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南丘区杂交玉米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2023-01-05刘群英胡洪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雄花父本母本

陈 燕 刘群英 胡洪兵

(1.内江市东兴区种子服务站 四川内江641000;2.内江市东兴区宏展粮油专业合作社 四川内江641000)

我国玉米杂交制种始于20 世纪70 年代,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玉米杂交制种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存在的问题依然较多。 我国杂交玉米制种基地主要在甘肃省和新疆自治区,面积较集中,2021 年西北地区4~6 月持续低温,7 月又持续高温, 导致制种产量下降,种子质量差,因此玉米种植区域需要适当分散,以降低风险。 川南光照强度高,温度适宜,隔离条件好,是玉米制种的优势区域,可作为玉米制种的辅助基地。 本文作者就川南丘区玉米制种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 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1 杂交玉米制种的主要技术要点

1.1 选地及隔离

制种田块要求集中成片、土地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光照条件好。 制种区要求要具备严格的隔离条件,隔离方法:一是空间隔离,花粉飘移的距离是有限的,玉米制种地周围保持300 m 以上[1]的距离不种其他玉米,可以避免外来玉米花粉串花混杂;二是自然屏障隔离, 利用高大的山峰、 房屋等自然环境,防止其他玉米花粉侵入;三是高秆作物隔离,栽种树木、竹林、饲草等高秆作物,形成隔离区,阻隔其他玉米花粉进入制种区;四是时间隔离,通过调节播期,使制种母本的花期与同类作物花期相差30~40 d,以达到安全隔离的目的。 制种区实行单作,不能混作和间作。

1.2 整地及播种

底肥随整地埋入土中,制种田要求土地要平整,耕作深度15~20 cm,达到上松下实,透气沥水,才能保证出苗整齐。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 在春分前后播种。 播种可使用人工点播或机械播种, 父母本行距50~67 cm,母本株距根据品种的株型而定,紧凑型株距稍小,松散型株距偏大,一般保持在22~28 cm,父本株距保持在40~60 cm, 播种深度一般在4~6 cm,播后覆土。 父母本的播种时间由生育期长短及组合的搭配方法而定。 父本采取2 期播种, 第1 期与第2 期间隔5~7 d。在父母本株高相近、株叶型近似的情况下,可在父本行前种植标志性作物,如黄豆、蔬菜等,保证去雄时辨别父本。

1.3 品种及密度

播种前亲本种子用锐胜2 g/kg 进行包衣处理,晾干后播种, 起到杀菌防虫、 提高发芽率和存活率的作用。 种子用量为母本 60~80 kg/hm2、 父本 10~15 kg/hm2,直播。 播种密度根据父母本植株高度、株叶型来确定。 高秆、叶量大、伸展角度大的组合,保证密度6.5 万~7.5 万株/hm2;紧凑型叶片伸展角度小的亲本,保证密度 7.5 万~8.5 万株/hm2。

1.4 定苗

5 叶期开始间苗、 定苗, 拔除田间的异型苗、弱苗、病苗,保留叶色、高度、株叶型整齐一致的壮苗。异形苗一次性全部清除干净,母本每穴留2 株壮苗。播种时可用肥团育苗法单独培育一部分壮苗, 用于补充缺苗。

1.5 及时去雄去杂及辅助授粉

去雄是保证种子纯度, 提高种子质量的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措施。 去雄工作必须做到及时、彻底、干净。 去雄时间越早越好,雄花能用手感觉到时,摸苞即可去雄。 单株去雄需一次性去除完毕,不允许抽半截或留残枝。 由于单株肥水条件不一致,在授粉前再次清理雄花,以便做到去净雄花。 去雄时将抽出的雄花全部带出种子田外,由于雄花有后熟作用,不能任意撒在种子田内或堆放在制种区周围, 防止大风将花粉吹起,造成自花授粉,影响种子纯度。 人工辅助授粉是提高结实率和增产的有效措施。 授粉方法有人工拉绳、无人机授粉等。 每天辅助授粉2~3 次。授粉结束后,将父本全部割除干净,一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和病虫害的发生;二是避免收获时的机械混杂。 去杂是把好种子质量关的重要措施。 去杂去劣贯穿整个玉米制种生产的全过程,但最重要的有3 个时期,第1 次为苗期,结合间苗、定苗去除弱苗和杂苗;第2 次是抽穗后且散粉前,从雄花颜色上来鉴别;第3 次在收获和脱粒时,根据果型、粒型、粒色、轴色等特征去除杂种子。

1.6 肥水管理

平整土地的同时,施农家肥7.5 t/hm2,铺地膜前用播种机条播,施磷酸二铵250~350 kg/hm2、硫酸钾60~80 kg/hm2,如遇碱性地施硫酸铵 350 kg/hm2作底肥,以地膜中间为基线,在基线两边15 cm 处深施底肥,尽量做到种肥分开,防止烧苗。 6 月初追苗肥,结合玉米灌水施尿素250~300 kg/hm2,中等偏瘠薄田块加施磷酸二铵250~350 kg/hm2;7 月上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攻苞肥, 施入尿素 250~300 kg/hm2、 钾肥250~350 kg/hm2, 叶面喷施 1~2 次适量的锌肥、 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 7 月下旬施灌浆肥, 玉米授粉结束后施碳酸氢铵450~500 hm2, 促进干物质积累,增加千粒重。

1.7 加强病虫害防治

播种前用50%辛硫磷或20%甲基硫开磷撒施防治地下害虫。 川南丘区玉米的主要病害有大小斑病、纹枯病、花叶病、丝黑穗病,用井冈霉素和粉锈灵进行防治。 玉米苗期虫害有土蚕、毛虫和蚜虫等,乳熟期叶面喷施抗蚜威和吡虫啉防治蚜虫[2];用敌杀死兑水喷窝防治土蚕。 后期虫害主要以玉米螟为主,用功臣喷雾或用杀虫双点玉米心防治。

1.8 收获、晾晒

母本90%成熟后及时收获。 果穗晾晒时需摊薄,通风透光。阳光充足时,每2 h 翻动1 次,同时将杂果穗、病果穗剔除。 如遇阴雨天气可选择将果穗烘干。果穗干燥后及时脱粒,并将籽粒再次干燥,籽粒水分在13%以下即可进仓保存。

2 杂交玉米制种增产保质措施

2.1 增加母本密度,优化母本群体,提高制种单产

大面积制种母本一般6 万株/hm2, 高产地块为9 万株/hm2,母本窝距为 33 cm,父本窝距为 43 cm,行距均为67 cm,其中父本7 500 株/hm2。要特别重视父本的管理,父本要壮,花期要长,保证有足够的花粉供采用。 对母本的肥水管理要做到后期不脱肥、不早衰,尽量延长母本功能叶生长时间。 母本株高不能太高,5~6 叶期可用多效唑喷施一次,施用量为22 g/hm2,以控制母本高度,提高抗倒能力。

2.2 人工授粉,提高结实率

人工辅助授粉能够改善自然授粉的不足之处,保证授粉成功率和结实率, 提高杂交玉米制种产量和质量[3]。 在制种生产过程中,母本密度大,容易造成秃尖和空秆,为了增加母本授粉概率,必须进行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需在天气晴朗或阴天进行,连续1 周每天1~2 次至玉米母本花丝全部萎蔫为止。 对单株父本来说,开出花后的第2~4 d 是雄穗的盛花期,花粉最多,此时授粉最佳。 玉米在早上 8:00~10:00 开花最多、花粉生活力最强。 取粉方法:等露水干了以后将玉米雄花往下压, 使天花微微弯曲, 同时轻轻抖动,用辅助授粉器接住花粉。 授粉方法:辅助授粉器的出粉口对准雌穗花丝,轻轻抖动,使花粉均匀的落在柱头上。 注意: 避免花粉粘上水,玉米花粉遇水就会失去活性;花粉随采随用,不要久存,以免降低花粉活性。

2.3 准确安排播期,确保父母本花期相遇

在播种差期安排上, 在保证花期相遇的前提下, 安排母本吐丝比父本抽雄散粉早2~3 d, 以提高母本果穗结实率, 增加总粒数。 确定父母本播期前一年要做好播期试验, 根据父母本生育期及感温感光特性确定父母本的最适播期。 川南母本播期一般在3 月底, 花期安排在授粉安全期的6 月中旬至6 月底。

2.4 花期预测调节

花期预测采用叶龄法和雄穗解剖法, 幼苗期采用叶龄法,即在叶片上做标记,用以判断新叶是第几片叶,然后跟往年父母本的生长曲线相比较,以判断花期相遇与否。 生育中期采用雄穗解剖法,即解剖父本的雄穗和母本的雄穗, 当母本的雄穗是父本大小的2 倍时可判断为花期相遇。 为减少对母本的伤害、保证产量,花期的调节以调父本为主。 父本慢,则在大喇叭口期用30 mg/kg 的赤霉素溶液灌心, 可使父本提前抽穗5 d 左右。父本快,则可在倒二叶时,将父本上部叶片剪去一部分,以延缓父本抽穗。 另外,母本偏晚时,也可采取摸苞带叶去雄,可使母本雌穗提早 2~3 d。

猜你喜欢

雄花父本母本
楚雄花事(组诗)
黄瓜雌性系NW-6诱雄技术
乙烯合成酶基因CitACS4突变导致 西瓜雄花完全花同株性型
传统《元宵歌》本的复现、消失与走向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父本在杂交谷子化学成分分布中的评价作用
鹦鹉鱼品系对不同亲本和繁殖技术的响应
瓜类除丝去雄增产显著
玉米杂交制种中父本的管理技术
甜(辣)椒杂交制种育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