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个脚印 踏出劳动教育新天地
2023-01-05哈尔滨市教育局
哈尔滨市教育局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哈尔滨市劳动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市教育局设立了专门机构,配备了专职干部负责全市劳动教育工作,至今没有中断,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0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这更加坚定了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信心和决心。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谁来教、教什么、在哪教、怎么评”等一系列课题,进行着探索和实践,开辟了劳动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一、多措并举,解决“谁来教”的问题
配齐建强教研员队伍。哈尔滨市教育局统筹协调,在市区(县)配备了专职劳动教研员。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经过深入调研,组织编写了《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根据教学一线劳动教育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各区(县)教研员进行专职培训和指导;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等多种方式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重难点问题。
培养壮大师资力量。目前哈尔滨市没有专职劳动教育教师来源,也没有合格的、数量足够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必须依靠培训解决劳动教育教师问题。靠一所学校甚至一个区的力量来完成这个任务是不可能的,必须把全市力量集中起来才可能满足培训的需要。20年来,哈尔滨市一直有目的地先抓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再以骨干教师为培训师资,不断拓展培训范围,有效地解决了劳动教育师资问题。2020年底,全市精选的8个专业的骨干教师深入双城区,对68所学校的360余名教师进行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21年全市劳动实践视频资源征集中,双城区提交了192个视频,其中有169个获得一等奖,并入选资源库。
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哈尔滨市教育局进行系统部署,确保每个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教师。呼兰区教育局新招聘3名研究生补充到综合实践学校;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等在区内选拔优秀教师进入综合实践学校队伍;南岗区、香坊区中小学校里都有劳动教育特级教师。积极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将劳动教师教学、指导和活动纳入绩效工作总量,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专业发展等方面保障劳动教育教师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推动劳动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注重培训内涵质量。2013年以来,哈尔滨市教育局将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纳入每年度整体培训计划,实行学分管理。邀请高等院校名师和省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进行授课,受训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在历次全国各类劳动教育师生作品比赛和专业技能评比中均名列前茅,有多位教师获黑龙江省文学艺术英华奖、哈尔滨市十大民间艺人等荣誉称号。
促进教师专业技能成长。积极组织劳动教育项目案例研讨、微课设计研讨,相继开展“烛光杯”“双师同堂”“技能展示”“五色”教学风采等教学活动。挖掘提炼教师的教学经验,分享教师的研究成果,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0年,组织了全市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和基本功展示活动,1300余位教师参加培训,82所学校的90名教师在市级平台现场展示5个专业技能。
二、结合实际,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建设两个资源库。建设劳动教育课程和劳动实践技能两个资源库。疫情期间,在哈尔滨市教育云平台和各综合实践学校APP.展示300余节优质劳动课。围绕“五色”教育,教师们站在科研的角度,精雕细刻,录制劳动实践技能微视频,用最简洁的方法对“变废为宝、布艺缝纫、农耕绿植、工匠技艺、家电操作”等13大类内容进行实际演示,破解操作难点,讲解操作重点,让动手实践变得更有趣、更易学、更规范、更完整。资源库对幼、小、初、高中的教师和学生实施劳动实践进行规范性技术指导。教师们呈报的作品经过区、市两级审核,共评出一等奖作品433个,总播放时长达64个小时,并在市教育云平台播放。香坊区、南岗区、平房区综合实践学校出版发行了《指尖艺术》《布艺》等教材。阿城区、双城区正在编写区本教材,南岗区一校一策,校本教材和劳动清单早已普及,多区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已在区内使用。
落实劳动教育清单。全市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设定符合区情、校情的劳动教育清单,明确中小学校内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1小时,在家参加劳动时间每周不少于2.5小时,建立家务劳动清单并随时反馈成果,把学生家务劳动等情况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学生每年要学会两种技能,包饺子、包粽子等本领将成为初中毕业时必选任务清单。
牵手农科优质资源。哈尔滨市教育局将金色农业和蓝色科技有机结合,与市农科院、市科协、市教育学会连续5年举办“远程同步种植”活动,实现9区9县全覆盖。市农科院向全市12万余人次中小学生赠送了14万余棵菜苗、300棵寒地果桑树苗、60万余粒哈粳稻种子和4000余颗矮生豆角种子。学生认领种植,农业专家通过手机APP远程同步指导,学生家里多了种植区,学校开辟了小菜园,农业专家走进校园帮助规划种植空间,更多的学生走进田间地头,亲历播种、除草、浇水、施肥、收获等过程,感受“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农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将农业与科技融入科学、劳动、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编写种植课程,各校公众号反馈种植情况进行价值引导,“蓝色与金色”,蓬勃生动地走进了学生心中。市科协每年给予专项资金支持,该活动于2019年荣获黑龙江省科普优秀示范项目,哈尔滨市“创优争先”奖。2021年,学习强国、新华社网手机版、龙头新闻、极光新闻等媒体报道了该创新合作劳动实践活动。2021年,市政府为远程种植活动与农业研学项目设定了专项活动资金。
三、强化保障,解决“在哪教”的问题
持续投入经费建基地。自2001年开始,市区两级投入专项经费,在9区陆续建设劳动技术教育学校,2018年统一更名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初中建制,义务教育学校性质。目前,各综合实践学校共开设了陶艺、传统布艺、桦树皮画、葫芦烙画等50余个专业。各区教育局统一安排区域内初中生每学期到综合实践学校实践学习一次,每次2天,16课时。2018年~2021年,全市9个综合实践学校耗材费市级经费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区级经费累计投入1114.3万元。这种集中教学的方式保证了教学目标的落实,优质资源共享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2021年,哈尔滨市政府将升级9区综合实践(劳动教育)学校设备,给予1970万元资金支持。
规范校园劳动教室。2015年,哈尔滨市教育局制定了专业教室建设标准,对每所中小学劳动教育教室、通用教室的场地、设备配备等提出明确要求。各校根据实际需要开设校本特色劳动教育,很多学校的课后服务加入劳动实践内容。日常手工制作、简单面食烹饪均可以在学校劳动教室里完成。
学校家庭社会联动。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深入到田间地头、工地车间、实训基地等劳动场所,积极参加多种多样的农业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鼓励学生到社区、福利院等参加公益劳动,注重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的新形态、新方式。哈尔滨市第三中学充分利用哈工大的科技资源,开设课赛结合的特色项目课,以“哈工大建造节”比赛内容为劳动课程内容,组织学生设计制作“大房子”,并在工大校区面向社会开放展示,亲手体验劳动创造的快乐和价值感。建造节活动现场,学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通过建筑课程学习和参加建房活动发现了自己对建筑行业的兴趣和天赋,希望自己将来能学习与建筑有关的专业。”
积极开辟社会实践基地。2019年,在全市范围内遴选区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单位40家,2020年遴选首批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资源单位23家。哈尔滨市技师学院、华德学院等大专院校都成为社会实践基地,中小学生可以免费走进这些自然资源、展馆、学校(院)和工厂里体验实践。目前,哈尔滨市每所中小学均设有劳动教室,每个区建有综合实践学校,力争每个县拥有共享的劳动实践基地。
四、健全机制,解决“怎么评”的问题
纳入政府履职评价内容。在年度政府督导考核中,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指标纳入了衡量区域教育发展的内容。在对区县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督导的评价事项里,对劳动教育设施设备是否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劳动教育教师是否满足教学需要、劳动教育课是否开全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具体实施时,我们通过查阅课表和过程性资料、访谈、座谈等方式对师资、场地、保障、课时等情况进行了督导评价。
开设劳动教育评价试点。制定《哈尔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评价试点方案》,开展试点探索,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一体化贯通劳动教育目标,强化学段关联性,确保循序渐进,依劳动的难度、复杂性,梯度推进。每次劳动实践都要明确劳动对象,关注劳动方式,注重劳动过程,肯定劳动成果。哈尔滨市阿城区舍利中心小学将劳动教育内容与各学科教材充分融合,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内容,让学生掌握劳动本领,培养劳动情感,感悟劳动价值。
优化劳动教育评价方式。运用大数据、评价记录手册、活动现场照片、技能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等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同时教师、家长、社会人士也可参与评价。哈尔滨市继红小学从“会整理、会清洁、会烹饪”三个生活中必备的劳动技能入手,学生在每次劳动前,明确责任分工,学生领取劳动任务,教师强调重点清洁位置,指导清洁技巧,提出质量要求,学生们逐渐形成了量化标准互相激励,班主任从效率、质量等方面进行加分奖励评价,如此一来,学生们掌握了方法,明确了规则,提高了效率,逐渐养成了劳动习惯。优化评价方式,将劳动素养评价作为改进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标准,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作为学生毕业和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内容。
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的深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2009年、2014年,哈尔滨市教育局与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了两届师生劳动作品展示会。2021年以来,新华网、新华网客户端、新华云直播走进哈尔滨市香坊区和阿城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学校、哈尔滨市文昌小学、哈尔滨市顺迈学校进行4场云直播。学生劳动实践现场的视频在新华网客户端首页展示,全国推送,浏览量累计达到676.4万人次,点赞量近200万人次。《黑龙江日报》以“亲触亲做,让更多孩子收获成长”为标题整版报道了哈尔滨市劳动教育工作;龙头新闻做了“哈尔滨精耕细作各级各类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报道。
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是哈尔滨市的优良传统,我们多次承办国家级劳动教育大会,十余项课题获得了国家级优秀科研成果。2015年8月,哈尔滨市劳动教育工作经验发表在中国教育部网站;2021年,南岗区、阿城区入选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多年的实践探索,哈尔滨市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效,但与事业发展需求和兄弟城市做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哈尔滨市要对标“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把劳动教育作为衡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重要标尺。积极探索在塑造“时代新人”方面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实现劳动教育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