舞中华儿女的精神动力,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贡献,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学习黄河文化,以黄河文化精神激励、鼓舞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更是一种使命。

第三,黄河文化是我国实现生态文明的不竭动力。黄河在漫长的历史中哺育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中华儿女。中华儿女既得到了黄河的恩惠,黄河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的自然条件,也让黄河沿岸的华夏子民饱受黄河水患的痛苦和挑战。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治理黄河分不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黄河70年的安澜见证了党和国家治黄的决心和伟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基于中华民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等传统理念。目前,我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经取得重大成就,截至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33 亿亩,其中人工林面积12亿亩,居世界首位[2]。

第四,黄河文化是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密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3]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直朝着“大同社会”的方向奋斗。纵观中国历史发展,经历了多次的战乱与和平的交替,中国人民懂得和平来之不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图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和人民的拥护和支持。黄河文化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追求“世界大同”的历程。因此,黄河文化中“天下大同”的思想对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二、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的研究现状

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刻认识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做好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为中华民族特别是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三观”,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国民的人生理想,鼓励他们为祖国富强努力奋斗,这是时代的需要,是中国发展的需要。准确把握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则是做好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的前提。

(一)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研究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黄河文化教育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积极工作。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我国对各类黄河文化遗产进行了积极挖掘和保护,对一些重要的黄河文化典籍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同时对近代以来黄河文化中形成的勇于奋斗拼搏的精神进行完整的保留和弘扬,深入挖掘新时代背景下的“黄河故事”,系统做好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积极传颂“黄河故事”,让黄河文化进校园、进课本。

目前关于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研究主要有:

首先,学者们对文化传承的本质和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进行了探讨。赵世林认为,文化传承的本质是文化的再生产,是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是社会中权利和义务的传递,是民族意识的深层次积累,是纵向的“文化基因”复制[4]。曹能秀、王凌认为,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理传承、文化储存、文化积累、文化筛选以及传承质量和水平的反作用等[5],因此,在各个阶段都应该重视教育问题,需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孙正林认为,应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实证调查、系统分析,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设计科学合理的方案[6]。郭元祥、彭雪梅认为,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都要有渗透文化自信的教育[7]。漆永祥认为,应该注重中小学生的过程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注重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经典读物、生活礼节、乡土意识以及家国情怀的教育[8]。李国娟认为,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等[9]。王爱华、李艳认为,红色资源有利于激励人们奋斗拼搏的精神,有利于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进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进一步激发其爱国情感[10]。陈培杰认为,红色文化的认同在高校党员的教育中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更能培养其文化自信[11]。王茹、朱秋认为家庭教育的红色文化基因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要为其提供法理支撑和科学定位[12]。张应强、张乐农认为,目前在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目的以及各阶段教育存在割裂等问题,必须纠正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正确理解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现代精神价值[13]。

其次,对广义的和狭义的黄河文化以及黄河文化的影响力进行了深入讨论。徐吉军认为,广义的黄河文化就是黄河流域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一定的社会规范、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以及由此所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等,而狭义上的黄河文化则是历史学意义上的文化[14]。严文明分析了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15]。学者们还对黄河文化的不同时段进行了分析。张德水对黄河流域古人的图腾文化进行了分析[16]。李民、史道祥通过对历史的梳理肯定了黄河文化的历史价值[17]。李振宏、周雁等人通过对黄河文化进行客观系统的梳理,认为黄河文化不仅仅包含早期黄河流域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包括近现代时期的红色黄河文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形成的新黄河文化[18]。通过上述研究,我国学者逐渐认识和把握了黄河文化的体系脉络。一些学者对黄河文化的影响力进行了研究,如于希贤、陈梧桐认为,黄河文化富有强大的生命力,在黄河流域不断扩展,同时也在向北向南扩张,影响着全中国[19]。

再次,对新时代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推动了黄河文化的深入研究,也推动了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深入研究。牛建强认为,应该抓住这次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机遇[20]。陈鹏认为,应该在新时代深挖和弘扬黄河文化,把握其内涵和特质,从历史性的维度涵养、打造新的黄河文化[21]。徐光春认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黄河文化具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应该学习好、保护好、传承好和弘扬好黄河文化[22]。邢祥等人认为,黄河文化的传播需要顶层设计和基层落地相结合,需要深挖其内涵,利用全媒体进行有效传播[23]。学者们还对如何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进行了探讨。杨越等人认为,“讲好黄河故事”是对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创新思路[24];张红梅则基于“绿水青山”的理念讨论了黄河水文化的发展与传播[25];朱涵钰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利于黄河水文化的数字化的传播[26];王秀伟、白栎影将黄河文化教育传承与文化旅游结合起来,认为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叙事性,因此应该把握好叙事空间,整合旅游资源,真正讲好黄河故事[27]。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站在宏观背景下,分析和讨论了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海洋文化等的异同、融合问题。

(二)黄河文化教育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人们对黄河文化的时代意义和价值,黄河文化内涵,黄河文化传承体系、传承机制都给予了关注,对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形成新体系、如何构建新的黄河文化传承机制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研究,但总的看来,关于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仍有很多问题,主要有:

第一,未能很好地界定和厘清黄河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在黄河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方面,目前大家还未能形成完全统一的认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观点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但对黄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是怎样的一部分方面尚无明确定论。目前主流讨论从历史黄河文化的狭义视角研究黄河文化,并得出黄河文化特指的是古代的中华文化,黄河文化专指古代黄河流域的文化这样的结论。这种观点实际上割裂了黄河古代文化与近现代乃至当代黄河文化的联系,割断了黄河文化的连续性。传承黄河文化,正确认识黄河文化,就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黄河文化作有效区分,对黄河文化自身的连续性有深入的认识和正确的评价。

第二,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主流观点倾向于将黄河文化当成中华优秀文化的一部分进行教育传承,黄河文化的深刻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在大思政课的格局下,黄河文化教育传承属于“大思政”范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的,要善于应用“大思政课”,不仅是为青少年,同时也为社会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三观”,真正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讲好“黄河故事”,是新时代背景下的立德树人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目前针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与教育,更多只是把黄河文化融入了学校的一些课程当中,未能以大思政课理念去进行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承,更不用说如何构建完善的黄河文化教育传承体系。这就导致未能构建完善的传承机制,未能利用好学校阵地对青少年进行系统的黄河文化教育,对成年人进行有趣、有效的社会教育等工作。

第三,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机制没有真正建立。黄河文化的传播,关键在于对人们进行黄河文化的教育,使人们认识和了解黄河文化,深刻领会其时代价值,进而认同黄河文化,践行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传承黄河文化,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提升民族自信心。然而,当前对青少年进行有效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和互为补充的社会教育等的有效机制并未形成,致使人们不仅对黄河文化的认识相当模糊,更是对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感到迷茫。

第四,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载体还存在问题。在新媒体时代,不仅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载体也应该进一步优化。如何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让黄河文化以多样化、多元化的形式得到教育和传承,是非常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从上面几点看,挖掘黄河文化内涵,完善黄河文化体系,让“黄河故事”承载与时俱进的、正确的“三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提供动力,让人们在系统教育和潜移默化教育中形成良性互动,让在校学生受到大思政课教育,让全社会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受到教育,让更多的人认可黄河文化,接受黄河文化,践行黄河文化,最终弘扬黄河文化,对黄河文化教育传承至关重要。

三、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机制

中华文化的领先地位与黄河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完善性、先进性以及创新性等特点密切相关。在新时代背景下,充分认识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构建与时俱进的传承机制、新的黄河文化体系,选择合适、合理的传播途径,发挥新时代“大思政课”功能,让更多中华儿女真正了解黄河文化,认同黄河文化,践行黄河文化,并在践行过程中不断发现和总结新的、先进的黄河文化,形成新的传承机制,才能做好黄河文化教育传承。

有效的教育传承,离不开恰当的教育传承路径选择。关于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路径,我们思考如下:

第一,用大思政课为青少年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教育想要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就要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黄河文化深厚的精神内涵,是学校开展大思政课的宝贵资源。应切实发挥好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从大思政课的视野看,黄河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具体表现为:学生的“三观”教育是在学校系统教育和潜移默化教育的良性互动中形成的,这个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仅是学校发挥作用,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同时,还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差异调整教育方式。具体而言,在校园的教室知识教育中,让“黄河故事”成为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载体,在课外的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教育中,包括校园文化潜移默化的宣传和第二课堂的故事宣讲。一方面,切切实实从娃娃抓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黄河文化,践行正确的“三观”,真正地让黄河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离不开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教育的基础。学生并没有完全地封闭于学校当中,社会也是大学校,因此也离不开社会大学校的教育。因此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需要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形成良性互动,二者相辅相成。

第二,进行丰富多彩的系统教育。作为底蕴深厚的“大思政课”,黄河文化的系统教育不仅是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也是对下一代的“三观”进行教育。对下一代教育的最好方式是让黄河文化进校园、进课本。在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中,关于深化落实思政课教育的要求和观点为以黄河文化精神教育为主题的“大思政课”教育指明了方向。首先,要有立足于“大思政课”教育目标下的黄河文化精神课程目标,立德树人,将爱国情怀融入学校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构建从小学到大学完善的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其次,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结合学科特点,将黄河文化精神融入课程内容,甚至以校本课程、学生社团、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创设专题课程体系,编写课程教材,以启蒙性教育、实验性教育、常识性教育和理论性教育的方式开展学习教育,将黄河文化精神与“四史”相结合,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再次,建设有政治素养的教师队伍,将“大思政课”教育和黄河文化的教育意识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横向上体现于学校各个学科、各个课程形式与学生活动环节,纵向上体现于各个学段学龄及教育行为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后,学校要拓宽工作格局,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发,将“大思政课”教育作为加强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落实的一部分,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从根本上而言,解决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路径问题在于学校的系统教育。

第三,开展润物无声的研学旅行。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为中小学的研学旅行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中小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等阶段的求知欲强,探索精神也强,对他们而言,只停留在教室、校园和媒体上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枯燥”的思政教育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合理的教育方式则处处蕴含着“思政课”的内容,科学合理的研学旅行即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教育方式。研学是学生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心理阶段来设计划分不同的具体操作方式,制定不同阶段的研学旅行中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研学旅行。

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让小学生认识一下自己生活的环境,培养小学生在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进而培养小学生的认同感;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让学生了解当地的历史人物、历史发展,让学生对家乡有更深的感情,培养孩子的家乡情怀;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让学生了解我国尤其是其所在省的历史、地理、经济发展等。构建一个完整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体系,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也让学生对家乡、祖国的乡土乡情有更深的感悟,进一步将黄河文化、黄河精神融入其日常和信仰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28]。在实践教学环节,不仅可以是有学生和教师参加的研学旅行,也可以是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参与的研学教育;不仅是教师教育学生,也可以是学生“教育”教师、“教育”家长;既可以让学生充当教师的角度积极思考,也可以对家长进行旅游教育、研学教育、亲子教育等。如此,既能够对学生、对家长进行教育,教师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黄河文化再认知,反过来又将其重新认知的黄河文化融入思政课中。如此循环往复,实现黄河文化教育传承与思政课的密切融合。

在大学以后阶段要注重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要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全社会学习、认识、理解和践行黄河文化的氛围,主动参与黄河文化的建设和宣传,进而在新时代背景下为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要充分发挥高校、科研机构等的力量,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黄河文化研讨会、黄河文化论坛和更为普及的黄河大讲堂。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内容也需要经过精心的筛选,尤其是要将我国现代化发展与黄河文化中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刚健自强、开拓创新、天人合一、大国工匠等文化精神结合起来。成年人的心理特点在于已经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主见,对与自己已有价值观相左的观点会产生明显的排斥心理,因此,对成年人的黄河文化教育更应该注重采取潜移默化、“春风化雨”的方式。对黄河文化的教育传承形式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充分利用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期刊、互联网,以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使黄河文化融入广大群众日常生活中并内化于心,才能使黄河文化在社会上有效传播。潜移默化的黄河文化社会教育,将会对校园教育的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也将最终产生社会教育的效果。

第四,“享受休闲”中的旅游认同。当今,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不仅需要满足一般的物质生活需要,也需要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将黄河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可以为黄河文化的传承教育提供很好的途径[29]。黄河两岸的文化资源丰富,黄河流域九省区中的每个省份都有自己独有的旅游资源,都有自己的“黄河故事”。目前,黄河流域九省区大都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鼓励黄河文化的旅游和研学。如《陕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规划》《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实施规划》等文件相继出台,这些文件大多对本省的黄河文化旅游进行了谋划,为黄河文化旅游和研学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不仅如此,有些省份还根据本地景区资源的实际,对黄河文化进行系统开发,形成让旅游者不仅可以看,也可以听,更可以参与的休闲式的旅游,使得旅游者在听历史故事、欣赏景色中受到黄河文化的教育。各具体执行部门以及景区具体单位等还积极搭建平台,进行宣传引导,让人们有意或无意地向黄河文化旅游景点靠拢[30]。休闲式的旅游教育“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只是旅游度假,是一种休闲放松的旅游。也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旅游景区的教育对旅游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一步,要把黄河沿岸各地特色的文化开发成旅游景点,丰富景区的内涵和呈现方式,以“娱乐节目”的方式展现“黄河故事”,让民众(游客)停留更长时间去体验黄河文化,让游客对不同景点的特色黄河文化有一个整体的了解、认识、亲密接触、感同身受,能够将黄河文化融入旅游者的心里,是做好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第五,充分发挥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在信息时代,全媒体——全方位、多形式地传播黄河文化,形成强大的传播阵容,是在全社会进行黄河文化教育传承非常重要的路径。如今,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和渠道。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对象是全民性的,其教育传承的重点人群则是青少年学生。利用新媒体进行黄河文化教育和传播,具有速度快、范围广、易于为广大青少年所接受等优势。充分发挥全媒体特别是新媒体的作用,是新时代黄河文化教育传承不可忽视的路径。

四、结语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根据时代的需求,在内容、体系、传承机制以及传承路径等方面对黄河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完善的同时,通过古代黄河文化发展史,近代史当中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革命精神史,当代中华民族经济发展的奋斗史深刻理解和弘扬黄河儿女的坚韧、包容和勇于奋斗、拼搏、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开展黄河文化教育、传承和弘扬,形成全社会参与的黄河文化广泛传播的风气。从全社会的角度重视黄河文化,将黄河文化的大思政课落实到社会每个角落,形成校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互相促进和良性互动。让黄河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为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新时代的中国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力量之源;让黄河文化更好地促进“邻里和睦”,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中华民族更加团结;让黄河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独有标识,彰显中华文化特色,为世界人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文化样板,是我们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猜你喜欢

黄河文化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题解教育『三问』
年味里的“虎文化”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谁远谁近?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