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青少年曲剧教育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以汝州青少年为例

2023-01-05胡晨嘉冯甲庆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曲剧汝州剧团

胡晨嘉 冯甲庆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曲剧发源于河南省汝州市,是经由汝州小调结合高台曲发展而来的。曲剧成立时间相较于其他剧种较短,虽属于年轻一类的剧种,但其中蕴含着源远流长的戏曲文化。曲剧具有博大精深的内容,是值得人们去深思并推敲的。但就当下曲剧发展而言,曲剧传承面临着诸多问题,但深思其追溯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让大众尤其是青年一代喜爱并主动传承曲剧,由此在青少年中推动曲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河南曲剧的教育现状

社会生产力发展推动了数字媒体化时代的到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技术不断进步,信息无限畅通,数字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相较而言,青年一代更倾向于方便快捷的视听艺术,对于曲剧文化的了解与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减少。面对这一现状所存在的教育问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曲剧作为河南省第二大戏曲剧种,其所包含的音乐韵律、演奏乐器、表演身段都是较为深奥的。剧团演员大多是自小学习,有非常丰富的学习曲剧的经验并且对曲剧的理论知识了解较深,但因为专注于曲剧学习的缘故,剧团演员对于其他相关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言较为薄弱,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若是直接聘用剧团演员教学,缺少综合性学习,与原有的结合理论又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课堂理念不符,课堂效果并不显著。剧团演员不能直接进行教学是曲剧师资力量匮乏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汝州市现有的音乐师资力量中,有关于戏曲表演与学习的人才很少,其中大多数通过学习与培训的教师都是以器乐、声乐、舞蹈这三个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生阶段对于戏曲相关知识涉猎较浅,只能谈得上是“皮毛”,且在工作后进行的相关教学与曲剧联系不多,因而教师对于曲剧的了解与掌握并不深。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有在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曲剧学习功底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因此,现有的音乐教师并不能专业系统地带领学生进行曲剧学习。

(二)专业院校稀缺

在汝州现有中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学氛围很差。教师仅仅围绕教材中的歌曲教学。汝州地区的音乐课堂仅以传授基础乐理知识和培养音乐鉴赏能力为主。教学过程中有关传统音乐文化的讲授较少,曲剧的普及教授更是微乎其微。作为发源地仍存在这一问题,其他地区对于曲剧的重视程度也可想而知。

曲剧传授大多以家族“世代相传”或“拜师学艺”,想要传授好曲剧需要付出大量时间与精力。剧团演员所收的学徒数量十分有限。汝州现有的音乐机构大多以教授钢琴和声乐为主,忽视本民族所具有的传统音乐的教学,目前专业的曲剧教学机构并未出现。这一现象让很多对曲剧有兴趣,但拜师无门的人失去学习曲剧的机会,不利于曲剧的传承。

(三)传承人匮乏

曲剧作为一种表演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壮大形成独特的表演形式和风格。但就目前传承效果来看,所面临的后继无人现象不容忽视。在新时代的发展下人们对曲剧关注度降低,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把时间与精力浪费在这上边,因此“衣钵”传承逐渐减少后继无人现象越来越严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网络发展,人们的娱乐形式不再以欣赏传统的曲剧团表演为主。青少年一代更倾向于快餐式的短视频。曲剧语言委婉转折剧情发展环环相扣,需要花很长时间去观看并理解故事。相比较而言青少年更倾向于简单便于理解的快餐式文化,不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在曲剧方面,因而青少年一代中对曲剧的重视程度较低。现有的曲剧剧团演员大多以中年人和老年人为主,缺少年轻血脉。

(四)学生兴致不高

曲剧表演大多冗长,讲述主题多为民间爱恨情仇恩怨故事。节奏较为缓慢,一个完整的故事需要花费几个小时结束,语言大多掺杂方言有些生涩难懂。且剧目的创新与发展近几年较少,并未出现故事新颖并经得起推敲的剧情。经典的代表作不多,受大众喜爱的剧情常常反复上演,讲述的内容大多相似,使观众观感不佳。曲剧是一种大众文化,脱离了群众的需求,那必然导致观看兴趣大大降低。

新时代科技进步使娱乐形式出现丰富多样化,年轻人更喜欢简单易懂的文化形式,更加潮流的事物,更多追随的是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且曲剧的学习内容刚开始往往是枯燥无聊令人乏味的,讲授方式也缺乏创新,因而学生对于曲剧的喜爱程度与学习兴致自然也大大降低了。

(五)缺乏教材

教材是教师进行授课的主要依据,汝州地区所使用的音乐课堂教材均为国家统一要求并编撰的,是符合大范围下所有学生的教材。该教材以讲授基础的理论知识为主,旨在普及音乐教育,提升学生音乐鉴赏与审美能力。国家统一编撰的教材缺少一定的地域性,其中对于戏曲的普及较少。

汝州地区有关曲剧介绍的资料很少,大多都是以讲述曲剧发展历史为主,对于曲剧教育性方面涉及不深。现有的资料以叙述的方式讲述记录曲剧故事,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冗长,缺乏一定的趣味性。

二、曲剧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通过对汝州地区的走访调查发现,曲剧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虽与现代文化发展脱节,但仍具有较高的教育与传承意义。汝州地区也有专门对曲剧传承研究的小组,该地区人民对于曲剧的认同感较高,曲剧教育仍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于曲剧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整理为以下几点。

(一)专业教师上课

课堂学习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课堂讲授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提高学习曲剧的效率。汝州地区各中小学可联合起来,结合学生的年龄阶段特征、根据本校的教育现状与需求,有针对性的固定时间每周一次或每月一次开设曲剧课程。借助开设专门的戏曲类课堂的方式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曲剧艺术的学习和感受活动中来。

针对师资力量这一问题,中小学院校可与曲剧剧团合作,聘任剧团演员为学生普及曲剧知识文化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文化教育。同时对教师进行曲剧学习培训,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互动。这些老师在了解掌握曲剧文化后能更好地与所教专业相结合,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将曲剧文化渗入在课堂中。

(二)编写曲剧教材

曲剧教育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教材,现在音乐课课堂中使用的教材皆为国家统一编撰,缺少一定的地域性。国家现在鼓励地方教育在讲授基础知识传授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入地方所有的特色,汝州地区可借助各界力量,通过教师与剧团演员的有效联合编写出适合音乐教学又具有地方特色的教材。

在课堂中结合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形式使用相关教材,一改枯燥又无聊的学习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直接推动曲剧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发展。由于曲剧的特殊性,教科书不仅作为老师教的载体,同样也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曲剧的重要途径。教科书的编写要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保证巩固知识的同时又做到不失趣味。

(三)开展观摩学习活动

观看曲剧团的演出,能更为直观的感受曲剧的魅力。让学生扮演角色,更能激起学生学习曲剧的兴趣。学校通过与剧团间的合作,可定期邀请剧团来校园开展曲剧演出表演,或者组织学生到剧团参观在舞台上进行教学。让学生在现场感受戏曲的魅力,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曲剧底蕴,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演员的专业,激发学生对曲剧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学校中成立曲剧社团,让有兴趣的同学参加。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发学习,学校提供场地和服装,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全能发展。一方面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曲剧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培养与选拔,选出较为合适的“苗子”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为以后曲剧传承与发展打好基础。加强曲剧普及程度的同时,也为曲剧传承贡献了力量。

(四)重视曲剧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艺术节的举办是促进曲剧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让人民群众观看到好戏,是传播曲剧文化的重要途径。年轻一代对于戏曲文化并无过多的排斥,甚至在近年来传统文化节的影响下,戏曲文化重回大众视野收获了一群年轻的小戏迷。在传统节日中重视加入曲剧元素欢庆,例如重办曲剧文化节能为曲剧注入新鲜的血液,有助于曲剧的传承与创新。

重视校园戏曲文化的塑造有助于增强学生了解并喜爱曲剧的兴趣。汝州地区的中小学可在校内墙壁、宣传栏悬挂适宜的曲剧文化知识,利用多媒体教师定期放映经典唱腔片段供学生观看,校园广播可在每周固定时间内播放适当的戏曲或者戏腔歌曲,可组织学生定期到剧场观看曲剧现场表演,利用多种途径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戏曲文化氛围。

(五)曲剧改革新形势

近年来,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流行音乐中,不断加入了戏曲元素。事物都是在发展中创新的,可以在青少年一代较为喜欢的流行音乐中加入曲剧元素。例如歌手李玉刚是较为出色的演唱家,他的歌曲中常常插入的戏曲唱腔深受人民喜爱并广为青少年传唱。可参照这一方式将曲剧内容表现形式多样化,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影视剧中戏曲元素也在不断增加,2021年春节期间中国教育电视台制作并播出了传统文化类节目《一堂好戏》,该节目通过让孩子作为主角唱大戏,展现出了青少年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戏曲艺术的独特风采,为青少年学生起到了表率作用,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推动戏曲的发展。通过娱乐节目,能一改枯燥的观赏模式还可以参与投票增强互动性。曲剧可以此作为参考,通过节目的形式普及曲剧、利用短视频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特点融合曲剧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和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曲剧的故事。

三、传承曲剧的必要性

(一)曲剧是历史与民族文化的结晶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曲剧既是传统文化的产物,也是人民精神财富的结晶。历史的发展过程表明,一个民族文化是否繁荣富有生命力的标志性特征在于本民族是否尊重延续地方传统文化。曲剧传承与发展有利于壮大本民族文化。曲剧凝聚了民间风俗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思想结晶。人民在婚丧嫁娶、宗教崇拜、地方民俗的场合进行曲剧表演,其艺术审美性兼顾了实用性社会功能与象征性美学特征。将生活中的琐事作为创造题材并加工提炼汇聚成艺术品,不仅有利于本民族风俗文化的传播,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

(二)推动教育发展与改革

曲剧进校园,一方面促进了曲剧在青少年阶段的传播,有利于丰富地方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促进地方特色文化与教育相融合,形成地方教学特色。老师带着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有机会登上舞台,学生切身体验曲剧表演,自然提高学习兴趣,能够积极面对曲剧学习,能更加了解曲剧。老师在教的同时也在学习不断进步,有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不断提高。对于老师和学生的定期培训,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素质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曲剧走进校园丰富了课程内容、改进了课程组织形式、推动了校本课程改革。

(三)是戏曲文化的延续与传承

中国戏曲与古希腊的喜剧和印度的梵剧并称为人类三大古老戏剧,戏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民族必须维持本民族的传统与习俗。无论这些习俗是先进的还是落后的、是可取的还是不可取的,真正重要的是这些民族文化里的宝贵历史记忆,对于这份记忆的保护是人民归属感的重要源头。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本身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特征与心理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见证者,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乃至全体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需要持续传承与发展下去的。对于曲剧教育及培养对策的研究,为其他濒危剧种的传承与延续提供了借鉴,有助于戏曲文化的多元化延续。

(四)是艺术的延续与传承

曲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颗明珠,历经历史积淀和艺术传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和美学范式,在人类宝库中独放异彩。曲剧作为戏曲的一种,对国人文化生活和审美实践中具有巨大的美学影响力。欣赏戏曲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流传的审美风尚。中国人民的美学趣味、美学爱好、审美习惯都凝聚和浓缩在戏曲的创造和欣赏中。戏曲中孕育着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有传统音乐的律吕神韵,有中国舞蹈的古典身韵,有美术的意象言表。曲剧是中国文化的伟大传统,曲剧文化的传承同样也是戏曲文化的传承,是中华艺术的延续。

猜你喜欢

曲剧汝州剧团
浅析河南曲剧的现实生存问题
大型河南曲剧现代戏《丹水颂》唱腔特色分析
北京曲剧好听、好看、好玩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欢迎加入“蓝狐狸小剧团”
以河南省汝州市为例的城市打磨若干建议
曲剧的发展与传承
曲剧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