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阮诗玮教授基于六看诊疗模式下的寒湿辨证应用经验

2023-01-05高嘉玮余永鑫

广西中医药 2022年3期
关键词:湿气症状

高嘉玮,余永鑫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指导 阮诗玮

纵观中医学发展历史,论述湿热者多见,而论述寒湿者鲜矣。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的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寒湿疫”作为此次疫情的辨证分型之一也受到了重视。阮诗玮教授系福建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从医40载,创立了六看诊疗模式,强调全面辨析寒湿合邪,在看天、地、时、人、病、症的框架下,从运气学说、地域区别、四季时令、人体禀赋、疾病内涵、症状体征六项辨证关键点辨识寒湿证型。看天辨寒湿中旨在推演流年气候的变化规律;看地辨寒湿中重在明晰大小地域范围的区分与交叉;看时辨寒湿中注意“重阳必阴”“重阴必阳”的关键节点;看人辨寒湿中抓住患者的体质辨识;看病辨寒湿中结合中医的病与西医的病;看症辨寒湿中则着重审查各个症状的主导病机。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总结阮师六看诊疗模式下辨治寒湿的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1 六看诊疗模式的内涵

六看诊疗模式是阮诗玮教授总结出的涵盖了宏观到微观的辨证方法,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系统融合为核心、动态个性为导向的全方位、多层次、分阶段诊疗模式[1]。六看即从天、地、时、人、病、症六个方面对疾病进行辨证,具体内容涉及到运气学说、地域区别、四季时令、人身禀赋、疾病内涵、症状体征这六项中医辨证关键点。而这六项辨证关键点是整体观念的体现,向内延伸即中医传统理念中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病症结合等思想的有机结合。

现代医学模式认识到人具有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属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人的整体属性为服务对象的科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2]。现代医学的疾病观也不再局限于空间方面,时间医学也越发受到重视。这一医学模式的转变从侧面反映出中医传统理论的超前性,这与中医理论在诠释疾病内涵的方向一致,即不离于天、地、时、人、病、症六要素,因此六看诊疗模式的构建是对中医辨证方法的新总结,适用于现代医学模式下诊疗疾病的全过程。

2 寒湿合邪的内涵

寒湿合邪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所论述,《素问·调经论》言“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营血泣,卫气去”,《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述“寒湿之气,持于气交,民病寒湿,发肌肉痿,足痿不收,濡泻,血溢”,由此可见,寒湿致病,病变可波及皮肤、肌肉、营血、四肢、脾胃。《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提到“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提示肾着病之病机为寒湿阻滞,治疗用甘姜苓术汤、甘草干姜汤以散寒祛湿。麻黄加术汤、麻杏薏甘汤、防己黄芪汤、麻黄附子细辛汤等,均为治寒湿证之方,仲景虽未直言寒湿二字,却已详尽治法于后人。

寒湿合邪为六淫之寒与湿相合而成,有外感和内生之分。寒湿致病,有寒重于湿、湿重于寒或寒湿并重三种情况。寒性收引、凝滞,易伤人之阳气;湿性重浊、粘腻,易袭人之阴位,故寒湿伤人实有偏颇,偏颇不同,处方亦有所侧重,因而对寒湿合邪的辨证,不可只停留在辨寒或辨湿,需先辨病邪之有无,再辨病邪之偏重。

3 六看辨寒湿

3.1天时五运,寒湿岁疫 看天辨寒湿,主要看五运六气对寒湿二气的影响。从二十四节气之大寒至春分,属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木;从春分至小满,属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从小满至大暑,属三之气,为少阳相火;从大暑至秋分,属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从秋分至小雪,属五之气,为阳明燥金;从小雪至大寒,属终之气,为太阳寒水[3]。从主气规律上来看,大暑至秋分为湿土所主,六气对应湿,小雪至大寒为寒水所主,其气对应寒,若湿土主气之时出现寒气,寒水主气之时出现湿气,此所谓非其时而有其气,则寒湿之邪酿生。

通过运气学说可以判断气候的变化,而气候变化的太过与不及均会产生六淫邪气,邪气作用于人体而发病,又或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出现新的变证。因此,通过运气变化,主客易位的演变规律以判断流年气候变化有无太过或不及,此即六看诊治模式中看天的内容。

3.2地禀东南,寒湿多寡 看地辨寒湿,是在秉持《黄帝内经》地域划分原则的基础上,将大地域细分为小地域,着重辨不同地域的寒湿问题。南北而言,南方多湿,北方多燥;海陆而言,沿海多湿,内陆多燥。如福建地区位于南方,南方多雾露,故福建地区降雨量大,阴雨常见,湿邪较重;在福建大地域多湿这一基础上,以周宁县小地域为例,当地海拔较高,是海边的高山地区,由于海水蒸腾,常年云雾缭绕,雨水多,湿度大,且气候寒冷,寒湿相合,当地人犯病多寒湿。小地域不同,当地人的饮食结构也有所不同,如陈弼沧等[4]认为闽南地区居民多贪凉饮冷,故寒湿内蕴证是闽南地区常见证型。

因此,看地辨寒湿着重在掌握大地域水文地理的情况下,应根据小地域的地貌区分、居住人群的饮食情况、当地近期气候情况等判断寒湿的有无及轻重。如南方地域、中央地域湿气偏盛,若地处海拔较高,且雨水多,则易伤于寒湿;若湿盛之地域流年气候偏寒,则寒与湿合,寒湿之邪多可侵害人体。先看天后看地,可将大小地域内原有的地气情况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天气情况相合,综合判断病邪的本质,因而六看系统中的每一个要素不是孤立的,而应相互联系、相互参照。

3.3时令交际,湿气乃成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天地,此为空间,长于四时,此为时间。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四季的交替实则阴阳之转换,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在必阳、必阴的过程中,湿便产生了。雨雾是水蒸气上升至一定高度后遇冷而成,水蒸气的上升需要炎热之气的温化与推动,遇寒而成雨雾,雨雾即为湿,因此湿是寒、热二气相遇转化而成,此为《黄帝内经》言“气生形”之意。寒热温凉乃自然之四气,四时的演变规律是温、热、凉、寒,故温热转为凉寒之时必多湿气,凉寒转为温热之时亦必多湿气,寒、热属气,湿属形,气、形不可一概而论。长夏正是重阳必阴转换之时,故多湿,初春则为重阴必阳转化之时,故亦多湿。夏季之雨多为暴雨、阵雨,而春季之雨多为绵雨、细雨,此因夏季之时阳热亢盛,突遇寒冷则暴雨直下;初春之时阳气缓生,与末冬之寒相合则淫雨霏霏。

若长夏之时过短,夏季提前结束而转入秋冬,天地间湿气尚存而天气已转寒冷,此时的湿气与初秋之寒凉相合,则寒湿之邪酿;若冬季之时过短,冬季提前结束而转入春季,天地间寒气尚存而天气已转炎热,则湿气生,此时的湿气与末冬之寒之气相合,则寒湿邪盛。因此在看时辨寒湿中,首先要掌握重阳必阴和重阴必阳两个关键节点,这两个节点湿气较盛,这是第一要素。其次要判断是否出现“必阴过盛”“重阴过久”,即所谓“乍暖还寒”“应夏而冬”的情况,在这种时令季节下,寒湿易生,这是第二要素。注意若在第一要素中两个关键节点中,出现“重阳过久”“必阳过盛”的情况,则湿热生,正与寒湿相反。

3.4人身禀赋,寒湿从化 《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言:“人感受邪气虽一,因其形藏不同,或从寒化,或从热化。”人生来有体质、禀赋之不同,故不同人感受同一邪气所反应出的证候也可有所不同。在看人辨寒湿时,需着重辨识患者的体质,兼看患者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饮食居处等问题综合判断。匡调元教授将人体质分为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红质、迟冷质、倦㿠质六种,基于此,阮诗玮教授认为正常质者阴阳平和或阳气稍旺,晦涩质者气血易阻,腻滞质者痰湿易盛,燥红质者阴液易亏,迟冷质者阳气易伤,倦㿠质者气血易虚。《素问·百病始生》谓“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根据同气相求理论,阮师认为迟冷质、腻滞质和倦㿠质最易感受寒湿之邪,且迟冷质、倦㿠质多寒重于湿,腻滞质多湿重于寒[5]。除需注意患者的体质因素,还要注重询问患者的职业特点、生活习惯、饮食居处等,如水下作业、冷库作业者,汗出当风、久伤取冷者,贪食寒凉、傍水依山而居者易病寒湿。

3.5病参中西,寒湿新辨 看病辨寒湿时要掌握两个方向,一是中医的病,二是西医的病。中医学对于疾病的认识往往是直观且宏观的,中医的病反映的是整个症状群的主要矛盾,如“痉病”,反映出的主要矛盾是痉挛的症状,或如“缠腰火丹”,反映的是局部病变的特点。单纯地描述症状,虽然可以直接准确地抓住疾病当前的主要矛盾,但却不直接反映造成这一矛盾的主导病机,不能实际反映患者内脏客观实际的病理变化。中医更强调“辨证论治”,往往是“重证而轻病”,在认识疾病内涵的过程中需要司外揣内,证能直接概括出导致疾病的主导病机,能反映患者的当下病机状态。

为了弥补中医“辨病”方面的不足,在这里应当引入西医的病。西医对病的认识概括了整个解剖、生理、病理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中医辨证思路可有所启发,如宣铭杨等[6]基于中医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认为寒湿、寒毒是冷球蛋白血症相关肾损害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寒湿毒内生、蕴积肾脏是其根本病机,病位以肾为主,治疗遵循“寒者热之”,随证加减,临床可取得一定疗效。刘蔚翔等[7]通过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的湿热与寒湿证候在实验室指标方面有所差别,在对两组证候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活动性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对比分析中发现,湿热痹阻证的ESR、CRP水平显著高于寒湿痹阻证(P<0.01)。因此,在看病辨寒湿中,对于部分中医病名如“肾着病”“泄泻病”可大方向考虑是否辨为寒湿证型,对于西医的病,我们同样要结合现代医学的解剖、病理、实验室检查等判断是否为寒湿证型。中医的病和西医的病在辨别时,要有所区别,但同样要相互参照。在辨西医的病时,要在中医思维的基础上去考虑问题,抓住切实证据,不能凭主观臆想妄下诊断。

3.6症要参合,寒湿偏颇 看症辨寒湿即是通过望、闻、问、切等步骤判断患者的症状、体征有无寒湿合邪。若面色晦暗或㿠白、形体蜷缩懒动者;腹中肠鸣、畏寒汗闭、冷痛纳呆、水肿昏厥、大便稀溏者;舌苔白腻、脉象濡缓者,可大致从寒湿辨治[6]。王晓梅等认为寒湿兼邪伤人分“冒”“伤”“中”,如冒犯肌表,则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等症状;伤在头中,则见头重如裹,头痛鼻塞等症状;直中胃肠,则见腹痛不止,泄泻无度等症状[8]。

在看症辨寒湿时,需区分是寒重于湿、湿重于寒还是二者并重,阮师提出,区分要点首先在患者的主症上,如寒湿中人肠胃可见腹痛、便溏,若症状以冷痛拘急为主而兼有便溏,多辨为寒重于湿;若症状以泄泻无度为主而兼有腹痛,多辨为湿重于寒;若病腹痛、便溏且无明显偏重者,则当辨寒湿并重。其次要区别兼症,如寒邪致病可见畏寒身冷、四肢冰凉、绞痛掣痛、小便清长等;湿邪致病可见头重如裹、四肢倦怠、胀痛酸痛、小便浑浊等。最后辨识舌脉象,舌青紫、脉弦紧者寒重,舌淡胖、脉濡缓者湿重。辨证重在四诊合参,综合判断。

4 结 语

阮师创建的六看诊疗模式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掌握六看诊疗模式要求医者广泛涉猎各学科内容,通过六看诊疗模式辨别寒湿是全面且准确的,可指导中医临床的辨证论治。

猜你喜欢

湿气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健身是去湿气的好办法
这些信号提示体内有湿气
《老老恒言》中的环境养生
食疗养生祛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