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结胸成因探讨《伤寒论》中的失治误治
2023-01-05毕海金贲艺雯周庆辉
毕海金 贲艺雯 周庆辉△
《伤寒论》中总共有约120处论及失治误治[1],历来被大多数读者所轻视,只简单当作错误的治疗,枉费仲景着墨之多。失治误治虽然未能治愈疾病,或者诱导疾病向其他方向,但是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则能反映疾病的复杂程度和进展速度,为读者展示一个完整面对患者的临证现场。通过仔细研读有关失治误治的条文,有助于提高临证水平。此文以结胸为例,对失治误治做一探讨。
1 对结胸相关条文的解读
《伤寒论》言及“结胸”的条文有124、128、131~143、149~150、228、340和347条。结胸以“按之痛、心下痛、按之石硬、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心下满而硬痛”为主要表现。“所以成结胸者, 以下之太早故也”,提示结胸是因在不恰当时间使用下法而引起的疾病。结胸的症状复杂多样,以下重点对《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后出现结胸的相关条文进行解读,思考结胸在使用下法前后的症状变化,进而探析《伤寒论》中的失治误治问题。
1.1 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对于“反下之”,当思考“下之”之前的患者情况,及如果不用下法后的疾病进展,可以参考第244条:“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太阳病下后邪热入于里[2,3],出现心下痞。但是,如果不用下法,则病入阳明,出现渴、小便数、大便硬、不更衣等症状。因此下之是结合了患者和疾病的情况,虽然是失治误治,导致疾病有了其他方向的进展,却避免了邪热入里出现阳明腑实的症状。
另第140条云:“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也。脉浮者,必结胸……”。太阳病下法为失治误治,但是疾病因人因时而异,不同的患者,或者同一患者不同状态下的失治误治,结果会有不同。可以表现为“脉促”“脉阳盛则促”[4],提示虽下却阳气未衰,未见结胸,不影响疾病进展。如果脉浮而不促,为下后损伤阳气,同时邪热入里进展为结胸。
从“热入因作结胸”一句可知,“热入”为“结胸”的原因。患者阳气充足,外有邪热,因热而下,下后结胸;虽然出现结胸,但症状轻、转归好。“下之则和”,胃气调和,津液和合,“和”提示疾病自愈[5]。
另第134条曰:“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下之前“脉浮而动数”,浮则在表,动、数为热,病仍在表,且表热盛,若不下则恐热入于里,发展为太阳热证或者阳明证。下后若患者胃中空虚,则心下水热互结为结胸,偏于阳明[6,7]。用泻热逐水通便的大陷胸汤治疗,而不是选择解表或者太阳阳明并病的大柴胡汤[8];下后若不结胸,邪热仍在表,头汗出、身无汗,则出现身黄。
太阳病应解表,下法为失治误治,但热盛仍可用下法,热去的同时可能会出现结胸变证,治用大陷胸汤。
1.2 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太阳病出现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热的变证,为重发汗、复下之造成的津液损伤,症似阳明腑实;同时,邪热内陷与有形之水及糟粕结合为结胸,出现心下至少腹硬满、痛不可近,也似阳明腑实[9]。因此反推此病之初,患者汗后,邪热有成阳明腑实之势,因此才复下之,邪热内陷,出现诸多类似于阳明腑实的症状,但下后热势减退,再治用大陷胸汤,而未再用承气汤。
“发汗而复下之”的治疗,另在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汗下后进展为少阳枢机病,症见有胆热[10,11],未见阳明胃家实则津液充足,未至三阴则阳气未衰。治疗结束后反思整个过程,可见下前有体盛、阳气充足。
1.3 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反下之,若利止,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太阳病发展到二三日,按照疾病的进展,应传阳明、少阳,未至三阴[12],仍为阳证。此与《伤寒论》中第251条:“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硬”相似,都为脉弱且结胸,“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治疗却用小承气汤,提示虽然二三日脉弱,但仍有邪热。因此再看此句,同样脉微弱、有寒分,但心下结,提示邪热在里,才用下法,“利”就是邪热去的过程,若利止热不尽,则出现结胸,若利不止、四日再下,则邪热随利下脱,出现协热利[13]。但如果不用下法,可能会出现第251条中的承气汤症状。
1.4 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太少并病出现结胸,同样见于第150、171条,其中第171条为纲领,“太阳少阳并病,心下硬,颈项强而眩者,当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心下硬,时如结胸,但并非结胸,治疗以针刺三阳之会大椎以退热且振奋三阳经,针刺足太阳经穴肺俞和肝俞以驱逐太阳之邪,固表御邪、调畅气机、驱少阳之邪[14]。同时慎用汗法、下法,发汗则“谵语、脉弦”,当刺期门,泻少阳邪气[15];下法见第150条:“太阳少阳并病,而反下之,成结胸,心下硬,下利不止,水浆不下,其人心烦”,下后伤及中阳,进展为结胸、下利、水浆不下,但心烦仍为少阳主证,可见有邪热,治疗也当刺期门[16]。
综合看此三条,太少并病,汗后“谵语、脉弦”和下后“结胸、心烦”,都为仍有少阳邪热的表现,仍可刺期门泻热而解。下之为失治误治,但若不用下法则可能少阳之邪转属阳明[17]。
1.5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伤寒五六日为少阳证,应以小柴胡汤和解,却用了下法,为失治误治。而此句在寒热往来诸多表现中,特意强调“呕而发热”的少阳热相,提示少阳郁热较重。因此医家使用了下法,下之后,若不出现变证,热泻而柴胡汤证仍在,则仍与柴胡汤;若邪热内陷,可成结胸,用大陷胸汤;若下之过,可成痞,用半夏泻心汤[2]。
2 讨论
陈修园曾经说过:“读仲景书,须于无字中求字,无方处索方,方可谓之能读”。柯韵伯也曾说过:“凡看仲景书,当于无方处索方,不治处求治,才知仲景无死方,仲景无死法”。于“无字处”读《伤寒论》,就是更要注重仲景没有讲到的、隐藏的、节省笔墨而未写的部分,在此基础上,整部《伤寒论》中“无死方、无死法”。而在“无死方、无死法”的仲景理论中,失治误治反而更值得反思,特别是失治误治前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出现“难治”和“不治”的失治误治过程[18]。
《伤寒论》中误下有82句[19],多见于通腑实、逐水饮、泻热结与破瘀血等下法的应用中[20]。结胸是疾病治疗之后出现的症状,因用下法而出现。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明显察觉不能将下法应用于结胸前的患者,但为什么《伤寒论》成书时期的医家却仍然误用下法呢?《伤寒论》以正气为本[21],行文中未进行疾病描述的患者,虽然患病,但要考虑到患者可以是正气充足而适合用下法的患者,或似常人般阴血充盈、阳气未亏、脾胃充盛,或有里病、腑实[22]。也因此,结胸条文中用下法后,或未影响疾病进展,或进展为结胸而用陷胸汤为治。这个反推下之前患者身体状态的过程,提示在阅读《伤寒论》时一定要“看到”患者,时刻让自己置身于坐诊、面对患者的环境中,“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另外,读者不应该对论中“下工”“凡医”“今之医”嗤之以鼻,每一个医生都要根据个体差异、因人施治、因病施治,疾病的治愈有赖于患者自身[23],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讲的“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患者和疾病为本,医家和治疗为标。在《伤寒论》中多有论及失治误治者,乃因疾病复杂、进展快速,任何具有优良知识储备、治疗经验的医家,都可能会出现不恰当的治疗。因此,疾病进展和治疗、用药后的转归及再治疗,才是要关注的重点,而不是看到失治误治就一带而过,甚至是抱着鄙夷的态度看待这些条文。
细读失治误治的条文,能够获得较其他条文双倍的信息量,获得如真实临证般的诊治经验,应该为《伤寒论》研习中的重中之重。否则就会陷入如仲景序文中所言“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的境地。