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创新发展探究

2023-01-05周秀娟王锦霞

黑龙江科学 2022年1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周秀娟,王锦霞

(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210)

针对我国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将传统的群体性指导转变为个性化指导,并渗透科学发展的价值理念,做到就业指导工作理论与实践双管齐下。当前,高校需要结合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创新发展思路。

1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发展现状

在高职院校中,建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方针是大势所趋,它迎合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扩招现状,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就业指导工作机制,为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1]。目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是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方面的起步较晚,培养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就业理念和就业意识不强,导致高职生对自身的就业方向定位相对模糊,也存在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职业素养表现较差、自我调适能力较弱、就业观念比较滞后等问题,不利于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导致企业人力资源被严重浪费。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

1.1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时间不够合理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通常安排在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相对匆忙、紧张,指导内容通常围绕如何提升毕业生面试技巧、确保学生了解择业签约过程等方面,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大,未能紧跟市场需求,缺乏面向市场和社会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成效不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就业难现象比较突出[3]。

1.2 就业指导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

就业指导形式及内容相对单一,缺乏指导性。究其根本,目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围绕政策方针讲解而展开,其在就业信息发布、择业方法与技巧指导方面都缺乏有效性,就业讲座流于形式,无法满足高职毕业生对于就业信息和就业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指导工作不到位。

1.3 未能形成相对统一的指导管理工作体系

就业指导工作实际效果不显著,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施混合建制,未能形成相对统一的指导管理工作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不完善,未能客观反映人才发展需求,培养目标和方向过于单一,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足,教学形式与内容缺乏创新,指导效果不够理想,对毕业生提供的帮助有限[4]。

2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发展思路

要想提升就业指导工作效果,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实施,与时俱进、深入探讨全新的发展方法,逐步明确并形成“四变一提倡”的创新发展工作思路。

2.1 变就业指导为职业指导

应合理设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开展时间,在学生进入校园展开为期3年的学习过程中全面全过程贯彻职业指导理念及其内容,确保高职院校理论课教学与各种技能实训融为一体,全面推行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育合二为一的教育内容。这一过程有利于高职学生准确进行自我定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相互贯通、横向发展,同时通过专业能力的纵向深化发展培养更多高水平、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总体来说,高职院校需要全面引入职业生涯规划思路,结合职业生涯指导课程,形成全程、分阶段的人才教育体系,确保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目前职业指导中就引入了经典的“工学结合”模式,从而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5]。

2.2 变群体指导为个性指导

高职院校一般采用群体指导的教育模式,其覆盖面较广但容易忽视高职学生的个体差异,教育过程缺乏针对性,个性化指导内容不足。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和个性化差异,为高职毕业生制订符合个人实际情况和自身发展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学生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升就业质量。对高职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需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以及毕业生特点,制订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建立一对一的教育教学互动机制。在个性化教学指导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为高职学生未来顺利就业提供有力支持[5]。

2.3 变传统授课形式为实践理论混合教学指导形式

高职院校应将传统授课形式转变为实践理论混合教学指导形式,加大实习实践活动的比重,合理利用假期时间带领学生到企业中参与实习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举办模拟招聘会,邀请企业专门人才到学校做职业报告,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明确并优化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

2.4 变就业理论指导为就业心理指导

高职院校在推进就业指导的工作过程中,不仅要开展就业理论指导,还应加强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活动,有效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惑。部分高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遇到失败和挫折容易产生沮丧或消沉情绪。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就业心理指导时,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与综合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处理其在个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通过就业心理指导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降低学生对他人的依赖,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自主就业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

2.5 倡导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教育观念是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传统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部分高职院校未将职业生涯规划纳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转变教育观念十分必要,将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教学计划与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从职业理想、职业生涯、职业素质、职业发展、职业能力等多方面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真正实现全程全员化[6]。

3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发展路径

3.1 增强就业指导工作意识

要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意识和观念,建立健全就业指导工作领导机制,建立院校、院系两级就业指导工作小组,明确各方工作职责,设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完善就业指导工作考核机制,从制度层面上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实施[7]。

3.2 提升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积极性

要不断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先进思想为指导,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在业务衔接和内容呈现上更科学、合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通常专注于信息发布、就业率统计等事务性工作,今后应结合高职学生的个人特点开展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成效[8]。充分调动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减少倦怠情绪,提升工作质量。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就业指导工作实际强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和主观能动性。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应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组织者角色,强化其工作责任感,整合多方资源建立良好的就业指导工作创新机制。第二,发挥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实施者作用,全面提升其工作能力,建立良好的工作落实机制,保证就业指导工作实效,将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做实做细。第三,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要能够主动走出去,不断开拓高职院校外部就业市场与人才输出路径。第四,要加强自身学习,满足就业市场需要,做好相关调研工作,全方位提高自身理论教育水平,探索适用于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建立具有时效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9]。

3.3 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

在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建立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探索新时代高职院校教育规律。建立健全就业见习制度,深化校企合作,高职院校可以建立就业实践基地、专业委员会等,结合各种专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通过长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能够积累大量工作经验,从而提升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

3.4 坚持统筹兼顾,整合就业资源

高职院校要统筹兼顾,整合就业信息和资源,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有效服务和支持。高职院校各职能部门要做好职责分工,有效解决工作任务分配不均的问题,优化工作流程。充分整合各类就业信息和资源,建立统筹兼顾的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开展相关实训工作,提升高职毕业生的创业意识与创新能力,分阶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10]。

4 结语

科学开展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建立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培养创新型高职毕业生人才,能够充分发挥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优势,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的长远发展。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价值,为高职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就业氛围和环境,帮助其顺利融入社会,适应工作岗位,为行业发展贡献自身力量,发挥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有效缓解了当前国内严峻的就业形势,对于培养优秀应用型人才、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