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中的运用

2023-01-05李一乐山广播电视台

环球首映 2022年1期
关键词:广播受众工作

李一 乐山广播电视台

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新闻行业也开始加强技术创新,竭力探索新的工作策略,将新媒体技术融入编辑记者工作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传统媒体转型升级,促进广播电视台形成竞争性发展优势,全面提高新闻传播水平。

一、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需具备的工作能力

随着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编辑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编辑记者不仅需要具备精准的新闻敏感,还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不仅需要学习新闻专业理论和技能,还需要加强计算机和新媒体的技术操作,今后,想要促使新媒体技术能够在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中发挥良好的应用效能,则需要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特点出发,将新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着力提高记者编辑的工作能力和广播电视的新闻质量和节目质量,全面提高新闻工作水平。

二、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台中的运用策略

(一)更新思维理念,转变工作职能

秉持着互联网思维,破除既往思维理念中的不足,不断增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念和创新意识,促使编辑记者能够自觉拿起技术手段,将新媒体技术和广播电视台的采编活动相结合,提高信息敏感度和技术敏感度,坚定政治道德底线,合理选择新闻信息,筛选新闻信息,从而将那些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新闻进行传播,形成良好的社会效果。新媒体思维贯穿于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整个工作过程中,需要记者和编辑能够破除既往以传者为中心的思想,多考虑受众偏好和信息需求,在挖掘热点信息的同时,也要注重正确价值观导向,而不是一味传播低俗信息。在节目策划时期,则能够从媒体技术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进行系统研究,注重节目内容和形态的变化,更好地满足不同平台的信息传播需求。

(二)拓宽信息采集,保证采访质量

在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日常工作中,将新媒体技术融入日常采访工作中,则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拓宽采访面、提高采访效率,促进记者采访工作质量的优化。

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事件,如何选择最值得报道的新闻事件,则需要记者能够充分考量受众想法,加强对受众的观察和分析。事实上,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人们拥有更多渠道获取信息,信息内容也十分多样,信息需求也存在明显差别,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受众,信息关注点往往存在较大差别,例如年轻一代更加关注综艺节目和情感电视剧,中老年人则更加关注知识科普节目和民生新闻,想要取得良好的新闻采编效果,也需要从节目制作要求出发,从广播电视台节目定位出发,了解不同类型受众的信息需求,不断拓宽新闻采集渠道,着力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质量。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应用优势,相应完成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用户数据信息的系统分析和精准推送,记者也可以借助新媒体获取的数据信息,调整和优化新闻采编工作,切实发挥新闻采编工作的真正价值。借助技术手段,网络空间获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才可以得到快速整合与保存,融入新闻采编和新闻报道,全面提升新闻工作效能。在我国,新浪新闻、一点资讯等多家媒体平台,便充分运用数据分析的工作职能,引导记者更加针对性地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提高采编工作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贴合受众需求。

在新闻采访工作中,记者则需要着手准备采访工作,明确采访记者、机器设备、采访时间和采访人物,合理安排整个采访任务,前期工作需要和多方进行联系和沟通,予以采访人员诸多工作压力,甚至会相应影响到记者的采访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则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应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使记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和被采访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获取第一手采访资料,显著提高采访效率。记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取有关被采访者的资料信息,能够更加全面地掌握采访内容、完成采访任务,制定形成科学合理的采访方案和采访计划,提炼采访要点、提高采访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记者收集被采访者的调查资料时,需要注重个人隐私保护问题,避免对被采访者造成干扰。

与此同时,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还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和记者的采访形式相结合,促使记者能够在一次次的采访活动中,不断累积工作经验、改进采访方式、提高采访质量。针对部分经验不足的记者,在采访工作中经常出现忘词、口误问题,则可以通过组织记者进行业务培训,提升记者的专业采访水平[1]。

(三)应用技术手段,创新写作风格

在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的日常工作中,秉持着“内容为王”的发展路线,能够为媒体,为节目形成竞争性发展优势,提高受众黏性,增强节目吸引力,在进行节目内容设计和节目制作时,也可以将新媒体技术融入其中,不断提高采访写作水平、丰富新闻呈现方式、优化新闻内容质量,以新媒体技术的力量助推广播电视节目质量的提高。

首先,应用新媒体技术,提高写作效率。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查询资料、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写作压力。记者可以就现在社会流行热点和公众关注话题展开系统报道,还可以向行业内的优秀记者编辑进行学习,不断创新和优化自身的写作风格,提高写作效果。

其次,应用新媒体技术,丰富新闻呈现方式。技术发展的同时,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也可以充分利用技术手段,丰富节目呈现形式,优化节目内容质量,更好地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对于不同类型的新闻信息,则可以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信息呈现方式。对于严肃认真的政治话题,则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学者一同解读,予以受众更多新知识和新思路。对于一些娱乐轻松的话题,则可以通过声音影像的感官刺激,吸引受众的关注,拉近受众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之间的距离。

最后,应用新媒体技术,优化节目内容。社会事件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变动的状态,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记者和编辑能够加强新闻敏感、提高责任意识,从新闻事件的最新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做好跟进报道和连续性报道,还以社会公众真相。新闻具有显著的时效性的应用特点,这就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能够时刻牢记职业意识,关注社会变动及整个过程,记者便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获取有关事件变动的资料信息,了解事件发生的来龙去脉以及公众的一般态度[2]。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经过,还需要对新闻内容进行研判和分析,为后续新闻报道活动的展开奠定良好基础。

(四)灵活排版设计,优化版面效果

新媒体视域下,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展开新闻排版、提高制作水平、吸引受众关注。一方面,在广播电视台编辑日常工作中,不仅需要对新闻文章内容进行审查和编辑,还需要合理展开新闻排版。基于技术发展,则可以破除既往排版方式中的不足,采用更加多元化、新颖化的排放方式,实现多要素的有机融合,构建形成更加符合现代审美的版面风格。编辑在日常工作中,也可以学习其他媒体平台的编辑风格,形成优势互补,注重经验吸收,从而全面提高自身新闻编辑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在广播电视台记者编辑的日常工作中,内容核查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需要在编辑完新闻内容后,进行全方位的内容核查,不仅需要检查新闻机构,还需要检查内容、标题等细节内容,如果在内容核查过程中发现任何错误,则需要相应做好记录,避免在后续工作中继续出现类似问题。此外,还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新编辑理念、优化标题拟定工作,将热点信息和动态标题融入新闻标题设计过程中,提高新闻自身的可读性和多样性。在节目编辑工作中,也可以充分加强广播电视台和新媒体之间的联系和沟通,调整和优化广播电视台的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生产内容,提升节目竞争力。

(五)创新编辑技术,丰富制作效果

结合当前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要求,则需要着力创新后期编辑技术,打造更加完善的后期系统框架,实现更加完整且真实的节目呈现。首先,在声音编辑中,则需要合理把控播音语言品质、同期声、背景音乐。播音语言是否标准、语音信息是否连续、背景音乐是否恰当都会影响到节目制作效果,如果出现拍摄画面和解说声音不匹配的情况,则会影响到镜头表达。在音频处理时,还需要注重音量统一。例如,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国家宝藏》节目中,节目画面中一边放出国宝照片,另一边则采用舞台剧进行国宝故事讲述。在节目制作时,需要确保旁白解说和图片放映保持同步状态。其次,在画面编辑中,则需要结合节目内容和事件发生情况合理调节。当前阶段,新闻报道则多采用特写的方式,以当事人的特写镜头予以观众强烈的视觉感官,实现面对面的交流效果,强化节目制作和观点表达。在节目切换时,则需要合理控制画面节奏,基于景别科学衡量画面长度,通常而言,如果是常规固定拍摄镜头,全景画面、中景画面,往往将画面保留时间控制在7s、4s、3s。最后,在文稿录入时,运用数据文件进行保存,将视频和文稿整合到一起,提高工作效能、减轻工作压力。此外,还需要相应运用视频工作站进行审片处理。

(六)注重评论筛选,形成舆论引导

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将新媒体和新闻评论工作整合到一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优化评论工作,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无论是广播节目,还是电视节目,很多时候都需要就新闻事件做出新闻评价,如何做出客观、公正且具有正确导向的评论,则对新闻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部分记者由于自身工作经验较少,容易找不到问题的关键,难以对事件做出一针见血的评论,针对这种情况,则需要新闻从业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经验积累和专业训练,着力提高自身的评论水平,注重内容内在逻辑性和准确性,予以受众更加专业客观的评价。

此外,还可以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评论区管理中,以技术手段对评论内容进行语义辨识,挑选出具有正面导向的评论,不仅形成良好的传播效果,而且还便于新闻从业人员通过评论区的内容,挖掘新闻线索。

(七)拓宽宣传方式,优化浏览体验

基于新媒体技术,将其应用于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中,则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整和优化记者采编工作,拓宽和丰富节目报道方式,提升节目曝光度。过去,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方式有限,大多是调查走访,工作内容繁重、获取信息有限,后续节目编辑多是运用剪接软件对节目内容进行简单处理,无论是节目呈现效果,还是节目制作时间都存在一些误区,难以更好地吸引受众观看节目。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则可以有效应对上述问题,以技术手段为新闻采编工作赋能,将AR、短视频融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强化节目质量。一方面,基于VR技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将虚拟场景和现实环境结合到一起,以虚拟现实的方式,让受众能够达到如临现场的效果,再现事件发生的真实场景,达成良好的视听体验,强化受众体验。另一方面,基于短视频,则可以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宣传和推广。短时频受众范围广泛、传播速度较快,编辑记者采用短视频进行宣传,能够在短时间内聚合受众,吸引受众关注。广播电视节目从业人员也应当加强对短视频平台的学习和运营,掌握短视频作品制作方式和传播技巧,完成新闻内容的二次处理和全过程传播。需要注意的是,短视频时长短,迎合受众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在制作短视频作品时,也需要灵活整合节目内容,将新闻信息适当缩减,使受众能够在短时间范围内获取得到较为完整且清晰的事件认知,拉近广播电视节目和受众之间的距离。在编辑短视频文案时,不能一味套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文案内容,需要从业人员多听、多看、多学习,从其他短视频作品中积累经验和方法,探寻出符合节目定位、满足受众要求的编辑风格。与此同时,为了丰富节目表现方式,还可以采用记者出镜的方式,完成新闻事件的实时报道,实现短视频节目和传统电视节目的有机融合,多个平台协同发展,最大化发挥广播电视采编工作效能。

(八)加强受众互动,创新节目方向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想要提升传播效果、实现个人发展,也可以将技术作为重要支撑力量,加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广泛听取受众意见,创新广播电视节目,提高节目质量。现代社会,行业创新需求不断提高,新闻从业人员也应当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用先进技术手段,优化节目内容,加强节目互动,专门搭建官方新闻网站和应用软件,促使受众可以直接通过移动终端回看电视节目,开设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组织主题活动、发放节目内容通知,促使受众能够对电视节目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节目普及率,明确节目发展方向[3]。个性化的节目风格、媒体风格,能够为广播电视台形成竞争性发展优势,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广播电视台树立健康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新媒体技术在广播电视台编辑记者工作中运用情况展开分析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面临技术手段带给传统媒体的诸多挑战,广播电视台应当不断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更新思维理念、拓宽信息采集、创新写作风格、优化版面效果、创新编辑技术、提高评论水平、拓宽宣传方式、优化受众互动,推进新闻采编和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带动广播电视台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广播受众工作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不工作,爽飞了?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选工作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爸爸也爱听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