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政策与市场)
2023-01-05
机器人领域新增2项国家标准
3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两项与机器人相关的新增国家标准推荐,均从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
标准《GB/T 41256-2022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装备互联互通和互操作规范》由TC124(全国工业过程测量控制和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主要起草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通用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船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等。
该标准规定了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的系统组成、通用要求及互联互通操作要求等内容,适用于指导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装备的互联互通及系统集成。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由制造执行系统和自动化控制系统组成,其中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机器人仓储控制系统、机器人物流控制系统、机器人装配控制系统等。标准详述了互联互通和互操作的具体要求,包括:1)互联互通网络体系,包含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间的互联互通,如AGV与机器人物流控制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设备无线监控传感器与机器人装配控制系统间的互联互通等;有线网络与有线网络间的互联互通,MES系统与现场各个工位设备间的互联互通。2)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交互数据,包含机器人仓储单元、机器人物流单元、机器人装配单元、机器人喷涂单元、机器人调试与测试单元等板块的各类数据交互。
标准《GB/T 41264-2022板料折弯机器人 安全要求》由TC591(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上报及执行,主管部门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起草单位包括扬州恒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遨博(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该标准规定了板料折弯机器人的危险分析、安全要求、使用信息、试验和验证,适用于直角坐标型和关节型板料折弯机器人。标准详述了板料折弯机器人应满足的安全要求,包括:1)控制系统的安全性能,应达到所有可合理预见的故障能被检测到,并给予显示和通过声、光报警,任何部件的单一故障不导致安全功能的丧失,联锁装置能保证运动部件完全停止,当发生单一故障时,安全状态维持到故障排除等;2)轴的限位和空间限制,机器人应采用在控制软件中设置各轴的最大行程、在软件限位点后的适当距离,设置限位开关等措施对轴的运行进行逐级限位;3)操作方式上,机器人控制系统应有示教模式、回放模式和自动模式3种操作方式可供在示教编程、检验示教和执行任务程序时使用;4)启动功能上,控制系统应设置带锁的总电源开关,用于启动前给系统上电和停机后关闭总电源并锁定,等等。
(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出台
我国为进一步完善科技伦理体系,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有效防控科技伦理风险,不断推动科技向善、造福人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伦理原则、伦理治理体制、伦理治理制度、伦理审查与监管、教育与宣传等内容,同时提出从事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科技活动的单位,研究内容涉及科技伦理敏感领域的,应设立科技伦理(审查)委员会;制定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科技伦理规范、指南等,完善科技伦理相关标准,明确科技伦理要求,引导科技机构和科技人员合规开展科技活动;“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强生命科学、医学、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伦理立法研究,及时推动将重要的科技伦理规范上升为国家法律法规。
(来源:新华社)
《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印发
2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现有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提出,到2023年底,初步构建起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重点研究基础共性、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网联通信安全、数据安全、应用服务安全、安全保障与支撑等标准,完成50项以上急需标准的研制;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善的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完成100项以上标准的研制,提升标准对细分领域的覆盖程度,加强标准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支撑车联网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指南》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分为6部分:一是总体与基础共性,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总体架构、密码应用等;二是终端与设施网络安全,主要包括车载设备网络安全、车端网络安全、路测通信设备网络安全、网络设施与系统安全等;三是网联通信安全,主要包括通信安全、身份认证等;四是数据安全,主要包括通用要求、分类分级、应用数据安全等;五是应用服务安全,主要包括平台安全、应用程序安全和服务安全等;六是安全保障与支撑,主要包括风险评估、安全监测与应急管理和安全能力评估等。
(来源:工信部)
《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出台
近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出台《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力争到2025年,在湖南省内构建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生态,将湖南打造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产业规模方面,湖南省汽车年产量突破150万辆,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超过70%,培育10家以上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技术领先、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国内领先企业;关键产品技术方面,培育一批标志性的战略产品,形成安全可信的软硬件集成与应用能力;基础设施方面,智能交通系统和智慧城市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联(5G-V2X)在部分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标准体系方面,在智能汽车标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网联通信、智慧交通、特定场景应用等多个领域完成30个以上团体标准、地方标准制定,形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
《规划》提出将瞄准整车、零部件和延伸产业3大重点领域,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技术在中高端乘用车及商用车上的渗透应用;重点推动新能源(含氢能源)及智能网联增量零部件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攻关和相关配套产业发展;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湖南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智慧城市建设等新兴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延伸发展。
同时,《规划》还提出5大主要任务,具体包括:一是全面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强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检测试验认证能力与标准体系建设;二是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绿色化发展、服务化转型;三是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补齐产业链短板,锻造产业链长板,促进产业链延伸;四是持续构建良好产业生态,完善产业空间布局,拓展示范应用场景,培育优秀市场主体,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五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充电基础设施、路侧基础设施及网络基础设施为重点,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体系。
此外,《规划》还围绕主要任务部署了4项工程,具体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创新工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提升工程、大规模示范应用工程和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为确保各项目标和主要任务的顺利实施,《规划》还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人才保障、深化共享合作、健全政策法规、优化营商环境5方面的保障措施。
(来源: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