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副伤寒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

2023-01-05李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810799

兽医导刊 2022年4期
关键词: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猪

李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畜牧兽医站 810799

随着猪养殖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一些常见病的发病概率逐年提升,其中就包括猪副伤寒病。该病又被称为猪沙门氏菌病,主要是由沙门氏菌引起,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患病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猪的粪便尿液中会含有病原菌,排出体外之后直接污染水源和饲料,之后通过消化道感染给健康猪。当猪只的抵抗能力下降时,沙门氏菌会在肠道中大量的繁殖,导致肠壁发炎,破坏肠黏膜,是猪养殖业中常见的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1 病原特征

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的形态比较相似,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通常情况下,该病菌没有夹膜,不会形成芽孢。普通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适合培养的温度为37℃左右,pH 值为7.4~7.6之间。沙门氏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较强,在粪便和土壤中能够存活10个月左右,在干燥的环境中也能够存活4 个月。如果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能够灭杀该病菌。在60℃的温度下经过60min 可以灭活,或者75℃的环境下5min 也能灭活。该病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能力不强,使用一般的消毒剂和消毒药品都能实现消毒的目的,如使用3%的石灰酸或3%的来苏尔等,都能在15~20min 内将其灭杀。

2 流行病学

猪副伤寒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在许多规模化的养殖场中都有出现,呈现地方流行性的特点,对任何年龄和任何品种的猪都有影响,尤其是危害1~4 月龄的仔猪。通常情况下,患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主要在患病猪的肠道中,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饲料和水资源,为污染猪舍和周围的环境,健康猪接触到污染源之后染病,并且持续的传染。该病没有明显的积极性特点,一年四季都能发生,但是集中在春季和秋季。在日常养殖中饲养管理不当、猪舍潮湿和拥挤等因素都会引发改病,容易和其他的疾病混合感染。通常情况下,在初次流行的地区呈现急性发病的特点。在老疫区则呈现慢性发病的特点。

3 传播方式

3.1 通过飞沫传播患病猪通过口鼻能够喷出还有病菌的带渣液体,直接污染地面和窗户等部位,之后病菌扩散到空气中,一旦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导致空气中含有大量的病原菌,健康猪吸入之后染病。此外,有些猪只的抵抗能力比较差,在冷热交替季节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弱,很容易感染该病。

3.2 经过尘埃传播含有沙门氏菌的排泄物或者分泌物进入到环境中之后会挥发,变成尘埃之后健康猪吸入体内,从而感染该病。

4 主要的临床症状

4.1 急性型急性型病例主要出现在断奶不久的仔猪身上,当病菌侵入机体之后,会引发败血症,导致胃肠炎以及其他的局部组织发生炎症,造成仔猪的死亡。妊娠期母猪染病之后可能流产或者产死胎,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病猪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体温升高到40℃~41℃,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怕冷,眼角有黏性的分泌物。患病的初期阶段便秘,后期腹泻,粪便伴有恶臭,甚至粪中带血。有些患病猪在出现症状之后的1d 内死亡,多数患病猪的病程为2~4d,有很高的死亡率,患病猪即使康复之后也会影响之后的生长发育。

4.2 慢性型该类型是临床上常见的沙门氏菌病的类型,猪副伤寒和猪瘟的症状比较相似,体温都会升高到41℃~42℃,慢性型病例的猪只喜欢扎堆和怕冷,精神不振和采食量下降。患病猪出现腹泻的临床症状,排出水样腹泻,并且逐渐消瘦,造成患病猪的生长发育不良。在后期阶段,病猪出现弥漫性的湿疹,可能持续15~20d,增加的治疗的难度,并且病猪食欲废绝,甚至衰竭死亡,有些患病猪在染病之后的15d 可能自行痊愈,但是会影响之后的生长发育,并且有复发的可能性。

5 病理变化

患病猪的肝脏、肾脏和胃肠黏膜有出血点,脾脏肿大。肠道黏膜脱落比较严重,肠壁增厚,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和溃疡症状。慢性病例的主要病变集中在淋巴组织,淋巴结肿大,之后呈坏死状,并向周扩散和蔓延。肺脏有卡他性炎症,切面会出现干酪样结节,脾脏肿大,切面呈现坏死灶。

6 临床诊断

6.1 涂片镜检在无菌的状态下采集病死猪的内脏组织,后经过涂片处理,革兰氏染色,选择单个菌落镜检时会发现有一些小杆菌,并且没有夹膜和芽孢,通过对比分析符合沙门氏菌的特征,之后再进行实验室的检测,确诊为猪副伤寒病。

6.2 细菌分离鉴定在无菌的状态下选择病猪的淋巴组织,并且将其制作成悬液,之后将其接种在普通的琼脂平板培养基,在37℃的恒温状态下培养24h,能够发现明显的灰白色菌落,并且病菌呈现革兰氏阴性,需要进一步做生化鉴定。

6.3 生化实验在生化鉴定中,疑似病菌不能够发酵乳糖和蔗糖,但是能够发酵葡萄糖和麦芽糖,除了伤寒杆菌产酸不产气之外,其他的病菌都能产酸和产气。经过分析之后确诊为由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猪副伤寒。

7 治疗方式

7.1 中医疗法针对急性型猪副伤寒病,利用中医疗法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将金银花、黄连、黄芩等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剂量混合均匀之后浸泡0.5h,然后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煎煮,造成之后灌服即可,将上清液给病猪灌服,剩下的混合液体经过过滤之后可以搅拌到饲料中,提高用药的效果,每天喂服1 次即可,连续用药3~5d,症状能够明显的缓解。此外,在用药的过程中,结合患病猪的实际情况合理的选择剂量,提高用药的效果。

7.2 西医治疗西医治疗猪副伤寒病的效果显著,主要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效果明显。可以结合患病猪的体重注射盐酸土霉素,连续用药1 周左右;可以按照患病猪的体重内服呋喃唑酮,每天分2 次口服,用药3~5d即可,之后可以逐渐的减半药量,再次用药3~5d。因为沙门氏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程度不同,在用药之前应该考虑病菌是否会产生抗药性,否则会影响药效。为此,应该做好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性较高的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

8 预防措施

8.1 科学的免疫为了减少猪副伤寒病的发病概率,应该采取疫苗免疫的方式,在该病高发地区,对1 月龄以上的仔猪可以口服或者肌肉注射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预防效果显著,在注射之前应该使用20%的氢氧化铝生理盐水稀释,剂量为每次4~5mL。此外,口服免疫应该在出庭时的4h 之前进行,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稀释疫苗,每头5~10mL 左右,也可以拌入在饲料饲喂。为了提高免疫的效果,在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应该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21~28d。

8.2 加强饲养管理为了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在仔猪出生之后应该尽早的吃上初乳,可以提前的补充饲料,断奶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突然的更换饲养环境,否则很容易使仔猪出现应激反应。科学的控制好饲养的密度,避免密度过大影响空气的流通。在购买仔猪之前,需要对建设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并且定期的通风,保证环境的干燥,控制好温度,在22℃左右,定时定量的供给饲料和提供充足的饮水。加强对养殖场以及周围环境的消毒工作,可以每个月使用生石灰消毒,在养猪场的路口处应该设置消毒池,针对进出养殖场的工作人员彻底的消毒。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工作,可以使用0.3%的过氧乙酸或者烧碱对猪舍全面彻底的消毒。使用0.4%的过氧乙酸或者是其他的消毒药品对用具进行消毒。每天都要清扫圈舍的粪便以及打扫周围的环境,对粪便进行发酵处理,减少病菌的扩散和蔓延。

8.3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尽量减少从外地引进仔猪的概念,如果需要引进猪种,要了解当地的疫病流行病学,不能从有重大疫区的地区引进,要有当地的检疫部门出具的合格报告。在运输的过程中要做好防寒和保暖工作,尽量减少运输的时间,在引入之后为猪群提供相似的生长环境,并且要做好隔离观察,至少观察30d 以上,经过检查没有任何问题之后才能混合饲养。

8.4 发病之后隔离病猪因为猪副伤寒病的传染性比较强,养殖户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观察猪群的生长状态,一旦出现疑似病例,要及时的隔离观察,上报上级的主管部门,确诊之后有针对性的治疗。针对患病猪,应该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提供干净充足的饮水,做好病猪的护理工作,能够让病猪尽快的康复,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针对没有治疗价值的患病主要及时的扑杀,并且采取无害化的处理方式,可以深埋或者焚烧出,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避免病菌的扩散和蔓延。

8.5 增强养殖户的防控意识为了加强对猪副伤寒病的防控,养殖人员应该能够准确的判断出该病的发病特征和临床症状,就需要养殖户应该加强疫病防控知识的学习,为此,相关的工作部门应该定期派遣工作人员深入到养殖场,了解养殖户的实际需求,通过培训和讲座的方式提高养殖人员的疫病防控能力,掌握更多的防控知识。此外,还要引导养殖户认识到猪副伤寒病的危害,在日常养殖中积极防控,能够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和及早治疗,避免该病的扩散和蔓延,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9 结语

猪副伤寒病是规模化养殖场中的常见疾病,对猪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为此,养殖户应该高度的关注该病,能够准确的掌握发病规律和临床症状,科学的诊断之后采取综合性的防控手段,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副伤寒沙门氏菌病猪
中兽医辨证治疗猪湿热黄疸
4种鸡源致病性沙门氏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广东、广西、福建省和上海市零售鸡肉源沙门氏菌的血清型和基因型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鱼粉中沙门氏菌杀灭方法的研究
病猪喂药有办法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虚拟仿真实验研究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研究
猪副伤寒病临床症状及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